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却见雪白的中衣上已经殷红一片,显然是刚刚过激的动作崩裂了伤口。但陈千里却毫不在乎,声音竟有些变形。
“大将军是说,天子被秦晋掳走了”
陈玄礼的话让他如堕冰窟,如果天子果然被秦晋掳走,一场大伤元气的内斗将不可避免,到那时,身在潼关的哥舒翰以及所领的大军亦会参与到这场兵变中来。他不愿多造杀戮,就是不想使得各方势力撕裂甚深,结下不解之仇,以至于大敌当前还要内斗见血。使得关外的安史叛军坐收渔人之利。
现在看来,却是他想的天真了。兵变之初便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参与其中的各方也必然是个不死不休的结局,除非彻底分出个上下生死,否则就别想恢复太平了。
陈千里又想到了秦晋,这个与他亦兄亦友的人,与他早就渐行渐远,此时又当如何选择但在他的眼里,秦晋不论如何选择,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生,一条是死。而且不管生死,都只能用无数的人命和鲜血作为代价。
“也许是掳走,也许不是掳走。但以天子名义发出的讨逆檄文却是天子亲笔手书!”
陈千里的脸上露出阵阵惨笑。
“这些都不重要了,长安城恐怕再难避免血流成河的厄运!”
眼前的胖子从来都是一副乐天神态,像今日这般绝望还是头一次。陈玄礼也不禁动容,跟着叹息了一声。
“当是如此!”
忽然,一名仆从慌张入内。
“长史君,西面,西面起了大火,半边天都烧红了!”
陈千里似乎并不觉得奇怪,只咬着牙问道:
“可是太极宫处”
“应该,应该是……”
陈千里双目赤红,他想质问这些身边的仆从,李泌以惨重的代价强攻兴庆宫,为何统统瞒着自己。但话还未到嘴边,便已经想的通透。这些人不过也是惊涛骇浪中浮萍而已,哪有左右自己命运的权利和能力呢
陈千里骤然大笑,又陡而剧烈的咳嗽,暗红色的血液自口鼻喷溅而出。
“陈某之罪,陈某之罪!”
见到陈千里如此失态,陈玄礼又道:
“事情未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天子调兆州神策军入关中,现在已经到了长安万年县境内,距离京城不足二十里!”
“神策军主将何人,领兵多少”
“兵马副使卫伯玉,粗略估计三万余众!”
“是天子敕令”
“若非天子,恐无人能调!”
陈千里将信将疑,世事无绝对,神策军自然也非天子敕令不能调,但他却宁愿认为这句话没有错。他就像溺水之人在挣扎绝望中抓到了一根稻草一般,心底里又腾起了一丝希望。
“如此说来,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第二百四十三章:如堕幻梦中
“臣卫伯玉拜见皇帝陛下无恙!”
卫伯玉扳鞍下马,不顾身上铁甲累赘,屈身欲败。 大唐天子李隆基并没有如以往一般,加恩免礼,而是正身直看着这位来自陇西兆州的悍将三拜而后,才朗声一笑。
“免礼,平身!”
站在李隆基身侧的一众神武军将校则面面相觑,不知天子的内心在做何想法,卫伯玉好歹也是带了重兵原道勤王,可堪天子的态度似乎却有些冷淡。
裴敬也暗暗奇怪,天子在前一刻还表露出了一丝兴奋,现在的面色却冷的可以滴水成冰,虽然朗声大笑,但那笑声里又哪有半分的笑意
“臣此番带了三万神策军,护驾来迟,请圣人恕罪!”
“好,大军驻扎在桑林之西,听后军令!”
“臣谨遵皇帝陛下敕令!”
卫伯玉自到了天子驾前后,便再没离开,只令亲信回返传令,大军暂不对长安发动攻击,在城北桑林之西驻扎,等候天子敕令。
对此,裴敬很快也有了自己的判断。难道是天子在提防着卫伯玉
这个想法让他直觉后背阵阵发凉,这个卫伯玉明显是急行军赶来长安勤王的,却想不到天子的疑心病竟如此之重。在此之前,他还在担心,如果天子到了神策军中,会对神武军对秦晋大为不利。
说句大不敬的话,毕竟神策军赖以掌握大局优势的唯一筹码就是天子,如果失去了天子这个“筹码”,神策军还有什么资格在长安立足呢
然则,假若天子此刻提出欲往神策军中去,没有秦晋的军令他也阻止不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既然天子对百里勤王的神策军也深有疑虑,虽看着令人不免齿冷,可对神武军而言,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圣人,鱼朝恩,鱼朝恩回来了!”
直到卫伯玉告退许久之后,派去搬兵的鱼朝恩才堪堪打马而来。此时,李隆基僵硬的身子才似乎有所缓和。
片刻之后,一名邋遢狼狈的无须男子滚落马下,以一种奇怪的姿势,连走带跳的来到大唐天子李隆基面前。
“奴婢鱼朝恩,幸不辱命,请来了勤王之师!”
李隆基开怀大笑。
“很好,很好……”
一连说了四五个“很好”,李隆基才收住了笑容,扭头对裴敬说道:
“神策军即到,朕心便安,长安百姓可免却一次刀兵之灾,太子很快就会派人来请罪了!”
裴敬大奇,天子并非未卜先知之人,焉能知道太子不会做困兽之斗但这种质疑的话他才不会蠢到当面质疑出来。
“圣人英明!”
岂料李隆基的心情好像不错,竟又自顾自的说道:“朕的话你一定不信,你一定在想,太子会做困兽之斗。”
被看穿了心事,裴敬低下头来,不敢触碰天子突然变得犀利的目光。
“臣,臣……”
“朕便与你赌上一赌如何”
……
睁开眼睛,世界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最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脸。
“太子殿下……”
李泌的思维还处于停滞之中,但“太子殿下”一经出口,整个人顿时便如遭雷击,身体骤然从卧榻上弹了起来。
“殿下,殿下没去东宫,真是天助殿下也,快,快,臣护送殿下出城!”
然则,话还没说完,李泌就发现了太子李亨的异常之处,神色间充满了绝望,眼角里甚至已经蓄满了眼泪,只要轻轻眨一下就会大颗大颗的滚落。
“先生,别再劳心费力了,好生养伤,等伤好了,再说……”
仓促之际,李泌也不及细想,一把抓住了太子李亨的双手,用力紧紧的攥着。
“殿下,龙武军有变,再不走,就怕走不得了!”
终于,太子李亨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先生,此处就是延政门……”
闻听太子之言,李泌入瞬间石化一般,整个人都僵住了,甚至连呼吸都已经消失不见。他明明记得自己昏倒前还在太极宫外指挥战斗,如何醒来之后,人就在延政门了呢
延政门是联通长安与大明宫的城墙,兵谏开始之前龙武军的驻地也在此处,现在身在其中,想要脱身只怕难上加难。
“陈千里呢一定是这竖子出卖了殿下!”
以李泌的心智,在经过最初的震惊之后,立刻就想明白了龙武军在次倒戈的关键所在。
一定是二陈听说了消息,天子非但没死,还从陇右兆州调来了三万精锐之师。
“乱臣贼子殊为可恨!”
说完这句话,李泌便无力的跌回了卧榻之上,瞬息之间他已经绝望了。陈玄礼和陈千里如果联手,太子就算宣布登基称帝,也绝对难以调动一兵一卒,他和太子现在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等。
等着死罪,或者等着活罪!
以李泌对天子的了解,天子对谋逆者向来从重惩处,此番失败,又不知要有多少家族被牵连进来。也许死的人能将汤汤渭水染得通红也未可知。
 
第二百四十四章:再进长安城
第二百四十四章:再进长安城
陈玄礼呵呵一笑。
“杨相公并非做梦,天子调陇右兆州的神策军入京勤王。兵马副使卫伯玉领三万大军已经到了,此时此刻就在长安城北桑林之侧。”
说起来,卫伯玉现在还是杨国忠的部将。杨国忠在罢相复起之后,就一直兼任着陇右节度使之职,而陇右兆州神策军正受陇右节度使节制。
“这,这都当真”
就算陈玄礼一直在重复着绝无虚言,请杨国忠放宽心,杨国忠依旧难以相信,明明解不开的死局竟然奇迹般的解开了。
“大将军且说,太子是如何败的,秦晋那逆贼此时又在何处”
说起秦晋其人,杨国忠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吃此人之肉。
陈玄礼的笑容里浮现起一丝尴尬,他也对秦晋其人又恨又怕,却绝不想再招惹此人。他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知道自己不是秦晋的对手,对方伸手翻云,收手覆雨,绝非池中之物。
但是,他也没有心情提醒杨国忠。再说,就算陈玄礼将自己的判断说出来,杨国忠又怎么肯信
这种蠢货一旦被仇恨和怒火遮蔽了眼睛,就像发了疯的蠢驴一般,不撞的头破血流,甚至肢残臂斷,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现在的首要之务是平靖长安,接圣人重返宫中。陈某以为,当此之时,只有杨相公最适合担当此任!”
对于陈玄礼的提议,杨国忠自然是喜出望外,他本来在这次兵谏中是最窝囊的角色,从一开场就被抓了起来,其间甚至还差点丢了性命。现在天子重新掌控大局,正是捞取功劳的大好时机,陈玄礼现在将一桩现成的机会送到面前,他又岂能错失
“大将军既有所命,杨某责无旁贷。还请大将军派出大军于各坊市街道中抓捕趁乱行凶的的不法之徒,以定治安……”
陈玄礼心中暗骂,这厮果然是个蠢货,不知道自己的斤两是多少,难道这等事还等着他提出来,才有人能想的到吗
其实,陈玄礼之所以费力的将杨国忠提出来,不为别的,只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他知道,皇帝已经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只有杨国忠,身为贵妃的族兄,才会拥有着超然的宠信。
否则不是如此,陈玄礼又何苦给了这蠢货捞取功劳的机会如果但凡心中稍有些谱的人都不会伸手在横插一脚不相干的事务,只做好投桃报李的事,便是皆大欢喜。
好在杨国忠还没有蠢得离谱,在指手画脚一番之后便提出来,要立即去见天子。
这自然正中陈玄礼下怀。不过,如何去见天子,还是有些说道的。
陈玄礼最初打算写一封请罪的表文由杨国忠代为呈上,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的罪过不小,除非亲自负荆请罪,没有更好的办法。
但就在杨国忠提出来打算见天子的要求之后,陈玄礼的面前忽然灵光乍现,何不说服太子一同去请罪,给足了天子找补颜面的机会,天子说不定便会恨意稍轻。
这个主意对太子而言,却是绝容不得有半分的反对。所以,当陈玄礼亲自到安国寺去请太子一同到长安城北的桑林之侧,向天子请罪之时,太子李亨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事到如今,没了选择,主动请罪,总比坐等惩罚要好那么一星半点吧!
陈玄礼也不是全然智珠在握,对于由陇右而来的神策军,他也存了一千个担心,一万个担心,生怕天子在秦晋的挑唆下,发兵攻城。一旦两军交战,那可就麻烦了。但陈千里的分析却让他稍稍安定了一下心神。
长安毕竟城高池深,神策军的三万人也奈何不得。神策军若想攻城,只能等太极宫的大火熄灭之后,从神武军控制的玄武门进入太极宫,再转而攻入城中。但等到大火熄灭,至少已经是三日以后的事了。
所以,陈玄礼至少有三日左右的准备时间。
陈千里的伤势很重,能做的也就极为有限。然则,只是一两句话,也给了陈玄礼足够的信心。正所谓当局者迷,也是他太过患得患失,竟连这么浅显容易看出的问题都视而不见。
不过,陈玄礼却不打算真的以三日功夫做准备。未免夜长梦多,自然是越快越好。
就在当天落日之前,陈玄礼亲自遴选了一支超过千人的迎驾队伍,出了延政门,浩浩荡荡的往城北桑林而去。
这些人中除了太子李亨,陈玄礼以及杨国忠外,还有城中四品以上的官员。这也是他们有所表现的最后机会,自然人人打破了头也抢着要加入这迎驾的队伍之中。
奈何长安城中的官员实在太多,五品以上的就已经数以几千计。因此,为了精简人数,陈玄礼以最快的速度拟定名单,再分派禁军去“请”,居然只用了半日的功夫就凑了一支四品以上官员的迎驾队伍。
……
天色渐晚,太极宫的火势仍旧没有减缓的趋势,反而愈烧愈旺。
火势烧红了半边天,郑显礼的目光里映着熊熊火光,满是忧虑之色。
“天子到了神策军中,于我等十分不利,难道,难道中郎将就不怕……”
郑显礼一直都有话如鲠在喉,到了现在已经是不得不说的时刻。如果,再不说,他只怕秦晋会再次陷入险地而难以自拔。
秦晋却面色平静的安抚着郑显礼。
“郑兄不必担心,有裴敬在
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峥嵘
天子对神武军委以重任,这在侧面上也说明了他对神武军的信任。事态的发展与郑显礼设想的很不一样,神策军东进关中,虽然没动一刀一枪,但作用却举足轻重,否则龙武军内部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分崩离析。但是,天子对神策军的态度似乎更为谨慎,除了驻扎在长安城北意外,城中事务更不允许其参与一丝一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