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接到朝廷的旨意没有”秦王沉默良久,才问道。

    “接到了,这趟来见王爷,也是要请个示下,冯福海已经死了,这张旨意”崔连城看着秦王。

    “你和邱将军的意思呢”秦王反问道。

    “杀冯福海的人拿走了冯福海的首级,冯福海的尸身已经照海上规矩,火化成灰,洒到了海里,要是上报冯福海已死,只怕无凭无据,拿走首级的人,也不知道什么用意。”崔连城看着秦王。

    “首级拿走,应该是为了交差。”秦王仔细想了想,“杀冯福海的人,大约是他们自己的人,人头是不会拿出来的,只是,他们知道你这里拿不出证据,要防着他们造出冯福海还活着的假相。你要是报了已死,这就是欺君大罪。”

    崔连城轻轻吁了口气,“邱将军和我就是担心这个。要不,把冯福海的大儿子冯英拿了,送进京城冯福海的死讯,让他去说,真假就跟老邱跟我没关系了。”

    秦王眉头微挑,阿夏说崔连城诡计多端,刚才他必定早就拿定了主意,先探他的话,再抛出来这个主意,这小心眼!

    “邵大棒子能让你拿走冯英”秦王反问了句。

    “能。”崔连城一个能字说的爽快极了,“这件事,也是这趟要跟王爷禀报的。

    王爷也知道,邵大棒子两大财路,一是抢劫,第二,就是给江家商队护航保镖。这一趟得了江家大奶奶冯氏的吩咐,刚刚接出冯福海一家,冯福海就被人杀了,听说邵大棒子之所以敢一口气纳了冯家两位姑娘,是因为知道杀冯福海的,是谁的人。

    邵大棒子这人聪明得很,我那趟去,是他请我去的,说是喝杯喜酒,我瞧他那意思,是想投靠过来,我没应瓷实话,邵大棒子要把小儿子托付给我,这一条,我就答应了。

    这会儿找邵大棒子要人,那就是一句话。”

    秦王听的有一种说不清为什么,却只觉得好笑的感觉。

    杀冯福海的,必定是江家的人,只能是江延世,联络邵大棒子要接走保住冯家的是江延锦,江家在冯福海这件事上的分裂,吓着了邵大棒子。

    “冯英不合适,冯福海有个小儿子,听说读书上很有天份,极得冯福海宠爱”秦王没有掩饰嘴角的丝丝笑意。

    崔连城瞄着他嘴角的笑意,也笑起来,“是,叫冯杰,今年十二岁,确实很聪明。”

    “就他吧,冯福海是怎么死的,让邵大棒子跟他说说。路上要小心,能在邵大棒子手里杀了冯福海,带着首级全身而退,江家实力不可小瞧,一定要平安送到京城,千万大意不得。”秦王吩咐道。

    “是,王爷放心。”崔连城一边答应,一边站起来,“王爷这趟来赈济,不知道银钱粮草上够不够,邱将军一听说王爷要来,就备下了不少米粮,要不要……”

    “不用。”秦王笑起来,“江淮一带这些年风调雨顺,前的柏枢密驱尽海匪,后有你和邱将军沿海护卫,家家都富足得很,这趟江阴军之祸,不过调度不得当而已。”

    “得王爷这句夸奖,老邱只怕要痛醉一场了。”崔连城长揖到底,告退出去了。

    送走崔连城,陆仪掀起帘子,人没进去,只探头笑道;“胡磐石在外头候着,是这会儿见,还是明天”

    “请进来吧。”秦王示意。

    胡磐石跟在陆仪身后,三分紧张三分拿捏,进门先飞眼溜了一圈。

    秦王微微侧头看着胡磐石。

    上次他到京城见他,也是这幅模样。作为一个十年不到,就混到运河两岸,从京东到福建响当当的黑道老大,断不会是这样一幅几乎有些猥琐的模样。

    他和崔连城一样,以最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

    “王爷。”胡磐石磕头见礼,秦王等他磕好几个响头,才抬手示意:“起来。从平江府过来的”

    “是从杭州城,王同知正月初二就启程赶往京城,小的赶过来一趟,给王同知送了份贺仪。”胡磐石问一答十。

    “王富年家眷已经启程北上了”

    “是,他媳妇带着他那一群美人,上个月就启程往京城去了,算着日子,这两天就该到长垣码头了。”

    “唐帅司现在驻军何处”秦王接着问道。

    “东江镇。东江镇在太湖边上,唐帅司在东江镇驻了有大半个月了,江南东路在柏帅手里的时候,精兵强将,后头柏帅剿匪,从江南东路上抽调了不少人走,现在在苗帅司手里,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江南东路那些人,就守着江宁府,哪儿也不去,太湖那么大,唐帅司手里那点儿人,撒进去跟就是一碗汤里放几粒胡椒面一样,人都找不着,怎么剿”

    胡磐石有话直说,他这有话直说,至少八成是真的。

    “说说江淮的情形。三路报上去的折子,各有说法。”秦王眉头微蹙。

    “怎么说呢,大事上我不懂,就说几件小事,就说咱们两浙路吧,刘漕司管民政,刚在杭州城大宴宾客,请平江府杭州城富户施粥施药,隔天,谢宪司上门抓人了,哪家粥棚开出来的早,就抓哪家,说是有人举告通逆匪冯氏。

    大家都是明白人对不谁还敢施粥施药谁也不犯着当这池鱼对不对刘漕司是新来的,压不过谢宪司,两浙路么,现在就是家家关门当缩头乌龟。

    &




515.第513章 济难
    第513章 济难

    周围侍卫和长随小厮来来往往,却没人往棚子里来,甚至连看一眼都没看。

    谢余城抱着柱唉哟了一阵子,痛意渐平,又觉得口渴难忍,往棚子里扫了眼,一眼看到正中的八仙桌上放着只农村常用的粗大锡茶壶,茶壶旁边,扣着十来个粗陶杯子。

    谢余城又瞄了一圈众人,没人开口,他也别做出头鸟。

    谢余城挪到八仙桌旁,杯子倒是十分干净,茶也算不错,谢余城连喝了几杯,一眼又看到旁边纱笼下放着一大盘子厚羊肉片,另一只竹筐里,放的全是炊饼。

    谢余城看的眼睛都瞪大了,这是什么意思

    大壶茶,成筐的炊饼,这是准备让他们在这儿呆多久

    “诸位,王爷来过没有”谢余城屏不住了,回头看着各自为政,散在各处的其它几个官员。

    “我刚到不久。”离谢余城最近的官员微微欠身答道,其余几个人七零八落的应道:“我也是刚到。”“我也是。”

    谢余城紧拧着眉头,咽下了后面的话,犹豫了片刻,还是出来,迎面看到个脚步急匆的小厮,忙伸手拦住,“这位小哥,请问秦王爷,或是陆将军在不在”

    “不在。”小厮答的爽快无比,“一大早就出去了,小的是在大门外头侍候的,只看到将军和王爷一大早出门,别的,那就不知道了。”

    “那在王爷身边侍候的人,哪一位在能请出来问一声吗”谢余城见小厮抬脚要走,急忙上前一步,再次拦住问道。

    “这个真不知道,小的连大门都进不了,哪能知道二门里的事儿,先生别急,王爷和将军肯定得回来,您说是不是”小厮客气又热情。

    谢余城见实在问不出什么,缩手回步,一步迈猛了,大腿和屁股上一阵剧痛,忙屏气站住,等痛劲过了,才轻轻吁了口气。

    这话也是,总归得回来。

    谢余城挪进棚子里,看着棚子四周摆了一圈的老榆木长凳子,嘴角扯成了八字,他累得很,可这凳子坐不了啊,最好有个松软的春凳让他趴着,再叫几个手脚灵巧的丫头用湿水洗干净伤口,抹上上好的金创药。

    这里……唉,忍一忍吧。

    谢余城又转了一圈,比他早了一会儿的刘漕司年纪比他大,这会儿已经撑不住了,挪了两条长凳并排放好,趴在了上面。

    谢余城犹豫了片刻,咬牙狠心,也同样并了两条长凳,闭着眼睛趴在上面,顿时舒服的简直想呻吟一声。

    秦王带着陆仪,确实是一早走的,不过不是今天早上,而是到扬州驿站的隔天一早,陆仪挑了人往各处衙门催人时,他就带着众人,出了驿站,照胡磐石列出来的被祸乱的地方,以及难民聚集的地方,查看灾情去了。

    胡磐石指挥着余大头,董老三,海庆等人,余大头等人再指挥着小伍小六赖子二皮,整个平江帮,忙了个人仰马翻,神采飞扬。

    临平县城外,一大早,天有些阴,寒风阵阵,冷意沁骨。

    小伍三步一跳,连跑带窜的冲进间破土地庙里,一眼看到董老三,顿时眉开眼笑一张脸象开了花,“三爷!”

    “你他娘就不能稳重点儿老大不小了吧”董老三一脸嫌弃的撇着嘴。

    小伍笑的更灿烂了,他家三爷象这样一开口先骂他挑刺,那就表示三爷心情很好,非常好!

    “出去别笑成这样,娘的,外面一地的灾民,你笑成这样,你瞧瞧你这张脸,没法看!”董老三接着嫌弃了一句,才转入正事,“听着,王爷未末前后到,临平县里的那只王八犊子,老子非得眼瞧着他倒霉!”

    小伍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两只眼圆瞪着董老三,“三爷,朱县令他不是每天都出来,昨天刚出来过,今天这么大风,他指定不能出来,那个……唉哟!”

    小伍话没说完,就被董老三一巴掌拍在头上,“你他娘的,跟着老子混了这几年,你他娘的都白混了是吧他能不能出来你听他的要是听他的,老子让你在这儿一守三四天干嘛让你看热闹的”

    “啊噢!三爷,唉哟三爷,别打了,我懂了,我刚才,那个啥,见到三爷太高兴,我懂了我懂了,我走了!三爷放心!”小伍被董老三连着几巴掌打的唉哟连连,转身就跑。

    “放心个屁!不行,老子得盯着,这事儿要是办出了差错,老子可交不了差。唉,你小子等等!”董老三从胡老大想到郭大爷,从郭大爷想到那位云彩眼里的爷,头皮一阵接一阵发紧,今天这差使,可半分错不得!

    临近正午,太阳露了下脸,就又埋入厚厚的云层中。

    一群三四百灾民,散在一处背风朝阳的洼地里,老病幼三五成堆挤在一起瑟瑟发抖的取着暖,年纪轻一些,能挪动的,散在四周,挖虫挖草根,寻找一切能填进肚子里的东西。

    东城根方向,一溜十几辆装的满满的独轮车,不紧不慢的走过来。

    车队旁边,跟着个穿着半旧棉袍,戴着皮帽子,揣着手的老者,老者旁边,跟着个穿着打扮的差不多的老仆,同样揣着手,一边走,一边四下张望。

    “别看啦,”老者声气和缓,“朱县令怕冷,这样大冷的天,请都请不出来,不是一回两回了,从来没出来过,放心,没事儿。”

    “我这心里七上八下,那姓朱的发了好几天的狠劲了,说是说啥也得逮着着老爷您,要不,老爷您回去,我跟过去就行。”老仆忧心忡忡,他家老爷年纪大了,身子骨又不怎么好,真被捉进大牢,可熬不了几天。

    “你看看这天,捂雪呢,我不放心。”老者仰头看看天,连叹了几口气。

    “您不放心,又能有什么法子这一群人,从这个县赶到那个县,现在连家都回不去了,姓朱的一门心思就想着把他们赶走饿走冻走,满县城谁敢救济谁救济谁就是跟县太爷作对,老爷能有什么法子唉,这天道这么好,这世道人心,怎么能坏成这样”

    老仆说着,猛啐了一口。

    “这个天,一场大雪,真能冻死人。”老者没理会老仆的抱怨,忧虑忡忡的再次仰头看天。

    “老爷可别打没用的主意,小少爷刚进了学,邻县的赵大爷,就因为这事被革了秀才,这辈子都别想功名的事儿了,老爷您可不能害了小少爷。小少爷多聪明,状元之才!”老仆急忙提醒。

    “我知道。”老者再次叹气,“一会儿你去看看,数数,有几个孩子,有多少老人,多少病人,等天黑了,再悄悄来一趟,送几件棉衣服,送点药。”

    “行。”老仆听老者这么吩咐,放下了心,痛快答应。

    说话间,几辆人两个人就到了背风的洼地旁,老仆伸手拦住老者,“老爷,您就在这儿看着,别过去了,真就有什么事,您就当不认识我,您就说您是路过看热闹的。”

    老仆说着,挥手示意独轮车继续往前。

    洼地里的灾民看到老仆和车子,急忙聚拢过来,缩在洼地里挤团取暖的老弱病幼也急急挪着,努力要挪过来。

    “别急,都别急,跟前儿一样,人人都有,谁抢谁没有。”老仆看起来常做这样的事,驾轻就熟,一边招呼着独轮车成竖一字停好,一边招呼众人,“跟前儿一样,老幼妇人排前头,大男人往后排,都有。”

    三四百人很快排成歪歪扭扭几队,一个接一个,从推车的壮汉手里接过一个个巨大的杂面硬馒头。

    刚发了几十个人,远远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夹杂着大呼小叫传过来。

    “快快!往那边!”

    “你!往那边,快,围住!”

    ……

    人群顿时一阵骚动,老仆急忙冲老者挥手大叫,“老爷快走!快!快走!”

    老者站着没动,。

    不是他不想逃,而是逃无可逃。

    他逃了,老仆逃不了,推车的十来个长工也逃不了,被捉进牢里,还是一样要把他交待出来,他们敢不交待,朱县令就敢打死他们,都是蝼蚁一样的人。

    几乎就是一眨眼,十来辆独轮车和老仆,以及老者,就被十几个衙役,一二十个护卫长随小厮,围在了中间。

    朱县令四十来岁,裹着厚厚的狐皮斗蓬,戴着狐皮帽子,裹的象只皮毛的球,喘着粗气,越过小厮长随的围拱,勒马停在老者面前,“我说是谁呢,原来是你这个老混头。”

    “县尊。”老者长揖见礼。

    “赵老头,咱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我到这临平县四年了,对你还算照顾吧至少没难为过你,你今天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我为难,真把我当成泥菩萨木神像了”朱县令没理会老者的见识,几句话说的咬牙切齿,他是真的一肚皮愤怒。

    这一堆麻烦窝在他临平县不动步了,从这群麻烦不知道怎么聚到这里那天起,他就没睡过安稳觉,严防死守,只盼着和领县一样,把这帮麻烦赶紧饿走冻走,只要不在他临平县境内,他就得罪不了上头。

    唉,上头哪有



516.第514章 生而为什么
    第514章 生而为什么

    谢余城前半夜就被叫起来,不停不歇的赶了两夜一天的路,皮开肉绽一眼没合,累的趴在凳子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不过睡着归睡着,却没法睡沉,刚要睡沉,一翻身就掉地上了,摔的屁股大腿痛的简直的是连哭带叫。

    连摔了三四回,谢余城再也不敢睡沉,就这么趴在凳子上,迷糊一会儿,清醒一会儿,这一天过去的既漫长又飞快。
1...139140141142143...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