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历永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沫奕明

    纪纶开始被这个学院的规模吓了一跳,于是接着问道。

    “学院里教授的东西,和对学员的管理,肯定会和玉熙宫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有一些东西不能大张旗鼓的传授和宣讲,只能潜移默化慢慢影响......”

    “这些你可以先不用考虑太多,现在你的首要任务是把学院建起来。然后招到足够多的学员。”

    万历此时的头脑十分清醒,皇家技术学院和玉熙宫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玉熙宫学员的来源是宫里的宦官、但学院的学员来源是一般的平民。玉熙宫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但学院肯定只能采取开放式的管理。

    那么在玉熙宫可以明目张胆的宣传的一些东西,在学院只能用变通的方式向学院灌输。否则的话,玉熙宫的那一套和现在的价值观有冲突的东西,引起了那些大儒、士子、读书人的关注,那乐子可就大了。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只做事不声张。

    “皇上,学院打算建在哪招收的学员有什么要求”纪纶此时感到有些压力。

    “建在这里。”

    万历用手指了指早已准备好的京城地图的西北方向,这里正是后世华清、京大的所在地海淀。当然现在这里大部分都是荒地,沼泽,很多地方还属于上林苑的地盘。

    “不过你不用担心建设的问题。内官监、御用监、工部都会承担校宿的建设工程,你只要做好好监管即可。你现在要重点考虑的是,想办法在校舍建成之后,招到足够多的第一期学员。”

    “招收的学员要求不高,针对京城附近平民子弟招生,只要识字即可。另外学员入学之后,食宿免费,每月可以发放一两银子的助学金......”

    纪纶开始看着万历在地图上指出的校址方位,头皮一阵发麻。但后来听到万历说校舍建设自己只负责监管,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接着听到万历给出的招生要求和学生待遇,纪纶对完成招生工作,觉得信心满满。

    “皇上放心




第九十二章:学院招生的新思路(求推荐票)
    招生开局不顺,纪纶不得不仔细反思自己在招生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想来想去,好象应该各环节都不存在大的纰漏。难道自己选择乡学的学生为主要的招生目标,这个群体选错了

    纪纶仍然不甘心,于是悄悄的换成便衣,借故拦住一些前来咨询的乡学学生,想从他们身上问清缘由。

    “这位小哥,刚刚可是前往皇家科学技术学院报名”纪纶尾随一个前来咨询的学生,并向他问道。

    “这位大叔,人家只要二十岁以下能识字的学生,看你的年纪估计肯定是没不够资格的。不过听说这个学院招人都没人去,你如果想去,或者可以去碰碰运气......”那个乡学的学生,瞥了纪纶一眼,然后说道。

    “我看学院挂着皇家的名头,简章上的学生待遇那可比廪膳生员还好。想必小哥只要报名肯定能被录取,不知道小哥报名了没有”纪纶既然和人家搭上话,于是就继续问到。

    “挂着皇家的名头又如何学员一无功名,二无免役,毕业之后竟然进那些工坊去任职。家里又不缺那几两银子,还不如用功几年,中个秀才那也比这劳什子的皇家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强。”

    “不过我看大叔您,面相并不显老,如果在科举一途觉得无望,找到衙门的胥吏,把户贴上的年纪改改,再来报这个什么学员,也算是一条谋身之路吧。”那位乡学学生口气轻蔑的说道。

    纪纶听到那位学生这么一说顿感尴尬,原以为是香饽饽的学员资格,在人家眼里竟然是一文不值的臭狗屎。

    纪纶心想在大明朝,现在能识字的群体也只有在乡学上学的学生了。现在的招生政策对乡学学生根本没有吸引力。能在乡学上学的学生,家境至少不错,偶然有贫家子弟,那也会得到家族宗族的扶持。

    人家都是奔着功名身份、科举前途去的,中个秀才明面上的好处不多,但暗地里的好处可是不少,那谁又会在乎那每月一两的助学金呢除非是一些三四十岁都中不了秀才的乡学生,为自己家的生活考虑,或许会动心。但是这些人并不是皇上想要招的人。

    “皇上,学院招生不顺,我等无能,甘愿受皇上的责罚。”

    纪纶思前想后,实在是没招了可用,又怕到时候耽误了学院的开学罪过更大。于是只有到乾清宫向万历讲明招生的情况,并请罪。

    万历听完纪纶的情况奏报后,对一个学员都没有招到的情况大感意外。原来只想着,招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会如此糟糕。

    后来仔细想想,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也是理所当然。在如今大明,书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可以读的。乡学、社学虽说是不收任何学费的义务教育,但并没有强制入学的规定。

    十二岁到二十岁的乡学入学条件,在一般的百姓家庭都可以当作壮劳力,能帮助家里干农活了。如果不是家境还可以,谁能供得起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而那些家境不错的人家,供孩子上学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以后谋身就业,而是为了更大的政治待遇和科举前途。

    万历想起前世,但凡能有一丝丝希望考上大学的孩子,家长就绝对不会让他们去上蓝翔技校。

    “纪纶,朕能明白你们的苦衷。现在乡学、社会的学生们看上不皇家科学技术学院。他们看不上不要紧,那你想想还有哪些人可以看得上呢”

    万历此时觉得,应该要及时调整一下招生的思路。大明现有的科举体制,让那些连秀才都算不上的初级读书人,都看不上皇家科学技术学院。那就不要再依靠这些人了,从另外的人群想办法。

    &n



第九十三章:测量科的大用场(求推荐票)
    受到万历的点拨,纪纶茅塞顿开。m.x离开乾清宫之后,马不停蹄就带着招生组的一干人等来到上林苑找田义。

    “田公公,皇家科学技术学院的招生,还望公公鼎力相助。以后但凡田公公有什么用得上纪纶的地方,纶纶一定两肋插刀再所不辞。”

    纶纶来到上林苑之后,顾不得和田义多寒暄客气,讲清了事情的由之后,就直奔主题。为了尽快完成皇上交待的任务,他也是豁出去了。

    “纪公公这话是怎么说的,大家都是替皇上办事,为皇上分忧,何必分彼此。”

    “这样吧,学院里算学科、农科、工科......这些科目的名额,老弟你也不必费心去找其他人了,咱们上林苑多费点心,全部包圆了。测量科的名额就让给其他地方吧,上林苑也不能一口独吞了,总得要给其他的地方留点......”田义非常爽快的应承下来。

    田义此时面上不露声色,可是他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么大了个皮薄馅厚的大馅从天上掉下来,自己还不赶紧抢先手多占点份额那就是傻蛋。

    这段时间清理上林苑周边的投献地,两千个各工厂的招工名额在手,顺顺当当的把事情就办好了。百姓交口称赞、协办的朝廷官员也都捞到了政绩名声、自己则办好了皇上交给的差事。唯一有怨气的只有那些投献的地主,退还所欠税额役银是小事,有的还被处以杖刑、徙刑。

    尝过了甜头的田义,自然知道这些比招工更有吸引力的招生名额拿在自己手上,对下一步按计划推进上林苑改制有多大的帮助。

    “对、对、对,田公公说得非常对。测量科的名额留给其他工厂,咱们上林苑把其他科目的名额全包了。不用纪公公费心,这个事咱们上林苑保准办得妥妥贴贴的。”

    已经就任上林苑右监正的徐贞明,此时很清楚田义心里打得小算盘。于是十分默契的赶紧跟着承诺。

    这些学院学员的名额,怎么会对上林苑的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在现在这个年头,农民除了种地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出路。

    此时人们进入工坊务工、进入店铺当伙计等都是很平常的事。在江南地区,丝绸纺织业、棉纺织业就已经有很多的从业人员。但在北方地区,这种能容纳大规模劳动力的行业很少,有的也只是一些小手工业和商业服务业

    想要进入这些行业就业,那是有门槛的。例如想进到某个酒楼、铺子当个伙计,那首先得要有熟人作保,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接着还有三到四年的学徒期,有的行业甚至需要七到八年。

    学徒期的日子可是不好过的,东家只管食宿,不发任何工钱。学徒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初级体力劳动,如果干得不好,东家或者师傅打骂那是家常便饭。当然能学到什么东西,那还要看东家和师傅的心情。

    皇家科学技术学院,挂的是皇家的名头。当个学员就能包食宿,还有每月一两的助学金发放,这样的好事,还不打破头来争

    “田公公、徐大人,其他科的学员名额也不能一下全给了上林苑。测量科的一千个名额上林苑果真一个都不要到时候两位后悔了,可别怪罪我,我可是先紧着上林苑先挑的......”

    田义和徐贞明对招生名额的态度,让纪纶恍过神来了。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己太紧张了,生怕在上林苑也同样碰壁。他暗暗的骂自己刚刚表现得太急了,现在连个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纪公公,其他科目我们都知道学成之后可以干啥。只是这测量科究竟干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徐贞明看了招生简章,算学、农学、工学......这些科目都有明确毕业后就业目标,那相当于是定向委培带着工资上学,包就业、包分配。可是测量学这科,人数众多,但是却没有写明以后到底干啥。

    “徐大人说得对,皇上能不能减少一点测量科的名额,给其他科多增加一些。”田义也很不理解皇上为什么这样设置招生名额。

    纪纶笑了笑说道:“皇上说了,测量一科的学员以后很多地方都有大用场,所以现在暂不定毕业后的去向。”

    “测量一科所学是勘查地形、绘制地理图形的学问。举个例子说吧,徐大人您不是要在上林苑兴修水利,改种水田那该从哪里引水渠道怎么修哪里需要明沟哪里要挖暗渠”

    “如果没有人帮着你做测量测绘,这些事情难道您还指望着工部那些人来帮您另外还有修路、架桥



第九十四章:清查御马监(求推荐票)
    “皇上,上林苑已按照计划实行改制,今年秋收之后,就会把原来上林苑的地全部收回统一调度安排。从原有种户养户中招募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成年人口三万多人为上林苑雇工......”田义来到乾清宫,向万历奏报着上林苑的改制进度。

    ”原来那些种户养户,对改制可有抵触或反对”万历关心的问道。

    “能成为上林苑的雇工,每年最低都有工钱八两,米六石。他们心里都乐开了花,哪里还有什么反对的。就是有些人担心,现在还年幼的子女,以后还能不能成为雇工还有就是年纪超六十的人,得不到雇佣,现在又没有田地可耕,生活没了保障。”田义赶紧答道。

    现在大明朝有的地主也会雇佣少量的长工来耕种自己家的部分田地。一年给出的工钱和米、粮、柴、酒等折银大概是10两左右。而上林苑给一般年少者、妇女最低一档的工钱都比去地主家做长工要高。而且人家地主家雇佣长工,都是选年轻力壮的人,一般年少的或妇女根本就不要。

    “不要着急,慢慢来。只要把上林苑经营好了,京城附近还有那么多荒地,还有皇庄。到时候要用人手的地方多了。现在让孩子们安安心心的读书识字,就说以后上林苑再雇工,能识字的优先......”

    “至于老人们嘛,劳苦了一辈子了,就帮着在家里带带孩子什么的。依照现在那些种户家的收入,难道还养活不了一两个老人你们也要留心,如果发现有不养老人的不孝子,一律除名。另外以后有轻省一些的活计,也可以交给那些老人们去干......”万历向田义说道。

    万历十分认可前世太-祖说的一句话:中华的根本问题就是农民和农村问题。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好这一问题,任何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将成为没有根基的浮云。

    现在整个大明,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这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经营效益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都是相当差的。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除了破产变卖田地,没有其他的选择。

    而那些兼并了大量土地的地主们,根本没有不会把心思花在土地的经营上。他们采取了更简单但又毫无风险的办法,出租田地,坐收地租。佃农依然承担着经营风险。

    万历仔细分析了前世大规模农业经营的几种模式:集体农庄制、国营农场制和西方的私人大型农场。决定利用上林苑改制的机会,在上林苑尝试自己规划的皇家农庄制。

    “皇上,眼看现在就快要秋收了。秋收之后的农闲季节,正是翻整土地,修渠、修沟的好时机。但是如果要按照计划完成,上林苑现在的可用的牛马等牲畜不够。现在已经安排了人到附近的地方去买耕牛,但回报回来的情况,好象买到手的并不多。”田义接着向万历禀报道。

    在万历的计划之中,上林苑的经营除了在水利、良种方面的大投入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大量使用畜力来提高耕作效率。皇家农庄的经营模式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使用畜力等资源。现在耕牛短时间之内买不足,肯定会影响冬季的生产计划。

    “老张,你去把御马监的陈辅叫过来。”

    万历此时想起来,就在几天之前御马监提督太监陈辅奏报,原御马监的马匹已经老损,需要太仆寺补充三千匹骟马以备御用,但是被兵科给事中给驳回了。

    “陈辅,前几天奏报需要补充御马的事,你仔细说说。”

    “皇上,上一次御马监补充马匹是在隆庆元年,距今已经九年时间。上次补充的三千匹马,老的老损的损,已经不堪使用。虽说每年都有一些各地进贡的马补充到御马监,可是终究是入不敷出......”

    陈辅一上来,就喊冤叫屈,完全是一副受气包的样子。

    &nb



第九十五章:万历的三问(求推荐票)
    例行的日讲完毕之后,万历在文华殿召见了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等三位内阁阁臣、英国公、定国公、彰武伯以及兵部尚书王崇古。

    “朕今天是想和你们议一议大明的马政。朕近日阅览《太祖实录》、《太宗实录》。”

    ”洪武、永乐年间,最多的时候有边镇军马、战马二十多万匹、京城驻兵有军马、战马十六万匹,加上其他官牧、官督民牧、驿马总计有七十多万匹马。”

    万历所说的,还仅仅是官马数据。如果加上民间马匹数量,高峰时期的全国马匹量曾一度达到一百五十多万匹。

    “那朕想问问,现如今总共还有多少官马”

    万历命令东厂对御马监管理饲养的马匹、草场、养马的开支用度进行了清查,清查出来的结果让万历感到触目惊心。御马监饲养的马匹数量在不断减少,但另一方面开支用度却在不断增大。

    “皇上,大明之马政,设有太仆寺,苑马寺分理马政。有军牧、苑牧、民牧三种。”

    “军牧由屯军牧养战马以供边镇所需,另京营、边镇所属军士牧养在役战马。”

    “苑牧则是由苑马寺管理充军、戍边人员组成的牧军,在边境地区的专门草场牧养马匹以供边镇所需。”

    “民牧则有户马法和寄牧法两法。设马户饲养朝廷提供的种马,每两年缴纳所生的马驹,称之为户马法。每年从户马法实行地区征收的马驹,调拨满足京营所需后,又将剩余马匹寄牧于京畿地区的民户,则称之为寄牧法。”

    张居正先向万历简要介绍了目前大明马政管理体系和一些制度。然后兵部尚书王崇古接着说道:

    “现如今,军牧已形同虚设,除了军士牧养在役战马外,各卫所基本无力提供新马。”
1...2627282930...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