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抓到流民以后,也不予处罚,按照早先的规矩,无一例外全数驱逐出城。捉到身有恒产的,羁押处罚以儆效尤。
但即便如此,城中的乱命仍旧屡抓不尽。在兵变的十几日中,不少人抢劫奸淫,杀人越货。报复者刀枪相向,打杀的一塌糊涂。
不得已之下,秦晋只能下了狠心,宣布两日之内全城昼夜禁反行,一旦发现不法闹事者,分为轻重两档处罚,仅仅是违禁则羁押罚金,如果有不轨之举则立即斩首正法。
也就在这个当口,高府的家老撞了上来。
最初之时,他是被当做游荡的乱民被抓捕的,按照秦晋新颁布的政令,至少也当被羁押罚金。但他此来是有大事相求于神武军的,便高呼自己是高相公的家老,请秦将军救命。
军卒们听他喊的言之凿凿,不敢轻易处置,便将此人交给了裴敬。
裴敬见到高府家老,大致询问了一番后,心中忿忿。他虽然早得知了鱼朝恩针对高仙芝的消息,却也没想到竟做的这般无耻。但他也不敢擅专,于是又将这位家老带到了秦晋所在的办公之地。
当秦晋听说了高仙芝的处境之后,不禁勃然大怒,如果这些人去闹杨国忠,去闹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他一定会睁眼闭眼。可在乱事即起之时,唯一一个不顾生死站在李隆基身边的,就只有高仙芝一人,甚至力战重伤,险些丢了性命。现在大事底定了,居然又污蔑他投降了叛逆,还能再无耻一点吗
“卢杞何在”
“末将在!”
“点起人马五百,速往永嘉坊平乱!”
秦晋已然动了杀心!
&nb
第二百四十八章:天子积威重
“杀人了,杀人了……”
一声凄厉的叫喊使得场面更是乱上加乱,这些人毕竟没上过战场,没见过血腥,哪里能是神武军的对手卢杞在对方向他叫嚣的第一时间便毫不犹豫的下令弩箭齐射!
如簧箭雨一经射出,拥堵在坊门前,气势汹汹的“乱民”立即便像割草一般倒了一大片。
飞溅的鲜血,凄声的惨叫,都剧烈的刺激着在场的“乱民”!
他们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笃定任何人乃至神武军都不敢下杀手,可哪想得到那位神武军年轻的主将竟一言不合,便下此死手。
然则,后悔已经晚了,不管这些人在意识到恐惧以后如何讨饶,神武军的弩箭一连射了三轮。待稍歇之后,中箭死伤之人已经有百多人。
卢杞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冷冷的吩咐麾下之人冲永嘉坊内喊话。
“堪乱严令,违禁闹事者论罪当斩,永嘉坊位于禁中脚下,在此处冲撞宰相府邸,更是罪加一等。现在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就此放下手中的‘武器’束手就缚,或可有一条活命,如果负隅顽抗,定当格杀勿论!”
这一声声抑扬顿挫,永嘉坊内外顿时又引起了阵阵骚乱。
有胆小的立刻丢掉了手中的木棍等物,胆大的则不相信对方敢将他们全杀光了。于是,聚众闹事冲击高府的“乱民”就在这一刻两极分化了。
“别,别再射了,俺,俺们投降……”
还有一批人则在“骨干”的怂恿下,继续嚣张的叫嚣着。
“有种就把俺们都杀了,不敢不敢就是小妾养的!”
“对,有种就杀啊……”
面对这些人的声声叫骂,卢杞只报之以冷笑,先组织一部分人将放下武器的“乱民”一一收拢控制,及至初步处理完毕后,才将目光重新落到了不肯投降之人的身上。
再看那些人都纷纷寻找隐蔽之物,躲藏在其后,以防止神武军的弩箭再次齐射。不过,他们却猜错了卢杞的心思。对付这些人,他有的是办法。
“冲进去,捉活的!”
卢杞一声令下,围在永嘉坊外的五百人渐次向坊内冲击。
永嘉坊被毕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在训练有素又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神武军面前,就像毫无反抗能力的鸡雏。不过片刻的功夫,就已经有数百人被打翻在地,痛苦的在尘土里翻滚着抽搐的身体。
那些先一步放下武器的“乱民”见此情景都暗暗庆幸,幸亏投降的早,否则也一定像他们一样,被打的满地找牙,甚至丢了性命。
恰在此时,高府大门忽然打开,一群仆从冲了出来,对着慌乱成一片的“乱民”就是一通拳打脚踢。
原本紧张到极点的场面,竟然就此转危为安。
不过,永嘉坊坊门下却早已经血流成河,神武军的弩箭就好像死神之箭一样,收割了近百条愚蠢的生命。
经过统计,不肯放下武器又负隅顽抗,而后被活捉的“乱民”共有二百余人,他们原本以为接下来就是押解到大牢中受些皮肉之苦。可万万想不到的是,一直不甚说话的卢杞,竟又骤然下令。
“这些人屡屡犯禁,又负隅顽抗,罪加数等,立即枭首示众!”
一句话将所有人都吓傻了。
“饶命啊……”
“俺们是奉了杨相公之命来的,谁敢杀俺……”
……
顿时间这二百多人在绝望中陷入了歇斯底里,有人拼命的磕头告饶,有人依旧态度强硬,声言背后有人撑腰,如果胆敢将他们枭首,必会有人为他们报仇!
卢杞是何许人也,这种虚言恫吓又岂会将他吓倒他当然知道这件事的背后有杨国忠和鱼朝恩在背后搞鬼,但他就是要针对这两个人,大不了再痛痛快快打上一仗。
“砍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命令,宣判了这些人的死刑。
为了达到震慑效果,卢杞特地将这二百多人押解到了东市前的广场之上,然后强制排开,分别行刑。
两百颗大好头颅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纷纷滚落在地。就这还不算完,卢杞又命人在东市前的广场上竖起了十几个高杆,然后将二百多个首级穿成串分别挂了上去,以此来震慑城中不法。
在处决了负隅顽抗的“乱民”之后,卢杞又下令将那些主动投降的疑虑押解到京兆尹大狱中去。由于此乃非常之时,京兆尹的全力已经全部被身在安国寺中杨国忠所暂代。京兆尹王寿更是惶惶然不可终日,生怕下一刻便会有天子使者来宣布罢官夺职,甚至要了他的性命。
不过,等来的却是数百个聚众闹事的“乱民”。
卢杞亲自拜访了京兆尹王寿,要求他组织人手,将永嘉坊的高府严密保护起来,不许任何人再冲撞。
但是,王寿却颇有顾虑,在这种时刻表面看已经风平浪静,实际上仍旧暗流汹涌,一旦不小心站错了队,就有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卢杞哪里会给王寿考虑的机会,当即就要将他撵出去然后代其行事。
王寿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再看这群神武军身上人人带血,以为要对他武,吓得三魂七魄丢了一半。
“别,别动手,我干,我干还不成吗”
由于兵变大乱,京兆府的差役至少有三成没来应役,但这也足够了,王寿生生组织了四五百人,专门派在了永嘉
第二百四十九章:相公有心虚
“去,去把杨国忠招来,让他当着朕的面把弹章表文里的话原原本本的说一遍,难道他就不知道脸红吗”
大唐天子李隆基突然爆发了,由于情绪激动,胸口随之剧烈的起伏着。 鱼朝恩彻底不知所以,按照他与杨国忠所推断的,天子应该暗恨秦晋,巴不得借口将其处置了才是,但是看现在的情形,天子倒有意袒护那竖子了
鱼朝恩虽然颇有些志得意满,行事也愈发高调,但他不是个愚蠢的人,在摸不清天子意图的前提下,是绝不会贸然表态的。随着天子的发怒,他表现的就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直匍跪在地上,以头点地,不敢有片刻大意,更不敢随意发表看法。
大约小半个时辰以后,杨国忠惶急不安的来到了天子临时所居的西内苑。在路上,早有宦官将天子发怒的事偷偷禀报于他。
“臣……”
尚未及杨国忠行礼完毕,李隆基便怒气冲冲的将几分表文甩到了他的脸上。
“朕还没追究前事,现在就急着网罗朋党了吗”
一句话将杨国忠惊的浑身战栗,天子的指责对他而言可说是前所未有的。第一点,前事未及追究,这个前事究竟指的是什么是“厌胜射偶”一案,他背地里做的那些手脚,还是兵变中应对不力的责任
对此,杨国忠更偏向于,天子所要追究的是前者。如果这件事被一连揭发了出来,还能有他的好吗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第二点指责,“网罗朋党”!在这个时代,最忌讳的就是大臣“党同伐异”,因为权臣结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不轨。比起来,这一点是更让杨国忠恐惧难以自制的。
“圣人明察,臣虽然无能,却忠心可鉴日月。朋党之说,万不敢苟同!”
杨国忠就势跪了下去,伏地大哭。
他可以承认自己无能,却绝不敢承认自己网罗朋党,党同伐异。
李隆基的目光中神色复杂,但语气仍旧透着逼人的寒意。
“不敢苟同”
一连冷笑了三声之后,李隆基竟然欲言又止了,好半晌之后也没再说出一句话。
这更让杨国忠摸不清头脑,他本就在兵变中表现糟糕,毫无作为,如果不是天子一再重用,他怎么能轻易的重返政事堂,复任宰相呢现在,杨国忠不知道自己打击秦晋的举动究竟触碰了天子哪一则底线,哪里还敢轻易的辩解只不停的自称有罪,又声声表达着他对天子的不二忠心。
就这样毫无营养的反复揪扯了将近一个时辰,李隆基的怒火竟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老迈的天子不但赐宴于杨国忠,甚至还交给了他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修缮兴庆宫。
太极宫已经焚毁了七八成,大明宫更非李隆基的首选,只有兴庆宫,只有住在兴庆宫里,李隆基才会由衷的觉得安心。
其实,兴庆宫在兵变中几乎未有损毁,所谓修缮,不过是在向严国忠表明,他要返宫了。
而负责清理兴庆宫的一直是秦晋的神武军,现在天子让杨国忠负责最后的清理,不是表示信任和重用,还能是什么
尽管杨国忠摸不清天子究竟是如何想的,但他还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为天子返宫做最后的准备。
杨国忠和鱼朝恩打击高仙芝与秦晋的举动先后失败,知道短时间内无法扳倒这两个人,只得偃旗息鼓,以静待时机。毕竟来日方长,谁能笑到最后,还是个未知数。
如此三日之后,大唐天子李隆基低调的由建福门进入长安城,返回了兴庆宫。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隆基在进入兴庆宫之前,先一步去了永嘉坊,看望了重伤将养的高仙芝。
这则消息一经传出,此前所有关于高仙芝的不利谣言,全部一扫而空。
在此之前,朝野内外已经盛传,高仙芝的处境堪忧。也许天子仍旧对其杀意未消,否则便不会纵容默许了杨国忠和鱼朝恩在背后搞的那么多龌龊动作。
但是,一千条一万条谣言都抵不过天子的这一举动。在返宫之前,看望了高仙芝,无疑是在向朝野上下释放信号,天子有意重用此人。
回到宫禁之中,李隆基伫立石阶之上,不免百感交集,眼热鼻酸。回想连日来的遭遇,就像做梦一般,以至于此刻身在兴庆宫中仍有不真实之感。
事态的发展果不出百官所料,即便高仙芝尚在养伤之中,天子的敕书便迫不及待的颁行朝野了。韦见素不出意料的被百官夺职,听后处置。高仙芝则再进一步,成为宰相之首的中书令。
朝野上下对此反应莫衷一是,有人欢喜,自然便有人忧虑忐忑。
其中百般滋味在心头的,当非杨国忠莫属,他盯着这个宰相之首的位置已经有半年之久,但不论他如何努力,老天似乎总在捉弄他,将他折磨的惨不堪言。如果他不是在兵变之初到东宫去为难太子,便也不会在第一时间被生擒活捉,也不会给了高仙芝表现自己的机会。
但这些都是既定事实,就算杨国忠把肠子都悔青了也没用,他也只能一边暗恨诅咒,一边静候着合适的机会再做奋力一击。
不过,更让他时刻感到危及与芒刺在背的则是手握军权的秦晋。经过半年多以来的揪扯,
第二百五十章:天子心难测
范长明出的主意,杨国忠深以为然,这个老杂毛虽然让人厌恶,但想出的法子却又总能得到他的认同。
“嗯,杨某记下了,你这几日不要出去乱走了,程元振也将你招了出来,神武军正捉你呢,现在满长安城都是你的画影图形。”
不知何故,杨国忠虽然对这位一同钻过狗洞的难兄难弟厌恶至极,却又收留了他,保护了他。
“多谢杨相公挂怀。”直到此时,一直颇显硬气的范长明,脸上才显出了一丝黯然之色。“卑下不过是个蝼蚁般的人物,于大局无足轻重,如果秦晋那小竖子逼迫相公过紧,就是将卑下交出去也无妨!”
“杨某虽然不是君子,也断然不会坐下此等事来,向那竖子低头!”
范长明的话显然让杨国忠感到大受羞辱。更何况,他也从未有过这等心思,于是对这个老啬夫更加厌烦,只想快点离开这座独立的小院落,眼不见心不烦。
得了范长明的主意以后,杨国忠开始盘算着究竟让谁来做此事才妥当。在兵变中,他的不少心腹都受到李泌的处决而身死,现在要找一个既有能力还信得过的人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思来想去,一个人选出现在了杨国忠的脑海里。
一向善于钻营的杜乾运,在兵变中瞅准了方向,在最后时刻倒向了秦晋,从而成为为数不多的笑到最后的杨系旧部。
现在杨国忠重入政事堂,再次位居宰相,他相信以杜乾运的为人,一定不敢拒绝。
事实上,杨国忠的猜测也大致没错。杜乾运这个人没有一贯立场,不过是个善于钻营投机的小人。然而,小人自有小人的好处,他不会毫无理由的忠于某个人,当然便可以因为足够的利益而背叛某个人。
杨国忠拿出的筹码足够诱惑,杜乾运也不禁大为心动。
“杨相公错爱,卑下何德何能敢当如此……”
杨国忠哈哈大笑。
“杨某早就有意为你争取这个位置,现在总算如愿。所以勿要推辞,否则白白便宜了旁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