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这川端弘嗣无语了。专利池是一个共享机制,秋间会社用了森茂铁工所的专利,反过来森茂铁工所也用了秋间会社的专利。如果把秋间会社踢出去,那么属于秋间会社的那些专利也就被踢走了,森茂铁工所拿什么来替代这些专利呢?

    森茂铁工所的产品设计,都是默认了能够使用秋间会社专利的。如果突然宣布这些专利不能用了,森茂铁工所的许多产品都要重新设计,这其中还涉及到了模具夹具生产工艺等等的改变,可真不是撂一句硬话就能够解决的。

    米内君,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一个真实的报价。恕我直言,6亿日元的价格,我相信中国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你愿意以什么样的价格,把秋间会社转让给我们大家。内田悠说道。




第七百零九章 太便宜了
    400亿。

    这不可能,我们最多能够出100亿。

    350亿,这是我们的底线了!

    120亿,如果我们能够联系到五家企业共同出资的话。

    320亿!

    125亿!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讨价还价,一方存着讹诈的心理,想让自己的同行多出钱,而另一方则是一盘散沙,虽然知道这件事对自己有影响,却又想着它对其他企业同样有影响,为什么自己要出头来解决。两边都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这种谈判还能有什么用处?

    乾贵武志是会议的召集人,但同时又是这个会场上最透明的。因为协会这种组织本身就是一块擦桌布,人家需要你的时候,还能把你拿起来当一回事,人家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只能乖乖呆在桌子底下,没准还会被谁踩上一脚。看到会场重新陷入了口水战,乾贵武志只能长叹一声,宣布暂时休会,大家回去思考一下,然后再做决定。

    内田君,我们必须想个办法,绝对不能秋间会社落到中国人手里去。

    走出会场的时候,川端弘嗣拉着内田悠商量道。

    能有什么办法?内田悠问。

    也许,我们应当多联合几家企业,把秋间会社买下来。川端弘嗣说。

    内田悠冷笑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凑出300亿日元,买下秋间会社?

    300亿肯定是不行的,我觉得努力一下,150亿,应当能够打动米内隆吉。

    可是,我们花150亿买下秋间会社有什么用?仅仅为了它的那几个专利吗?

    如果这些专利落到中国人手上,对我们造成的损失可就不止150亿了。

    在损失发生之前,我们能说服我们的股东吗?

    我觉得,或许能吧。

    川端弘嗣的声音已经弱得听不见了。股东们是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吗?如果是为了森茂自己的事情,让公司出点钱,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股东们或许是能够同意的。收购秋间会社,对森茂来说看不到任何直接的利益,而中国人收购秋间会社,对森茂的威胁也是潜在的,并没有变成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让股东掏出真金白银来止损,川端弘嗣自认没有这样的能力。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米内隆吉是不会接受150亿的开价的。他所以要让我们开价,不过是想拿这个价钱去作为与中国人谈判的砝码。你别听他说愿意接受一个比中国人出价低20的价格,我敢打赌,真到大家竞价的时候,哪怕中国人愿意比我们多出1日元,米内隆吉也会毫不犹豫地把秋间会社卖给中国人。内田悠冷冷地说。

    川端弘嗣回忆了一下米内隆吉一贯的为人,不由也黯然地点了点头。日本人讲规则,重合同,凡事一板一眼,背后所隐藏的是一种动物性。西方国家称日本为经济动物,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动物,就是一切都以利益为导向,不存在任何伦理道德以及人情方面的考量。在出售秋间会社这个问题上,米内隆吉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卖出一个高价,至于是中国人收购,还是日本人收购,并不在米内隆吉思考的范围之内。内田悠作为与米内隆吉合作多年的老伙计,对他的了解是非常深入的。

    这么说,我们绝对没有办法了?川端弘嗣问。

    内田悠摇摇头,说: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手是秋间会社真的被中国人收购了,我们要及时建立起新的专利壁垒,不能让中国人打进我们的大酬劳。另外一手,那就是请通产省出面来阻止这桩交易,最起码,要阻止中国人获得秋间会社所拥有的关键专利。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那就拜托内田君了。川端弘嗣向内田悠深鞠一躬道。

    我能做的,也只是延缓一下日本的衰落罢了。内田悠凄凉地说。

    米内隆吉离开化工设备协会,回到公司,马上就给郭培元打了电话,告诉他说日本的几家化工设备厂商已经答应联手收购秋间会社,出价达到了400亿日元,中国人如果想要得到秋间会社,至少要拿出450亿,否则免谈。

    郭培元又岂是好骗的人,他先是哼哼哈哈地向米内隆吉表示了祝贺,接着便说自己联系的中方买家经济实力有限,要拿出这么多钱恐怕不现实,如果价钱能够低一些,倒还有希望。

    两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隔着大海在长途电话里打起了机锋,最近达成了一个初步意向,即双方都认可250亿日元左右的收购价格,郭培元应当在这个价格基础上,为秋间会社找到接盘侠。

    250亿日元?

    在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冯啸辰笑呵呵地看着前来通报情况的郭培元,用略带调侃的口吻重复着米内隆吉的出价。

    是啊,我觉得这个价格应当是对方的心理底线了。冯总,米内隆吉跟我说,日本的那些化工设备企业,像池谷啊,森茂啊,都不希望中国企业接手秋间会社,所以他们准备联合收购秋间会社。具体出价我不太清楚,但米内隆吉报出的250亿日元,应当是有一些底气的,咱们如果不答应,他或许就会把公司卖给日本国内的企业了。郭培元规劝道。

    冯啸辰笑笑,说:老郭,你有一点搞错了,那就是我们其实并不是很想买下秋间会社。他的那些专利倒是值几个钱,但要让我们花大价钱就没必要了。更何况,现在正在搞金融危机,咱们国内的资金非常紧张,在这个时候花200亿日元去买一家破产的日本公司,经贸委那边也是很难通过的。

    您是说200亿?郭培元咂舌道。

    对,就是200亿。冯啸辰说,250亿是想都别想的事情,有这些钱,我砸给化工设计院,他们也能把这些专利给开发出来了。200亿是最多的,就算是这个价钱,我还得让人去评估一下才行呢。

    好吧,那我再去和米内隆吉说说吧。郭培元郁闷地应道。唉,掮客这个职业真不是人干的,两边的出价差得这么大,让自己怎么去说呢?

    送走郭培元,冯啸辰来到了公司小会议室,在那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都是冯啸辰的老熟人,分别是包成明阮福根姚伟强韩江月杨海帆等。这一次赴日本去收购破产企业,冯啸辰没有让大型国企参与,而是联络了一批私营企业家,打算让他们以民间的身份去进行收购,以避免国际政治上的敏感性。

    郭培元来了,他说米内隆吉的开价是250亿日元。冯啸辰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笑着向众人通报道。

    这个姓郭的,果然还是个汉奸!阮福根一听就恼了,他是险些被郭培元坑过的人,最初一听说郭培元掺和进了这件事,他就浑身不痛快。

    冯啸辰向阮福根笑了笑,说:阮老板也别拿老眼光看人,我估摸着,郭培元恐怕也是不知情,想必米内隆吉也把他骗了吧。

    包成明点点头,附和道:我也是这样看的。日本化工设备协会的那些企业,向秋间会社只开出了130亿日元的收购价,这件事米内隆吉肯定是不会向郭培元说的。这个姓郭的也就是一个传话的人,不见得是真的想骗冯总。

    原来,日本化工设备协会的会议刚刚开完,包成明这头就已经得到了有关会议上主要议题的信息,至于是什么人向他泄露了这个消息,就不足为外人道了。郭培元跑来报信,却不知道冯啸辰掌握的情报比他更准确。

    130亿,能够拿下秋间会社的全部设备和专利,实在是太便宜了!阮福根绕开了关于郭培元人品的话题,搓着手兴奋地说。

    姚伟强却是笑道:阮老板现在真是财大气粗,130亿日元,也合着快9亿人民币呢,我想都不敢想这么大的数目,阮老板居然还说太便宜了。

    是啊,咱们这些小厂子真是没法和阮老板的全福公司比啊。韩江月也调侃地说道。

    你们说啥呢?干嘛笑话我这个农民。阮福根的脸涨得通红。他现在的确是有钱了,拿出两三个亿应当是不在话下的。不过,姚伟强卖轴承,现在已经做成一个跨国连锁贸易公司,韩江月的新民液压公司也是年产值好几亿的大企业,与他的全福公司不相上下。再至于说杨海帆,那就不是阮福根能够仰视的对象了,杨海帆的辰宇工程机械公司,一年的产值做到了20多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在这个场合里被人说是财大气粗,和当场打脸也没啥区别了。

    老阮说的是实话。冯啸辰出来替阮福根打圆场了,他看看众人,说:秋间会社的固定资产原值不下300亿日元,还有专利和品牌等无形资产,如果能够以150亿至180亿日元拿下,的确是非常划算的。另外,你们各位看中的日本新永轴承公司武知减速机公司石前工程机械公司,市场的出价也都远远低于它们的实际价值,咱们这次去抄底,的确是大有可为的。



第七百一十章 欲擒故纵
    郭培元所透露的有意出售的日本企业,并不仅限于秋间会社一家。冯啸辰得到这个信息后,又让包成明利用他的信息网在日本国内进行了广泛了解,挖掘出100多家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同时经营已陷入困境的企业。冯啸辰把这些企业的信息分门别类发送给了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提出收购意向。姚伟强韩江月杨海帆等人所在的企业各自主打的方向不同,因此相中的收购对象也有所不同。不过正如冯啸辰所说,这些日本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的出价都远远低于它们实际的价值,中方企业以这样的价格进行收购,是非常划算的。

    这次收购行动,我们要注意欲擒故纵的策略,绝对不能让对方察觉到我们的迫切心情,要让他们觉得我们是勉为其难去进行收购的,如何价格或者其他条件不合适,我们就会干脆利索地放弃。冯啸辰向众人叮嘱道。

    冯总,你这个你就放心吧,我们这些人别的方面不如你冯总,要说在商场上讨价还价的本事,呵呵,呵呵姚伟强说了半截,看到众人并没有附和的意思,便赶紧把后面的话给咽回去了。在冯啸辰面前显摆自己的能耐,在这个圈子里实在算是一个冷笑话了。

    冯啸辰并不在意姚伟强的话,他说:我跟大家说的这个态度,并不仅仅是一种策略。事实上,收购这些日本企业,对于咱们来说的确不是很迫切的事情,价钱合适咱们就收,价钱如果不合适,咱们就直接放弃,反正机会还多得很呢。

    冯总,你是说,这一轮金融危机还要持续很长时间?韩江月问。

    冯啸辰摇摇头,说:这倒不是,这一轮金融危机持续两三年也就到顶了。我的意思是说,也许过几年欧洲也会遭遇像现在亚洲这样的金融风暴,届时大家还有去欧洲抄底的机会。现在把钱都用光了,以后再想去欧洲抄底,可就没能力了。

    杨海帆愕然道:不会吧,啸辰,你这又是哪来的消息?

    是啊,冯总有内幕消息吗?其余的人也都惊讶地问道。

    冯啸辰尴尬了,不过还是习惯性地露出一种自信的神气,对众人说:这是社科院内部的一项研究成果,目前还是处于保密状态的,大家不要外传。专家们认为,欧洲和美国的经济目前都过于偏向虚拟经济,这种状况持续发酵下去,迟早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届时欧美国家都会陷入危机而难以自拔。

    你说的迟早,大致是什么时候呢?杨海帆问。

    冯啸辰想了想,说:时间方面不太好预测,不过估计也不会太远,短则10年左右,最长不超过15年。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2007年发生的,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偏差,离现在也就是10年时间,所以冯啸辰是敢于做出这种预言的。至于他说的什么社科院专家预测,就纯粹是扯虎皮做大旗了,别说是在1997年,就算到了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2006年,都没有一位权威学者发出过有效的警告。

    顺便也说一句,2007年的次贷危机,同时也引发了经济学理论的危机。经济学家们在经济学里引入了比天文运算更复杂的数学模型,却连即将爆发的一场全球性危机都无法预警,这让人不得不怀疑经济学的价值。在次贷危机之后,许多经济学者都开始反思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合理性,提出经济学研究要重返世俗,不应再在这种数学游戏中自娱自乐。不过,反思归反思,经济学毕竟是一个能够容纳得下数十万教授学者就业的庞大产业链,谁也不敢轻易地把自己以及同行的金饭碗砸烂。

    阮福根包成明等一干人都属于冯啸辰的粉丝,一句话从冯啸辰嘴里说出来,他们天然地便会相信五成,余下的五成则要结合自己的常识再判断一下。听冯啸辰说欧美在10年之内就可能发生一次如当下亚洲金融危机一般的大危机,众人都有些莫名的兴奋。

    啸辰说的这个,我倒是有几分相信。杨海帆说,我这几年和欧洲企业打交道也不少,感觉欧洲企业的确有些浮躁了,没有咱们中国企业这样扎实。

    他们也就是还有一些技术,否则单凭干劲的话,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韩江月评论道。

    姚伟强怯怯地说:可是人家的技术跟咱们相比,还是强出不少的吧?咱们要想去收购欧洲的企业,我觉得够呛。

    包成明笑道:老姚,你这就保守了。过去你想过能够收购日本人的企业吗?日本新永轴承,我记得你过去对这家企业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现在你都想要收购它了,这才几年的时间啊。

    这姚伟强挠挠头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道:老包这样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我最早倒卖轴承的时候,新永轴承可真是高不可攀的,哪家厂子要买新永的轴承,我们都会高看它一眼,觉得这家企业有实力,居然用得起这么高档的轴承。谁想到,这才十几年时间,它竟然就要倒闭了。

    阮福根牛烘烘地说: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老阮当初做企业的时候,就想过,谁也不是天生就该当农民的,我老阮那个时候是农民,说不定哪天也能和这些国营企业平起平坐呢。

    姚伟强斥道:老阮,你就别吹了。那时候你也就想着能够和县里的国营企业比一比,你想过和日本企业平起平坐吗?秋间株式会社,我也听说过这家企业的,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吧,搁在过去,人家跟你老阮说句话,你都要吓得尿裤子了吧?

    阮福根和姚伟强都是海东的民营企业家,虽然不是做同一个行业的,但过去也就认识,这些年因为有冯啸辰这样一个共同的熟人,相互之间走动还比较多,说话也就越来越随便了。姚伟强好歹是当过轴承大王的人,骨子里有些霸气。阮福根一向低调,赚了钱还经常说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姚伟强针对阮福根的这个毛病,平时没少贬损他。

    阮福根被姚伟强说得有些窘,他憨憨地笑了笑,说:老姚说得也是,搁在过去,我哪想过还能和秋间会社这种大公司做生意,更别说想着把它收购过来了。不过,这件事还得感谢冯总,是冯总把我引上了这条路,又支持我这个小公司一路做起来。如果没有冯总,我现在还真的就是十几个人的一个小厂子呢。

    是吗?如果阮老板要这样说,那我这个小厂子也得感谢冯总呢。没有冯总帮忙,我当初承包新液压都困难,更别说有今天了。韩江月笑吟吟地说,她的话说得很矜持,但话里那种感激的味道,冯啸辰还是能够听得出来的。这是一位很骄傲的女性,能够当着冯啸辰的面说出这样一番话,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大家就别扯这些没用的事情了。看着包成明姚伟强等人也有表忠心的意思,冯啸辰赶紧打岔,他说: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国家经贸委会同财政部外汇管理局已经下发了限制境外投资的文件,这个文件其实就是为你们各位保驾护航的。有了这个文件,日本人想拉中国企业互相竞价,就办不到了。你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大胆地压价,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把我们需要的技术买进来。

    没问题,我们肯定能办到。众人一齐应道。
1...357358359360361...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