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刚刚踏进京城的徐焕,隔天就收到了初五文会那张名家书画的精美请柬,徐焕捧着那张名动天下的请柬,如同捧着块旺炭,一路捧进书房,锁进匣子里,急急忙忙出来,去找郭胜。
郭胜在京城赁了间小院,独自居住,徐焕急如火燎冲进东厢房时,东厢房地上,乱七八糟放的到处都是敞开的半人多高的书箱子。郭胜在最里面,半截身子伸在一只书箱子里,正将书一本一本往外扔。
“你这是干什么”徐焕唬了一跳,从书箱子中间七绕八转,绕到郭胜身边,伸头往箱子里看。
“找书。”郭胜头也不抬的答了句,“你先坐。”
“找什么书这些书箱子都是你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老郭,我有急事,你……”徐焕转身看了一圈,不是箱子就是书,哪有地方坐
“找到了!”郭胜拎着本册子,从箱子里直起上身,“什么急事是你说的那件烦恼事,还是古家的请柬”
“古家的请柬,你知道是你帮我讨的”徐焕惊讶的看着郭胜,都忘了看他找到的是什么书。
“我哪有那个颜面是你外甥,我也收到了一张,还有六哥儿,初五那天,五爷,六爷,你,我,都得去。
这本诗集你看看,这是我十多年前在川南游历的时候,遇到的一个苦修的和尚写的,那和尚是个高人,修闭口禅,我跟着他,憋了三个月没说话,他才开始跟我笔墨来往,你看看,是个畸零人,心结太重,我在川南游历一圈,出川时去看他,他已经坐化了。”
“你这意思,这里面的诗,能放心抄是吧”徐焕抖着那本诗集。
“话不能这么说,天下文章……你先看看吧,未雨绸缪而已,到时候,轮不轮得着你展才,还是一回事儿呢。
你来的正好,六哥儿的事,我本来想着,晚几天说也没事,不用急,可
第二百三三章 四张请柬
郭胜却嘿嘿干笑不说话了。
“也不一定……我不擅这个,你明说吧。”徐焕两只手左手一挥,右边一挥,想了一会儿,放弃了。
“我也没想明白,怎么明说”郭胜手一摊,“再说,这朝局,跟打仗一样,审时度势,还要防着意外,最后怎么样,谁也说不清,可至少有一样,到现在,咱们是能明明白白看清楚了。”
郭胜一脸严肃的看着徐焕,徐焕摆着手示意他快说。
“王爷,不会袖手,而是……”郭胜手往前一伸,用力一抓。
徐焕呆了片刻,脸色有点儿白了,他知道郭胜让他掂量什么了,“五哥儿知道吗五哥儿呢”
“这是明知故问,照我看,在杭州城时,五爷就知道了,五爷的打算……你说呢”郭胜摸了摸空了的茶壶,起身又沏了壶茶,先给徐焕倒了一杯。
“这是成了事一飞冲天,败了事……”徐焕端起杯子,一口喝下去,烫的赶紧吐回杯子里。
“有明尚书在前,听说明尚书全家上路的时候,大爷和三爷去送了行,是五爷安排的。唉。”郭胜轻轻叹了口气。
徐焕也不知道是烫的,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张着嘴一下接一下吸着气,好半天,才低声问道:“那你呢”
郭胜失笑,“我是个什么样人,你到现在难道没看明白我这种人,什么都不怕,就怕日子过的没意思,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还不一定附骥令外甥呢。”
徐焕一声接一声的唉。
“徐家和李家,并不亲近,你和你太婆,跟徐太太,一个继祖母过继的继子,一个是根本没情份的继祖母,不用扯,就根本不在一起。要分清界限,极其容易。这事,和那张请柬,一而二,二而一,反正还有一两天,你想清楚,回去跟你太婆商量商量。我看老太太不是寻常人,这胆识见识,比你只怕有过无不及。”
郭胜声音低而慢,“这事,我不劝你,我断了仕途,绝了成家的心,又早就自请出了族,天地之间,孤身一人,茕茕孑立,你不能象我这样。回去吧,跟你太婆好好商量商量,把这些话,都跟你太婆说明白。”
徐焕呆了好一会儿,低低叹了口气,“老郭,这事,我得回去问问太婆的意思。徐家两条人命,我只有一条。要是就我一个,就冲咱们这份一见如故,我一定陪你走到底,只是……”
“我知道。”郭胜打断徐焕的话,用力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你听着,不管你太婆怎么想,咱们的交情,还是咱们的交情,咱们这交情,可跟这点子小事不相干。”
徐焕站起来,抖了抖衣服,显的十分轻松的笑道:“我回去了,要是得空,晚上再来找你喝酒。”
郭胜将徐焕送出院门,看着他上了马,转过身,悠悠闲闲的回去了。
那位霍老太太,把家底儿都起出来带过来了,摆明了要大干一场……嗯,问,还是要问一声的。
………
……………
永宁伯府今年头一回收到初五古家的请柬,一共两张,一起送到了李文山手里。
李文山拿到请柬,先呆了片刻,年前他见过王爷,也见过古六,这两个人谁都没跟他提起这事啊!
李文山抬脚就想往明萃院冲,脚刚离地,掉个方向,转往议事花厅。
这请柬是从古家送出来的
第二百三四章 胜出不容易
“这是小事,用不着特特说一声。”李夏喝着茶,这果汁儿糖吃多容易腻。
“也是。为什么把舅舅也请上了”李文山又捏了粒糖扔嘴里,这糖果然好吃。
“请上舅舅……”李夏眼皮微垂,“苏大公子你也见过,人品才华心计家世,样样出色,古六有他的家世人品,没有他的心计才华,六哥有他的人品才华,没有他的心计家世,舅舅……有钱,郭胜心计胜过他,加在一起,才能和他差不多。”
李文山不停的眨着眼,还能这么做这算不算以众欺寡车轮战
“舅舅……不是,是太外婆,到底多有钱”李文山想着一件事,问的却是另一件事。
“多到……你随便用。”李夏想着从前看过的那本册子,霍二当家一手做海盗,一手做生意,这样的人才,当时她红笔勾下时,都有些不忍。
“再多也是太外婆的,咱们哪能随便用”李文山随口接了句。
李夏看着他,只笑没接这话,“你去找郭先生吧,跟他商量商量初五文会的事,还有,五哥要留心拘着些郭胜,他是在坑蒙拐骗中长大的,留心别让他使出过于不上台面的手段,丢人现眼。”
李文山听的有几分怔神,阿夏这话里,对郭先生可是半分尊重也没有……
……………………
徐焕回去没多大会儿,就又进了郭胜那间小院,木瓜跟在后面,提着个食盒,后面跟了四五个伙计,抱着酒坛子,拎着四五个大提盒。
郭胜从厢房出来,吩咐富贵摆开张大桌子,放上提盒,挑了四五样可口的下酒菜,在廊下摆了张小桌,吩咐富贵拎了只炭炉过来,和徐焕对座,烤着花生瓜子喝酒说话。
李文山进来时,两人刚刚坐稳喝了一两杯酒。
“五哥儿来了,快坐。”徐焕跟在郭胜后面站起来,郭胜又拿了只小竹椅子过来,挪了挪,围着炉子放好,给李文山倒了杯茶。
“五爷这个年纪,没事还不能喝酒。”郭胜将茶推给李文山,解释了一句。
李文山笑着点头,接过茶谢了,伸头看了看围在炉子一圈的花生瓜子,徐焕忙示意他,“你吃这个,这个烤的正好,你尝尝,花生就是这么吃最好,一绝。”
李文山拿起徐焕示意的花生,烫的两只手来回换着扔了一会儿,剥开吃了,连连点头,“好吃,怪不得六哥儿说舅舅最会吃。”
“六哥儿过奖了。”徐焕笑起来。
三个人两个喝酒一个喝茶,吃着小菜,剥着花生,闲聊了一会儿,郭胜先把话扯入了正题。“……初五文会的事,五爷是怎么打算的”
“我就是来跟先生商量这事,先生的意思呢”李文山看着郭胜,徐焕将花生壳扔到火里,也看向郭胜。
“咱们一行四人,”郭胜划了一圈,“五爷在京城多年,声名已成,以务实著称,我,最多就是
个出色点儿的幕僚,一个师爷,上不得台盘,这一趟,也就是六爷,和舅爷。”
徐焕不知道想到什么,神思恍开的怔忡了片刻,才看着郭胜道:“我不擅长这些,性子又过于落拓,只能看六哥儿了。”
郭胜眼神微变,盯着徐焕,徐焕看着他,露出丝丝苦笑,“我确定……明年的春闱,我都没想好,这事太婆也知道。”
 
第二百三五章 甥舅和先生
“不行!”郭胜断然拒绝,“六爷那样天真烂漫的性子,跟他商量这些,他可藏不住。”
徐焕噗一声笑喷了,他那个小外甥,真是……天真烂漫的厉害。
李文山干脆无比的冲郭胜拱了拱手,示意他听他说。
“头一条,六爷天真烂漫,潇洒不拘,天生的名士……”郭胜刚说了一句,徐焕噗一声又喷笑出声,见郭胜怒目瞪着他,急忙摆手,“你说你说,我不是笑你……那个,你说你说。”
“咱们最好取两家之长,六爷要有苏大公子的名士气度,清雅风范,也要有江大公子的漂亮妖孽,贵气逼人。”郭胜被徐焕连着两声喷笑,直接简洁的总结出了结论。
“贵气……江大公子是皇后侄子,江家的富贵,满天下都数得着。这个……”李文山摊着手,别的还好,这句不靠谱。
“六爷出身下里镇李家,这出身,可比江家好,百家大年,渊源流长,他一母兄长,五爷你,是秦王知交,结亲唐家,他和古家六少爷又是莫逆,这个贵,还是清贵呢。”郭胜瞥了眼又想笑的徐焕,徐焕用力咳了几声,压下笑意。
“六哥儿和古六少爷莫逆”李文山失声失笑。
“嗯,以后就莫逆了。”郭胜十分淡定,看看李文山,再看看一脸笑的徐焕,唉,还是和姑娘说话时明白透亮。
“徐家名声不显,不过要论银子,你家不比江家少吧”郭胜看着徐焕问道。
徐焕又点头又摇头,“我不知道,太婆说过一回,大约不少,反正,够用了。”
“徐家的银子……”李文山瞪着郭胜,那是徐家的银子……错了,那是太外婆的银子,郭胜这话说的,跟他的银子一样,阿夏也是这幅语气,到底谁把谁教坏了
“这话太婆说过,说过不只一回,她就我和你阿娘两个亲人,以后这银子,一分为二,你太外婆的就是你阿娘的,你阿娘的就是你的,老郭没说错,这话是我跟他说的。”徐焕赶紧解释。
李文山连眨了七八下眼,看看徐焕,再看看淡定看着他的郭胜,不说话了,徐氏一族微弱,舅舅和他,要相互扶助,才能越来越好,他听阿夏说过,太外婆极不简单,这样的安排才是对大家最好。
“那好吧。”李文山往后靠在小竹椅上,摇的小竹椅咯叽咯叽一通响。
“既然议定了,老徐你赶紧回去找你太婆,什么折扇玉佩的,找几样拿得出手的,还有衣服,你们府上的绣娘,两天里赶身衣服,总是赶得出来的,料子……你也回去看看”郭胜两头安排,李文山和徐焕一起点头。
……………………
初五那天,阳光明丽。
李文岚对着洪嬷嬷拎起来的那件葱绿长衫,大瞪着双眼,气都要屏住了,这长衫是他没见过的料子,那么明艳的葱绿色,却一点刺眼的意思也没有,这葱绿,让人越看想看。
“嬷嬷,这衣服真好看。”
“哥儿摸摸,细软极了,这料子,是用南边一种生在野生在树上的蚕吐的丝织的,你太外婆听说六哥儿这么小就要去古家文会,特意找出来给你做衣服穿,嬷嬷就知道六哥儿肯定喜欢。”
洪嬷嬷看起来神情气爽,精神好的出奇,一边利落的亲自侍候李文岚从里到处换衣服,一边连说带笑的说着话。
“你大伯娘亲自盯着
第二百三六章 豆豆生快
“嗯。”李文山低低应了。
明尚书明振邦坏事后,两浙路漕司郑志远升任了礼部尚书。
郭胜跟在李文山后面,看起来左看右看赏着景,其实竖着耳朵,凝神听着两人咬耳嘀咕。
那位王爷,应该已经到了,不知道躲在哪儿看着呢。
郭胜却没敢转头四看,这会儿说不定正看着呢,他得装不知道。
徐焕和李文岚并行,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两边的景致,时不时赞叹一句。
作为主场的巨大花厅,一半架在湖面上,一半延入花丛中,一条曲折游廊,往梅林中延伸进去,梅林之上,错落有致的露出五六处飞檐斗拱。
花厅里已经到了不少人,古六带着四人,说说笑笑一边见礼过去,走到最里几个正欣赏着花厅字画的翰林面前,刚见了礼,小厮快步进来禀报,苏大公子到了。
李文岚一下子睁大了双眼,才华横溢、气质清华的苏大公子,是他最想见到的人了。
古六拉起李文岚,给李文山使了个眼色,带着两人一起迎出去。
穿过长长的花厅,迎到花厅门口,就看到苏大公子穿着件银灰狐裘,折扇有一下没一下拍着另一只手掌,一边四下看着,一边和同行的士人说笑着。
李文岚轻轻哇了一声,穿梅林而来的苏大公子,那份飘然出尘,那份风雅自在,如同踩在云上,看着春去夏来,月落日升,而他,在尘世外。
古六紧几步迎出去,“咦,怎么你一个人来了二爷三爷呢前儿不是说今天要过来看联句的热闹”
“昨儿儿贪看金明池那场热闹,书没背到流畅,今天一大早,就找先生背书去的,先背好了书,才能过来呢。”苏大公子笑着答这几句话时,已经进了花厅,冲围上来的士子翰林们团闭拱着手。
“二爷三爷真真是难得,过年期间,也勤读不缀,就是咱们这些十年寒窗苦的读书人,过年还要歇上半个月一个月呢。”立刻就有明白懂事的接口盛赞二皇子、三皇子这份难得。
众士子翰林七嘴八舌,这着花样赞叹不已。
苏大公子接着一句两句说笑了一会儿,才看向一直仰着头,一脸崇拜看着他的李文岚,“这是”
“这是李五的弟弟,李家六郎,李文岚。”古六忙介绍。
李文岚冲苏大公子长揖到底,直起身,目光热烈,“你的诗词文章,我都读过,先生说略有些放不开,不过我觉得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