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没什么,这一阵子,你都忙什么了好象不大见你往秦王府去了。”古老爷垂眼看着茶汤。
古六更加莫名了,“少去秦王府,这不是阿爹的交待么这一阵子,哪忙什么了腊月里天天文会花会,正月忙着吃年酒,今天听说指婚的旨意,我刚去马行街挑了两样东西,让人送到永宁伯府了,前几天……”
“我不是问你每天的行踪,就是这么一说,”古老爷打断了儿子的话,“以后,多往秦王府走走,你和秦王爷自小的交情,太生份了不好。”
古六呃了一声,阿爹这个弯,转的可有点儿大,这句话之前,他可是一直嘱咐他少往秦王府去,要不远,可又不能近……
“阿爹,出什么事了因为指婚这里头有什么事儿”古六不是笨人。
“没什么事儿,让你去你就去,别问那么多,你和秦王府自小的交情,跟李家那位九娘子,也算是自小相识,本来就该多走动走动。”古老爷避过了古六的问题。
“阿爹不交个底,这分寸我怎么把握再说,走动多了,必定有事,真有什么事,我怎么应接还是不接阿爹不先说清楚,我心里没有章程,那不是乱了”古六很得他爹宠爱,他也知道,这话就不客气了。
古老爷看了他一会儿,放下杯子,“你不用问那么多,该走动就走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想接就接,不想接就不接,这事随你。”
古六再次呃了一声,这叫什么话随他这事是能随他的
“以后多走动就是了,该怎么样,你自己作主。”古老爷很有几分不负责任的甩了几句,挥手示意古六,“行了,就这样,你出去吧,我要静一静,好好喝几杯茶。”
古六站起来,出了门,回头看着父亲,看父亲这样子,不光心事忡忡,还相当的烦恼啊。
烦恼的不光古老爷,礼部尚书郑志远,一肚皮烦恼的进了礼部他那间小院,迎着迎上来的袁先生,挥手屏退众长随小厮,一屁股坐到炕上,看着袁先生,一脸烦恼中夹杂着不知道多少无奈,“娘娘真是……”
袁先生听到娘娘两个字,起身坐到郑志远对面,“又生什么事了”
“让我去打听那位九娘子的八字,拿给太平兴国寺主持和钦天监看一看,娘娘说,这位九娘子,必定是凤命之人,你听听这话!”郑志远一张脸,烦恼的不能再烦恼了。
“娘娘太不谨慎,钦天监不是娘娘的私人,太平兴国寺也不是,太后那样的细心人,下旨意前,这八字必定是合过的,你这一拿去,人家一看,就知道是那位那九娘子的八字,再问什么凤命不凤命,这不是……”袁先生摇头苦笑。
“唉,我真不知道娘娘是怎么回事,别的
第三百四八章 十七爷的化境
十五日李文山、李文栎和阮十七三个蓬头垢面,浑身恶臭的出来,李文山、李文栎还好,阮十七咬牙切齿,赌咒发誓,这样的罪,此生只受这一回,打死他也不考下一回了。
李文松和郭胜几个接了李文山、李文栎,陆仪帕子垫手揪着阮十七,赶紧各自回去。
歇到三月初三,刚过了丑正,宣德门外就挤的到处都是等着看榜的人了。
李文松和李文栎两兄弟,一个提着心,一个一颗心七上八下,向诸天菩萨不停的祈求祷告着,赶在红榜挂出来前,就挤在乌泱泱的人群中,伸长脖子等着听榜。
阮十七没来,他在家裹着被子睡大觉呢,这一场,他写的洋洋洒洒十分尽兴,可没照着能考上写,他就没打算考上。
当官这事,他没兴趣。
寅正时分,几个礼部堂官,严肃着脸,捧了红榜出来,高高挂在宣德门外。
人群顿时如开了锅的水一般,沸腾着往前涌挤,几个小厮手牵手护着李文松和李文栎,可哪儿护得住,李文松和李文栎两个也跟着往前挤。
李文松挤的鞋子掉了一只,幞头也没了,总算挤到红榜前,正要凑上前去看,却被前面一个人一个转身,撞的肩膀生疼。
“五爷!”郭胜一个转身,一看撞的是李文松,唉哟一声,“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在家等信儿来,过这里看。”
郭胜一把将李文山揪到自己面前,胳膊往后架着,替他挡出点儿地方,努着嘴儿示意红榜,“前头,你的名字,底下,最后几行,十七爷,二爷的名字在孙山外了。”
李文山一眼看到自己,又飞快的找到阮谨俞的名字,赶紧从头再细看一遍,果然没有李文栎的名字,李文山兴奋之余,心里涌起一阵失望难过,他是替大伯娘难过。
“看好了走吧,你和二爷来了,十七爷呢来没来我就知道。”听说阮十七没来,郭胜笑起来,“五爷和二爷赶紧回去吧,夫人和太太她们都急等着呢,我去一趟十七爷府上,得跟他说一声。”
李文山想说一起去,低头看看自己一只光着的脚,和挤的歪八七拧的衣服,点了头,他还是回去吧,这幅样子,实在不雅相。
阮十七还没起来,听小厮说自己榜上有名,哎了一声,一骨碌爬起来,拖着鞋冲出来,看着郭胜劈头问道:“你看清楚了真是阮谨俞三个字不是重名的吧”
“恭喜十七爷,这是我们六娘子的大福。”郭胜打量着阮十七,呵呵笑着,拱手道贺。
阮十七哎了一声,又唉了一声,“爷我这学问,这是入了化境了哈,随手一考……”
郭胜呆了片刻,噗的喷笑出声,一边笑一边冲阮十七拱手,“十七爷自然……十七爷还是赶紧洗漱吧,我先回去了,还有殿试一场,不过,照十七爷这化境的学问……”郭胜笑的说不下去了,连连拱着手,告辞走了。
殿试前一天,北边的捷报,再次喜庆喧嚣的递进了京城,关铨夺回了三座关,正驱着蛮族残部,准备绞杀干净,以绝后患。
皇上心情极好,殿试那天,大殿内的诸贡士,几乎都得到了他一句两句的亲切关心,收了墨卷,诸贡士退出,皇上干脆吩咐唐尚书等人,当场阅卷,这一科,他要多为国家取些良才贤士。
唐尚书和几位副主考,心里都是有数的,阅卷极快,排了序递上去,皇上一份份翻着递上来的墨卷,先看了前面几份,又从后面翻看起。
一眼看到阮谨俞的名字,拎起墨卷笑问道:“这是阮家子弟”
“是。都说他在阮家是个不成器的,这份学问文章,也十分难得。”唐尚书欠身笑道:“定鼎以来,天下文风日盛,连阮家这样地道的南夷之家,如今也有这样的家风文气了。开国的时候,象阮家这样的,识几个字就算家族里有学问的了,到如今,阮谨俞这样的学问,却是要算不成器的了。”
皇上听的哈哈笑起来,“这篇文章文采飞扬,见解独到,确实十分难得。南夷之家,能有这样的学问文章,这是先祖教化有方,宜多鼓励,朕看……”
皇上刚想说可列一甲,突然想起什么,看着唐尚书问道:“陆仪娶的是阮家姑娘”
&nb
第三百四九章 说定就定
这春闱放榜的热闹,没有李夏想象,或者说,没有古六描述中的那样热闹,李夏和李文楠看了一会儿,就下楼回去了。
离永宁伯府还有半条街,只见前面人挤人人挨人,挤的街上水泄不通,别说车了,人都挤不过去。
一个婆子挤上去看了,一路小跑回来,笑的一张脸象开了花,“唉哟姑娘哎,真是不得了,咱们亲家老太太满大街撒银豆子呢,咱们得绕个道,看看后角门能不能回去。”
李文楠听到亲家老太太满大街撒银豆子,笑个不停,一边笑一边竖着拇指,表达敬仰之意,“太外婆就是豪气,赶紧赶紧,早知道就该留在家里看热闹。”
李夏也笑个不停,这话倒真是,满街撒银豆子这样的热闹,可比春闱放榜少见多了。
后角门没人撒银豆子,畅通无阻。
两人进了后角门,直奔前面二门,到二门口,却被李文松拦住,“你们两个别往前凑,报喜的报子还没来全呢,外头乱,赶紧进去吧,太外婆来了,舅舅来了,十七爷也来了,都在大花厅,里头热闹。”
李夏拉着李文楠,掉头往离二门不远的大花厅。
大花厅里间,霍老太太坐在最上首,左下坐着姚老夫人,脸上堆着笑,严夫人的嫂子,严尚书夫人钱氏,正声调高扬,连说带笑,“……真是大喜!说起来,你们府上上一回这样喜庆,还是大老爷考中那一回,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可不是得几十年,总得等孩子们都长大了。”霍老太太笑接道:“你看看,这一代接一代,都是这么出息,这才是真正的世家气派。”
“可不是!”钱夫人立刻跟上,“当初大老爷年纪那样青,就中了进士,大家都说青出于蓝,这会儿我看山哥儿也是要青出于蓝了。这一代比一代强,才是真正的兴旺之道,可比什么都强。”
李夏站在门口,听了几句,伸头往花厅前面看了眼,前花厅里,阮十七正被众人围在中间,一幅志得意满的样子毫不掩饰,李文栎坐在旁边,笑容里透着勉强,李文山脸上的红光简直光照四五尺。
李夏盯着五哥那张红光四射的脸,纳闷了,五哥不至于没出息成这样吧还有什么喜事儿李夏掉回目光,落在坐在徐太太下首的唐家瑞身上,两根眉毛慢慢抬起,抬的老高。
“出什么事了”李文楠看着李夏简直要抬飞出去的眉头,急忙问道。
“五嫂怀上了。”李夏眉毛落下来,眼睛弯成了一条线,冲唐家瑞努了努嘴。
“怎么看……对噢!就五嫂是坐着的!恭喜五嫂!”李文楠一个怔神就明白了,冲着唐家瑞恭喜上去。
“你们瞧瞧这两个丫头,看把她们两个精明的,这一眼就看出来了”霍老太太指着李夏和李文楠笑道。
李夏挤到霍老太太身边,李文楠挨着姚老夫人坐下,严夫人看着两人笑问道:“看到什么热闹了没往前凑的太近吧”
“不怎么热闹,还不如在家里看太外婆撒银豆子呢,把真正的热闹错过了。”李文楠一脸懊恼。
姚老夫人想往下撇嘴,撇到一半,下意识的斜向霍老太太,嘴角立刻又往上挑起。
李夏斜着她,笑意盈盈。
“等唐家哥儿考中了,太外婆多抬几箱银豆子给你,让你好好看看热闹。”霍老太太笑道。
“太外婆!”李文楠叫了一声。
&nbs
更新晚一个小时
哈哈哈哈哈哈,学会在正确的地方请假了。
更新十点。
刚打开后台看到阅文给写手定的出台费,最低一万,在此申明一下,本闲长期五折,三折也行,三折要是觉得贵
第三百五零章 考试
萱宁宫里很热闹。
金太后和魏国大长公主一左一右坐在上首榻上,榻前扶手椅上,坐着江皇后,江皇后对面,苏贵妃侧身坐在榻沿上,姚贤妃一脸温婉笑容,站在江皇后身后。
见李夏进来,苏贵妃停了说笑,站了起来,江皇后斜睨了苏贵妃一眼,才看向李夏。姚贤妃带着笑,仔细打量着李夏。
李夏低眉垂手,先给金太后和大长公主见了礼,移向江皇后,跪倒磕头,起来,江皇后指着苏贵妃,”这是苏贵妃。“
见李夏曲膝要跪,苏贵妃上前一步,一把拉住李夏,连说带笑,“我最厌恶这些俗礼,都是一家人,跪来跪去的,实在让人厌烦。你跟我别拘这些。”
李夏笑容温婉中透着丝丝怯意,曲膝应是。
江皇后仿佛没听到苏贵妃的话,向李夏示意姚贤妃,“这是姚贤妃。”
姚贤妃不等江皇后的话落音,就上前一步,伸手拉住还没来得及曲膝下去的李夏,再次仔细打量她,笑意温软,“九娘子生的真好,一看就是个有大福的。”
“九姐儿,到这里来。”大长公主语调亲热的招手招呼李夏,姚贤妃拉着李夏,将她送到大长公主旁边,按着她坐到了炕沿上。
江皇后一脸无可挑剔的笑容,从大长公主看到李夏,又斜斜的瞄向金太后。
苏贵妃的目光从李夏身上,看向江皇后,又看向金太后。
姚贤妃依旧站在江皇后身后,柔柔婉婉、安安静静的看着诸人。
“你哥哥这一科中了二甲”大长公主笑容亲切。
“是,二甲第六十七名。”李夏看着大长公主,语调中透着喜悦。
她要做一个尽力要显的成熟,却还十分天真的小姑娘。
“你舅舅摔断了腿怎么回事”江皇后看着李夏问道。
“说是绊在台阶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神使鬼差一般,就摔断了小腿,好在伤的不重,现在已经能走动了。
舅舅上一科也是这么误的,那时候我们还在高邮县,舅舅经过高邮,好好儿的,半夜里拉起了肚子,人都起不来了,请了大夫,说没事,可就是不好,请大夫请到扬州城,都说没事,可就是不好,直到二月里,突然就好了。好在舅舅和太外婆都很看得开,说这是时运没到。”
李夏连上一次的误考,一起说了。这宫里,从金太后到姚贤妃,再到宫女内侍,都深信鬼神命数,从前她面上深信,心里是极其不以为然的,现在……她没那么不以为然了,不过,还是不能深信。
大长公主,大约也是深信的。
“能这么想,就是福份了。”金太后缓声道。
“可不是,这样随份知足,就是福份,三辈不离姥娘门,我看这孩子也是个随份知足的。”大长公主夸了一句。
江皇后噗一声笑了。
“你看看你这孩子,虽说不是嫡亲的,可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这话也没说错。”大长公主点着江皇后笑责道。
李夏心里猛的一跳,大长公主和江皇后竟然如此亲近,这简直有几分母女的滋味,从前她跟在太后身边,直到最后,也没敢随意过……
“姑母这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说的极是,九娘子能定进咱们家,可见是个随份知足的。”江皇后只看着大长公主,可这话,却是说给金太后听的。
“这一科二甲第三,叫阮谨俞的,和你姐姐定下亲事了”苏贵妃看向金太后,“这个阮谨俞,皇上欣赏得很呢,说是看文章知人品,肯定是个洒脱不羁,敢说敢做的性子。”
“姓阮是南夷阮家的”大长公主问了句,“能考到二甲第三,那可不容易。”
“嗯,是南夷阮家,行十七,六姐姐和十七爷去年订的亲,下个月就成亲了。”李夏脸上漾着掩禁不住的喜色。
江皇后瞄着她脸上的喜色,看了片刻才移开目光。
“昨天听说五哥儿不大好,怎么样了”金太后看着姚贤妃问道。
“昨天午后,跟着皇上祭告祖先,多吃了几口胙肉,到晚上有点儿不大妥当,太医去看过两趟了,已经好多了。”姚贤妃温婉笑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