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但是,随着他的年龄逐渐增大,他发现自己周围那些热血的东西越来越少,朋友们关注的只是工资条和动漫的新番,日本人与生俱来的脑洞天赋曾经创造出了无数美仑美奂的家电和日用品,而现在,这些想象力完全被应用于设计tokyo_hot里的鬼畜剧情。

    日本人的意志也随着经济的停滞而消散殆尽了。香川秀男看到,在面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时候,人们表现出来的是可怕的冷静,异或说是冷漠,罕有敢于慷慨赴死的英雄。他曾看过一部科幻电影,在那里面,当地球即将撞上木星而毁灭的时候,中国人在齐心协力地为一个成功概率为零的救援方案拼搏,而日本人的选择是抢在地球毁灭之前拔枪自杀。

    这个社会肿么啦!

    这是香川秀男从内心发出的质问与呐喊。

    作为一名专门报道产经新闻的记者,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去揭露日本的衰落,用这样的报道去唤醒国人。在过去几年中,他采访了不少破产的企业家和失业工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写了不少抨击社会的文章。可惜的是,日本社会是那样的颓废,大家都在装睡,他的这些呐喊,像是对着黑洞唱歌,连一点回音都无法激起。

    昨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元先生”,说自己是一名旅居日本多年的中国人,手里搜集了不少关于日本大企业的黑幕,想出售给香川秀男。香川秀男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揭开日本经济伤疤的好机会,他过去所报道的都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不太受人关注,如果能够找到几家日本的大企业狠狠地曝曝光,或许就能够引起社会的反响吧。

    “我手里掌握着仙户制钢所篡改钢材检验记录,以次充好的资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仙户制钢所生产的钢铁也被用在日本的多处核电站,这意味着福岛的事情不会是最后一起,一旦这些核电站因为钢材质量问题而酿成事故,整个日本都会沉没到太平洋里去。”

    看到香川秀男在自己面前坐下来之后,郭培元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地抛出了猛料。

    “什么仙户制钢所!”饶是香川秀男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一刻也被吓着了。仙户制钢所,那简直就是日本品质的象征,这样一家企业,怎么可能发生篡改钢材检验记录的事情

    日本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但所有被披露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厂方的失误所造成的,并非有意为之。而郭培元向香川秀男说的,却是仙户制钢所故意篡改检验记录,这就是一种主观上的造假行为了,其性质比其他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一万倍。

    “元先生,你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严重吗如果你不能提供出确凿的证据,那么这就属于诬陷伤害企业信誉,是犯罪行为。”香川秀男郑重地向郭培元说道。

    郭培元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档案袋,推到香川秀男的面前,说道:“我这里有一些证据,但因为我并不是记者,也没有调查权,所以我的证据或许不太确切。不过,我想你看过之后,应当会相信我的话,因为我提供的这些证据是能够互相佐证的。”

    香川秀男打开档案袋,里面有几页打印纸,上面是郭培元整理出来的线索,余下的资料,都是一些报纸、期刊的复印件,还有不知道从哪些地方弄来的订货单、检验记录之类的复印件。香川秀男简单地看了看那些复印件,知道这些东西应当都是真实的,如果是郭培元造的假证据,那么这个造假的工程量未免太大了。

    接着,他便开始阅读那几张打印纸上的内容,这些内容向他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仙户制钢所出于获取更高利润的需要,人为降低了合金钢材中贵重合金的比例,并通过修改检验记录的方法,骗过了成千上万的用户,使这些合金比例不太标的伪劣合金钢被应用于各种场合。这件事并非今天才开始,而是延续了近20年的时间,最早的造假记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初期。

    郭培元提供的证据,包括媒体上和学术期刊上披露的一些质量事故,在这些事故中,都出现了仙户钢材的身影。事故的分析报告并没有提及钢材质量问题,而是将事故原因归因于焊接缺陷、操作失误、设计不当等等。如果孤立地看待某一次质量事故,分析报告中的解释或许是可以令人信服的。但如果把这些事故都放到一起,再加上一点提示,稍有一些头脑的人就会联想到钢材是否存在缺陷,因为如果把这些事故的原因都归于钢材缺陷,无疑是一个更合理的解释。

    香川秀男还看到了几张检测报告,当然也是复印件。出具这些报告的




883.第881章 特大新闻
    第881章 特大新闻

    郭培元被香川秀男的精神感动了,然而并没有因为感动而同意给香川秀男降价。他认定香川秀男是不会放弃这条新闻的,至于说没钱,这是郭培元需要考虑的问题吗

    香川秀男从郭培元的脸上得到了答案,他咬了咬牙,说道:“元先生,我答应你提出的价格,但我目前拿不出这些钱来,我需要一点时间去筹集这笔资金。”

    “我不会等待太长的时间。”郭培元冷冷地说。

    “一天时间,可以吗明天的这个时候,我把1亿日元交给你。”香川秀男说。

    郭培元点点头:“这是我能够接受的最长期限,如果明天这个时候我没有看到1亿日元,我就不得不把这些资料交给其他的记者了。”

    “你会看到的。”香川秀男说。

    “那好吧,明天我再和你联系,我会和你另外约一个见面地点的。抱歉,我不能轻信任何人。”郭培元说。

    “谢谢,拜托了。”香川秀男向郭培元鞠了一躬,然后便站起身,飞跑着离开了。他只有一天的时间,必须争分夺秒地去把1亿日元筹出来。

    郭培元在香川秀男离开之后,才慢吞吞地结了账,也离开了居酒屋。他顺着街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开始约下一个对象:“喂,请问是读卖新闻的记者远藤女士吗我手上有一些新闻线索,是关于一家大型企业的,这家企业在过去20年中向建筑公司提供了大量不合格的设备……”

    不提郭培元如何四处煽风点火,光说香川秀男告别郭培元之后,并没有马上去筹钱,而是回到自己的住处,打开电脑,开始搜索与仙户制钢所有关的信息。在带着目的地搜索了几个小时之后,他惊异地发现,郭培元所说的事情,还真是有根据的。许多零星的资料如果分开来看,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凑到一起,就显得很可疑了。

    香川秀男甚至能感觉到,发现仙户制钢所造假的,并非只有郭培元的团体,而是还有另外一些人。这些人或许是出于自保,或许是收了仙户的封口费,总之就是并没有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公之于众。在一些社交媒体上,香川秀男找到了几条陈年的消息,那是有人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对仙户制钢所的产品提出了质疑,可惜这种质疑并没有受到重视。

    有了这些基础,香川秀男对于郭培元手里那些资料的价值再无怀疑,他打电话给几位平日里与他志同道合的记者朋友,向他们透露说自己找到了一个极其劲爆的新闻线索,但需要花费一大笔钱才能买下。这几位记者朋友也都属于成天想搞一个大新闻的人,闻听此事,纷纷表示愿意入伙。大家拿出所有的积蓄,香川秀男甚至以自己的房子作为抵押,从银行借了一笔紧急贷款,最终凑出了1亿日元。

    第二天,郭培元与香川秀男约了另外的见面场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把那一大袋资料卖给了香川秀男。

    香川秀男拿到资料,马上和几位合伙的朋友一起研读,随后又兵分几路,分别去采访相关人员,还找到了一座因为发生事故而被废弃的人行过街天桥,从堆放在旁边的废品中提取了一些钢材样品,送交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走漏风声,香川秀男一行开足马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证据搜集,形成了一条难以辩驳的证据链。接着,一篇杀伤力极强的报道便递到了朝日新闻总编的面前。

    “仙户制钢所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通过篡改钢材检测记录,欺骗用户!”

    总编看着报道的摘要,惊得眼镜都快掉下来了。

    “我们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香川秀男严肃地说。

    “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线索”

    “是我从一个地下团体买来的,花了整整1亿日元。”

    “好!”总编拍了一下桌子,说道:“这笔钱,我让报社财务给你报销。这篇稿子,马上见报。还有,你现在被提升为第三编辑室副主任,你马上挑选几个人,对这件事进行深度挖掘,一定要把它做成一个震惊全日本的大新闻事件。”

    “嗨!”香川秀男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他响亮地答应着,然后便冲回自己的编辑室发号施令去了。要知道,仅仅在一小时前,他还只是一个被小组长呵斥的小记者,而现在,他已经是小组长的顶头上司了。

    这一注,他算是赌赢了。

    其实,又岂止是香川秀男在赌博,总编也同样在赌博。香川秀男的报道,有理有据,每一句话都能够找到佐证,这绝对不是一篇假新闻。而一旦社会公众承认这条新闻是真实的,其引起的冲击波就将掀翻整个日本社会。

    想想看,仙户制钢所,这是何等威风的一家企业,其信誉在全日本都是不容置疑的。现在朝日新闻一下子戳穿了它的谎言,让大家知道它居然在20年时间里持续地造假售假,这是多么颠覆性的一个大新闻啊。

    至于说这条新闻出来会对仙户制钢所以及整个日本工业界带来什么



884.第882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885.第883章 内田悠上门
    第883章 内田悠上门

    内田悠的商业敏感是无人可比的,关于日本制造爆雷的消息传到英国后,拉尔曼再也不提与日本人合作的事情了,转而同意了鲁伊斯等人的意见,接受中国核电公司作为辛克角核电站的总承包商。当然,这样大的一个工程,仅凭中国核电公司一家是拿不下来的,工程中的许多子项目需要分包给其他企业完成,其中既包括中国的装备制造商,也包括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制造商。

    在确定自己与辛克角核电站无缘之后,内田悠便带领三立制钢所的团队离开了。三立制钢所的这一趟英国之行,倒也不是毫无收获,考虑到三立所拥有的技术积累,英方向中国核电公司提出,希望把工程中约10%左右的业务分包给三立制钢所完成,以便取其所长,补中方所短。

    临行前,内田悠独自一人来到中方团队下榻的宾馆,指名道姓要求会见冯啸辰。

    “什么内田悠要见我”

    听到冯林涛向自己报信,冯啸辰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哥,你见他吗”冯林涛问。说实在的,对于内田悠要求会见冯啸辰一事,冯林涛心里的惊讶远甚于冯啸辰。以他那理工直男的情商,他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失败者为什么要见自己的竞争对手,照冯啸辰的说法,他与内田悠斗了近30年,难道双方不应当是有深仇大恨的吗

    冯啸辰想了想,点点头,说:“既然人家亲自上门来了,我肯定是要见他的。我大致能够猜出他想跟我说什么。日本人的性格也是挺有意思的,斗争的时候不讲一点情面,恨不得把对手把死里整,失败之后却能马上调整心态,当战俘都能成为全世界最守纪律的战俘,难怪欧洲人要说日本人是经济动物呢。”

    听说冯啸辰答应会见内田悠,冯林涛马上叫来自己的助手,让他在宾馆租了一个小会议室,安排冯啸辰与内田悠在那里会谈。冯啸辰的日语功底不错,与内田悠见面是不需要请翻译的。鉴于内田悠是只身前来,冯啸辰也拒绝了冯林涛给他安排助手的建议,同样是一个人去与内田悠见面。他倒也不用担心内田悠失败之后恼羞成怒,对他进行什么报复,内田悠已经是过60岁的人了,真要单挑,冯啸辰肯定不会输给他。

    “内田先生,好久不见了。”

    看到内田悠走进会议室,先一步到达的冯啸辰站起身来,主动上前,向内田悠伸出手去。内田悠见状,也紧走两步,伸出手来,与冯啸辰握过,随后又向他深鞠了一躬,回了几句问候语,把一套日式礼节做得不折不扣。

    客套过后,双方分别落座。冯啸辰不知道内田悠见自己的目的,所以也不抢着说话,只是微微笑着,等内田悠开口。

    “首先,请允许我向贵方表示祝贺,祝贺你们获得了辛克角核电站的总承包权。”内田悠很套路地开口了。

    冯啸辰说:“谢谢内田先生的祝贺。据我了解,英方对于三立制钢所的技术也是非常欣赏的,在与中国核电公司签约时,特别要求核电公司要将不少于10%的业务委托给三立完成。未来在这个项目中,贵我双方就是合作伙伴了,我希望双方能够合作愉快。”

    “我也希望如此。”内田悠说,“不过,我恐怕是看不到双方的合作了。”

    “怎么……”冯啸辰一愣,内田悠这话听着似乎有点糁人啊,莫非老内因为投标失败,打算剖腹谢罪这种古老的风俗在日本不是已经绝迹了吗

    内田悠没想到冯啸辰有如此的脑洞,他平静说道:“这次带队到英国来投标,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努力。不管成与败,回国之后,我都要退休了。我原本希望这一次谈判能够给我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惜,最终我还是失败了。”

    原来是这样……

    冯啸辰松了口气,随即礼貌地劝慰道:“内田先生,一次谈判的成败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决定商业谈判成败的因素是很多的,有些并非人力所能扭转。内田先生在装备制造行业里是前辈,你的能力和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

    “谢谢冯先生的夸奖。”内田悠说,“不过,这一次的谈判,我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想通过一己之力,扭转三立的劣势。现在看来,我还是太自负了,三立与中国核电公司之间的差距,不是靠我的努力能够弥补的。其实,这也是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差距,自从两年前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之后,我就应当知道,亚洲的日本世纪已经结束了,未来亚洲的霸主是中国人。”

    “日本的人均gdp依然是远远超过中国的,中国需要向日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冯啸辰说。他这话也不算违心,即便是中国正在全面发力,并在gdp总量上超过了日本,但日本毕竟是老牌工业和科技强国,在许多领域仍然拥有中国无法匹敌的优势。这一次,国家核电公司拿下了辛克角核电站项目,但其中有许多关键设备恐怕还得从日本引进,英方



886.第884章 其言也善
    第884章 其言也善

    冯啸辰笑了,内田悠倒也不失为一个胸怀坦荡的混蛋了。和这样的人做对手或者做朋友,其实还是挺愉快的,最起码比和冯林涛那种情商欠费的人在一起聊天更有趣。

    “你说得对,我不会因为仇恨而拒绝收购池谷。但是,我也不会因为与内田先生的友谊而答应收购池谷。内田先生劝我收购池谷,总得给我一些收购的理由吧”冯啸辰呵呵笑着说道。

    “理由是很充分的。”内田悠说,“首先,池谷制作所拥有大量技术专利,这是中国同行所需要的。如果能够兼并池谷制作所,并且获得这些专利技术,中国同行的技术水平将会有一个飞跃式的提升。事实上,你们收购普迈的工程机械部门,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冯啸辰点了点头,接受了内田悠的这个理由。

    “其次,现在收购池谷制作所,价格会非常便宜。”内田悠又说出了第二个理由。

    “是吗”冯啸辰的兴趣被内田悠调动起来了,他问道:“内田先生,你认为我们能够以什么样的价格获得池谷制作所的全部资产,包括它的专利资产和品牌资产。”

    “不超过5亿美元。”内田悠斩钉截铁地说。

    “不超过5亿美元!”冯啸辰的眼睛瞪得滚圆,“据我所知,三立制钢所收购池谷制作所的时候,花费是25亿美元。现在几年时间过去,你凭什么认为三立会愿意以不超过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池谷”

    内田悠微微一笑,说:“这是基于我对三立制钢所的了解。辛克角核电站项目投标失败,三立制钢所已经无力支撑到下一个机会,所以它一定会把与第三代核电相关的部门剥离,其中包括以25亿美元购买的池谷制作所和用50亿美元购买的美国威豪电气。但是,除了中国之外,不会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愿意接手这两家企业。在日本国内,三立即使想免费把这两家企业送给别人,也找不到人接收。”
1...434435436437438...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