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比如,近侍官员需拾遗补缺,对皇帝勤于进谏;主管铨选的官员需严于择人,选拔德才俱备之人;司法官员要恪守公正,判案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警卫人员需都统有方,警卫无失;监察官员需访察精审,弹举得当……”

    检查了一遍,殷清风开始写第二封信。

    “如果殿下首肯臣的谏议,臣名下的产业将不再无偿为朝堂服务。首先,从铺设长安城的道路开始。

    臣将召回臣的奴仆,修路事宜由朝堂接手。如果朝堂需要水泥,请派人到臣名下的商铺购买。臣会依照大唐制定的税率缴纳相应的税金。”

    写完这封短信后,他要对刘仁轨进行安排。

    如果按照他今晚的设想,刘仁轨将来还是在文官系统里混要好一些。或许李世民会怀疑他为什么点名把刘仁轨要到身边,但事情已经




第二百二十五章:自我反省
    “该加盟还是加盟,但是之前商议的那些小伎俩统统取消,就正大光明的对外招收加盟商。至于谁要加盟或不加盟,任由他们自己决定,我们不造声势。

    但是有一点要多他们说明:这次不加盟,可以。下一次要等到五年以后。

    除了这个,还要将加盟金提高一倍。”

    杜伏威乐了,他说道:“你这叫什么钓鱼来着”

    单云英白了他一眼,“姜太公钓鱼!”

    “对、对、对、就是那个老头儿钓鱼!”

    殷清风也白了他一眼,对单云英说道:“接下来几年的重点,就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同时...像兄长之前那样,安排后路。

    不但要能逃出关中,还能安全的离开大唐国境。”

    杜伏威和单云英凝重的点点头。

    将近中午的时候,武士彟和许敬宗到了。

    午饭后,殷清风又是另一番说辞。

    他先递给许敬宗一封信,“延族,这是我回给太子的信,麻烦你现在去一趟。”

    许敬宗接过信看了看殷清风,又隐蔽的看了一眼其他人,“敬宗这就出发。”

    殷清风原先的打算,是利用许敬宗的阴险性格去对付那些世家的。现在他要收手了,许敬宗也没必要留下了。谁知道他会不会是那条被农夫救下的蛇

    信里面他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就是告诉李世民这许敬宗不值得信任,并谏议他将许敬宗扔到西禁苑去和李建成作伴。

    如果许敬宗被李世民留下,他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没留下来,只能算许敬宗倒霉呗。

    “伯父,太子有旨意传下,这次加盟会最好不要太过声张。所以,原定计划里,暗中减少那些弱小家族的加盟金不但要取消了,反而我们的加盟金要翻倍。”

    武士彟不动声色的问道:“那清风你的意思是...”

    殷清风当然要往李世民身上推了,“第二天参观梧桐新村的计划取消,再把第三天的内容合并到第一天进行。

    会上,我们只有一个姿态:愿意加盟就加,不愿加盟就当请他们吃顿饭。

    当然,考虑期还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我们只回答他们的疑问,当场没签约后来又想要签约的,一律等到两个月后一起签。”

    这个操作不算难,武士彟没有提出异议。

    “哦,对了!”

    殷清风像是才想起来,他说道:“太子对许先生另有重用,以后他不再担任集团的运营部部长,这个职位就暂时由吴国公夫人兼任。

    本来吴国公夫人强烈要求由伯父来担任的,但清风考虑士让伯父和元爽世兄刚离开,伯父要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就擅自做决定了。”

    武士彟先向旁边的单云英点头示意,然后笑呵呵的对殷清风受到:“还是清风体贴。现在老夫府邸里的杂事的确有些多,就算勉强让老夫来做,恐怕也无法分心。”

    一团和气的又聊了许久,杜伏威、单云英和武士彟一同离开山庄。

    等车队启程了,月眉才忍不住的问道:“郎君,可是因为昨晚那几个客人的缘故,才更改了加盟会的安排”

    殷清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他现在真不太敢相信从长孙氏身边过来的范鱼娘。现在范鱼娘、襄城和薛繁星都在场的情况下,他只好解释道:“是的,月丽的阿耶有命令,所以咱们要服从。”

    “哦”

    殷清风一脸轻松的陪着月眉等人回转山庄,马车里的武士彟却是一脸阴沉。多日来的布置被殷清风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给反转了,他属实不甘心。

    “等到晚间,看许延族怎么说吧”

    武士彟喃喃自语了一句,闭上眼睛。

    第二日,殷清风让殷良将许敬宗的家人送给李世民。

    从此,他这梧桐山庄里彻底没有许敬宗的痕迹了。

    虽然他不想恶意揣测武士彟的用心,但这次加盟会的决定权已经暗中转到单云英那里。

    因为他的大嘴巴,那些无处不在的世家子们一定会知道他那所谓的惊天大计划。那些世家奈何不了李世民,将火力瞄准他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武士彟再上演一出无间道,那殷小爷可就算是废了。

    削弱世家的计划停止了,但成立永业集团另外一个目的还必须要完成。

    之前,他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大唐全境掀起一阵从商的热浪。但是经过思考他发现不对-----节奏不对!

    万事都有其规律。

    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化,可以有人去引导,但更多的是时代的需要,或者说,是百姓自觉自发的参与进去才是最好的节奏。

    举一个最简单的、他亲身经历的例子。

    老爷子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他要开放要改革。目的没错,错在节奏上。

    回过头去评价他当初的决定,就是急躁二字。

    &nb



第二百二十六章:名副其实
    滋味楼定在九月一日重新开业,所以,加盟会就放在八月三十日进行。

    二十九日下午,山庄内部所有人乘车来到城里。

    以前殷清风往来城内外都是匆匆而过,不做太多停留。这一次,他有意让学生和教师们感受一下长安城的变化。

    他们体验的第一个变化是,舒适宽敞的四轮马车。

    等进了城门之后,他们体验的第二个变化自然是水泥路了。

    现在的朱雀大街,在国槐掩映下的不再是青石路面,而是颜色接近的水泥路,而且是那种反着光的水泥路面。

    将原先的青石撬下来、铺上砂石抹上水泥,四五万人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为了达到水泥路面反光的效果,工期又拖了五天。

    那五天里,不但要多次在路面上扬水泥灰、洒水,反复抹平,还要用秸秆席子遮挡阳光以防止暴晒。

    殷清风让所有人都下车,一路走向滋味楼。

    他这次把学生也带上的目的,就是一次体验教育。要让这些孩子从小就要意识到他这个主人、老师是多么的强大,要让崇拜的想法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成长----包括李承乾。

    滋味楼外的脚手架会在今晚拆除掉。等到明天再有人路过这里,就会看到一个他们想都想不到的一座建筑。

    首先,原先临街的店面全部拆除,砌成一座高墙,高墙的中间是一道重檐歇山式的门楼。

    从现代的视角去看,从建筑规格上来说,重檐庑殿顶的规格最高、接下来是重檐歇山殿顶、单檐庑殿和单檐歇山殿顶等。

    但,重檐歇山式要等到宋、元时期才出现和流行起来,并超越单檐庑殿。

    最早的重檐庑殿顶建筑,是宋真宗在泰山兴建的天贶殿。

    也就是说,不管这时的皇宫再辉煌再威严,也只是单檐庑殿式的建筑。

    也就是说,后人到西安市看到的任何所谓的仿唐时建筑,只要是重檐式建筑,都不是唐代的建筑风格----纯粹臆造---参考宋元明的建筑,臆造出来的。

    门楼,最早的功能是供瞭望、射杀敌人使用的。到了东汉末、三国初,门楼又指观阙上的楼。又经过了千年的演化,门楼变成了门第的象征,矗立在名门豪宅的门口。

    除了超前时代的重檐歇山式的门楼外,门楼前还坐立了两尊石饕餮。

    查阅舒新城先生主编的《辞海》,《辞海》中对于“饕餮”的原始含义,其实并没有定论,但是国人对它的记载和形象使用却很久了。

    《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其音如婴。

    因为饕餮只是古人杜撰出来的,所以,另外一个传说是,饕餮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形似狼,好饮食。

    不管他的起源从哪里来,形象是什么样的,它的特性没变:吃人兽!

    殷商青铜器中非常著名的饕餮食人卣,其造型是,饕餮用利爪抓住一人,人的头部置于饕餮的巨齿之下。

    另一个实证是,青铜器司母戊鼎的两边把手外端,分别铸有两个首部相向的兽形,巨口大张,中间夹着一个人头。它们也是饕餮。

    后人研究,在殷商青铜器上会大量出现饕餮形象的原因。

    有人解读说:‘殷商时期尚未形成礼化,从炎黄时代到殷商,有着大规模的氏族部落战争,也伴随着屠杀、俘获、掠夺、奴役、压迫和剥削。殷商青铜器有炫耀暴力和武功的意味,吃人的饕餮恰好可以作为这样一个符号。’

    不管解读是否正确,用老饕来形容吃货要等到宋代才行。

    苏轼有一篇非常有名的《老饕赋》,算是彻底为饕餮更改了形象。

    但是在苏轼之前,南北朝的颜之推说过,‘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项条,项绦不如老饕。’。

    这句话啥意思呢

    意思是,评论一个人是否长寿,先看眉毛上是否有寿眉,但有寿眉不如耳朵上有毛发、耳朵上有毛发又不如天庭上的纹路、天庭再饱满也不如多吃几口饭。

    颜之推的意思很明显:人到老年,能吃是福!能吃者长寿!

    鉴于饕餮在唐人的印象里还属于食人兽和贪官的化身,殷清风让人雕刻出来的饕餮有些萌萌的感觉:左边的饕餮的爪子中举着一尊酒壶,右边的饕餮向左边举杯敬酒。

    从门楼下进去,是长长的回廊。

    等到开业之后,这里要站着两排美女迎宾。

    其实殷清风挺喜欢旗袍的,尤其身材够棒的妹子穿上旗袍,绝对是最美妙的视觉享受。但是,妹子们身着旗袍做迎宾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为了少浪费脑细胞,他干脆来个拿来主义。

    穿旗袍就得配高跟鞋。

    最早的鞋,应该是古人随便用兽皮包裹在脚上的。

    鞋是一个统称。

    汉字里,最初代表“鞋”这个含义的汉字有很多,一直在唐朝之后,“鞋”才取代了大多数汉字,成为后人嘴上常说的那个意思。

    从靴、鞋、鞜、靸、鞮,这几个字看来就知道,最早的鞋子是兽皮制成的。

    汉前称屦、称履、称屐、称屩,多为由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到了东汉,履由麻、丝制成的鞋,屩则指草鞋。

    所以,若果刘备卖的是草鞋,那他卖的是屩而不是履。

    到了东汉,屐的形式也变了。

    东汉末年刘熙所著的《释名?释衣服》载:“帛屐,以帛作之,如屩之。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践泥也,屐可以践泥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滚之,故谓之屐也。”

    屐,通常指木底,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或帛制的。

    &nbs



第二百二十七章:殿外对奏
    原先属于许敬宗的宅子在崇贤坊西北角,位于西城的中间位置。比起郧国公府和吴国公府来说,这里更方便出城回山庄。

    因为带了五十多个孩子和一些老师,殷清风打算在这里过上一夜。

    来到这里,殷清风就想起许敬宗向他献宝时的事情。

    殷清风后来让殷良把许敬宗所谓的宝藏起了出来,折合成铜钱的话,只有三十一万贯。就这点钱,还没有许敬宗家里的那些藏书值钱呢。

    不过许敬宗的宅子有一点好处,院子大房间多。

    殷清风让月眉安排人去安顿下来,他自己背着手沿着这处宅子的外墙转了起来。

    从宇文恺建大兴城,到更名为长安城,这个时代的中国,都是地广人稀的特点。所以,在建造大兴城的时候,每家每户之间都有足够的空间。

    现在属于他的这处宅子,距离其他三户和坊墙都是四米。

    殷清风出来转的目的,是想将旁边的宅子也买下来,然后在两处院子下面挖一个地道。

    都说狡兔三窟。他现在住的庄园根本就是太阳底下的蜡烛,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

    经过这次教训之后,梧桐山庄要做好逃生准备,郧国公府和这里也要有必要的措施。

    第二天辰时刚过,殷清风便赶去东宫。

    今天的大戏由李世民开场,由武士彟来收场。

    除了李世民要去滋味楼,李晋安也要去,这是殷清风早就做过的承诺。

    东宫内,李世民和李晋安各自换了一身常服。

    因为李晋安是成年之后才成为宦官的,所以他依然有些浓密的胡子。现在他和李世民都穿着常服,不认识他的人绝不会想到他是一个没了的人。

    见到殷清风来了,站在殿外说着话的两人一起看向他。李世民冲他招招手,意思是让他快走两步。
1...8081828384...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