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感受到王雄涎结实的身体,他更是高兴了。

    殷清风见侄子们有着落了,他轻声的对李承乾说道:“从城外你阿耶封赏宿国公开始到现在的任命,你要仔细体会你阿耶的用人之道。”

    李承乾也轻声的说道:“就像阿耶现在也没封赏阿兄,就是用人之道吧。”

    殷清风欢喜的揉了下他的头顶,“没错。小到一个商铺,下到一个国家,用对人了生意会兴隆、国家会兴旺。用错人了则反之。

    你阿耶看似当场封赏,但之前他对宿国公、对王雄涎等人都有了解,清楚他们的忠心和才能。

    帝王只有一个人,不可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必须要学会发掘良臣、使用良臣。”

    李世民鼓励完王雄涎,回头刚想和殷清风说些什么,结果看到了殷清风对儿子的亲昵和儿子对殷清风仰慕的画面,他心里竟然有些...嫉妒。

    这一刻,他都有把儿子从殷清风身边夺走的冲动。

    但一想到朝堂上每天有政事要处理、对文武百官要安抚要拉拢要打压等等一堆事儿,他又暗自长叹了一声。

    程咬金不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命令王雄涎等人开始表演体能训练。

    武勋们看得兴致勃勃,文官们则像看热闹一般。【 … #最快更新】

    李世民勉强打起精神向程咬金问起设置这样的训练有何意义,程咬金因为刚才的小插曲,收起了得意和炫耀等心思,把殷清风给他说的那些详细的解释给李世民听。

    随着程咬金的讲解,李世民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了过来。

    在确定殷清风又提出一条增加战力的良策,李世民笑着对殷清风说道:“不知淮阳侯可否也送某一套王助教那样的训练服,某闲暇时也好穿着它活动活动身体。”

    李孝恭等武勋早就有这念头了,即使李世民现在不说,他们也会找机会提出同样的要求的。既然李世民发话了,他们立刻把殷清风围在中间,那个说要一套,那个说要五套的,场面一时哄乱起来。

    殷清风等他们说够了,躬身回道:“训练服和作战服虽是臣专门为学院研制的,但臣已经将生产布匹的作坊转到了学院的名下,臣的家中是片缕也没有。”

    李世民和李孝恭等人一起看向人群中的殷元,学院的钱财可是都归他管理的。

    殷元从人群中走出,躬身说道:“皇家军事学院负责学员们的食宿、训练器械和着装等,所用巨大。臣与李祭酒等同僚商议后决定,向外出售训练服或布匹来补充朝堂对学院的支出。”

    李世民心知这都是殷清风的主意,他看了殷清风一眼后对殷元说道:“那某就预定两匹。不知...郧国公打算卖多少文一匹”

    殷元回道:“六贯一匹。”

    根据陆贽的说法:两税制前,绢一匹是三千三百文左右、两税制后为一千六百文。再根据实施两税制四十年后李翱的说法,两税制前绢一匹四千文,米一斗两百文。两税制后,绢一匹不足八百文,米一斗不过五十文。

    殷清风不知道陆贽和李翱说的是不是长安的物价,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平均物价还是某个年份的物价。但眼下经过铜钱改制后,长安城里顶好的蜀绢是八贯一匹,米为三十文一斗。

    六贯的价格不高不低,但它的优势是新奇特,只要家中有些财力的,尤其是将门子弟绝不会吝惜几贯钱而被别人比下去的。

    就像八十年代兴起女排运动服、九十年代流行军装一般,迷彩服一旦通过永业集团加盟商的渠道推到市场上,大卖是肯定的。而且,还能兴起一阵尚武的热潮。

    李世民买两匹是给自己穿的,但其他人家里可不止一个男子。而且,他们还有一大帮子的亲朋故旧呢,拿这个最时髦的布料送礼多有面子啊

    李孝恭等人不可能现在就向殷元订购,只是向他问起商铺的位置。

    这个话题结束后,李靖带人走进了学员们上课的教室。

    教室里的,除了李世民外,所有人对黑板和粉笔升起了极大的兴趣。萧瑀和唐俭干脆拿起粉笔实验了一下。

    这一试,萧瑀激动了。他抓住李靖的手,“代国公,既有此利器为何不献于朝堂”

    李靖当初也问过殷清风同样的问题,当时殷清风说他年少言轻,但现在不是拿出来了吗。

    李靖当然不能用殷清风的话来回复萧瑀,他说道:“这是淮阳侯新研制出来的,等得到殿下和诸位同僚认可后再献于朝堂也不晚。况且,皇家军事学院就不属于朝堂了吗”

    萧瑀被怼得没话说了,只要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笑着说道:“郧国公,该不是这黑板和粉笔也要出售吧。”

    殷元道:“正是!但学院可以向国子监捐赠一百套黑板和粉笔。”

    本来还在犹豫的新任国子监博士于志宁不服了,“国子监愿出钱自行购买!”

    国子监里读书的学生可不怕买不起书,但这天下有多少人是买不起的太多了!

    家境贫寒的子弟如何能读到书向别人借书然后回去抄录!如果借不到咋办那就没书读喽

    但有了这黑板就不一样了。

    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们在下面记。一个学堂里只要老师有书,就可以不受限制的招收学生。

    这等教化之功的利器,竟然是军汉们捐给天下最高学府的国子监这是赤果果的打脸啊

    殷元当然不和他争这个,目的达到了就好。

    至于捐赠的说辞,是他儿子提的。殷清风说,送给他他可能不珍惜不在意,但这是他自己掏钱买的,那就不一样了。

    虽然殷清风打算将来要搞八年义务教育,但先把黑板和粉笔先拿出去从富人手里收一拨钱也不错啊。

    现在国子监都带头买了,其他人还顾忌什么掏钱买吧

    每个教室能坐下三十六个学生,为此,殷清风建了近五百个教室。

    所有教室里面的内容都一致,在又看了两间教室后,李靖将人带到了办公楼。

    教学楼里的一楼依据兵种的不同,分为刀兵、盾牌兵、骑兵、弓弩兵、辎重兵等等教研组。

    不同于现代的教研组是一个大的办公室,这里的教研组只是会议室,每个老师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而且,办公室分为内外两间,内间为临时休息的地方。

    二楼是行政办公室和会议室。祭酒、博士、财务等等在这里办公和召开全院范围的会议。

    三楼只有三间屋子:资料室、沙盘推演厅和参谋部。

    正对楼梯的是沙盘推演厅。

    李世民等人看到门上这五个字的时候就兴奋了。

    《后汉书马援传》中有记载:汉建武八年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一带地方豪强隗嚣时,大将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使光武帝顿有“虏在吾目中矣”的感觉。

    欧洲关于沙盘的记录,最早是一八一一年,普鲁士国王菲特烈威廉三世的文职军事顾问冯莱斯维茨,用胶泥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战场模型,用颜色把道路、河流、村庄和树林表示出来,用小瓷块代表军队和武器,陈列在波茨坦皇宫里,用来进行军事游戏。

    至于把沙盘广泛运用到军事训练,则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了。

    至于马援做出来的沙盘是不是最早的,没人能考察清楚。但唐朝时,沙盘作业已经是一个很娴熟的应用。只是这时的沙盘所使用的材料和测绘等,和书中马援使用得差不多,显得很粗糙。

    殷清风做不出胶泥,只能用黏土来代替。

    黏土做城墙、山峦和道路、木片做房屋、河流和树木...

    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缺少测绘人手的缘故,沙盘上除了一个长安城的模型外,四周都是空白的。

    李靖拿起教鞭指着沙盘,“经过淮阳侯的解说,某才知道想要完美的制作某一区域的沙盘,不但要标注上该区域所有的城池、山峦、河流、村庄、水井、道路等等,还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精准的测绘。

    测绘是淮阳侯的新词汇,意思是按照相同比例将那些复制到沙盘上。

    以这长安城为例,城墙以五千分之一复制到这里,那么,各个坊区只能是原先的五千分之一大小,不能大也不能小,否则,就失去了真实性。

    同样,这个沙盘的比例是一比五千,按照这个标准就能得到浐河的实际宽度,然后就可以计算出需要架多长的桥,一万或两万的兵卒需要多久才能全部过河等等。

    为了得到全大唐的地形沙盘,臣决定在皇家军事学院成立测绘专业。专门到大唐各处测量地形并制成沙盘。”

    测绘的基础是数学,殷清风很想把吕才扔进去。吕才本身对这个新鲜事物挺有兴趣的,但他今年才十九岁,就怕李世民不放心啊。但他还是让吕才在隔壁的资料室里等着,说不定李世民就吐口了呢。

    “药师的意思是...需要有精通算学的人”

    李世民敏锐的找出了关键点。

    李靖回道:“正是!国子监下有算学一科,集中了大唐算学的人才...”

    李靖的意思很明显,向李世民要人!

    在李靖看来,文转武不是问题,毕竟之前文官带兵、武将入相都是常态。但李世民经过殷清风的劝说,已经不这么想了。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此事等某回去商议后再定。放心,一定会在学院开学前有结果的。”

    有了李世民的保证,李靖就没再多说。

    殷清风趁机说道:“臣向殿下推举一人。”

    所有人看向他。

    他说道:“此沙盘是臣与友人,博州清平吕才一同制作的。”

    李世民知道殷清风院子里有两个客人,也调查过他们的姓名和出身家族。现在殷清风推荐其中的吕才...看样子这吕才的算学功底还不错。

    “等等!”

    人群中温彦博突然出声阻止道,“敢问,淮阳侯刚才说的是博州清平的吕才”

    李世民上武德八年夏突厥入侵,温彦博被任命为并州道行军长史,随行军总管张瑾出兵抵御。八月时,唐军在太谷战败,温彦博被突厥俘虏。颉利可汗知道他是李渊的近臣,向他逼问唐朝兵力虚实。温彦博坚贞不屈,不肯吐露,被流放到阴山。

    殷清风一直对政事不留意,他现在也不知道是突厥没有来,还是来了之后唐军战胜了,还是温彦博根本就没有去当随军长史。反正温彦博现在在场就对了。

    他转身对着温彦博说道:“正是。”

    温彦博见众人都在看着他,他向李世民说道:“臣向太子告罪,刚才淮阳侯说起吕才来让臣想起一件旧事。所以才冒昧出声打断。”

    李世民刚才正在回想吕才的个人资料,现在听温彦博也认识吕才,他说道:“哦不知是何等旧事,温侍郎可要说来听听”

    温彦博道:“待臣先向淮阳侯确认一下。”

    李世民点点头。

    温彦博问道:“淮阳侯所说的博州清平吕才,今年年岁几何相貌又是何等模样”

    殷清风回道:“吕兄今年一十九岁,身高...相貌....”

    温彦博不停的点头,等殷清风说完,他转向李世民,“以淮阳侯的描述来看,这吕才便是臣要找的人。

    臣前年奉命前往山东查看水情,在河中救起一个落水小娘子。若淮阳侯描述得无误,臣救起的小娘子就是淮阳侯的友人吕才的未婚妻。”

    “咦啊”“这么巧”“太巧了吧”

    这虽然不是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但众人兴奋点被点燃了。

    “淮阳侯,你那友人在哪里”“淮阳侯快回去把带来让温侍郎确认一下。”“带来有什么用,温侍郎也没见过他。”“对、对、对,去温侍郎的家中”

    “敢问,温侍郎救起的小娘子叫甚姓名”

    吕才突然出现在殷清风身后。

    “咦这小子是谁”“他从哪儿冒出来的”“傻啊,这都看不出来,这小子就是吕才!”“他就是吕才”

    殷清风拱拱手,“臣让吕兄等在旁边的屋子,以备殿下垂询。刚才吕兄想必是听到温侍郎的话,才走了出来。惊扰殿下了。”

    有了殷清风的铺垫,其他人才想起了。

    戒备深严的皇家学院里竟有人突然出现在太子身侧,这要是刺杀太子...那可就不得了了!

    后知后觉的武勋们,立刻检查两边的房间。

    李世民虽然没想那么多,但也不阻拦武勋们的动作,他倒是感兴趣的打量着吕才。

    “淮阳侯说你的算学不错,还和淮阳侯一起制作了沙盘,不知你师承何人是族学还是官学”

    &nbs




第三百 零一章:三谏太子
    东面的门上挂着“参谋部”的字样。

    “部”虽然有很多解释,但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三省六部制。

    正是这样的联想,这些人齐齐的看向李靖。

    李靖推开房门,将众人引进屋内。

    前面进去的人立刻就发出了惊讶声,后面的人急切的想知道前面的人看到了什么。

    屋内除了桌椅板凳之外,只有两样东西:桌子上的长安城的沙盘和墙上一副长安城的舆图。

    舆图是古代地图的称呼。

    舆的意思是车的底座,用来承载物体的,因为地图上载有山川、城镇、四方地物,所以古人就把地图叫作舆图,把地理学叫作舆地学,甚至把看风水叫作勘舆学。

    现代的中国,大致有三个地方有着详尽的地图。

    第一是部队。分散在海陆空航天导弹等各部队手里第二是地质局。没有地图还搞个毛线的地质勘探和测绘啊第三是人防办。各地人防办的地图不但标注了有可能遭到来自何方的海陆空的打击,还有向何方疏散居民的地图。

    但古代中国的地图只能是皇家来掌握。如果私人绘制和收藏地图,结果只有一个:以谋反罪处理掉。
1...123124125126127...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