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因而,第五琦出于对以往战例的研究,谨慎的提出了他的看法,希望能够引起秦晋的重视。
秦晋揉了揉眉头,又以询问的目光看向韦见素,他可不理会韦见素是否喜欢沉默,他需要的是韦见素这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说出自己真正的看法。
看到秦晋征询的目光,韦见素就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便只好捋着胡须说道:
“第五相公的意见老夫身为赞同,不过也还有几点补充之处,朝廷的粮食补给既要供给军队,还要满足民营的用度,这两者的比例如何分配。一旦史贼叛军发起反击
第一千八十五章:各方蠢欲动
“至于河北的局势,种种迹象都表明史贼内部已经发生了内讧,他们之所以没有对颜抚君的行动做出反击,应该是急着北上夺权了!”
终于,秦晋说出了他的最终意见,这些并非都是毫无根据的揣测,而是汇总了诸多情报以后所做出的合理推断。
神武军的密探早在至德二年就已经渗透进了河北,经过了几年的经营,已经发展成了一只不小的情报网。实际上,密探的工作并不复杂和神秘,绝大多数时间他们都只是在侦查和记录叛军内部重要官吏的出行轨迹,以及民间的诸多突发事件,甚至连一些不起眼的事件,也会被记录一并以加急快马送往长安。
神武军于长安设置的一个专门公署就会对这些汇总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虽然有着七天左右的滞后性,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已经是难得的效率了、
“内讧”
第五琦和韦见素异口同声,他们都没想到秦晋所说的这种情况。
“大夫此言可有确实的证据”
秦晋指着面前案头一叠公文,那些都是各地送往长安的情报经过汇总分析后得出的最终结论。
正是有了这些情报作为基础,秦晋才大胆的决定派出颜真卿以巡抚河北道的名义招抚灾民,同时将灾荒后而出现的势力真空纳入朝廷的掌控范围之内。
“两位相公先看看这些公文,觉得是否可以作为确实的证据!”
事实上,第五琦和韦见素都已经被秦晋这跳跃性的话锋转换弄得有些晕头转向。两个人分别从那一叠公文中各自拿过了一半,眯起眼睛仔细的观看。两人虽然是政事堂的宰相却从来无权插手神武军内部的事务,更是从未见过神武军内部的公文。因而,两人隆而重之,又满怀着好奇之心。
果然,神武军内部通行的公文比起政事堂的公文而言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五琦作为能力极强的宰相一眼就看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政事堂每日所处置的公文和奏章,往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在无伤大雅之处显露几许才学造诣。而神武军的这些公文则大大不同,除了言简意赅之外,在描述具体数量时,比如出行车马之类的,都以精确数字表述。这一点更是大大有别于政事堂的公文,因为寻常官吏们只会用一些模糊化的表述,比如若干,数万之类的字眼。
第五琦所观看的那一叠公文中,其中有一张引起了他的几大兴趣,其上详细记录并分析了史朝义于邺城的一举一动,甚至连他一天出几次城,每次出城的具体时间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与史朝义的出行记录一并列出的,还有史思明的记录。史思明于半月前在禁军的护卫下离开范阳南下,在邺城东北方向不足百里的肥乡驻扎。
而后的记录没有了,因为史朝义忽然于某天彻底封闭了邺城,不许百姓自由出入,而据其他地方的密探送回来的零星消息表明,史思明的人马已经在陆续北上,甚至已经到了真定一带。
让第五琦觉得疑惑的是,史思明为什么要离开范阳南下到邺城的肥乡,而史朝义作为史思明的嫡长子,既没有到肥乡去谒见,也没有什么表示欢迎的举动,这都是既不符合常理的。
然则,更加不符合常理的事,史朝义的兵马陆续北上,居然就没有史思明表示反对的消息,甚至连一丝阻止的迹象都没有。
除非史朝义已经不在乎史思明的感受,甚至于史思明的感受在此时早就没了威慑力。
这种情报记录就算让第五琦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史贼内出了内讧。
他对神武军密探的能力丝毫不会怀疑,仅凭神武军这么多年以来几乎未尝一败的战绩而言,已经是冠绝天下的了。不论来势汹汹的安禄山叛军,还是野蛮骁勇的吐蕃奇兵,最终不都栽在了神武军手里吗
意识到这些以后,第五琦最初来见秦晋时的担心已经都转成了一股隐隐的兴奋。
“以子弑父,叛贼内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安禄山不就是为其子安庆绪所弑吗现如今史朝义弑了史思明,怕也没什么奇怪的!”
第五琦是个大胆的人,假设自然也极为大胆。与之对面而坐的为监督却只是盯着手中的公文,一张一张仔细的观看,并不多说一句话。
“倘若史贼朝义果然以子弑父,仅仅让颜抚君开拓民营怕是过于谨慎了!”
就在刚刚,第五琦还言辞激烈的反对在河北道开拓民营,赈济灾民。可这一眨眼的功夫,他又觉得仅仅开设民营接纳流民是不够的,还应该趁势攻入河北,打史贼叛军一个措手不及,说不定一鼓作气就能拿下范阳呢!如此一来,计划三五载的大战用一年便打完了,对朝廷,对天下百姓可都是难得的幸事了。
“下吏不才,愿请缨到洛阳去,督调粮食!”
秦晋笑了,第五琦刚刚还旗帜鲜明的反对,现在居然又要主动请缨,看来他也从中嗅到了史贼内部的某些味道。
&nbs
第一千八十六章:夜入贼巢穴
裘柏对封常清的胆量也是叹服不已,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不要命的主,但也还是低估了许多。如今存了混进范阳城的打算,稍有不慎便等于送羊入虎口。
不过,封常清这千余人所面临的危机已经不是送羊入虎口,坐镇范阳城的史朝清显然并不打算放他们进去,只是希望周边各军镇的兵马堵在范阳城外,成为一道可以消耗史朝义兵马实力的肉墙。
如果混进城去还能有侥幸,如果一直留在城外,早早晚晚都要面对史朝义兵马的攻击,因为史朝义为了夺权必然会强攻范阳,一旦强攻范阳 ,所有挡在范阳城外面的各军镇兵马就会首当其冲的成为肉墙。
何敞对这种情况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不过裘柏却是嘲笑了那史朝清一番。
“史朝清以为将各军镇的人马都挡在城外就能如愿了怕是恰恰相反,只会将范阳周边各军镇的兵马推向史思明!”
道理很简单,没有任何人是傻子,会等着送死,既然史朝清居心不良,谁又会为其舍命送死呢不过,封常清等人就尴尬了,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史朝清守城守得更久一点,只要时间拖延的足够长,便会给河东方面的兵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然则,现在的情况却是被挡在了城外,他们固然也可以假意投靠史朝义以保全实力,但这就与初衷背道而驰了。他们怎么可能帮助史朝义迅速的干掉史朝清以稳定局势呢
“史朝清这个蠢货如意算盘打的精细,却是下了一招臭棋,如此下去不但各军镇与其离心离德,就算城内各部怕也会因此而人心不稳。如果,史朝义本就在范阳城内留有亲信密探,再趁势作乱,只怕用不上大举攻城,一次小小的兵变就能彻底解决了这个无能的家伙!”
裘柏的话有点多,但也扭转了他留给封常清何敞等人的印象,这并非只是个送信的军中小吏,胸中实在是有些胆识和韬略的。
“如果有人能与史朝清直接对话,说不定可以劝说他改变主意,毕竟还有不少人对他是抱有幻想的,看看城外没有离去的那些兵马,应该尚处于观望阶段,一旦事态明朗,就算他想通了,也只能是无力回天!”
何敞神色一动,说道:
“郑敬不是说他曾为史朝清部将吗何不用此人……”
封常清摇了摇头,说道:
“郑敬是个狡猾的人,他为了自重才有如此说法,现在看来史朝清对此人并没有另眼相看,否则也不会将他的人马也一并留在城外用作肉墙了。现在唯一能够与史朝清说得上话的人,只有那张炎。然则,张炎入城容易,出城怕是并不容易!”
何敞将郑敬和张炎的情况简明扼要向裘柏介绍了一下。裘柏闻言,顿时一拍大腿。
“大夫行事何其不密如果张炎与大夫只是虚与委蛇,一旦设计赚大夫进城,大夫又如何应对呢”
裘柏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何敞也被他惊出了一身的冷汗,禁不住看向封常清。
“如此说来,咱们还不如混进城去活捉了史朝清便走,好歹也落下个功劳在身。”
封常清再一次摇了摇头,面色凝重。
“咱们此来原本就是一场豪赌,如果仅仅是抓了个史朝清,对战局不但没有补益,反而在客观上帮助了史朝义。若是如此,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咱们又千里迢迢的到这龙潭虎穴来作甚了”
何敞也有些急了,说话时的语气并有些激动。
“何长史也不必着急,咱么相机行事,至少这一日夜内还不会见分晓的!机会,机会总有的!”
封常清不语,他在盘算着最坏的打算,如果不行怕只有翻回头对付史朝义了。史思明的这两个儿子相比较,显然是史朝义更有能力,史朝清仅从这布防上看就是个没有什么能力的蠢货。
但这是最后的打算,至于具体如何布置,只能随机应变。
实际上,裘柏嘴上这么说只是习惯性的安慰,如果没有变化,他们在城外将陷入一种难进难退的尴尬境地。
正在几个人沮丧的当口,郑敬急三火四的来了。
“张炎,张炎出城了!”
张炎
封常清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兴奋和激动,同时他的内心既纠结亦忐忑。正如裘柏所言,张炎并非是一个可靠的人选,他带来的任何消息都是具有好与坏两种可能的。
然则,有变化总比没变化要好得多,在战场上厮杀了几十年,大大小小的仗又有几次不是赌博呢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必胜之战,也没有必败之战,关键在于主将敢不敢赌。
封常清是个敢赌的人。在这一瞬间,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跟着张炎进入范阳城,至于后续如何,总要尽力而为。
见到众人以后,张炎第一个便向封常清下拜。
“小人险些误了大夫大事,但总算来得及,在大王面前寻了个借口,出城与大夫一晤!小人竭尽全力劝说代王,奈何代王听信了掾吏的建议,不肯放一兵一卒进城。小人此次出城,便是不想有始无终,如果,如果……”
话还未说完,裘柏却站出来将其打断了。
“你必须返回范阳城,裘某愿与君一同入城,只要能见到史朝清,便有八成把握可以说服他!”
&
第一千八十七章:轻信于斯人
诺大的厅堂灯火通明,却只有史朝清一人,掾吏周挚刚刚奉了命令去捉拿张通儒,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急的他坐立不宁。
张炎的到来让他的焦躁情绪有所缓和,史朝清几步上前,一把拉住了张炎。
“先生出城,可有甚收获”
这代王府中的掾吏,除了周挚以外,就是张炎最受信任。见到史朝清如此信赖的神情,张炎内心中涌起了些许的歉疚,然则这就是弃暗投明的代价,大丈夫生逢这乱世,自然要有所为,而非有所不为。
一念及此,张炎心底的那些歉疚也就所剩无几了,他抬起头来,直视着史朝清,说道:
“下吏出城得遇一奇人,有忠言待进!”
张炎将话说的很玄,史朝清眨了眨眼睛,有些呆住了,继而目光中露出了欣喜之色。
“这位奇人现在何处快带来见我,不,我要亲自去迎接他……”
兴奋之下,史朝清居然有点语无伦次了。张炎知道,此事已经成了一半。
“代王勿忧,这位奇人就在门外候见,随时可以……”
不等张炎把话说完,史朝清已经急不可耐的奔了出去。张炎见状,不禁哑然失笑,看来这位身兼监国重任的代王已经被危机吓得焦头烂额了。
一旦跳出了既有的圈子,再回头看从前的自己,张炎竟觉得那是可笑之极的。就资质而言,史朝清连个中人之资都不算,这样的人就算你想扶,又怎么能扶得起来呢
站在代王府门外的裘柏被吓了一跳,突然间到中门大开,一个身着锦袍并未戴冠的年轻人急吼吼奔了出来,再看这锦袍年轻人身后跟着一溜小跑的张炎,登时也就明白了,这必是史朝清无疑。
史朝清几乎是边走便大声呼唤。
“先生,笑声,朝清迎接来迟……”
这阵仗可将裘柏惊得不轻,他原本还在思量如何才能大费唇舌的将史朝清说服,现在看此人的态度,竟将自己视作了救星一般,真不知道那张炎在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直至此时,史朝清才醒悟,居然忘了向张炎请教这位奇人的名讳,站在裘柏面前是竟显得有些尴尬。
张炎自然懂得这些人情礼节,马上介绍着:
“这位是来自河东绛县的裘先生!”
“在下河东裘柏拜见代王……”
说着,裘柏作势欲拜,史朝清已经将之视作救命稻草,又怎么可能真的让他拜下去呢赶紧双手用力扶住了裘柏的双臂,惶恐道:
“先生可不要折煞朝清,先生请随朝清入府一叙!”
进入代王府的同时,史朝清便吩咐人预备酒菜,这个时辰就算用过了晚饭,也过去很长时间了,大可以当做夜宵,边喝边谈。
酒肉很快被端了上来,裘柏却暗暗发笑,这叛贼的儿子虽然锦衣玉食,却是于中原礼仪并不通晓,哪有初次见面便以酒菜招待的就算为了表明重视,也只须正堂相见,奉以茶汤便是。
不过,裘柏这次进城是做说客的,目的就是要说服史朝清,至于什么礼仪不礼仪的,谁还顾得上呢。再者,他这今日急着赶路,到现在水米未进,早就饥肠辘辘,也就敞开了吃肉喝酒。
酒肉下肚,裘柏登时就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力气。
一旁陪坐的史朝清早就急得如坐针毡,但还得装作极有耐心的模样,见裘柏放慢了喝酒吃肉的动作,便正身一揖道:
“朝清面临困局,还请先生不吝教我!”
这时,之间裘柏抹去了嘴巴上的油渍,说道:
“代王的布置大有问题,敢问城外的勤王兵马因何都堵在城门外而不许入城呢”
“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