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秦晋有些生气。
“怎么,难道就只能什么不做,这才遂了意”
一直微舆论束缚手脚,秦晋也早就不厌其烦,秦晋今次莫名发火,实际上也不全然是因为此。
寿安公主道:
“夫君手握权柄,如果不以非常人之心忍耐,又怎么能成就大业呢”
秦晋觉得很累,不想与虫娘说这些话题,每日里处置公务,活人,杀人,对他而言不过是东东手指,些几个字的事情,然则对于许多家族而言,却可能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所以,秦晋每每处置关于人命的公务,必会谨慎行事。就算前些日子逮捕奸细事件,除了在刺杀时当场击毙的,那些仅仅是受怀疑的无籍之人,也只是悉数被充入到苦力营中,没有按照第五琦的建议,疑虑处死。
这并非是秦晋妇人之仁,以杀戮治政只会换来更大的反弹,只有让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恢复到盛世时的水平,吃喝不愁,参与谋逆的人自然而言就会少了。
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官吏可以,对待最难料理的百姓却是不合适的。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道琐事烦恼,他现在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带着镣铐跳舞的人,一言一行都要思虑数次才能付诸实践。比起从前带兵的日子,现在虽然权倾朝野,却一点都不轻松。
然则,秦晋现在已经被推着向前不断奔跑,没有停下来喘气的功夫,一旦停下来,便如逆水行舟一样,很可能就被滚滚的河水冲走了。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秦晋便让严庄去京兆府调来了关于秦执珪的涉案卷宗。
严庄除了是丞相府司直以外,还兼着京兆尹,对他而言正是分内之事。
秦执珪的卷宗很简单,就只有一卷公文,记述文字也不过寥寥数百。
严庄看着秦晋的表情,小心问道:
“丞相因何对此人突然这般关心”
与此同时,他也在暗暗的嘀咕着,此人也姓秦,莫非与丞相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让然,秦晋今年刚刚满三十岁,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私生子,要么就是族中子弟!
“丞相若要保住此人,下吏便设法为之!”
想要救一个人,作为积年老吏的严庄有一万种办法,如果救下这个秦执珪,简直易如反掌。
“不,不是救下他,而是查出真相!”
“真相”
严庄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他的经验,秦执珪的卷宗寥寥百余字,并非经手的官吏糊弄了事,而是案件的事实清楚,简单明了,而且人证物证俱在,是一个铁的不能再铁的铁案了。
这还能有什么真相呢
秦晋叹了口气,他在卷宗里也看不到其中有什么可以怀疑的问题。
“实话说吧,这个秦执珪是我的堂侄,如果他果真是被冤枉的,便还他清白,如果罪有应得,就算我身为丞相,也救之不得!”
当他得知秦执珪果然与秦晋有亲族关系时,便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但还是有着不少疑问,这个秦执珪既然能被征辟到政事堂为吏,又是乡里推举的孝廉,应该是有才能的,但为什么才在政事堂做了个从九品的小吏呢
秦晋现在于军中朝中最缺的就是亲族子弟,如果提拔几个安排到关键的位置上去,这才是最为稳妥的。
但严庄是何许人也,深悉人情世故的他便觉得,秦晋也许是和族人有着矛盾,这才会两不相问。但族人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如今秦执珪遇到了生死祸事,站出来帮忙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秦晋只求真相而不求救人,这就难办了,因为在他看来,如果只求真相,秦执珪九成九是难逃一死了。
“如果丞相不愿徇私,或可求了苦主,上堂求情,按律可免死转为流徙!”
“此事容后再议,先查一查真相如何吧!”
秦晋觉得头疼,直觉告诉他,这一回,秦执珪的案子简单明了,绝难脱罪,自己与宗族的过节怕是越结越深了!
然则,严庄的想法与秦晋又是大不相同,他觉得有些事秦晋不便做,自己却可以做。回到丞相府司直的官署以后,严庄立即招来心腹,进行了一番交代,他要先寻着苦主,无论威逼利诱,总要让对方改口再说。
与此同时,又行文京兆府,令京兆少尹亲自复查此案,如果有问题,则更好,省了不少麻烦事。
很快,京兆少尹就赶来汇报复查情况,还是与此前一般,秦执珪口口声声指称自己冤枉,但案件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人证物证俱不容否认,这个死罪是无论如何都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抽丝又剥茧
“甚自杀而亡这,这怎么可能”
尽管严庄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还是吃了一惊,亡者自杀难道就是为了冤枉秦执珪这不符合逻辑和人之常情嘛。
“你当真不认识……”
严庄的疑问还没有说完,秦执珪就已经情绪激动的叹道:
“我就说了,你们都不会相信我的,我初来乍到,怎么会与人结下生死之仇呢何至于杀人可,可也不至于被人陷害如斯啊!”
严庄本不是个擅长断案的人,心里想着,默认秦执珪所说的是真的,那么就要找出亡者的出身与各项不为人知的关系。这些,都在案卷上是没有记录的。
京兆少尹秦镐则是断案决狱出身,对于各类案件十分了解,他也早就听说了秦执珪自称冤枉,现在见这位丞相府司直兼京兆尹的上官意欲为秦执珪开脱,便也十分善解人意的出着主意。
“此类案件一般而言是难以成立的,但如果能够证明亡者于秦执珪有过节,许多难以理解的事情就都迎刃而解了。”
回到京兆府的中堂,严庄忍不住又叹息一声。
“此事真难为也!”
案情本就简单明了,硬是让他找出可以翻案的因由,除非,除非造假。
但是,以严庄的估计,秦晋绝非有意让他造假,因为假的总会露出破绽,一旦露出破绽,被世人所诟病,为政敌所攻击,问题就严重了。
不过,严庄又想为秦执珪脱罪,原因很简单,他就是要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不如此便不足以证明自己有着过人的手腕和能力。
思来想去,严庄竟是想不到一个完全的办法。
按照从前的那些惯用手段,收买证人和苦主的套路,只要有心人很容易就会将其揭穿,可如果当真假设其为冤枉的,想要找出其中的问题也是难上加难。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派出去寻找苦主家人的心腹回来了。
“禀司直,那些人都已经被第五相公以扰乱治安意欲谋逆的罪名送进了苦力营!”
“还有此事”
严庄的眼睛登时一亮。这让他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京兆少尹程镐也很是吃惊,道:
“既然如此,何不以赦免其罪为代价,让他们,让他们先承诺呼吁追究秦执珪的罪责,保住秦执珪的性命,然后再从长计议!”
这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但严庄却摇摇头,拒绝了。
他改主意了!
“少尹不觉得,这其中大有蹊跷吗”
“下吏愚钝,请司直明示!”
严庄冷笑,他发现了可以扭转问题的关键所在,又看向程镐。
“第五相公清理不在籍的黑户,所为何事啊”
“自然是……”
经过严庄的提醒,程镐猛的恍然大悟。
“难道,难道他们都与谋逆有着干系”
“正是如此!查,查下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只要那些人参与了谋逆,秦执珪不但无罪,还有功呢!”
“下吏明白,下吏这就去安排!”
说完,程镐迟疑了一下,又多嘴问了一句:
“敢问司直,这秦执珪何德何能,能够劳动司直亲自,亲自关注此案呢”
严庄瞪了程镐一眼,轻声斥道:
“不该知道的不要问,会惹祸上身!”
至此,程镐也明白了,这个秦执珪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世,否则以严庄的身份地位,绝不会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九品小吏亲力亲为。
忽然,他意识到了某些关键的问题点,比如这个秦执珪姓秦,莫非,莫非与丞相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干系
不过,程镐也对这个猜测是有所怀疑的,假如秦执珪与秦晋有关系的话,入朝为官,又怎么可能当一个无职无权的九品小吏呢
带着这些疑问,程镐出具了京兆府的公文,到苦力营去提审亡者的家人。
然则,那些人虽然身在苦力营,却都一致的表示,必须追究秦执珪的罪责,也不会与其做交易,否则便对不起亡者的在天之灵。
碰了一鼻子灰的程镐只得灰头土脸的回去向严庄复命,实际上严庄早就料到了此事不会如此轻易顺利的了解。
“敬酒不吃,便让他们尝尝罚酒吧!”
严庄决定亲自出马,很快就从那些人所在里坊的家中搜掘出了命令民间禁止拥有的弓弩,十余具。
实打实的物证被运送到了京兆府,严庄指着这些强弩冷笑道:
“程少尹,你说说,他们是不是非要吃罚酒啊”
程镐心惊肉跳,不明白那些人是否当真有谋逆之心!
不等程镐答话,严庄又道:
“继续去查,所有与这一家人有关系的人,哪怕只说过一句话的人,全都抓了,一个都不放过!”
闻言,程镐心头更是突突乱跳,他觉得严庄有些小题大做,动静搞的这么大,万一,万一引发百姓的不满,而招致非议与攻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见程镐楞在当场,严庄皱了皱眉头。
“还愣着作甚漏了一个,你这京兆尹也别做了,回家抱孩子去吧!”
这话说的刻薄,但也让程镐猛的惊醒,暗暗警告自己,只要按照司直的话去做就好了,毕竟这位资历并不算深厚的司直才是丞相的心腹啊。
若论与秦丞相的亲疏,严庄有着第五琦与韦见素都不具备的优势啊。
如今有这棵大树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时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湟水有鄯城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遣返假使者
。“将军息怒,一路上索要金钱的官吏多了,外使臣也是不胜其扰,便以为这一路上都是贪图钱财的人,现在才知道将军高义,唐突了将军,请恕罪,勿怪!”
很显然,中年人不但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话,对唐朝的风土人情也颇多了解,就连马屁都拍的很是高明!
陈长捷冷着脸,看着面前这个自称吐火罗使者的家伙尽情表演。阅人无数的他,在见到此人的第一眼开始,就有种预感,此人绝非善类。
但是,在没有抓到把柄之前,又没有理由将这些人全数抓捕。
毕竟他们持有吐火罗国王的国书,而且还有朝廷出具的回文,哪一样都对的上号。就算造假,也未必能够造得如此真实,如此无懈可击。
“城外最近盗贼横行,贵使不如随我到城内安歇。这里绝非久留之地,休息几日后,本将自会派遣军卒护送你们返回长安!”
陈长捷的态度如此坚决,中年人哪里还敢当面反对,只得应付道:
“如此便有劳将军了!”
中年人的计划里,本没有进入鄯城这一项的,但是驻守鄯城的唐朝将领明显是个狡猾的人,将他们礼貌的请进城,名义上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实际却是就近监视。
跟在中年人身后的随从都吓得脸色大变,他们毕竟是心虚的,进了城以后,可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不过,现在的情形就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容不得他们说不,唐朝将领的身后就是数百骑卒,人人弓弩在手,只要他们稍有不正常的表现,一通箭雨下来,恐怕就得死的干干净净。
陈长捷在表面上还是对中年人维持了最基本的礼遇,居所虽然比起长安的大宅小了许多,但酒肉却是管够。这让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一行人有机会大快朵颐一番。
吃酒喝肉,陈长捷只露了一面便以军务繁忙离开。
当屋中只剩下他们时,焦须瘦子在中年人耳边轻声道:
“不如趁夜杀了唐朝守将,抢了战马和食物,正好……”
“不行!”
话还没说完,焦须瘦子的话就被打断了,中年人拒绝了他的建议。
“唐人既然敢让我们进入鄯城,就一定做好了准备,如果冒失行动,只会给了他们大开杀戒的口实!”
在城外会面的时候,他在陈长捷的眼睛里曾不止一次的看到了杀机。
如果没有吐火罗国书与大唐朝廷的回书作为护身符,如果他们仅仅是普通的商贾身份,恐怕早就被这个杀掉了。
毕竟在戈壁深处杀几个商贾不是什么了不得事,然则擅杀使节,问题就严重了。
所以,中年人还是对自身安全有一定信心的,只要他们表现的一切正常,不被抓到破绽,就不会给了陈长捷杀人的口实。
到了夜里,中年人躺在胡床上,辗转反侧,忽然听到外面有行军的嘈杂之声,登时便紧张的一骨碌做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