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永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沫奕明

    “谢皇上。”

    那位学员,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建议,就能得到皇上的肯定,心里非常激动。其他同组的学员纷纷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

    “老张,赶紧召集各地有经验的窑匠到这里,和项目组的学员一起把测温锥给造出来。”

    既然已经知道了原理,又没有太大的技术门槛,剩下的就是反复的试验和验证了。现在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无非就是往里面砸银子的事了。现在银子不缺了,不用在这些地方,放在库房里也不能下崽。

    万历回到乾清宫书房里泡上一杯茶,看着茶杯中忽上忽下起起落落的茶叶。今天测温锥的事情,让他回想起前世和一些同事、科技圈朋友的一些讨论。

    为什么中华从十七世纪以后,科技慢慢落后于西方,以至于被全面超越,很多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归结于中西方对待科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不同。有人则认为是朝代的更迭、政治体制、儒学思想对科学发展的禁锢。

    但是却有一种人的言论却是中华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科学技术,有的只是工匠们生产中的经验总结记录而已。仿佛一切近现代的科学都是发端于西方,中华的古人们就是一群愚民。对于这种思想上的”洋奴”,前世的自己一向是嗤之以鼻。

    体制、思想、匠人地位等社会因素可能是阻碍中华科学进步的重要原因,但中华古人的智慧绝不可以轻视,他们目前所能达到的生产制造水平绝对没有想象中的差。那些离了电饭锅就不会煮饭、离了现代工具就不会制造的人如果真的回到古代,估计连废物都不如。

    自己未来将要思考问题是,怎样才能把那些阻碍科技发展进步的因素,一个一个的拔除。落后就要挨打,前世的体会太深刻了。

    .......................

    “英国公,你听说了吗彰武伯杨炳上的那道疏奏,现在兵部、内阁为这事都吵开了锅了。“

    五军都督府衙门内,定国公徐文壁和英国公张溶笑着说道。

    “吵有什么用此事只要张居正不跳出来反对,这些人就是再吵吵也没用。京营本就是天子亲军,新设一个车营又怎么了”英国公张溶不以为然的说道。

    “呵呵,这个新车营,军官的调派都是皇上一言而决、所有军饷花费都是皇上从内库里拿钱,兵部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他们当然不乐意。”徐文壁说完慢悠悠的呷了一口茶。

    京营等在京军官的俸禄都是不走兵部,是皇帝从内库中拿每年收的一百万两金花银中发放的,一年大概要发二十万两左右。但京营士兵的军饷钱粮是要通过兵部的从国库中拿钱,而且军官考核升迁也是要通过兵部。但这一次的新车营组建则完全绕开了兵部。

    “那些文官老爷们,在咱们武人面前作威作福惯了,估计看出一些什么苗头,怕是要坐不住了。”

    五军都督府对军官的升迁考核权,作战将领调配的建议权这些大权旁落之后,现在基本成了兵部的传声筒和摆设。就连贵为定国公的张溶,在某些公事上都被兵部的小文官怼得下不来台。新车营绕开兵部这些文官,由皇帝亲自抓,他们是喜闻乐见的。

    “就是,他们放任那些边将自己划拉银子蓄养家丁作战,就可以反对皇上从内库出钱练一个新车营这事如果那些人再吵吵,咱们该出声的时候还是要出声呀。”

    徐文壁的意思很明确,如果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反对。那就和勋贵们联合起来针对一些作战将领养家丁作战的事情上作文章




第八十一章:车营募兵(求推荐票)
    车营新招募军士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一样飞速的传开了。按照万历和俞大猷商议的募兵方案,此次募兵不打算从现有的京营士卒中挑选。招募的对象是京营士卒的子弟、京城附近卫所军户子弟和平民良家子弟,总额二千人。

    招募的条件是年龄要求16-18岁,身体健康、身高、视力均要达标,而且会骑马和能识字的优先。军饷待遇是每月饷银三两,饷粮八斗。条件算不上苛刻,但是军饷待遇却十分丰厚,引得不少人跃跃欲试。

    “老黄,车营募兵了,听说饷银和饷粮高得吓人。我们两都是骑兵,饷粮每月两石、盐两斤,实发到手的也有个八成。咱们的饷粮比起那些步卒来,算是高多了,可是和新车营开出来的饷来比,那简直没法比。”

    “我家那混小子年龄够了,也能骑马。我打算让他去试试,要是撞大运被选上了,那就不愁了。”

    京营两个四十多岁的老骑兵,一边在马棚给战马添饲料,一边在闲聊。

    “董大个子,你就别做白日梦了。这样的好事,轮得到咱们这些大头兵的头上”

    “你看咱们两都这把年纪了,已经算得上老弱了。按理说早就应该让自家的子弟接替,不就是因为没钱塞给那些吏胥吗”

    “新车营虽说饷银饷粮高,可是有多少千户、百户这些当官的子弟在盯着呢。总旗、小旗这些的子弟都不一定轮得上,还能轮到咱们这些人头上”

    老黄停下了手中的活,愤愤不平的说道。

    董大个子,听到老黄的这一番分析,就象是大夏天被当头淋了一桶冷得刺骨的冰水,但他还是心有不甘的说道:

    “贴告示的人说了,这次募兵由俞老将军坐阵。不看出身,只要符合条件,如果选不进新车营,也要优先补进京营中。管他选不选得上,我也要叫我家那混小子去撞撞运气。”

    “你家那二小子,能识字又会骑马,还会些拳脚功夫,你就不打算让他去试试”

    “董大个子,你说这回是不是又要整饬京营了”老黄对董大个子说道。

    老黄和董大个子两人,就是在嘉靖二十九年那次京营整顿中,作为骑兵被选入京营的。想当初两人也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也是意气风发,一腔热血。可是一恍二十多年过去了,两鬓已生白发,两人依然在京营当着大头兵。

    “唉,整一次能好几年我现在只想着儿子能不能进到车营吃粮饷,其他的爱怎么整都不关你我的事。”董大个子叹了一口气说道。

    两人在京营当了二十多年的兵,当官的克扣军饷、吃空额、有钱的花钱请人代出操、管事的吏胥索贿......什么样的龌蹉事情都见过。

    老黄从军营回到家中,看到自己家的老二黄继理正抱着一书在看。于是摇了摇头对他说道。

    “当初就不该让你识字,看书都把你的心看野了。过两天京营组建一个新车营要募兵,你年纪合适,又会识字又会骑马,你去试试。”

    “爹,我才不去当什么兵,我要考武举。”黄继理放下书,十分不乐意的说道。

    “继理呀,爹知道你的心思大,做梦都想考个武举人、武进士。都说穷文富武,你看看这个家能供得起你考上武举吗”

    老黄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是非常苦涩的,儿子有志向他感到高兴。可是全家老小就靠自己的那点粮饷和种的一些地,哪里供得起儿子考武举的花费。

    “新车营的粮饷高,而且募兵的人说了,会识字、会骑马的优先。董大个子家的儿子,大字不识一个,就会骑马,他都想去试试,你为啥就不能去试试要是选中了,吃上了军粮,家里也会宽裕一些。”

    黄继理听着老黄说的话,也不敢辩驳,只顾低着头,闷不作声。

    “你若有志武举,从军之后也可以发奋努力,参加武举试。这次提督新车营的是谁你知道吗”

    “是俞大猷老将军,你不是成天都抱着他写的兵书看,现在有机会到他老人家手下当兵,你还不乐意”老黄继续说道。

    “爹,是不是真的”

    黄继理听后两眼放光,此时把手中的那本俞大猷写的《续武经总要》



第八十二章:路遇马队(求推荐票)
    车营募兵的日子到了,天还没亮,黄继理就早已经吃完了母亲精心准备的早餐,带上准备好的干粮去约董大个子的儿子一起去西山军营。

    ”继理,竹水筒你忘记拿了。记得路上千万别喝生水,要是喝坏了肚子就麻烦了......”

    黄继理刚刚走出院门,他的母亲就拿着一个装满水的竹筒子追了出来。

    “娘,我知道了。”黄继理不好意思的挠了一下头,赶紧接过竹水筒。

    “要记住,出门在外千万不要惹是生非,遇到什么事,也不要强出头。赶到军营之后,你先吃点干粮垫下肚子,到时候才好力气。对了你再查看一下户贴带好了没有,千万别搞丢了......”

    黄继理的母亲继续絮絮叨叨的叮嘱着他。

    “娘,户贴我放在贴身的衣袋里了,丢不了。这些您都和我说了三遍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娘,您进屋去吧,我走了。”

    黄继理说完就转身超董大个子家的方向走去,但他的母亲依然站在院门口借着月光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暗暗祈祷着他顺利通过应征考核。

    “小碗...小碗...董小碗...你快点,趁早赶路凉快一点。”

    黄继理来到董大个子家的院子外面,冲着院里就是一通喊。

    “来了,来了,你别在那里乱嚎了。”

    “继理哥,我求求你了,以后别再叫我小碗了,听起来就象个娘们的名,以后还是叫我的大名董魁。”

    董魁打开自己家的门,一边走向院门,一边非常不乐意的说道。跟在他后面出来送他的妹妹捂着嘴在偷乐。

    “都叫了那么多年了,都叫顺口了,我一下哪改得过来。我答应你,以后有外人的时候不叫了。”黄继理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董魁满不在乎的说道。

    董魁从小就比一般的孩子长得粗大,饭量也大,还是呀呀学语的时候,一到吃饭就拿着自己的碗说:“小碗、小碗......”意思是嫌碗太小了,不够吃。这事在邻居之间传开了,”董小碗”就成了董魁的绰号。

    从小一起玩的小伙伴都叫他小碗,他也乐呵呵的。可是慢慢长大之后,他就对自己这个绰号极不满意了,总觉得这个听起来极度女性化的绰号,与自己浓眉大眼,五大三粗的身形极不相配。

    那些大人们叫他的绰号,他没办法。但是有小伙伴再叫他董小碗这个绰号,他就用拳头说话。慢慢只有黄继理一个人敢叫他董小碗了。因为董魁挑战了好几次,结果都打不过他。

    “小丫,我和继理哥走了,你回屋吧,在家好好照顾娘。”出了院门,董魁转身对身后的妹妹说道。

    “小丫,有什么事要帮忙,你就到我家去找我娘。”黄继理也紧跟着说道。

    “哥、继理哥,你们放心吧。”

    “哥,娘说了,出门在外你就听继理哥的,你要记得哈。”小丫头装着一副大人的口气和董魁说道。

    “好了,好了,快进屋吧。”

    董魁尴尬的说完,赶紧拉着黄继理走了,生怕这小丫头嘴里再说出什么让他难堪的话来。

    两人走到大路口又汇合了几个一同去应征的小伙伴,一行六人一路有说有笑的赶往西山军营。

    现在还没到立秋的时节,白天的天气依然比较热。但是早晚难得已经有些凉爽的感觉。黄继理、董魁他们住在城外,离西山军营大概十五里地左右,走过去大概要一个多时辰。

    走了半个多时辰,天已经开始亮了起来,黄继理觉得时间足够。看到前面路边一小块草地,然后就提议到那里歇一下脚,顺便喝点水。

    “继理哥,听我爹说,这次好多当官的子弟都想往这个新车营里钻。你说我们这些人还有机会吗”

    大家来到草地后,各自把从家里带来的干粮都堆在一起,围坐一圈,一边吃喝水吃干粮,一边聊天。

    “别的人有没有机会我不敢说,要说最有机会的还是我们。你看看你们几个哪个不会骑马那些步卒的子弟,会骑马的又有几个我就不信,这一个车营的兵,全都是那些当官的子弟。”黄继理给大家分析到。

    ”继理哥说得对,如果这个车营全是那些当官的子弟,那估计就是废物营了,你们说对不对呀。”董魁也跟着说道。

    “哈...哈...哈...,废物营。”

    大家听了黄继理的



第八十三章:军营门前的殴斗(求推荐票)
    “你们几个都站住,在路上是谁骂本公子”郑公子拦住黄继理等人的去路,一边玩着手里的马鞭,一边问道。

    “唉唉唉...你们这些人别围在这里看。赶紧滚蛋,小心小爷把你们一起揍了。”袁老六则在一边吆五喝六的驱赶着围观的人群。

    有些路过的人,本来还想停下来看看热闹,结果看到这帮子人,行事嚣张,出言不逊,估计都不好惹。大家都是来应募的,不想多生是非,于是走了个一干二净,一条路就剩下这两拔人在对峙。

    “俞老将军,您看那边,好象发生了什么事,要不要派人过去看看”

    陈矩陪着俞大猷刚刚走到军营门口,想查看一下应募登记的情况。眼尖的陈矩就发现远处有一群人把路挡了,于是拿起望远镜查看了一下。

    “没什么大事,估计是两群人要干架,咱们看看热闹再说。”

    俞大猷接过随从递过来的望远镜,顺着陈矩指的方向观察着,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

    陈矩听到俞大猷这么说,又看到他拿着望远镜兴致勃勃的看着。心里就在纳闷,是不是老将军很久没在战阵上冲杀,现在两拔毛孩子要打架也看得那么津津有味。

    陈矩不解的摇了摇头,也跟着拿起望远镜观察着事情的进展。

    “陈公公,你看那两拔人,要是真打起来,哪一方会赢”俞大猷一边看着,一边向陈矩问道。

    ”一边六人,一边八人。一边手里只拿着布包袱,一边手持马鞭。六人那方怕是要吃亏呀。”

    陈矩一边答,一边在心里嘀咕。老将军怕是童心大发,听那语气好象生怕那两拔人打不起来一样。要是因为两拔人打架,影响了今天的计划,皇上那边可不好交差呀。

    “呵呵,那可不一定,要是真打起来,我估计人多的那一方会吃大亏。”俞大猷笑呵呵的说道。

    听俞大猷这么一说,陈矩也对这场将要发生的打斗来了兴趣,甚至期盼着赶紧开打。

    “这位公子,你等纵马奔驰,溅起泥水污了我们的衣物。我兄弟一时口快,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还望公子见谅。”黄继理拱了拱手说道。

    “要我见谅,可以呀,本公子一向宽宏大量。是谁骂的站出来,我们每人抽他一鞭子,此事就算过去了。”郑公子轻飘飘的说道。

    ”要想不挨鞭子也成,从这里爬到军营门口也可以。兄弟们对不对呀”

    袁老六更是在一旁火上浇油,那群人一个个哈哈大笑,连声称赞袁老六的主意好。

    董魁一听这些话,哪里受得了这般侮辱,刚刚想骂,就被黄继理拉住了。黄继理觉得此事已经难以善了,但绝对不能冲动行事。
1...2324252627...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