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周国当然是让人羡慕的国家。国盛民富兵强!传统的儒生士大夫虽然看不上,但是一部分受了新学影响到士子,却想以周为师。
哪怕在正经科举出身的低级文官中,想以周为师,变法强国的人都不少。
变祖宗之法当慎之又慎!武好文说,周国乃草创初兴之国,又取地燕辽,而非在中原建立基业。犹如白纸一张,可尽情发挥。而我大宋,一百数十年家国,又上乘五季隋唐,种种制度,绝非一日而成,乃是数百年积淀而来。不可暴易,否则国将不国!
何法不可暴易?赵佶又问。
诸般法度之中,以土地之法为根本,最不可易!武好文说,周之暴,在于以土地养武士。周举国之地,凡九千万亩之数,其中八千余万亩,皆养骑士府兵。有骑士庄园府兵田庄二十多万处。都是官授职田,不可分割。
一国之财,终是土地为本。周国以国家财富的七八成之数养武士,其国如何不强?其民如何不暴?土地尽予武士,国用只得出于工商,其国如何不重视工商?所以周法的根本在于土地!而我朝能将天下田土九成之数,尽赐带甲之士吗?
若能,数年可得百万壮士,平金灭周,不在话下!
若不能,又何以法效暴周?
武好文没有说错,武好古搞得那一套强兵之法,究其根本,就是用一国财富的大部分养武士了。
虽然宋朝的税收大部分也用于养兵,但是税收本身占一国财富的比例是根低的。
后世的强国税收可以达到gdp的百分之二十以上。但是宋朝没有这样的收税能力,真正能收到官府手中的,能有几个百分点就不错了官府收到几个百分点,经手的官吏至少还得捞上相同的数目,而且许多士绅豪商又有的是办法逃税,所以寻常百姓的税赋压力是很大的,没有多少增收的空间了
而反观周国,并不是用税收养兵,而是用土地养兵,直接把一国绝大部分的农田草场分给了军事公民。虽然表面上看,周国的军费开支不多,但是一国大部分的gdp,实际上都用来养兵了。二十多万周国的骑士府兵所得到的收入,当然远远超过宋朝的将士了。
收入有了保证,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当然也有了保证。最重要的是,那些军事公民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国家的主人国家大部分的财富都是他们的,他们不是主人谁是主人?元首武好古要完蛋了,他们也得跟着变穷光蛋,家里的老婆孩子都得饿死。
因此到了存亡之时,这帮军事公民是要拼命的。而且老子死了还有儿子,哥哥死了还有弟弟,甚至老人妇女都有可能上战场所以周军就是不可战胜的军队!
而大宋,虽然有了不少新式军官,但是普通的士兵和基层军官太穷了。也没有什么值得他们拼命保卫的财产,所以遇上真正的强敌一定会出毛病的。
赵佶叹了口气:我朝也养士一百数十年,只可惜所养之士,皆不能持戈而战
陛下,武好文道,我朝所养之士是用于安内的。暴周所养之士是用于攘外的。所以家兄虽开数千里之国,却不敢为帝图皇,还要打着天下为公的招牌。原因就在于此!
武好古的天下为公,不是说为亿万劳苦大众谋福利,而是为几十万公民谋利益。而这几十万公民中的大部分又是军事公民,所以大周是和军事公民在共天下。统治者必须不断满足军事公民对土地的需求,国家才能平稳向前。
因此从长远看,大周共和国是一个极具扩张性的国家,每一代的元首,都必须进行一番军事扩张,以便为新增的军事公民争取土地。
但是天下间的土地总是有限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土地更加有限,而人们占有土地的**,总会比土地更多
另外,保持军事公民和工商公民之间平衡,以及共和国上层豪门和基层军事公民之间的平衡。说起来就不简单,做起来就更不容易了!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秦汉隋唐四个大一统王朝,多多少少都有点军功爵,也就是靠军事地主从军卫国的路线。但是这套路线都因为找不到那种既富又弱的扩张对象,而走到了末路。
而赵宋的路线,则是干脆放弃扩张,专心安内。因此大宋的土地和兵役是脱钩的(绝大部分情况下),掌握广大乡村土地的不是军事地主,而是诗礼传家的士大夫地主。他们以科举考试,而不是军功作为保持和提升门第的手段。
当然了,士大夫地主也不排斥工商,兼营商业手工业的地主大有人在。他们和周**事地主的区别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土地私有,主要通过买卖获取(买卖是否公平是另一回事);二是以科举为主要的上升通道,以做官为最优的敛财手段。
也就是说,宋国的士大夫获取土地靠买,周国的军事公民获取土地靠封;宋国的士大夫聚敛钱财主要靠贪,周国的军事公民则主要靠抢呃,都不是什么好人!
不过依靠贪污的士大夫对皇帝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历史上的宋明清三朝,被手底下人从宝座上揪下去的皇帝也的确没几个。而之前的朝代,那可就是各种篡位,各种谋逆,皇帝这门职业真是太危险了
赵佶现在也明白这些门道了,他叹了口气:行祖宗之法,一百数十年矣,岂是说改就改的?而且上上下下,皆是士大夫国家不依靠他们,还能依靠谁?
陛下圣明。武好文道,朝廷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武夫公民治天下。若弃士大夫,则无大宋天下矣。
所谓弃士大夫,就是停止科举,重分土地!
大宋的人口至少是大周的八倍,土地(耕地)至少是大周的五倍。如果分土地,行军功,废科举。百万壮士也是可得的!有百万授田之军,平金灭周,不在话下。
可问题是大宋靠什么去进行这种烈度的改革?
赵佶一叹:武卿,朕已经知道了所以朕自有主张,不会被书生狂言所左右,你尽管放手去和金国谈判,哪怕百万岁币,也可以许给金人。
武好文长揖一礼,陛下圣明!
htt:
第1252章 国贼当诛
大宋道宗现在真是越来越圣明了看来多受点挫折还是有利于一个皇帝的身心成熟。
什么联金灭周,什么四方灭金,什么让草原之明去西方抢劫的,赵大皇帝一概不理。
赵佶现在就是一心一意做缩头乌龟,老老实实交保护费。派武好文去大同卖国,一年最多可以给大金国一百万缗的岁币。
同时又将大宋市场对大周敞开,什么天津布长芦盐燕山铁辽东面界河船酒中仙的,统统敞开了卖!
而且大宋的黄金白银和铜,也可以不受限制的流往天津。
总之,大宋现在就是大周国的模范殖民地了!
当然,大宋也不是大清。大清的生产力和西方列强不在一个档次上的。而大宋的东南沿海,现在也溜达进了资本主义门槛。京东上海明州泉州广州五大商市的工商业可不比天津弱小。
而且大宋也有自己的殖民地,一个是和大周共有的南洋都护府辖区,另一个是刚刚被征服的交趾国
另外,大宋的新学发展也不慢,大学开了一堆,新式军校也开了个武学学宫。宋国每年毕业的新学人才,数量也不比周国少。
而且还有宋国境内还有理性派这样的新学山头,还有理学和道教道德宗这样半新半旧的学派。
停滞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儒家道家思想,也在宋道宗统治时期,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
而拥有青城学宫,玉清道德宫,武学学宫和辟雍学宫,附近还有嵩阳书院的开封府,现在也成为了可以和天津海州相媲美的新学中心。
开封城南,青城学宫,论道殿中,今天可是挤满了穿着儒服的士子,七嘴八舌议论不休,热闹的都快赶上一个鸭子塘了!
十年前那场差一点动了刀兵,还让蔡京蔡卞两兄弟灰溜溜下台的论道,就发生在这里。在那之后,这座大殿的名称也被改成了论道殿。渐渐的成了各种思想进行碰撞交流的一个学术圣地!
哦,顺便一提。思想这个东东,靠统一,靠一个声音是没有办法取得进步的。搞这玩意就得思辩,思考加辩论。各种各样的思想凑一块,在一片骂战中互相交流融合,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所以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对于一个领先的文明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文明没有地方去吸收更加先进的知识,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前进。
而如今的大宋(包括大周),在吸收了西方哲学并且诞生了实证理性理学道德宗等学派和教派后,实际上已经站在了人类文明的巅峰。必须自己去探索未来了!
另外还需要一提,这个时代还不存在独立于哲学的自然科学。历史上,大科学家牛顿最著名的著作就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那种不思考哲学问题,一心一意只搞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中世纪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为探索科学的工具本身就来源于哲学。
实证论理性论分析论(逻辑论)等等,现在都是实证理性理学道德宗等学派和教派的工具,怎么可能回避不用?不用还搞什么研究?
所以大宋比较宽松的舆论和学术氛围(相对而言,没有火刑柱,也不用石头砸人,甚至不会像阿三辩法那样辩出人命),就给各种学术间交流和升华,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
而这几年,因为宋道宗沉迷道教和学术研究,使得开封府在学术上的管制更加放松。连天文这个一直以来的学术禁区,也基本放开其实开封府不放开,天津市那边也早就放开了!
不过今天聚集到青城学宫论道殿的士子们,并不是来讨论什么哲学问题的。
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来!
士子书生,向来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
虽然他们通常不会披坚执锐去为天下而战,但是嘴炮还是要开足的。
青城学宫论道殿,在许多时候也会变成在京的士子学生们议论朝政,品评高官的去处了。
今天开封府的士子书生,还有一些背了一屁股房贷的低级官僚们聚在这里,要议论的就是刚刚传来的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朝廷又出了卖国贼了!
这次卖国的贼人名叫武好文!哥哥是叛国贼,弟弟是卖国贼武氏一门,真是没有好人啊!
武好文这次卖国的罪行是签订了《宋金盟约,根据盟约,大宋从今年开始,每年要给金国八十万缗铜钱或等价绢帛的岁币。
一年八十万啊!都是民脂民膏比昔日大宋给大辽的岁币都多三十万!
更可恨的是,金国并没有打到黄河边上,甚至连雁门关都没过,只是派出一些草原蛮子骚扰了一番。软骨头武好文就卖国了!
而且河西天理教的天理子章理最近还提出了一个四方灭金策。
要集中大宋大周西辽和凉国四方的力量,一举毁灭大金。
这真是大宋张扬国威,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怎么就卖国了呢?
国贼不诛,大宋危矣!天下危矣!吾等武学学生,当挺身而出,为国除贼!
发出怒吼的,是一位穿着红罗袍肚(一种武职服饰)的武学学宫生员。非常年轻,只有十七八岁。相貌却极为俊美。此人是西军名将,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儿子,名叫刘锜。
信叔所言极是,只有诛除国贼,大宋才能奋发!
对!我大宋的土地是周国的六倍,人口是周国的八倍,财入是周国的十倍,为什么会被女真蛮夷欺负?女真蛮夷为何不敢侵犯周国,偏偏要犯我大宋?还不是因为有武好文这样的国贼吗?
没错,应当诛此国贼!然后再讨胡虏!
对,诛国贼,讨胡虏!
诛国贼,讨胡虏!
一群和刘锜一样打扮的武学生都激愤起来,喊打喊杀,仿佛真要诛杀国贼武好文了。
听到武学生们喊出的口号,发起今天这场评论的状元公何栗和太学生(辟雍学宫学士)张浚都是脸色一变。
武好文虽然是卖国贼,但是他和武好古不一样。武好古从头到尾都是武资,而武好文是东华门外唱名的进士文让官啊!
而且武好文的散官位已经升到了从四品中大夫,还加了龙图阁直学士的馆阁职。
这是何等尊贵的文官啊!是武学生们可以喊打喊杀的?
如果是将来要做文官的太学生喊喊也罢了。反正太学一向号称无官御史台,伏阙上书,弹劾权贵的事情也没少干。
可武学生不一样啊!特别是现在的武学生是真的要下部队带兵的。
带兵的小武臣公然喊出要杀龙图阁直学士这种级别的文官这是要造反吗?
何栗皱着眉头冲太学领袖张浚望了一眼,出身名门,长相非常严肃,自带了不怒自威气势的张浚嗯咳了一声,站了起来,大步走到了一群武学生跟前。也不说话,只是目视刘锜。
刘锜认得张浚。张浚是太学里面的名人,刘锜是武学里面的一号人物。平日里面自然是有点交集的。
对于太学生,现在的武学生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太学,也就是辟雍学宫走得是新旧结合的路数,但还是以旧学为主。课程比武学要简单得多旧式儒学是易学难精,有点钻牛角尖的意思。粗通并不难,孔子孟子的理想读过几年书的谁不知道?
再深一点,无非就是将儒家的道理和《史记《汉书《战国策等史书上的典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论证。
武学学宫的儒学课史学课就教授这方面的知识!
所以太学生懂的,武学生都懂!
当然,文章还是太学生好,这个是没办法的。要是武学生能有太学生的文字功力,那就去读太学了。
而武学生要掌握的武艺军学算学地理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太学生则能装懂!
太学还有嵩阳书院都会教一点新学皮毛。有了这点皮毛,就能让太学生和进士在武学生新学生(新式大学的学生)跟前不懂装懂了这可真是讨厌到了极点,你要完全不懂,也就不能瞎指挥了,当个甩手掌柜也行。你要干脆真懂,那也不错。偏偏是不懂装懂,你说这怎么办?以后人家还得以文御武来指挥武学生呢!想想都气人!
不过想归想,面子上还是得尊敬张浚的。因为张浚是公认的太学才子,是必然会中进士的!
德远兄,刘锜拱拱手,笑问,不知咱们什么时候伏阙上书?
还需要伏阙上书吗?张浚沉声问,不是要诛除国贼吗?
这不是为了鼓舞人心嘛?鼓舞人心而已。
张浚点点头:信叔是武学生中的佼佼者,将来总是要带兵的,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喊打喊杀的事情,由我们太学生冲在前头。你们武学生跟随即可。
好好,刘锜问,咱们什么时候上书?
等!张浚道,等征交趾的大军凯旋,等武龙图返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