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永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沫奕明

    但凡事也有例外,象万历的老爸隆庆皇帝任命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就出自尚膳监,厨子出身,大字不识一个。但架不住人家会钻营,再就是和当时的首辅高拱关系好,高拱极力推荐,这样也坐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还有后来的“九千岁“魏公公,也是大字不识,但也是混得是风声水起。

    这段明贵,也是全挂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本事。先是抱孟冲的大腿,看到孟冲快要倒了,果断的重新站队,还落井下石,这才好不容易混到了现在的位置。现在直殿监的掌印太监年迈不大管事,平时也就是几个佥书各自说了算,这段明贵那更是春风得意。今天这两个倒霉蛋落在了他手里,那还不可劲的整治一番,更何况还有人给带了话……。

    听了段明贵一番阴阳怪气,夹枪带棒的奚落,李存义原本就一肚子的不甘,现在更是满心的不忿。正想冲上去理论,却被胡有德给拉住了。

    “呦呵……。这脾气还不小呀。敢情还以为自己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呢,还做着进事礼监的白日梦呢。呵呵……,昨天的事这宫里可是传开了,没把你两给打死,那是皇上仁义。在这老老实实的干活,懂些规矩,那咱家还能让你们的日子好过点,要是不懂规矩,呵呵……。“

    说完,段明贵那一脸褶子的包子脸,已变成了一副满脸横肉的凶相。

    “段公公,要说这直殿监,还不是您老人家说了算,我们两既被派到直殿监当差,那些规矩,我们自是晓得的。只是今日刚从乾清宫调过来,来得匆忙,这往后日子还长着呢,不还得靠着段公公您照应……。“

    胡有德心想赶紧把这”短命




第九章:大明版的“度娘”和“珠心算”
    “皇上口谕:李存义、胡有德办事机敏、处事果断,仍留乾清宫当值,随侍朕左右……。“

    说完张维抖了抖袖子,抱手而立,不喜不怒的对着段明贵说:“段公公,您看是等你立完规矩再带他们走呢还是……。“

    段明贵听完口谕,一瞬间,犹如头顶响个了炸雷,一时间呆呆的不知所措,可他这脑子却开始转开了。

    “不是说张维要倒霉了吗怎么一转眼这两小崽子就变成办事机敏、处事果断了他m的,敢情是自己被人下套了。可传话的人也就轻飘飘的说了几句,然后让自己看着办。现在反水说出实情,人家完全可以一推三六五,完全不认账,自己更是两头不是人,那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眼下这情况,幸好事情还没做绝,还有转圜的余地……。”

    段明贵想明白了,背上的汗毛已是被吓得根根竖起,赶紧起身和张维说道:

    “张公公,张公公,您可千万别生气,别跟我这腌臜的粗人一般见识,在这您才是规矩。今天这事都是下面那几个狗杂碎给撺掇挑拨的,我这也是想着跟两位小公公开开玩笑,吓呼一下他们,没想动真的,没想动真的……。”

    段明贵又换成了那副包子脸,边说边指着带进来的那几个人。心想现在这局面这几个不大不小,不高不矮,拿出来背锅正好合适。

    “恭喜两位公公。两位前程远大,大人有大量,今天的事别放在心上,这玩笑开大了,让两位受惊吓了,两位先压压惊……。”

    段明贵又走到李存义和胡有德的身边,殷勤的拉着他们的手安抚着,悄无声息的把两个银锭塞到了他们的手中。李存义刚想推脱,就被胡有德拉了拉袖子。

    “皇上还等着呢,走吧。”张维淡淡的说道。

    “干爹,这武英殿的活,我们还没干完呢”胡有德眼珠子一转说道。

    “两位公公,还是侍候皇上要紧。张公公,您说对吧。”段明贵想赶紧把这两位爷弄走,眼见张维不置可否,面无表情,就赶紧又说。

    “两位公公是干大事的,这些粗活就不劳动两位挂心了,我让他们擦干净。不……我让他们给”舔“干净……。“,这时段明贵为了把事情赶紧摆平,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张维微微笑了一下,就带着两个倒霉蛋离开了武英殿。

    一行人走在回乾清宫的路上。

    胡有德和李存义满心感激的对张维说:“多谢干爹出手搭救,干爹的恩情儿子们永生难忘。今生来世,就是做牛做马,也要回报干爹。“

    “你们以为干爹的面子有多大,这个恩是皇上给的。你们要记就记皇上的恩,要做牛做马就给皇上做……。“

    听完张维的话,李存义和胡有德已经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乾清宫的书房内,万历正专心致志的翻阅着《永乐大典》的书目。《永乐大典》书目就有60多册,就象是图书馆的书目和内容检索系统。而且采用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排索引方式。先根据辞目的声韵,找到辞目所在位置。找到辞目之后,辞目下面罗列出了凡是包含这个辞目的记载。这些记载还列明了出至哪篇文章,哪本书籍,作者是谁……。如果把辞目看成是关键字,那整部《永乐大典》就可以看成是大明版的“度娘”,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人文风俗,无所不包,就是一本大百科全书。

    万历兴奋的看着这些前世被当成国宝的书籍,发现这部《永乐大典》的价值绝对超出自己的想象和预期。前世的时候,自己要是能找到这么一部大典来查阅,当初批评那些网文作者技术硬伤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查资料累成狗。就算是刷科技术发展史的论文都不知道可以刷出多少篇。

    一些古老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要么因为新工艺的出现淘汰了旧工艺,旧工艺没有相应的记载而失传,要么是因为师徒之间口口相传最后断了传承。在现代要想考据一项生产工艺的历史发展,找资料都是一件头痛的事情。要想找到一条与大明目前的工农业生产水平相匹配的发展路径,这大明版的“度娘“绝对是一大助力。

    万历一边有目的的检索、挑选辞目,一边整理记录下来以便以后查阅,不知不觉已经记了十几页,隐约感到手有些酸了……。

    张维带着两个倒霉蛋回到了乾清宫。

    万历看到两个倒霉蛋的衣服带着污渍,好多地方还是湿的,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不忍心的说道:“你们两个受委屈了。”

    两人一听扑通跪下了,“皇上,奴婢们不委屈,谢皇上的恩典。”

    “都起来吧,站着说话,给朕说说到直殿监之后的事。”

    于是两人就把到了直殿监之后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还把段明贵塞给他们的十两银子也交了出来。万历听着讲述眉头直皱,对这个直殿监的佥书敢这么明目张胆感到不可思议。

    “张伴伴,这段明贵是什么来头”

    &n



第十章: 张伴伴有银子吗?借给朕一百两
    “胡有德,那你还会些什么“万历问道。

    “皇上,奴婢除了能写会算之外,好象没什么会的……。”胡有德满脸羞愧的说道。

    此时他在心里暗骂自己,平时不务正业,这下好了,皇上问起来,自己拿得手的本事是一点没有。李存义平时看起来呆呆的,没想到这次可是在皇上面前长了脸了……。

    “皇上,胡有德平时喜欢琢磨摆弄一些器械,象什么纺车、风箱、水磨、水碓之类的,他最是喜欢,常常一看就是老半天。御用监常有重物入库需要码堆抬高,他还做了个吊车……。”

    李存义看到胡有德此时非常尴尬,就赶紧帮着说。

    “这些都是些不务正业,奇技淫巧的东西,莫要再说了让皇上笑话……。”

    胡有德赶紧打断了李存义的话,心想这哪里是拿得上台面的本事,李存义又发傻了,这哪里是在帮我呀,搞不好还会惹皇上不高兴……。

    “吊车能吊多重的东西,能省多少力……。”万历听后饶有兴趣的问道。

    “皇上,这吊车最多只能吊起两百斤的东西,省不了什么力。奴婢以前在御用监任监工一职,专司监管库房物品搬运、进出、存放。奴婢看到御用监库房入库码堆,每个箱都重,堆放两层之后,不借助梯子来抬就很难再码高了。如果借助梯子抬重物,又很容易摔坏东西伤着人,所以一般只码两层。一间库房那么高,只码堆两层觉得浪费了地方。”

    “奴婢就琢磨着用滑轮、粗麻绳、木架子做了个吊车。先两人合力拉绳,把箱子吊起来,木架子下面有小轮,再把木架子推到要堆放的位置对齐,然后再慢慢放下……。”

    胡有德一边说,心里一边嘀咕,就这玩意,皇上能看得上。

    “这个法子你是怎么琢磨出来的那这滑轮是用什么做的用了几个……”万历一口气问了几个问题。

    “奴婢看到内官监的工匠在维修房屋的时候,用滑轮把砖石瓦块往高处运,于是就想,这个法子也可以用来吊箱子。不过他们用的是固定现搭的架子,奴婢就想着改了一下,在木架子下面安上了轮子可以推动,这样用来吊箱子码堆就合适了。”

    “滑轮就用了一个,是奴婢请内官监木作的工匠用车轱辘的轴瓦改的,木架子和轮子也是请他们做的。这吊车只是奴婢瞎摆弄出来的小玩意,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还请皇上莫要见笑……。”

    胡有德此时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万历问这么细的用意是什么。

    听完胡有德的讲述,万历已经大概明白了这吊车的样子和工作原理。利用的是滑轮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原理,虽然只用到了定轮滑轮不能直接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式。拉绳子把东西吊起来,总比肩扛手担的把东西抬到高处要省事不少。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人还不会利用动滑轮,如果再用上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来省力,那这就更好了。

    这两个在皇宫里管库房的小宦官,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问题,想法子解决问题,就单凭这一点就比前世里看到的,很多在岗位上混日子的人强多了。鲁迅先生说过:科技就是为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是他老人家说的吗管他呢,凡不知出处,皆是鲁迅生先说……。)。

    谁说宦官太监都是大奸大恶之徒,专做坏事不做好事。那革新改良造纸术的蔡伦、还有下西洋的郑和,那不也都是宦官吗。所以说这还得要看上位者怎么用人,用好了,利国利民,用不好那就是大奸大恶了。

    万历本来还在苦恼,从哪找些可靠的人手,现在身边就有两现成的,于是心情大好。

    “胡有德,你这才是实心用事,把平时琢磨出来的东西用到差事上,很好,很好,以后就要这样,遇事多琢磨多用心……。“万历不失时机的赞许道。

    胡有德心情大定,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对边上的李存义也报以感激的眼神。李存义此刻更是喜形于色,比自己得到皇上的赞许还高兴,不住的点头称是。

    张维此时的脑子完全跟不上趟了,皇上和那两人的对话,自己怎么就听着是懂非懂。要说李存义的心算,还能理解一点,可这胡有德的吊车,自己就想不明白。这两小兔崽子从小被自己认作义子,从小开始调教,怎么就没发现他们还有这些能耐……。

    这皇上也是,怎么就对这些东西这么感兴趣,贴身侍候皇上这么些年,以前没发觉呀,真是匪夷所思。还好,这计算和器械虽不是经史正途,但也不是什么歪门雅道。要是这皇上对什么求仙问道、声色犬马兴趣浓厚,那自己的好日子才算到头了……唉,想不明白就先不多想吧。

    万历完全不知道张维看到这个场景后,心里会想那么多。于是说道:

    “张伴伴,拔一百两银子给他们两,他们两个不当值的时候就到宫外四处去看看,看到市面上如果有什么算术、器械、百工、水利、农学、医药方面的书就替朕通通买回来。银子不够了再叫你拨……。“

    万历现在迫不及待想要了解这个时期的大明,虽然有《永乐大典》这个神器在手,可必竟已经成书近两百年了,这两百年有哪些发展呢自己现在又出不了宫,昨天费尽心思编的那套故事,现在还没看到结果。只有先从书上了解了,必竟这些类型的书籍以后也是要收集的……。

    &



第十一章: 冯大伴吃瘪
    李太后带着冯保一行人回到了乾清宫,知道万历正在书房看书,心里那是十分高兴。就马上严厉的示意身边的人不要出声,以免打扰皇上专心看书。那架势就象现代的一些家长。我家的宝贝正在读书写作业,楼上养的二哈、楼下弹钢琴的小妹妹,隔壁打麻将的大爷、外面跳广场舞的大妈,你们统统不要发出声音,要是打扰到我家宝贝儿子学习,我跟你们没完……。

    李太后自己是平民小户的泥瓦匠家庭出生,从小没读过什么书。进了裕王府之后,可没少受读书少、没文化的气。当宫女时被其他宫女挤兑,成功进位侧王妃后,又被其他争宠的妃子奚落。所以她才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受二次苦,再遭二茬罪,吃没文化的亏。所以对万历学习方面的管教那是采用全场紧逼,人盯人战术,每天考核,日讲日清。

    摊上这样一个老妈,万历小同学就苦逼了,每天放学回来就接受考核,要求复述当天的讲课内容。如果讲得不对,那就罚跪。我滴个亲娘呀,现代的孩子是期中考、期末考、顶多有月考,万历要承受的那可是“日考”。要不是万历天资聪颖,受罚的次数不多,估计膝盖得跪出一层厚厚的老蚕来。

    今天万历自觉看书的场景,让李太后心里象吃了蜂蜜一样甜,她想着:“太祖爷保佑,皇上终于是懂事了。要是以前,只要不读书的时间,但凡自己不在他身边,那还不吵着要张维或者身边的近侍宦官带着出去玩了,哪里象今天这样。

    之前皇上身边那两个近侍宦官,就是耐不住皇上磨。然后又想着巴结奉承皇上,皇上一开口,就溜溜的带着皇上四处瞎逛了,也不晓得劝劝皇上。这样的人不能用,所以才把他们调开了。昨天新调来那两个嘛……。”

    李太后突然想到今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怪事,也顾不得打不打扰万历读书了,就叫人把万历请了出来。

    “皇上,今天那两个小宦官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皇上把他们再调回来,这样做得对。本来陈太后和我只是想把这两个小宦官先调开两天,问明白昨天的事再调回来,没说要把他们发到直殿监去。可这司礼监的人,和直殿监的人,办得那叫什么事,那是有人想兴风作浪、挑拨咱们的母子关系呀……。“

    李太后开始是对着万历说得轻声细语,后来则转向看着冯保,那眼神是极其不善,冯保都被吓得身体一哆嗦。

    李太后说这话,那可是三个意思。一是和万历表明调两个小宦官走,是陈太后和自己的意思,但绝对没有要惩治两人的意思。必竟昨天已经答应了只罚俸三个月,不能在万历心中种下这言而无信、出尔反而的一根刺。

    二是两个小宦官到直殿间之后的事情她也知道了,陈太后和自己的意思被执行成这个样子,也断定了其中有人混水摸鱼,所以也是怒火中烧。把话都讲到了挑拨母子的份上了。

    三是司礼监是你冯保的地盘,出了这样的事,你得有个交待。

    李太后刚说完,冯保就跪地上了,这才二月里的天,他那汗就出了一身。赶紧回话:

    “奴婢该死,没办好差事,奴婢该死……。“

    边说就边拿大耳瓜子往自己脸上招呼,那脸打得是啪啪的响。

    “太后娘娘,陈太后和您可是听着奴才叫人传话到司礼监的,奴才也只是按照您的意思说,先把那两人暂时调离乾清宫,那是没有一句多话呀。奴婢本想下午问明白事,就把他们调回乾清宫。可事情搞成这样,奴婢也是万万没想到呀。是有人兴风作浪,他们想挑拨的不止是皇家亲情,也是想挑拨君臣关系呀。奴婢回去就狠狠的查……。“

    冯保一边说,那眼泪流得也是哗哗的,心里想着赶紧先认错,然后再解释,把自己拉到和太后皇上一个阵营,自己也是受害者。

    万历从出书房门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位在隆庆、万历年间赫赫有名的大太监冯保。冯保比张维年轻,大概三十多岁左右,长得不算帅气,但五官端正,符合大明当代的审美观,绝对不象流



12345...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