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我也只能这样了,去不去你自己看,这事儿你和郭氏作主,要是不去,以后林哥儿的课业前程,反正他有你这个亲爹呢,你们自己操心就是了。”
严夫人从头到尾,半分好气没有,说完,端起杯子喝起了茶,看样子是一个字不想再多说了。
“老三看呢你看这事”李学珏不敢直接和严夫人说话,看着三老爷李学明干笑道
第四百三零章 不利之年
郭胜那间小院陷在四周闪动的光影和喧嚣中,显的格外黑暗和安静。
李夏站在廊下一团阴影中,郭胜垂手站在旁边,抬眼看到她腰间,就不敢再往上看,姑娘身上散发出的冷厉凝重,他之前从来没见过。
“今年的气运,不利于我,更不利于王爷。”
郭胜听的心里猛的一跳。
“稍有不慎,我和王爷这两条命,大约就保不住了。”李夏的声音没有一丝起伏情感,在四周的热闹喧嚣中,却显的格外寒意。
郭胜喉咙紧的几乎说不出话,直直的看着李夏,这一瞬间,他整个人都僵住卡住了,李夏这句话在他心里转了三四圈,他好象还是听到了,却没听懂。
李夏看了眼两眼呆直的郭胜,眉头微蹙,“怎么越来越没出息了王爷和我做的事,本来就是艰难无比,九死一生,你过了半辈子刀头舔血的日子,难道还听不得一个死字”
“不是,是姑娘……姑娘说,只是气运不利……只是气运不利!”郭胜不愿意说出那个死字,他不怕死,他怕她的死字。
“你也知道,我有些话,很多事,只能和你说。可这件事,一定得警示给王爷,还有金拙言和陆仪,甚至太后,这事你来安排,上元节我和王爷去大相国寺,看灯抽签。”
“是!”郭胜全身气血一下子热活起来,他糊涂了,只是气运不利而已,三脚猫的道士巫祝,都能趋利避凶,改改气运什么的,何况是姑娘!
“今年宜静守,不要生事,约束你的人,跟胡磐石说一声,让他约束好手下。”李夏顿了顿,“这话是多交待的,所谓风起于苹末,这你比我更明白。”
“姑娘放心。”郭胜欠身应诺。
“陈江那里,不管你想什么办法,约束住他,至少今年一年,不要大动,上次的折子就很好,今年最好还是这样,再有一份两份折子,一年就过去了,他要是太闲了,让阮十七找点事给他做。”
“是,陈江如今和朱喜越来越投机,姑娘放心,能办到。”
李夏吩咐的越多,郭胜越觉得轻松,能为的地方越多,机会就越多,最可怕的境况,是只能听天由命。
“万一有个万一,”李夏沉默良久,看向郭胜,“我和王爷都不在了,你就走吧,带上胡磐石,出海往南,不要再回来,更不要报什么仇,我和王爷走的这条路,不管死在谁的手里,都是死在自己手里,没有仇人,这个,你应该懂。”
郭胜看着李夏,用力眨着眼,把从心底猛冲上来的那些不知道久违了多少年的眼泪眨回去。
“不过多交待一句,免得万一之时,你热血冲头,你这个人,聪明一世,却会糊涂一时。”李夏一边说,一边转身往外走。
“真有什么万一的万一,我跟姑娘走,让磐石跟老霍当海盗去。不过,”郭胜紧跟在后面往外送,“我觉得姑娘肯定能长命百岁,不只百岁,是……”
郭胜后面的话,被李夏一眼斜了回去。
也是,姑娘是寄身人身肉胎,这肉身,大约只能百岁……
治平二十二年的上元节,和往年一样烈火烹油,锦上绣满花,今年的京城安防,由统领皇城司的柏乔负责,江延世全心一意打理烟火鳌山,这一年的花灯烟火,都说必定比往年更胜一筹。
秦王和往年一样,天不亮进宫,演礼赐宴之后,还有团圆家宴,好在今年皇上登上宣德楼后,因为宣德楼上挤满了新进宫嫔,诸皇子只好退避,各自散去。
秦王出来,刚到王府灯棚下,就看到李夏穿着件象牙白绣着折枝百花银狐里斗蓬,已经下来,看到他,笑颜如花迎上来,“咱们去看灯”
“好。”秦王眼前的灯光都黯淡下去,只有那件象牙白斗蓬和那张笑脸,明亮如破晓之光。
可喜飞快的取了件月白素绸银狐里斗蓬过来,换下秦王身上那件缂丝紫貂斗蓬。
秦王看向离他和李夏五六步的陆仪,“我和阿夏就在城里逛逛,你回去吧,让承影跟着就行。”
不等陆仪说话,李夏笑道:“陆将军还是跟咱们一起吧,阮家姐姐跟太外婆去景德庵做法事去了,四嫂和五嫂都去了,我听到四嫂叮嘱四哥,让四哥千万别去找她,说是那法事忌男。”
“什么法事还有忌男”秦王失笑。
陆仪有几分无奈的笑道:“必定又是求子,我跟她说了,象我这样杀业深重的,子嗣必定艰难。”
“那阿凤还是跟着我们吧,省得你去打扰阮氏。”秦王笑应了一句,立刻
第四百三一章 宁信其有
进了大相国寺山门往东,一大片树林里,高高低低挂满了灯笼,走个十步二十步,就有立在地上的高台,或是挂在树干上的小托盘上,放着笔墨。
这会儿,几乎只只灯笼上都写满了字句,李夏四下看个不停,对灯笼上的诗句,却并不怎么看。
“这首诗有点意思。”秦王稍稍放慢脚步,一边走一边看着灯笼上的诗句,连看了十几只灯笼,脚步顿住,指着一只灯笼道。
“嗯。”李夏扫了一眼,“八月里,六哥得了首好诗,录好了,谁也不让看,说留着上元节写灯笼用。”
秦王呃了一声,随即笑出了声,“你六哥还有这心眼”
“一开始没想起来,是舅舅教他的,七姐姐还打算把家里的下人都打发过来投铜钱呢,可惜让大伯娘知道了,把七姐姐说了一顿,说咱们这样的人家,丢不起这样的人。”
“从前真有不少雇人投铜钱的,以至于后来礼部出面,加了现在这条挑出的前一百个,再送到翰林院评定的规矩。”秦王有几分无奈的叹了口气,“可象你六哥这样,用一年光景写这一首,或是几首诗,这就没办法了,好在,这诗会,看才华,倒不是看捷才。”
“听说苏烨得过两年的头名”李夏漫不经心的扫过灯笼上的诗句。
“嗯,头一次,他只有十四岁,那首诗确实难得,后一次,是他成亲前一年,这一首灵气上就差了些,有流言说他雇人投了不少铜钱。雇人这事,大约苏烨拉不下这个脸面,不过,那时候,苏烨已经名动京城,他那笔字,认识的人极多。”
“你写过诗吗”李夏不看灯笼了,仰头看着秦王笑道。
“从杭城回来后,就没再写过了。我不擅长这个,从前写的诗也都矫情得很。”
“拿给我看看。”
“别看了,都没有了,实在矫情得很。”秦王急忙摆手。
“肯定有,拿给我看看,我不笑话你。”李夏甩着秦王的手。
“真没法看……好好好,我不擅长这个,拿出来实在是惹人笑话。”秦王不忍不答应,答应了又觉得他那诗实在拿不出手,连声唉叹,他就不该说他写过诗。
“我肯定不笑话你,我一首诗也没写出来过,凑不齐韵脚。五哥的诗词也不好,照郭胜的话说,胜在四平八稳,端庄。”李夏一边说一边笑。
“郭胜诗词不错,拙言说他的诗象他吼的歌,虽粗糙不修饰,却淋漓痛快,浑然天成,从杭城往福建路那回,有一回日夜不停赶了两天两夜路,歇到一个荒废的驿站里,阿凤不知道从哪儿弄了桶劣酒过来,郭胜写了首诗,十分难得。”
秦王想着那趟福建之行,眼底露出几分黯淡,“我和拙言本来打算借着柏景宁驻扎福建,好好清一清沿路驻军,却不了了之。”
“以后再说吧。”李夏轻轻甩着秦王的手,拉着他从灯笼中穿过,往大相国寺过去。
两人避过灯火通明,热闹无比的侧门,多走了一段路,从一扇不起眼的角门进了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里同样灯火通明,人却不多。一行人沿着紧挨围墙的游廊,进了最后面的药王殿,李夏松开秦王,从案上取了香,点燃举起,默默祈告,上了香,穿出药王殿,进了观音殿,李夏照样祈告上了香,转个身,就看到殿角的木架子上,放着密密一只签桶。
“我记得这签桶是放在大雄宝殿的,怎么挪到这儿来了”李夏指着签桶惊讶道。
“不是挪来的,这里原本就有只签桶,只在正月里放出来。”秦王看向陆仪,陆仪忙笑答道。
陆仪的话说完,李夏已经走到了签桶旁,仰头看着秦王笑道:“咱们抽根签看看。”
秦王犹豫了下,刚要开口,李夏已经伸手擎了根签出来,翻过来扫了一眼,立刻插了回去,“这签上全是灰,怎么也不擦干净就拿出来了!咱们还是在到大雄宝殿去抽签。”
李夏拉着秦王就走。
陆仪落后几步,看着两人转过佛像,伸手抽出刚才李夏抽出又放回的那根签,扫了一眼,烫了手一般扔了回去。
李夏拉着秦王,脚步快了许多,直奔大雄宝殿,秦王跟上她的步子,“天黑,慢点,抽签这事,不过是困顿之中求个安慰,要是真有用,凡事抽根签就能知了一切,那就不用营谋费心了。”
“你想哪儿去了,我刚才根本没看清抽的什么签,灰太多了,咱们到大雄宝殿好好抽一根。”李夏打断秦王的话,拉着他进了大雄宝殿,奔了签桶冲过去四五步,又急忙顿住,甩开秦王的话,跪到佛前垫子上,双手合什,虔诚祈告了好一会儿,站起来,从荷包中拿出几星沉香添到佛前香炉里,又闭目默声祈告了片刻,才转个身,直奔签桶,对着签桶转了半圈,搓了搓手,哈了口气,郑重的抽了根签出来。
陆仪急忙伸头看过去,李夏扫了一眼,在秦王看过来之前,啪的将签捅回了签桶里。
陆仪脸色微变。
“哎我又错了,咱们俩的签,应该你来挑一根,我来抽签肯定不对的,你来挑一根。”李夏拖着秦王,拿着他的手,往她放回刚才那根签的另一边推。
“好,我来。”秦王笑着,不用李夏推,往远离刚才那根签的另一边,贴着签桶抽出一根。
李夏抱着他的胳膊,急切的看过去,陆仪伸长脖子,从李夏肩上看过去,一眼扫过,脸就白了。
还是那根三教谈道。
“你刚才说的对,大伯娘也说过,抽签算命,都是困顿时,求指点的,象咱们这样乱抽签就没意思了。”李夏看着那根签,越说声音越低。
“抽签算命,一来是困顿中求个安慰,二来,这签意好坏,要看事看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三教谈道对咱们,不算不好。”秦王笑容不变,将签放回签桶,伸手牵住李夏的手,出了大雄宝殿。
两人谁都没再提这根签的事,穿过山门,出了大相国寺,外面已经月落星稀,李夏打了个呵欠,秦王低头看着她,“我送你回去吧,这上元灯火,年年都有,咱们一年一年慢慢看。”
“好。”李夏笑容明媚,“明年咱们沿着汴河看灯。”
两人往前走到御街,上了车,李夏在永宁伯府门口下了车,脚步轻快的跳上台阶,跨过门槛,回身冲掀着帘子看着她的秦王摆了摆手,转过影壁,看不到了。
秦王放下帘子,车子出了巷子,秦王掀起帘子,看着陆仪吩咐道:“刚才那根签,你看到了”
陆仪点头。
“在观音殿,阿夏抽的那根签呢”秦王看着陆仪,陆仪垂下了眼皮,秦王明了,他和阿夏,两人三次抽的,都是同一根签,沉默片刻,秦王接着吩咐道
第四百三二章 主考
出了正月,李夏每天抄经的时间悄悄多了大半个时辰,到三月初一,一大早,李夏到大相国寺上了柱香,在悠扬的早课声中出来,悄悄回去。
三月过去了,进了四月,李夏如同沉在水底的鱼,安静的听着看着周围。
四月末,李文山回到京城,其它几路钦差也陆续回来,这个月,京城空出两处府邸。
六月初,陈江上了第二份折子。
江延世和苏烨同时拿到了这份折子,游说威胁,使尽手段。晚上往长沙王府求见金相的人,骤然多出数倍,可金相已经年迈晕花,早已不复当年。
秦王府一反近十年的态度,仿佛要激流勇退了,秦王署理兵部的事不了了之,开了春开始修起了园子。
从秦王府开始修园子起,李夏隔三岔五去一趟秦王府,仔仔细细的商量着怎么修怎么建,为了一挂帘子是用湘妃竹还是用青竹,两个人能反复斟酌商量上十天半个月。
看风赏景的一年过的很快,治平二十四过去了,治平二十五过去,秦王府的园子一直修进了治平二十六年,才接近尾声。
刚出了正月,钦天监就卜定下了秦王和李夏的婚期,定在八月里,李文岚婚期之后。
过了年,李文岚刚过二十岁。两年前,他就盖过苏烨,成了京城公认的风仪第一,这几年,他跟着郭胜和舅舅徐焕,虽说还是没能长出多少心机心计,却也学出了个眼明心亮,你来我往暗枪暗箭,九转十八弯的精巧心机,使是使不出的,却能看明白一二了,李夏十分满意,这就足够了。
一年前,李文岚定下了朱翰林的长女朱大娘子,只等今年春闱之后,希望能够喜上添喜。
从去年腊月前,李文岚就闭门读书,准备三月里的春闱,李夏则吩咐郭胜,留心京城动静。
和往年不同,这一年的春闱主考,直到出了正月,还在争论较劲中,不能定论。
治平二十三年春闱,太子一系占了上风,主考点了礼部尚书郑志远,丁泽安下场尝试,名落孙山,今年这场春闱,太子一
第四百三三章 静而动
李夏凝神听着郭胜的话,“……金相举荐唐尚书,大约是不想附和两方之一,又不想节外再生枝。罗尚书很想做这一任主考,舅舅昨天寻我,问我能不能在柏枢密面前说上几句话,替罗尚书说上几句话。罗尚书要是能主考今年春闱,于咱们有利,今年,咱们府上二爷,四爷,六爷,丁家姑爷都要下场。”
郭胜看着李夏。
李夏眼皮微垂。
从前到现在这会儿,王爷早就没了,江家早就烟消云散,太子死了快一年了,二皇子和三皇子、四皇子都没了,唐家玉因为五皇子吃了她给的一块饼,中毒死了这事,被缢死也快半年了。
这会儿,她正深得皇上恩宠,和五哥一起,开始尝试着往朝政上伸手,尝试着在朝中找一个援手……
从前唐尚书没中风,今年的春闱,是唐尚书主考,她和五哥没敢伸手,因为唐尚书不只一次的斥责五哥的不孝……
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