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天色渐明,转眼乌云密布,进而雷声隆隆,瓢泼的大雨倾泻而下,太极宫的熊熊大顷刻间就被悉数浇灭。

    “大雨来的不早不晚,太极宫就算没有烧光,恐怕也要全数重建了!”

    郑显礼站在玄武门上望着太极宫内残垣断壁,心中泛起阵阵难言的情绪。

    “天子令神武军肃清余孽,究竟是何居心”

    对于郑显礼的疑问,秦晋报之一笑。

    “居心不重要,目下咱们只做好天子交代的事即可!”

    郑显礼顿感奇怪,总觉得秦晋似乎有什么事情在隐瞒着他一般。

    不过,他很快又从兴奋变得有些忧虑。肃清余孽可并不容易,凡是参与兵变的文武官员都要抓捕,这些人有很多都是曾站在神武军和秦晋一边的,天子这么做,居心未必就好了。

    一念及此,郑显礼又生出了一身的冷汗。

    “神武军此时一动不如一静,让咱们去抓捕余孽,直等于……”

    秦晋知道郑显礼要说什么,挥手将其打断。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保,就是有所野心。神武军被李泌偷袭之时,这些人一样无动于衷,郑兄何时又有这些妇人之仁了”

    听到秦晋如此说,郑显礼默然不语,事实也的确如此,此前各方合作基于的都是利益相同,难道能指望着各方能够风雨同舟,生死不弃这简直就是笑话,郑显礼罕有的犹豫了,并非是他妇人之仁,而是这么做对神武军而言,并没有好处。隐隐的还会使神武军落得个背弃同盟的名声,很难保证,在此之后,神武军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她将这种担心说与秦晋之后,秦晋却点点头道:

    “我就是要让神武军陷入孤立之地,否则,以天子的疑心秉性,怎么可能放手容忍神武军的继续存在”

    在这个世界上,若想有所得,必先有所失。

    “可太子是无辜的,如果不是神武军的牵连,他也不会与天子反目。”

    在郑显礼的内心之中,对太子李亨还报有隐隐的同情。

    秦晋无言作答,太子的选择的确有神武军的因素,但他不同样也背弃了神武军吗此时看似已经尘埃落定,实则正是风云莫测之际,做任何决定,都绝不能仅凭感性的想法。有时候即便很纠结,也要狠下心来做出决断。

    秦晋第一件事草拟了一份羽的名单,不过他并没有草率的去抓人,而是先将这份名单呈递给身在城北军中的大唐天子李隆基。

    太子的名字列于首位,其后便是李泌,韦见素等……

    李隆基拿着手中的名单,上上下下看了数遍,点点头表示满意。

    “秦卿放手去做就是,不必事事禀报于朕!”

    秦晋小心翼翼的答道:“牵涉甚广,臣不敢专断!”

    这份名单已经是秦晋压缩了几次之后产生的结果,即便如此,仍旧还有三百多人。

    实际上,太子此刻就在军中,夜间时太子与陈玄礼、杨国忠等人前来迎驾,第一时间就被控制软禁了。

    “秦卿只管抓人就是,至于罪加几何,还要等有司审讯之后才能定夺,不必有任何顾虑!”

    天子李隆基的话似乎在排解秦晋的疑虑,态度上仍旧是一份信重有加的模样。

    看着秦晋脚步咄咄离去,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幽暗的军帐中响起。

    “难道圣人就不怕秦晋这竖子再度谋反吗何不乘此机会将之拿下,明正典刑他可是这次兵变的始作俑者!”

    李隆基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回头去看屏风后说话之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朕第一个就先杀了你!”

    “臣有罪,臣不敢!”

    屏风后面有一个人惶急不堪的奔了出来,跪倒在李隆基的面前,这个人正是杨国忠,他没想到天子变脸竟如此之快。明明此前一直亲和有加,嘘寒问暖的。

    李隆基其实并无意杀杨国忠,只是因为他的无能而发泄一番。比起那些有能力的人,此时此刻的李隆基宁愿重用那些无能却可信的人。

    杨国忠虽然无能,贪婪,但他却比那些有能之人可信了百倍千倍。至少此人绝对不会背叛他,不会与人串谋发动兵变。

    “从今天开始,你就回政事堂吧,先挂着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方便行事!”

    李隆基发作了一阵之后终于恢复了冷静,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擢升了杨国忠的官。将他从挂名的节度使任命为宰相。

    杨国忠咂了咂嘴,心有不甘。

    “那,那中书令”

    中书令韦见素在兵变其间有依附太子的举动,虽然并未有实质性的参与,但罢官治罪已经不可避免,因此宰相之首的中书令一职便空了下来。杨国忠本以为自己会被天子在此任为中书令,可实际上却只得了一个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加衔。

    李隆基言语愈发冰冷。

    &n




第二百四十六章:心生蛇蝎计
    天子的安排处置让绝大多数朝臣都跌出了眼睛,原本都以为神策军来到长安之后,必然会获得重用,而秦晋和他的神武军也必然将受到排挤。 可从目下的发展来看,秦晋和神武军不但没有受到打压,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趋势。

    秦晋由神武军中郎将一跃而为大将军,并且以军使之名节制长安内外诸军,他麾下的神武军更是负责天子护卫的禁军,北衙三军至此已经是神武军一家独大的局面。如此种种,该是何等的信任与重用

    候在城北迎驾的官员们都惴惴不安,又疑惑重重,究竟是什么促使了天子对兵变始作俑者的秦晋如此信重

    而让人惊诧抑或是震惊的还远不止于此。在兵变之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宦官骤然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之内。

    天子以内监鱼朝恩为长安观军容处置使,这等显赫的使职在天子执掌天下四十余年,乃至有唐百多年以来,还是第一次授予一名宦官。

    但由此,大臣们也从天子这等叠床架屋似的安排里,窥到了一丝门路。

    于是乎,本来还惴惴忐忑的文武大臣们又都提起了强烈的好奇之心,急于想要看看天子如此安排,会催生出何等的效果来。

    在秦晋的建议下,天子移驾西内苑,两股神武军由此会合。西内苑独立于太极宫和大明宫,规模相对较小,在此之前秦晋也早将其里里外外的清理了一番,确认不会有任何不法之人混迹其间。

    如果让天子一直在城北桑林之侧,唯恐会有不测,毕竟兵荒马乱未完全消弭,西内苑也有宫墙保护,虽然比不得太极宫大明宫的高大,也足以应对突发状况了。

    这是确保局面稳定的基础条件,绝不能再大意了。

    现在的长安城包括皇城在内,只要清理余孽的事体没有完成,大权便一日攥在秦晋的手中。

    这于秦晋而言,可说是在险恶激流中,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大唐立国百多年来,还从未有过任何一个臣子,手中可操如此重权。

    天子一连三道敕令的褒奖,让神武军一系人马从郑显礼至普通军卒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不论如何,神武军的地位保住了,秦晋的前途或将一片光明。

    不过,老天往往如此,在扔给人一块肉以后,总会在这块肉的周围创造出令人厌恶至极却又驱赶不尽的苍蝇。

    现如今,这个苍蝇的角色便由观军容使鱼朝恩取代了。

    作为观军容使,鱼朝恩毫无顾忌的进入城内,在安国寺堂而皇之的“办公”了。

    他盯住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原本北衙三军之首的龙武军。如此一块肥肉,他自然不打算放过。

    陈玄礼虽然没有被罢官夺爵,但谁都知道此人的官场生命已经在他选择错误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还有身受重创的龙武军长史,也被重点“保护”起来,只要重新整编龙武军的事顺利完成,便可寻机罗织罪名,将这两个人或打击下狱,或撵出长安。

    当然,这都是后话,当务之急要以最快的速度,将龙武军变成一支听话的人马。否则鱼朝恩这个观军容使永远都只是一个挂名的处置使。在这其间,他也没忘了给他的眼中钉,也就是秦晋添点堵。

    城中官员之中,或多或少与神武军各军校间有亲族关系的,不少人都以勾连叛逆之名被抓了起来。

    杨国忠负责政务,此时也进了城,不过他对皇城一带心有余悸,加之太极宫被烧的一片狼藉,皇城内的各处官署也受到波及,于是也住进安国寺,与观军容处置使鱼朝恩“合署办公”

    当他得知鱼朝恩使的小手段时,立时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大使好手段,只要顺藤摸瓜,不愁扳不倒秦晋那竖子!”

    鱼朝恩阴恻恻一笑,杨国忠的建议正与之不谋而合,他就是要自下而上,将秦晋麾下的臂膀们一个个牵连进来,以剪除其羽翼

    鱼朝恩与高力士、边令诚乃至程元振都大有不同。前三者经历过漫长深耕,才渐渐位居高位。他们都有着循序渐进的晋升过程。而这位观军容处置使不同,几乎是一夜之间就由地位卑微的宦官,一跃而为身具天子符节的大使。强烈的地位反差,使得他大有腾云驾雾之感,此时再看昔日间须得举头仰望的杨国忠,不过是一条摇头摆尾的狗而已。

    当然,两人现在需要合作,各取所需,鱼朝恩便也毫不吝啬他的小脸。

    “杨相公可有了对付高仙芝的办法”

    裴敬等人怒气冲冲的去找秦晋拿个主意。

    “是可忍孰不可忍,想不到扳倒了程元振,扳倒了杨国忠,竟又让鱼朝恩这个阉竖抬起头来,骑在咱神武军的脖子上拉屎!”

    “诸位稍安勿躁,鱼朝恩暂时还不敢胡作非为,这么做无非是虚张声势而已。”

    秦晋立即据表陈情,向天子鸣冤。他选择了一条出乎麾下所有人预料的反击办法,将问题抛给了天子。

    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几乎就在半个时辰以后,天子的敕书便再次颁行。

    其中一点明确指出了清理叛逆余孽的标准和界限,凡是涉及有功文武官员的族中之人全部予以搁置,不得深究。

    得到消息后,鱼朝恩只好偃旗息鼓,不敢再找神武军的麻烦。神武军众将皆大欢喜。

    这些人中,唯独郑显礼仍旧忧心忡忡。

    “天子事事迁就大将军,这与天子的性情大不相符,唯恐日后会有反弹!”

    秦晋笑他杞人忧天



第二百四十七章:将军起杀心
    天子恢复对长安控制的第二日,所有的龙武军全部调到城外以北的禁苑整编。负责各门防务以及巡查治安的,除了神武军以外,还有观军容处置使鱼朝恩重新招募而来的羽林卫。

    原羽林卫在李泌围攻兴庆宫时已经全军覆没,死的死,伤的伤,投降的投降,被俘的被俘。由鱼朝恩新组建的羽林卫已经与之没有半分关系。其中军卒多数由十六卫各军中征募而来,旅率队官等低级将校则从神策军中抽调,而重要的高级将校全部一反常态,均任命的阉人宦官。

    不过,毕竟要建成一支军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所以,羽林卫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在人数上与神武军旗鼓相当。

    这支新羽林卫渐次开进长安以后,主要负责清理兴庆宫,以及兴庆宫周边的一些坊市街道。其中,永嘉坊和胜业坊首当其冲。

    高仙芝的宅子就永嘉坊内,按理说这等权贵高官才能居住的坊内,是绝不能容平头百姓随意出入的,但从这一日开始却一反常态。不断有身份未名之人冲进坊来,高呼着勿放纵了可耻叛逆,高仙芝。

    甚至连高府的家奴出门置办物什,都被这些“义愤填膺”的百姓捉住狠狠痛殴了一顿。

    最初之时,永嘉坊内居住的其他高官还亲自人到安国寺寻杨国忠来主持公道,驱赶乱民,恢复治安。但杨国忠却只说,民意不可违,若非做过亏心之事,岂会怕有鬼上门

    吃了软钉子的这位高官灰头土脸的回到家中,立刻宣布关门闭户,不许一人出去,也不许一人进来。通过杨国忠的态度,他已经意识到,这些闹哄哄的乱民,与安国寺中主持政务的杨相公关系匪浅。

    高仙芝在兴庆宫一战中身受重创,自然也不可能亲自出来料理外面闹事的乱民。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自幼习文,于兵事一窍不通,只能干瞪眼睛没有一点办法。

    激烈的冲突在当天午时突然爆发了。高氏的家仆可并非是普通的奴仆,都是高仙芝收留的伤残边军,这些人虽然手脚或多或少都有残疾,但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勇士,岂能忍下这口窝囊气

    当这些乱民再度殴打出门采买的家仆时,怒气终于爆发了,这些在兴庆宫之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军”挥舞着木棍铁锹一窝蜂的冲了出去,顷刻间就将这群围聚在永嘉坊内的乱民打了个措手不及,然后又一鼓作气将其统统赶出了永嘉坊。

    但是,“乱民”毕竟人多,在“援兵”赶来之后,破坏了永嘉坊的坊门,再次冲进永嘉坊,高氏的“老军”家仆便再也顶不住了。毕竟他们深有残疾,又刚刚经过了一场恶战,耗尽了绝大多数的体力。

    “冲进去,揪出罪魁祸首!”

    围聚在高府门外的“乱民”们纷纷呼喝,声势震天。

    高府家老在院墙之内登上小楼放眼愿望,却见成百上千人涌入了坊内大街,不禁心惊肉跳,如果这些人一旦冲击高府,他们势必将难以抵挡。

    他们这些人倒不怕死伤,可高相公身有重伤,又岂能受这些黔首折辱

    如果高相公当真做下这等不臣之举也就罢了,乱民喊打喊杀也是罪有应得。可高大夫明明没做过这等叛逆之事,甚至还鞠躬尽瘁,不顾生死安危。而今又被有心之人恶意中伤,他们这些做仆从的,伤心、愤怒,却没有任何办法。

    怎么办高府家老此前亦是安西老军,此时虽然心惊,却远比寻常人镇定,思量片刻便有了主意。

    为今之计也只能去寻神武军来为高相公主持公道了。

    虽然兴庆宫一战中,高府的安西“老军”也曾与之对垒,但秦晋的名声一向不差,他也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求一求人了。

    这位家老不敢从高府大门出去,便先从院墙翻进了隔壁的宅子,然后又一连翻过了几处宅子之后,甚至还在经过的各处宅子里闹出了一些小麻烦,最终才偷偷的溜出了永嘉坊。

    秦晋这两日也是忙的焦头烂额。长安城中叛逆大多数都已经伏法,让他感到头疼的是,那些趁乱抢劫杀人的乱民。这些乱民里既有身有恒产的良民,也有无产无业的流民。
1...105106107108109...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