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听落花

    从严夫人院里回去,赵大奶奶结结实实的真病了一场,直病了一个来月,李冬定下阮十七那几天,瘦了一大圈的赵大奶奶出了院子,说是病好了,从严夫人手里领了份差使。

    至于二房李文林的媳妇沈三奶奶,唐家瑞嫁进来之后,郭二太太那股子邪火怒气就窝在心头一刻没消过,一句天大的事也比不过一个孝字,拘着沈三奶奶在身边侍病,以此表达和发泄对严夫人浓的比海深的不满。

    严夫人眼皮都懒得抬。

    她家老爷要是在府里,是看不得府里五个媳妇站出来少一个这样的事儿,也容不得兄弟姐妹不和诸如此类,更容不得二太太不贤,二老爷胡闹,以及林哥儿不成器,他不许二房有他觉得不对的事,可这会儿,她家老爷又不在府里。

    至于她,妇人家要求不高,不惹事就行了。

    这个年,姚老夫人忙着全方位打压老东西和老东西的小妖精,李老太爷忙着护着小妖精,对付姚老夫人的打压,郭二太太一手揪着儿子儿媳妇,一手揪着别的人,闭门示威。

    严夫人指挥四个媳妇儿,热热闹闹过了一个年,倒觉得比往年省心舒心了不少。

    出了十五,严夫人安排赵大奶奶、姚四奶奶看着人收拾东西,打理家务,黄二奶奶和五奶奶唐家瑞,则忙着打理各自夫君春闱这件重中之重的大事。

    严夫人眼睛盯着府里各处,比去年秋闱更如临大敌,不许有一丝不吉不利的话儿事儿,又和徐太太、霍老太太三个人,照京城流传的规矩讲究,往城里城外各大寺里烧香许愿,虔诚祷告。

    宫里的小内侍来传太后懿旨,召李冬、李文楠和李夏进宫说话那天,严夫人一大早就和徐太太、霍老太太三人,往城外婆台寺上香去了。

    姚四奶奶得了禀报,呆怔了片刻,急忙让人去请唐家瑞,唐家瑞也怔了,赶紧让人去请郭先生,自己拎着裙子直奔李文山的书房。

    郭胜几乎和姚四奶奶同时得的信儿,怔愕之后,头一个反应就是出大事了。

    李夏得了小丫头的禀报,急忙让人告诉姐姐和楠姐儿,换好衣服,刚出了上房,迎面,李文山一头冲进来,跑的一额头热汗,“阿夏!你知道了出什么事了那个,我是说,没什么事儿吧”

    “我觉得应该没什么事儿。”李夏看着五哥,笑容安闲,“上回在大相国寺,太后就说过一句,说以后召我和姐姐进宫陪她说话,这年过去了,太后闲下来,大概想起来了,没事,五哥别担心,就是有事,我以为吧,也是好事儿。”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李文山长长松了口气,连喘了几口气,“你嫂子吓的脸都白了,她去荟芳院了,不说了,你赶紧去,冬姐儿呢还有楠姐儿……你嫂子肯定忘了告诉她们!唉……”

    “我让人跟她们说了,等我回来再说吧,五哥安心看你的书去,放心,没事儿。”李夏在五哥胳膊上拍了两下,带着端砚,出来会合了紧张的脸色微白的李冬,和一双眼睛里全是兴奋的李文楠,上车往宫里过去。

    车子停在天波门外,李夏和李冬、李文楠三个人下了车,端砚等丫头被拦在门外等着,三个人跟着小内侍进了天波门,往太后居住的萱宁宫过去。

    李夏一边走,一边看着四周。

    &n




第三百四二章 隐去的过往
    看着李夏三人出了屋,金太后渐渐沉下了脸,“你看看,这算什么这还是个半大孩子,家世……我不是挑家世,这孩子好在哪儿了哪一条出色了从那天他跟我说了,我这心里就堵的难受。”

    “我倒瞧着这孩子挺好。”魏国大长公主一脸的笑,“要说不好,就是小了点儿,要成亲还得等上几年,着急想抱孙子,那可是急不得了。”

    金太后沉着脸,没接大长公主的话。

    “这是哥儿自己看中的,还不是一眼看中,从到杭城那年起,这都多少年了可见是真正放在心里的,你呀,就别想那么多了,只看好的吧。”大长公主接着劝道。

    金太后沉着脸抿起了茶。

    “你要是舍得在这上头委屈哥儿,要给哥儿定哪家姑娘,还不是你一句话,你要是真看不中……”

    “你明知道我舍不得。”金太后将杯子重重放到几上。

    大长公主笑起来,“你看看,这就怪不得别人了吧,既然舍不得,好人做到底,这桩亲事,你就想开点,光看好处,喜事儿欢喜着办。”

    “唉。”金太后长长叹了口气,“你倒是越来越会劝人了,你就是不劝,我能怎么办舍不得委屈他,就只能委屈我自己了。唉。”

    “哥儿算好了,多懂事的孩子,又能干,从他署理了兵部,你看看,南边大捷了,北边也要大捷了,多能干。”

    “你这话,把南北大捷的功劳,全抬到他头上去了,让人听到岂不得笑掉大牙”金太后白了大长公主一眼。

    “那功劳总还是有一点儿的,我看皇上那意思,哥儿这王爵,要再给回去了。”

    金太后脸色和缓了些,“当初就是糊涂迁怒,算了,过去的事了。我心里烦,哥儿这亲事,你去跟皇上说一声吧,请他出面成全这一对吧。”

    “好。”大长公主一边笑应,一边站起来,“你这脾气,真是几十年如一日,这两天就指定下了”

    “嗯。”金太后嗯了一声,又叹了口气。

    看着大长公主出了门,金太后慢慢往后靠进靠枕里,脸上的恼怒郁结渐渐消去,怔忡的看着殿门出神,好半天,金太后舒出口气,看向侍立在炕角的韩尚宫,嘴角露出笑意,“哥儿比他爹强多了。”

    韩尚宫想笑,眼泪却掉下来,急忙用帕子按住,强笑道:“可不是。”

    “她们觉得我要挑门第挑助力,我就挑给她们看,魏国这几十年都不长进,哥儿还用得着挑门第儿找助力真是蠢。”金太后语调冷冷。

    “大长公主一辈子顺遂成那样,用不着长进。”韩尚宫低低道。

    金太后仿佛没听到这句话,出了好一会儿神,声音低低,象是自语,“哥儿太苦,还不知道要苦多少年,能有个人陪着……”

    金太后目无焦躁的看着远方,脸上露出丝丝温暖明媚的笑意,好一会儿,慢慢叹了口气,有个人陪着,就是炼狱,都能走上几年、十几年的。

    “你走一趟,跟陆仪说,他把哥儿照顾得很好,我很感谢他。”好半晌,金太后收回神思,看着韩尚宫,含笑吩咐道。

    李冬出宫上了车,煎熬一路到家,下了车就问大伯娘回来没有,听到句要到傍晚才能回来,只急的跺脚。

    李文楠和李夏一辆车,下车见李冬急的眼泪都快下来了,忙看向李夏,李夏冲她摊着手。

    她想到姐姐急什么了,可是……嗯,急就急一会儿吧,又不是什么大事,她这里,还有一堆的纳闷和惊奇要好好理一理。

    魏国大长公主曾经跟太后这么亲近么

    从前她在宫里那么些年,在太后身边陪了那么些年,她从来没见大长公主进过萱宁宫,她从来没有离大长公主象今天这么近过,她只在庆典上,或近或远的看到过她……

    她也从来没听太后提起过魏国大长公主……

    她掌政之前,魏国大长公主就死了,寿终正寝。

    魏国死那天,皇上哭的很厉害,就是那一回,唯一的一回,她觉得皇上还是个人,和她差不多的人,好象就从那一回起,她开始不怕他了……

    李夏低着头,绕过李冬,往明萃院回去。

    李冬强压着焦急,等大伯娘回来,她很想冲过去找五哥说说,可五哥过两天就要进场考试了,这会儿不能乱了他的心,再说,那是太后,真要有什



第三百四三章 递个话儿
    隔天,严夫人临出门前,先将几个媳妇教训了一顿,特别是李文山媳妇唐家瑞,眼看山哥儿就要进龙门考试了,天底下有什么大事能比这事更大再说也没什么事,一个个都不许大惊小怪,要是乱了山哥儿和栎哥儿的心,别怪她不客气……

    一通严厉教训之下,几个媳妇低头反思,严夫人和徐太太,这回把李冬带上了,去太平兴国寺,为几天后考试的李文栎,李文山,以及阮十七上香许愿磕头祷告。

    太平兴国寺里,一拨一拨全是春闱祈福的人。

    严夫人和徐太太,李冬三个上好香出来,往后面静室准备喝杯茶再回去。

    太平兴国寺是她们烧香祈福之行的最后一个地方,今天烧好香回去,她们就开始打点进场要吃的各样吃食点心,衣服笔墨,准备送进考场了。

    刚走了没几步,迎面就看到了阮夫人。

    阮夫人在她们看到她之前,先看到的她们,忙笑着迎上来,几个人一起进了后面的静室。

    “十七爷考试的东西,都备齐了没有考箱什么的,我让人多备了一份。”严夫人先和阮夫人说起春闱的事,这是大事。

    “都是齐全的,是三堂叔亲自看着人准备的。”阮夫人笑道。

    阮夫人说的三堂叔阮谨严,常年驻守在京城,打理一应庶务,统总阮家在京城诸般杂事,阮家是大族,年年都有人到京城赴考春闱,阮谨严打理这些,是熟门熟路精通得很。

    “那就好。”严夫人笑起来,“原本我没多理会十七爷这边,你们阮家考春闱,可比我们懂得多了,可冬姐儿她娘问了一遍又一遍,问的我也担心起来。”

    “我是瞎担心净添乱。”徐太太也跟着笑,“冬姐儿说过我多少回了,没出息得很。”

    “这可不是没出息,父母心都是这样,太婆那么看得开的人,到今天,已经打发了五六拨人过来了,都是一句两句话,这么远,还打发人一趟一趟的跑。”阮夫人语笑晏晏。

    说了一会儿话,阮夫人给严夫人使了个眼色,也不多避讳徐太太和李冬,只往旁边站了站,低声笑道:“我昨儿个在大相国寺遇到徐家老太太,听说了你们今天要来这里,特意过来等着的。”

    严夫人看向阮夫人,微微有些屏气等她往下说,她特意过来等她们……

    “是将军,说是,王爷的意思,让我找个机会,先跟您说一声,说是,王爷说,已经请下了旨意,定下阿夏做王妃……”

    严夫人一口气说不上来是松下来了,还是抽上去了,哎了一声,一只手拍着胸口,“你说,你说你的。”

    阮夫人回头瞄了眼紧盯着她和严夫人,脸都有点儿白了的李冬,和一脸莫名却紧张起来的徐太太,拉了拉严夫人,又往旁边挪了挪。

    “将军说,旨意大约快下来了。将军说,王爷说,原本该先上门问问夫人,还有家里人的意思,可是这事儿定的急,又有国礼拘着,让我跟夫人解释一二,没有不尊重的意思,实在是事情太急。”

    这几句话的功夫,严夫人已经镇静下来,好象也不算急吧,现在想想,去年冬天,大相国寺法会上,太后娘娘遇到阿夏,只怕不是一个巧字吧不过说急,也是挺急的。

    “是有点儿急,没出什么事吧怎么突然就急了”

    “事肯定没什么事,别的我也不大清楚,就是听将军提过一句半句,说是先前,阿夏年纪小,也没打算过,后来,大约是先定下来吧,将军说,要是有什么事,夫人问问阿夏就行。”

    阮夫人想着她家陆将军那一脸的叹服,想笑又赶紧抿回去,“将军对阿夏,佩服得很呢。”

    严夫人轻轻噢了一声,回头看了眼一脸紧张却茫然的徐太太,暗暗叹气,阿夏鬼灵精成这样,这是随谁来

    “恭喜了,王爷待阿夏,好得很呢。”阮夫人传好了话儿,笑着低低恭喜了一句。

    “这我听山哥儿说过,实在没想到,这年纪上……”严夫人一时说不上来什么心情,只是感慨不已,别的不说,小三房光这几门亲事,就什么都有了。

    “将军说了,王爷的意思,先定下来,成亲不急,等阿夏大了,十七八岁,十岁再说,夫人不用担心。我就不多打扰了,夫人这一阵子,只怕忙的不行,十七叔考试的事,您不用担心,我先回去了。”

    阮夫人笑着先辞了严夫人,再和徐太太和李冬告了辞,先回去了。

    严夫人送走阮夫人,深吸了口气,将阮夫人刚才的话说了。

    李冬已经想到了,听



第三百四四章 倒霉的舅舅
    初八春闱入场,照例都是天不亮就得进去龙门。

    永宁伯府里,除了李文栎和李文山的院子和周围,其它地方,灯火通明了一夜,第二天寅正,李文栎和李文山就准备停当,由李文松李文岚,李冬李夏李文楠,以及黄二奶奶和四奶奶唐家瑞陪着,坐了车,往贡院过去。

    郭胜先去了徐家,接了徐焕,在街口会合了李文松等人,一起往贡院过去。

    至于小二房李文林,前一天,郭二太太就打发人,说林哥儿读书累着了,明儿必定起不来,严夫人一个字没多说,只让人拿了根人参给她,让她给林哥儿好好补一补。

    严夫人稳坐府中压阵,徐太太得了严夫人一句要稳得住,再加上对儿子无比的相信,还算稳得住。

    李老爷被徐太太按在府里,送李文山和李文栎出了二门,回到院子里,一圈接一圈的提心吊胆,心里一会儿热一会儿冷,一会儿又一阵惊悸,担心儿子忘带了东西,下雨了油布漏了怎么办,万一毛手毛脚打翻什么污了卷子怎么办,这都是有过的……

    离贡院街还有一条街,路上车子多的已经挪不动了,李文山等人下了车,众小厮长随四周护着,刚走了没几步,就看到陆仪站在路边冲他们招手,阮十七站在陆仪旁边,伸着脖子往他们一群人里看。

    李夏推着李文楠往旁边,让出身后正和唐家瑞说着话儿的李冬,唐家瑞抬眼看到正伸头张望的阮十七,笑着推了把李冬,李冬一下子涨红了脸。

    阮夫人也跟来了,跟李夏等人走到一起,汇成一大群人,往贡院挤过去。

    贡院街上人挤人简直水泄不通,李夏等女眷不再往前,站到街边一家铺子门口,唐家瑞推了把一直紧紧挽着她的李冬,“快去交待几句,一直眼巴巴看着呢。我也要跟你哥说几句话。”

    李冬红着脸,松开唐家瑞,往离她只有几步的阮十七挪过去。

    李夏拉了拉李文楠,从李文山的小厮喜砚后面,跟着凑了过去。

    “别担心我,这几年我到处玩乐,没怎么念书,进场也就是去经经场,以后说起来,也是考过春闱的,轻松得很。”阮十七压低声音。

    “嗯,你东西都带齐了”

    “齐了,好茶好饭,铜锅银碗,还带了罐蟹油,里面有炉子,我自己会做饭,放心。”

    “嗯,照顾好自己就行,别的……”

    “别的也不能太没出息了。”李夏从后头探头出来,接了句。

    李冬还好,阮十七吓了一跳,再一眼看到紧跟着探头上来的李文楠,急往后退了一步,“这两……我走了,别担心我。”
1...8788899091...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