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听到这消息我就在想,他以这种形式羞辱杨氏,杨氏到底怎么得罪他了。”

    殷清风也觉得这招儿挺羞辱人的,不过,他没心思评价李世民,更不感兴趣杨氏最终是个什么结局,他只是为李世民开始对世家动手而感到些小激动。

    “还有,听说那一天朝堂上还宣布了以后各官署要采用新的记账方式。这个与你有关吧。”

    殷清风默然的点点头。

    李世民在宴会上点名,随后借题发挥抛出了复式记账,而百官之首的裴寂早就怂了,这个新政竟然毫无阻力的就通过了,可见李世民的手腕是他马滴高明啊

    殷清风平时不关心政事,现在随口一问竟然得到两个好消息。他不由得期待李世民接下来会做些什么。

    与杜伏威分手前,他让杜伏威派人把崇贤坊徐孝德旁边的宅子买下来给吕才当小窝儿,他则去找任云舞把工匠的事情落实了。

    李承乾第二天晚上回来找到殷清风,说他爹回去后详细询问了他在殷清风这里求学的过程。最后,李承乾胆怯怯的问道:“阿兄,承乾有没有说错什么”

    殷清风严肃的说道:“你阿耶身为大唐太子每日要忙于众多政事,但他也关心你的成长。你对




第三百 零六章:教育理论
    话虽然是说出去了,但殷清风还很糟心。

    前两天还和杜伏威说要出去躲一段时间,结果李承乾就跑来给他挖个坑,一下子就把他的计划全搞乱了。但他又不能不跳进去,总不能狠心让人家孩子不见爹妈吧,他还打算好好培养这娃儿呢。

    殷清风在书房里闷坐了好久,无奈的出门去找李世民。

    唯一能去掉李承乾心病的办法,就是让那帮娃儿住回东宫,而他和月眉等人每天去东宫上班。

    这样的弊端是,他的计划乱盘了,而好处是和李世民能天天见面,长孙氏也能从月眉等人身上了解他的动向。见面的次数多了,相互了解也就多了。了解多了,对彼此的信任希望能减少一些吧

    这一次去东宫,又没见到李晋安,搞得殷清风都不好意思了。本来人家好好的“大内总管”当着舒舒服服的,结果被他的一个破火药给弄去当仓库保管员了。

    李晋安没看见,李世民也没回家,殷清风让黄内侍给他往长孙氏那里带,反正这事儿长孙氏也能做主最少一半的主。就算她做不了主,按照礼节也得去见个面。

    长孙氏看起来脸上多了些血色,整个人也丰腴了一些,精神状态似乎也不错。

    她不等殷清风开口,抢先微笑着说道:“乾儿回去的时候,婶婶还叮嘱他,等旬休的时候邀请清风和月眉她们一起来东宫做客呢,没想到清风今日就来了。不会是来专门探望婶婶的吧。”

    可能李承乾当时光顾着心事了,一时忘记和他说了。殷清风说道:“阿弟和侄儿说过做客东宫的事儿。今日侄儿来,也是事关阿弟的。”

    长孙氏凤目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她依旧笑着说道:“是不是乾儿又顽劣了。”

    殷清风道:“若阿弟也算顽劣的话,那也要算上侄儿一个了。”

    长孙氏笑得更开心了,“乾儿被你叔叔带回来后,询问了一番他的课业,你叔叔和婶婶我都很满意。

    婶婶过几天要接乾儿的外祖母到宫中小住几日,阿娘特意嘱咐要见上清风一面。”

    殷清风拱拱手,“不知侄儿何事惊扰到外祖母了。”

    长孙氏嘻嘻笑了下,“你倒是个谨慎的性子。

    你献的那些方子,婶婶孝敬给了阿娘。阿娘经过调养好,身子骨比以前更好了。

    上次阿兄的生辰,阿娘本是要见清风一面的,没想到嘻嘻事后阿娘还好一番责怪阿兄和冲儿呢。”

    殷清风又拱了下手,“是侄儿莽撞了。”

    长孙氏道:“阿娘说,清风是个真性情的人儿,让婶婶转告你叔叔,千万别恼了你。”

    殷清风假装惭愧的说道:“是侄儿失礼,让外祖母担忧了。”

    “嘻嘻,这话等见到阿娘,你去和阿娘说去吧”

    殷清风也不知长孙氏最近有什么美事儿,见面到现在她就笑个不停。

    “啊”长孙氏像是想什么来了,“清风刚才说乾儿如何了”

    殷清风将他和李承乾的对话说了一遍。

    长孙氏的笑容慢慢收起。好久,她有些伤感的说道:“哎这许多年来,婶婶又何尝离开乾儿那么久。你叔叔从山庄回来说,你教人的法子极好,乾儿将来又要做太子、做圣人,到清风你那里学学本事倒也不错

    只是苦了乾儿了”

    殷清风也知道李世民和长孙氏是一对儿宠儿狂魔,尤其是李世民。但李世民替他找的老师太傻缺了,活生生的把李承乾逼到另一个极端去了。

    李承乾继承了他父母的一个优点对母亲至诚至孝。偏偏长孙氏死得又早李承乾十七岁时就挂了。

    他那深陷亡妻之痛的老爹,将后半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以为用最严厉的方式就能让儿子成材,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要说李世民没有识人之明吧,他提拔起来的那些文臣武将,还个顶个儿的牛掰,说他有识人之明吧,从李纲到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他们的教育方式啧啧就是一帮臭不要脸的官串子。

    这几个人是比着上疏批评李承乾,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好像李承乾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天条一样。背后还不是收了长孙无忌和李泰的好处还不是想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出他们是多么多么的用心完成帝命他们懂啥叫教育吗

    还有他的小伙伴,李元昌、长孙家庆和长孙祥更不是玩儿意,就没停着把李承乾往沟儿里带。

    丧母、官僚的老师、坑兄弟的亲叔和堂表兄弟,学着他老爹和他争储的同母兄弟、控制欲极强的舅舅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好好的孩子被逼得造他老爹的反。

    不会教育孩子的李世民,和识人不明的李世民,自己也伤心早亡

    现在,长孙氏的身体在好转,李世民的房事听说也很节制,剩下再把李承乾的命运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就会彻底的不一样了。

    “侄儿虽然还不曾为人父母,但也是做儿女的,能深深体会到阿弟对叔叔和婶婶的依恋之情。

    侄儿这次来,是想和叔叔婶婶商议一下,可否让阿弟带着弟弟妹妹们回到东宫学习。只要”

    “真哒”长孙氏身形一动,差点儿站了起来。

    望着努力控制情绪的长孙氏,殷清风有些有些发酸,“只是可否请求让侄儿的那些学生与阿弟阿妹们一起”

    长孙氏犹豫了。

    但没过多久,她就说道:“婶婶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再派人通知清风。”

    见长孙氏答应了,殷清风才松了口气。

    他不希望为了成全李承乾而放弃那些千中选一的学生,尤其这是薛仁贵和裴行俭。他们不但是他的学生,还是他的试验品和未来的希望。

    如果李世民和长孙氏不同意,那他也只好两头跑了。将李承乾的课程压缩在上午,而把下午的时间用来教导其他的学生。

    这事儿放在前几天还好说,但谁叫代替他上课的吕才机缘巧合的把媳妇儿找到了呢。

    长孙氏刚才至所以要犹豫很久,也是有很多顾虑在里面的。

    殷清风原先的学生,都是佃奴的子女。在身份上,无人可以挑剔。可除了这些孩子外,还有武氏、薛氏、裴氏的子弟在里面。

    乾儿不久就会成为大唐的太子,武氏、薛氏、裴氏的子弟身份立刻就变得不同了。太子侍读的身份,历来的敏感和尊贵的。谁来做这个侍读,表明了皇家对哪个家族的亲近和恩宠。

    她不知道二郎对武氏、薛氏、裴氏三族到底是什么想法和安排,但她以为,既然殷清风提出这样的要求,换做是二郎来面对,也只能同意。

    之前,是二郎把乾儿送到山庄去学习,这一个“送”字,让殷清风有理由接纳其他家族的子嗣为弟子。但乾儿回到了东宫,且殷清风来东宫教书,则可以避免其他家族再想把子嗣交给殷清风教导的可能。

    长孙氏道:“自从乾儿以及他的阿弟阿妹们在清风那里求学后,不但不曾生病,而且每个孩子都活泼得很,不知清风是如何教导他们的。”

    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三天就夭折了,身体休养了好多年后才怀上乾儿。而且,乾儿除了身体孱弱,行事一向循规蹈矩。跟在殷清风身边这么久,不但一次都没生病,性情也变得活泼起来。

    前两天二郎告诉他乾儿在众人面前的表现,欢喜得她当时直流泪。现在殷清风上门来,她一定要问个清楚。

    殷清风不知长孙氏为何要把话题转到这上面来,他回道:“孩童的天性是喜欢热闹的。侄儿那里孩童多,心思单纯的他们在一起又没有身份上的隔阂,只是尽情的玩耍和一同学习。

    孩童又有争强好胜的天性,只要正确引导,他们就可以攀比着谁吃饭吃得多、谁的学习学得好、谁的纪律遵守得好等等。

    侄儿的课堂上,只有两条纪律是不能违反的,一是不能随意走动,二是不



第三百 零七章:情到深处
    李世民虽然看起来很兴奋,却难掩一身的疲惫。

    他人还没走近,声音先传过来了,“本想着这一两天传你过来问些话呢,说,又有什么好事儿。”

    长孙氏迎了上去,“二郎先随阿清去洗漱更衣,回来你们再聊。”

    “好好。”李世民乖乖的转向旁边走去,冲着起身行礼的殷清风说道:“你小子先等会儿,膳席上再详细说。”

    殷清风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在长孙氏面前的“怂样儿”,心中愈发坚定讨好长孙氏的想法。

    长孙氏坐下后,“婶婶知道清风是个谨慎的性子,但有一点婶婶不得不说一句。

    天下人最痛恨的两个皇帝,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梁元帝。因为焚书,不管他们有过什么伟大的政绩,只这一件事,人便永世不会歌颂他们。

    同样,人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家藏万卷的家族。

    书籍意味着有机会入仕、入仕意味着家族可以兴旺。

    婶婶可以预见,随着科举的推广,凡家有藏书者,必门庭若市。清风当着众人向你叔叔求书,其局面可想而知。

    婶婶知道你尽量躲避某些事情,但这藏书一事一经传开,恐怕就不是清风想躲就能躲得过。到那时,只要有一卷书传出,别人就要感激你的恩德。

    不过,婶婶相信清风已经考虑过这个后果,对吗。”

    面对这样一个有着大智慧的女人,殷清风不敢再虚虚假假,否则,真被她看穿了,可比得罪李世民好不到哪儿去。

    他回道:“婶婶认为,将书籍藏与宫中好,还是公之于民好。”

    长孙氏凤目闪烁,“有些必须要藏于宫中,有些尽量公之于民。”

    殷清风道:“侄儿谏言外戚只可为内属官,想必婶婶是不反对的。”

    长孙氏道:“婶婶赞同后宫妇人、宦官不干政和外戚永为内属官。”

    殷清风道:“婶婶不怕长孙氏就此衰落”【 …¥免费阅读】

    长孙氏道:“清风可打算将藏书交由长孙家族公之于民”

    殷清风道:“关键在长孙舅父是否愿意。”

    长孙氏道:“清风可还有让婶婶延年的养生术”

    殷清风道:“毫无保留。”

    长孙氏看着殷清风,殷清风对视着她。

    长孙氏露出笑容,慢慢的说道:“婶婶在一天,就保清风一天。”

    殷清风严肃的回道:“清风谨遵仙人教训,永不参政!殷氏家训,永不参政!”

    长孙氏笑意更甚,“清风先回去吧,有些话婶婶要与你叔叔说一说。”

    殷清风站起行礼,“侄儿告退。”

    望着殿门,长孙氏长出了一口气。自从成为太子妃后,她第一次感到如此乏累。

    她挥挥手,让周围的人都退下。

    最后那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完成了从试探到交易到承诺,句句简要句句机锋。

    殷清风能想着把扬名的机会让给胞兄是一喜、已经毫无保留的将养生术交出来是又一喜,最喜的是,之前他谈到的孩童教导的话。

    乾儿注定要做大唐皇帝,但他现在的老师是殷清风。以殷清风的学识,若想毁了乾儿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他现在把怎么教导乾儿的方法说出来,证明他是没有私心的,也没有不轨的念头的。

    殷清风以长孙家族的未来,乾儿的未来做条件,她当然要给他一个安心的理由。

    以前,她还以为殷清风只是得到了逆天的机缘才有了过人的学识,今日看来,他的智慧才是更可怕。

    他能看到长孙家族的关键是胞兄,而不是顺德叔父、能顺势发下不参政的誓言,这绝不是只单纯得了仙识传授的少年人应该有的智慧。

    他一边担心二郎对他的猜忌,一边又敢把一件件对大唐有益的谏议说给二郎,可见他想的不是如何毁了李唐,而是一直在谋求如何自保。

    若没有乾儿向他诉说离别之苦,恐怕他还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若乾儿是向别人诉说这离别之苦,哪怕换做是她,也不会将乾儿送回东宫。

    他之前都是尽量躲避与二郎接触的机会,现在为了让乾儿不再遭受离别之苦,他宁可日日往来东宫。若是再怀疑他对二郎有不轨之心,作为乾儿的阿娘,她如何忍心!

    “那小子人呢”

    换过一身衣服的李世民一边东张西望,一边走向长孙氏。

    长孙氏揉了揉太阳穴,“妾身让他先回去了。”

    “是不是那小子恼怒了观音婢”李世民怒气勃发,“我这就把他叫回来”

    “别嚷了,二郎先坐下。”长孙氏闭上眼睛,继续揉着太阳穴。

    李世民走到她身后,手指放在长孙氏的太阳穴上,“刚才你们不是聊得好好的吗怎么观音婢会如此疲惫”
1...127128129130131...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