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我看五哥儿……你急什么我和你说几句话。”徐焕一把揪住就要往前跟上的郭胜,“从前我没见过五哥儿,现在看到了,我怎么觉得,不象你说的那样五哥儿哪有你精明”

    “老徐,你这个当舅舅的,能这么说你外甥吗”郭胜一边拉着徐焕往前赶,一边硬着头皮板着脸以进为退,先训一句。

    “老郭……”徐焕被郭胜揪的紧步往前赶。

    “这里是说话的地方”郭胜将徐焕揪进长随圈内,“到处不知道都是什么人,你这胆子不小,有话咱们回去再说,你放心,咱们相处又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能没什么大事”

    “倒也是。”徐焕心里一宽,老郭这个人,说不得的秘密多如牛毛,可他待他姐姐一家,是真心实意的好,这一点,他相信自己的眼睛,确信自己的感觉,有这一条在前头,确实,也没什么大事了。

    江延世的船,泊在一间踞坐在汴河边上的茶坊码头上。

    茶坊里早就清空了,从门口侍立的护卫,到茶坊里一动不动垂手侍立的小厮长随,看起来都是江府下人。

    枫叶带着诸人,径直穿过茶坊,到了后面码头,这间茶坊的码头搭的很高,和船甲板平齐,上到码头上,抬抬脚就上了船。

    上了船,迎着扑面而来的江家气势,李文楠又有些紧张,紧拉着李夏的手,站在宽敞非常的船舱中,有几分怯意的打量着船舱中的奢华。

    郭胜上了船,没进船舱,在船头走了几个来回,探头往前后左右看,这条船和别的画舫很不一样,船头很狭小,铁锚什么的,都移到了船头外侧,从船头往后,两边各留了两道极狭的走道,留着船夫们撑船,和下人们来往走动。

    郭胜看了一会儿,沿着船一侧窄狭的走道,走到船尾,船尾比船头阔大很多,十来个青衣船工,正忙个不停。

    郭胜从船工中间穿过,从另一边回到船头。

    这船舱四周,用的都是活动门板,或者说到处都是门窗,哪儿都能推开卸走,或者全部卸掉,只留顶棚,也许顶棚也能拆卸。

    徐焕站在船舱门内,一脸无语的看着到处乱窜的郭胜,见他总算进来了,上前一步,“哪有你这样的”

    郭胜扫了眼四周,冲徐焕低低哼了一声,徐焕立刻醒悟,这是在人家船上,到处都是人家的人,他这么说话,也是失礼了。徐焕连咳了几声,指着船舱,“咱们也找到地方坐着看灯吧,我也累了。”

    枫叶请了示下,船缓缓移动,沿着汴河,先靠着一侧,慢慢往前行。

    李夏和李文楠对面坐在舒适的深椅上,看着外面的流光溢彩。李文楠左右看了看,干脆站起来,和李夏挤到一张椅子里,这船上的椅子十分宽大,她们两个人挤一张椅子,还是十分舒适。

    “阿夏,你不怕江公子”李文楠俯到李夏耳边,低低嘀咕道。

    “你怕”李夏反问了句,李文楠不停的点头,“心都紧了,他那么好看,我都没敢看,以前远远看过几回,特别特别想离的近些,好好看清楚,可离近了,就紧张的不行,唉,还是没看清楚。”

    “那苏公子呢你看清楚过没有”李夏抿着嘴儿笑问道。

    &nb




第二百六零章 那位公子
    宣德门外的鳌山,她看过很多回,也看过好些回专门为她搭出来的鳌山,她说红色好,他们就搭出通红一片……

    汴河的灯,她这是头一回看到,和汴河的灯比,鳌山壮观到没有了灵魂,这汴河两岸,才是灯神驻停所在的地方,这份灵动有趣,鳌山远不能比。

    古六果然是个实诚人。

    船走的极慢,一家一家经过那些亏他们怎么想出来的花灯,到花灯渐稀时,船调了个头,靠近汴河另一边,缓缓往前。

    再到花灯渐稀,丫头婆子端了汤团、蟹粉小饺,鸡汤银丝面,和皮薄透亮的鲜虾小笼包,鲜荠菜煎饺、蟹壳酥等十来样小食送进来。

    众人才恍然发觉,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众人吃了夜点,李文山喝了半杯茶,正要说一句该回去了,小厮枫叶掀起半边帘子,笑着禀报:“五爷、六爷,各位姑娘,我们爷来了。”

    李文山急忙站起来,拉着李文岚迎上去,郭胜和徐焕也急忙跟上,从李冬到李夏,也都站了起来。

    李文山刚走到船舱门口,帘子掀起,江延世大步进来,灯光下,看起来有几分疲惫,冲李文山拱了拱手,“李兄和弟弟妹妹可还尽兴”

    “难得之极,多谢江公子。”李文山这一句谢真心实意,长揖到底。

    “诸位尽兴,也就不枉了我这一翻心意。”江延世微微欠身,笑容可掬,“赏了汴河灯,再看了烟火,今年这上元节,也就无憾了。”

    李夏忙转头看向窗外,窗外的花灯正很快往后退,花灯好象也比刚才更稀疏了。

    江延世看着转头看向窗外的李夏,眼里笑意隐隐。

    “江公子说的极是,我们……”李文山的话说到一半。就被江延世打断,“今年这烟火,就请诸位跟在下一起观赏,在下正好领了督办灯节的事,看烟火,没人比咱们更便当了。”

    船速比刚才更快了,快到船上的人都能觉出来了。

    “诸位请坐,一刻钟内,咱们最好赶到,收拾妥当,安心看烟火。”江延世抬手让着众人。

    李文山硬生生拧住脖子,没去看李夏,只伸手牵住李文岚,重又坐回去。郭胜站在最后,瞄着拉着李文楠坐回刚才地方的李夏,也拉了把徐焕,重新坐回去。

    江延世这才去了斗蓬,接过小厮递上的帕子,净了手,径直走到李夏和李文楠对面,坐在两人对面,李文楠空出的那把椅子上。

    李文楠惊愕的瞪着江延世,惊愕到连害怕都忘了,江延世迎着她愕然的目光,目光落在她半张的嘴,灿然而笑,李文楠啊了一声,抬手捂住了脸。

    江延世笑出了声,迎着李夏斜过来的目光,“你比你七姐姐更象姐姐。”

    “七姐姐就是这样的脾气,她是个好姐姐。”李夏看了眼已经放下手,却满脸通红的李文楠。

    “刚才看到什么有意思的花灯了”江延世接过侍女

    递上的茶,自在的往后靠了靠,坐舒服了,没再看李文楠,只看着李夏,笑问道。

    “很多,家家都很有意思,特别是有一家天女散花,花瓣撒了我们一船,特别有意思,多谢你。”李夏也接过茶。

    江延世抬手示意侍女,“这个时候,怎么还给姑娘上茶”

    “婢子错了。”女侍顿时白了脸,急忙将托盘伸到李夏和李文楠面前。

    &nbs



第二百六一章 闲聊
    “嗯,高邮城外,也是年年都放烟火,先生带着我和六哥站在城楼上看,也很好看。”李夏语调闲闲。

    “我去过高邮,很多年前了,随祖父回老宅祭祖,路过高邮,祖父带我去拜访他早年在高邮结识的一位老友,没想到老人家早就不在了,祖父哭的很厉害,那时候,我只有七八岁吧,看祖父对着那老人家的墓碑伤心痛哭,觉得奇怪,后来……”

    江延世顿了顿,脸上一片怆然,“我也哭过两回之后,就能明白那份椎心之痛了,世间再无此人,自此再不可见。”

    李夏默然看着他,这两回,有一回是明尚书么,他和明尚书忘年之交,十分莫逆,这句话,是金拙言说的,还是五哥告诉她的

    “你大哥跟你大伯在任上最近可有书信递过来可还好”江延世突然问了句。

    李夏眼里闪过丝了然,这两回里,有一回必定就是明尚书了。

    “还好,五哥说,大哥的性子最象大伯,大伯最疼他。”李夏含糊答了句。

    江延世微微侧着头,看着李夏,仿佛看到了她眼中那一丝明了,眉毛微挑又轻轻落下,“你五哥也很象你大伯,仁义忠厚,很难得。”

    “嗯,大伯娘说我们李家,是以仁义忠厚传家的,先生说,就是有点儿傻的意思。”李夏抿嘴笑道。

    江延世噗的笑出了声,拧头看向郭胜。

    郭胜没想到李夏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迎着江延世的目光,尴尬的拱着手,却不敢接话,他没领会到姑娘这么说是什么用意,哪敢乱说话

    “你这位先生,”江延世顿了顿,又回头看了眼郭胜,“有点不一般。”

    “是。”李夏也看了眼郭胜,一脸笑。

    “积善之家有余庆,忠厚是福。”江延世看着看着他的李夏,“能忠厚是大福,李家自李太后起,百家大家,积蕴之厚,令人羡慕。”

    李夏看着他,没接话,李家不是李太后的李家,她心里明白就行了。

    “你在太原府住了五年,横山县三年,高邮三年,现在回到京城,最喜欢哪里”见李夏没答话,江延世立刻转了话题。

    “太原府不记得了,横山县后衙很小,后面有个小园子,洪嬷嬷种了好多菜,菜上总是生虫子,洪嬷嬷就养了几只鸡,说让鸡吃掉菜上生的虫,后来鸡把虫和菜一起吃光了。”李夏语笑盈盈。

    江延世听的笑起来。

    “高邮县后衙大多了,洪嬷嬷不种菜了,沿墙种了好些竹子,洪嬷嬷说,竹子又好看,又能吃笋,最好不过,不过一直到我们回来,一根笋也没看到。”

    “洪嬷嬷是你的奶嬷嬷”江延世笑个不停,看着李夏问道。

    “我没有奶嬷嬷,洪嬷嬷原来是太外婆的丫头,跟着阿娘陪嫁过来。”

    江延世轻轻噢

    了一声,在横山县要种菜,到高邮县时,就不用再种菜了……

    “爱吃笋吗”江延世笑问道:“京城没有好笋,祖父爱吃笋,却只爱四明山上的笋,我倒觉得杭州一带的笋味道更好。”

    “嗯,我们在横山县的时候,学过一种笋子吃法,用咸肉,配上猪腿肉,再放好多鲜笋,笃上一个时辰,那汤鲜极了,不过,哪儿的笋



第二百六二章 最好的烟火
    “爷,各位爷,各位姑娘,到了。”枫叶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

    江延世冲李夏欠了欠身,“我出去看看,一会儿咱们把天棚和前面打开,看烟花便当,等下要把斗蓬穿起来。”

    李夏欠身笑着点头。

    江延世站起来,冲众人笑道:“这个地方,算是除了宫里,看烟火最好的地方了,我出去看看,诸位安坐。”

    江延世拱手一圈,出了船舱,侍女捧了诸人的斗蓬进来,又一人送了只小手炉,外面,小厮船工们动作迅速而无声,众人穿好斗蓬,拿了手炉,看着侍女调了椅子,重新坐下的功夫,船舱前面上一半,和一小半天棚,已经全部卸下。

    巨大的圆月高挂在头顶,稀落却明亮的星星缀在黑沉沉的天空,四周水声哗哗,李夏站起来,走到只余到她腰间的船舱旁,在她们这只大船四周,几十只细狭的小船随波起伏。

    江延世站在其中一条狭船上,正向大船过来,船飞快如箭,江延世身形笔直,两只手拉住斗蓬,两根斗蓬带子往后扬起,带子飘动,人静如画,这幅画足以倾倒众生。

    迎着李夏直直看过去的目光,江延世笑容灿然,松开斗蓬,冲李夏挥了挥手。?“江公子真是好看。”李文山站在李夏身后,一脸欣赏,感叹了句。

    李夏听出他这话里的那股子说不出的亲呢味儿,回头看了他一眼,她这个哥哥,又想到什么了

    郭胜看着眨眼间已经靠近大船的江延世,心里无数感慨,天地造化,人是万物之灵,江延世这样的,才是真正诠释了万物之灵这四个字。

    “时辰到了,开始了。”江延世上了船,看着众人笑道。

    紧跟他上了船的小厮,放出手里一支细巧的烟火,两三息之后,在他们面前,啸叫轰然,黑暗之中,绽放出漫天光彩,仿佛整个天下、整个春天的鲜花,都一起盛开在了他们面前。

    李夏低低惊叹了一声,古六说,烟火之盛之美,江延世之前无人能及,江延世之后,也无人能及,她只看过一回,那一回,看了两三眼,她一直觉得古六这话夸张的厉害,现在这一片璀璨,她知道古六为什么只用了一句无人能及,这艳丽之极的美,无法形容。

    船上安静的一声不闻,李冬看的傻了一样,李文梅半张着嘴,看的失神,连李文楠,也看的忘了尖叫,原来,这烟火是要这样看……

    江延世盯着烟火看了一会儿,轻轻松了口气,侧头看向仰着头,看的迷醉的李夏,嘴角笑意隐隐,心情也跟着往上扬起。

    烟火不知道燃放了多久,众人只觉得就是一恍,这天地间最热闹的繁华,只是一恍,就没有了。

    “盛世!盛世华章!”徐焕抽了口气,用力拍着折扇,只有太平日久的盛世帝国,才有这样的财力和人力,展现这样令人震撼的盛世景象。

    “我要写一篇烟火赋!”李文岚激动的不知道怎么激动,握着拳头用力一挥,宣布了一句。

    李文楠噗的笑出了声,跟着宣布:“那,我要看一篇烟火赋!”

    李冬动了动,和李文梅低低道:“腿都酸了,好象就看了一会儿。”

    “我也是,太好看了,腿酸了都不知道。”李文梅也挪了挪,和李冬笑起来。

    李文山看着江延世笑容亲切,“多谢江公子,今晚上,真是大饱眼福。”

    &nbs



第二百六三章 返程
    徐焕噗笑出声,“后来呢现在还一直做一直做”

    “没有,后来阿夏跟洪嬷嬷说,吃了糯米糕就肚子疼,洪嬷嬷就不做了,可是连粽子也不让我们吃了。前年舅舅拉肚子,洪嬷嬷吓着了,端午包了好多粽子,只许我和阿夏一天吃一个,一天,一个!”李文岚竖着一根指头,对前年和去年端午,一共只吃了四五个粽子这件事,他怨念很深。

    徐焕哈哈大笑。

    江延世看着李夏,笑个不停,李夏摊着手,“六哥抱怨了快两年了。”

    “今年到舅舅家吃粽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你太外婆裹的粽子,比洪嬷嬷做的好吃。”徐焕一边笑一边和李文岚道。

    “喜欢吃什么样的粽子”江延世看着李夏问道。

    “我喜欢吃甜的,白米粽最好,不喜欢吃肉粽子,你呢”李夏答了句,又问了句。

    “我喜欢吃肉粽子,白米粽最简单,也最难做。”?“嗯,粽叶的青香味儿要进到粽子里才好,一口咬开,碧绿色从外到里由深到浅,又好看又好吃。”李夏抿着红枣汤,说的自己都有点儿馋了。
1...5960616263...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