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捞面馒头
“铛”斜着里窜出来的长枪也被高沛拦下,他轻蔑地看着跟前的杜畿,“倘若是关中大将程普、韩当来此,本将军或许还忌惮三分,汝这区区黄毛小儿,焉敢在本将军面前造次”
周瑜随手一剑砍翻身侧的骑卒,大手朝着高沛一挥,“弩兵,对准高沛,放箭。”
高沛闻言,面色大变,不知何时,跟在周瑜、杜畿身侧的亲卫,纷纷在右臂持刀杀退身前敌卒之际,朝他举起左臂,左臂之上,赫然便绑着一架架闪烁着寒光的短弩。
“放。”
“嗖嗖嗖”密集的箭矢离开弓弦之际,周瑜和杜畿早已是拨马离开了战团,高沛所在区域,顿时人仰马翻,他勒马回撤,手中长斧连续挥动,但哪里又能挡得完箭矢,右肩很快便中了一箭,紧接着胸口也中了一箭,他整个人匍匐在马背上,手中长斧落地“哐当”一声,竟是调转马头,朝着身后的长街奔去。
“莫要走了高沛,追。”
“全军突击,降者不杀。”
“吾等乃是南下驰援益州之兵,白水军且看此书信。”有持着刘璋书信的军士举着信件跟着大军推进,在高沛逃走之后,只有数百军卒跟着杜畿去追杀他,而周瑜则是和混战之中的近万军士摆脱了纠缠,列阵于长街之上,徐徐朝前推进。
“当真是刺史大人的笔迹。”众军之中,走出一名刀笔小吏,几眼便看清了字迹,他犹豫地回眸看了一眼身后,正欲开口,便听身后长街上马蹄声传来,“叛将高沛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放下手中兵刃归降。”
周瑜脸上露出几分喜色,杜畿,这一员勇将,虽然武艺不如程普韩当,但却称得上是有勇有谋,至少他此番追随自己南下奇袭白水关,却是立下头功。
“报……禀报大都督,关门正有一路大军杀来。”
“未朝前关门杀去,是直接朝此处城门杀来”周瑜面色微变,看着上前接纳降卒的大批军士,一脸严肃地看着传令兵问道。
“回禀都督,那前关也有喊杀声,如此深夜,当是有军士也在攻打前关。”
“吾军在关后厮杀动静太大,怕是驻守在十几里外的李严也已察觉,不过此人当真机敏,竟是以一路疑兵拖住关前白水军,不过如此甚好,正好为吾方才拖住高沛顷刻。”
说完,周瑜朝着身后看了一眼,“杜畿,快,立即整顿兵马,江东军有意攻下此关,吾等需立即将其赶出去,此乃益州之土,乃是刘益州父子二代基业,焉能为其宗室之狼凭白夺走。”
言罢,他看了一眼身侧一脸忐忑的刀笔小吏,“还请别部司马立即整顿城中兵马,将粮草调拨好,本都督率军入川,为援助汝益州抵御江东之兵,一路轻装简行,却无太多粮草。”
“大都督且自行前去抵挡江东大军便是,这城中粮草充沛,老夫这便为大都督麾下儿郎准备。”
“如此甚好。”周瑜松了口气,猛地一挥手,“全军后撤,按此前谋略行事。”
“喏。”
归降的白水军和城内的关中军如同潮水一般撤去,周瑜策马跟着大军从长街离开此处,街上的尸首并未清理,城门仍旧让其敞开着。
第四百一十九章 绵竹关
战后,白水关城关之上,杜畿快步行至周瑜身侧,“大都督,吾已星夜派遣十名军士沿旧路回返,此外,此战吾军阵亡一千四百余名旧部,大多是折损于方才与李严所部厮杀,但李严所部死伤惨重,当在三千人左右。”
“吾军老卒还有多少人”
“算上可战的轻伤者,当有两千人。”
“留一千人,做本大都督亲军,其余打散编入白水军中,命他们任校尉、任军侯、任都伯,若军中有不服之人,斩。”
“喏。”
杜畿领命前去。城内几处大营火光之中,人影幢幢,嘶杀声一直延续到快要天亮时。
“禀报大都督,末将连夜斩首三千余人,如今一众亲兵正在整编各营兵马,当有挑选精壮,当有两万大军。”
“留下重伤卒,镇守白水关内,倘若李严来攻,抵挡不了,他们可向其投降,江东军军规森严,他们当不会坑杀俘虏。”
杜畿面色微变,“大都督之意,吾军将弃守这来之不易的白水关”
“白水关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只有正面汉中之城关,却非分隔西川、东川之要塞,吾军在此屯驻一夜,明日夜里便立即启程,轻车简行,换上方才城门处缴获的江东军交州,汝扮作李严所部副将,率军南下,沿路赚城,吾军杀至绵竹关,直取庞羲。”
“喏。”
——
天明,绵竹关外大营延绵数里。
庞羲与众将安坐于中军大帐之内,“蜀中山道难行,吾军自从绕白水而攻广汉城关之后,已先后夺十余处城池,但这绵竹关乃是西川与东川的交界处,如今蜀中大将吴懿、雷同镇守此雄关,麾下不过万余兵卒,这两月以来,吾军以投石车、床弩、云梯连续攻城,先后已折损五六千军士,尔等以为,吾军当如何破关”
“如今李严将军已率军驻守白水关外,其部仅一万大军却都是汉中精锐,足以抵御白水关内杨怀高沛,吾军粮草尚且充沛,成都与广汉郡之间,梓潼以为吾军攻占,如今有丁牛将军镇守,绵竹关只要攻破,吾军便可和蒯都督合兵一处,攻下成都,彻底攻占整个益州。”
“可吾军伤亡实在太大,若是再不取胜,怕是军中儿郎们会有非议。”板楯蛮将杨车抱拳一辑道。
庞羲看了他一眼,目光转向朴胡、杜濩二人,“二位如何看此事”
“撤兵便是北上先取白水关,可白水关两面城墙,正面据险而守,有三万大军,吾军只怕与李严将军合兵一处也定难取胜,如今这绵竹关内的吴懿大军已经伤亡近半,若是吾军再攻他半月,只怕也就能将其攻下,倒是从蜀北杀入成都,占据剑阁等险要,吾等亦可赏金加爵,岂不快哉。”朴胡微微摇头,果断拒绝了他撤军北上的提议。
“吾附议。”杜濩猛地站起身来,朝着庞羲抱拳一辑。
“末将附议。”
“末将附议。”
……
一时间,帐内蛮将李虎、袁约、杨车、李黑纷纷起身应道。
“如此,那今日百年以杜濩将军所部为主攻,李虎、袁约二位将军为左右路先锋,率军先行攻城。”
庞羲拔剑而起,“自今日起,吾军中战将,包括本太守都要参与攻城,不破绵竹关,吾等誓不撤军。”
“不破绵竹关,誓不撤军。”杜濩、朴胡对视一眼,各自抱拳高
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
张肃正待开口辩解些什么,却见吴懿朝他摆了摆手。
“太守,敌军攻城了,汝快些撤回太守府坐镇调度罢,此处便交由吾二人镇守便是。”
张肃忍了忍,低下头朝两人抱拳一辑,“那此处城关便交由二位将军矣。”
“喏。”二人目送张肃远去,吴懿目光和雷同在空中交汇一处。
“雷将军,汝方才言下何意”
雷同苦笑一声,“吴将军,汝吾共事多年,如何不知吾”
吴懿面皮抖了抖,“即便汝以为张肃此人德行有失,谋害胞弟,此大敌当前,汝也莫要引起吾军内乱,待战后告与主公便是。”
“喏。”
雷同凝视着城外,“将军,城外仍是所有兵马齐出,吴懿将旗在中军,而前军分为三部,左右两侧是李虎、袁约二将,今攻城怕便是他二人麾下的数千蛮兵为主,夷王杜濩于后军压阵。”
“城外投石车不多,但箭矢这几吾见城外民夫多于城中山林之间往返,怕是连夜赶制不少,雷将军,今汝吾可以刀盾兵布防城头,多以拒枪将云梯挑开,再以桐油、油脂配合火箭杀退敌军。”
“末将这就下去安排。”
吴懿朝他点了点头,目送雷同远去。
“刘军侯,汝以为雷将军可否配合吾军”
“雷将军与汝共事多年,自然信得过,如今绵竹关已是孤城一座,吴将军虽与那益州刘氏有旧,却不受他过多恩义,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吴将军自然不必为他刘璋守忠义之名。”
吴懿有意压低声音,“那吾阿妹”
“吴夫人府邸周围已布下吾军数十名吴卫,随时可以将其安送出成都城。”
吴懿心中还有些担忧,“昔张子乔被张肃告发之时,吴卫为何未救”
他后的亲卫冷冷地盯着他,“汝怎知未救蜀中之大,吾军吴卫于蜀州各郡县分布吴卫近三百余人,那齐聚城中一百余众,一百二十七人部被张任所诛,若非如此,将吴夫人送出城来不说,吾军吴卫还可直接夺下成都一面城门。”
“是吴某失言,还请刘军侯莫怪。”
“吾吴卫之中,但凡任一方军侯者,皆是主公家臣出,汝大可信吾,三之内,吴夫人必可安送出成都。”
“如此甚好,那吴某便无后顾之忧尔。”
亲卫淡淡地瞧了他一眼,“此外,汝要的爵位和太守之位,吴王也已答应。”
“并非吴某贪念功名利禄,实则族内大小一两千人尚需吴某照应,却是不得不如此。”
亲卫淡淡地瞧了他一眼,“据守此城两月,绵竹关虽雄壮,汝却也有统军镇守一郡之才,区区太守之位,吴将军大可当得。”
“那便承蒙军侯吉言,改若是吴某当真出任一郡太守,必有重谢。”
“汝大可不必如此,吾吴卫好财,但这等钱财却是不能收的,若是让吴王知晓,是会掉脑袋的。”
“是吴某唐突矣。”
话音刚落,城外的战鼓声已经响起,震天动地的脚步声,即便是几丈高的关城之上也能感受到剧烈的颤抖。
“杀啊。”当密集的云梯架到城墙垛口处,一道道影已经如同蚂蚁一般朝着城头上延绵不断地爬上来。
“还请军侯撤回城内。”
“无须汝多言,吾自会撤入城内,汝可莫要忘了汝答应的事。”
“自然记得。”
刘十侧沿着城墙走到城墙马道所在,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雷同,走入城内。
在他后,喊杀声响成一片,自他潜伏在绵竹关内,便一直是这番场景,厮杀,每都能看到大批伤卒被运入城内,若非那一他得到了鸟雀传递的书信,他也不知该如何行事。
他走进一处院内,立即便
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
连攻三日,绵竹关下的大军仍为后撤,庞羲将大军分为三部,自己统帅数千人后军于营前压阵,策应前后。
前军分为两部,一路为板楯蛮王朴胡统帅,一路有夷王杜濩统帅,日夜不停,一直攻城,他们麾下的武将也分批攻城,配合着城外的云梯、投石车、井车、床弩,连日连夜地攻打绵竹关。
“禀报将军,昨日攻城,吾军阵亡一千三百六十八人,重伤八百余人,轻伤近三千人。”
庞羲轻叹了一口气,他率军一路从葭萌关南下,杀至此处,麾下大军一开始有三万多人,如今在这绵竹关下便阵亡了一万余众,若是再继续强攻,怕是他手底下的这点儿兵马都得折损在关外。
让他惊异的是,这些蛮将蛮兵竟然还未曾叫苦,这可谓是意外之喜了。
“将军,昨日后方来报似有敌情。”立于他身侧的亲卫看了一眼四周,略微皱眉道。
“敌情白水关的高沛、杨怀还是汉中的马腾、韩遂”庞羲笑着摇了摇头,“他们过不来,甘宁将军麾下寻阳营丁牛、丁正二位将军镇守涪县、梓潼,足以策应吾军后方,何况还有李严将军坐镇白水关外,提防高沛、杨怀二人。”
“将军,依汝之见,吾军还有几日能攻破此关”
庞羲陷入了沉默,“吴卫密报已有几日未曾从城内传来,之前那吴懿似乎松口,可是此人幼妹曾嫁与刘焉第三子刘瑁,也正是刘璋胞兄,此人是否可信,还尚未可知。”
“将军,若是城门大开,吾军进是不进”
“自当进城,为何不进”
“将军,这入了关,可就是成都矣。”
庞羲眯着眼笑了笑,“刘璋庸碌无能之主,岂有吴王胸襟宽阔、志存高远,不出一两月,刘璋必定出城请降。”
也就在此时,城上推出一人,被捆绑得结结实实地,庞羲定睛看去,“那莫不是广汉太守张肃”
“城下的江东军听着,广汉刀兵之祸,全因张肃这厮而起,吾家吴懿、雷同二位将军愿归顺吴王,听江东军调度,此人便是投名。”言罢,城上军士一同发力,将张肃从城头上推下。
“啪”他在几丈下的地面正面着地,庞羲一手掩面,不忍去看那血污,但早已停下攻城的江东军士,自有人上前察看。
不多时便有军士回禀,“将军,城下毙命之人,正是那广汉太守张肃。”
庞羲策马行至前军,凝视着城头,“既已献贼,何不立即打开城门,归降吾军”
“还请将军稍后,城内还有张氏反贼并未诛杀,此刻城门不能大开。”
“何时开城”庞羲心中一阵警惕,他在提防吴懿、雷同这两人从关后逃回成都。
“今夜子时开城,还请将军应约而来。”
“本将军必准时而至。”庞羲勒马回头,看了一眼左右。
“传令,全军撤回大营。”
“喏。”一众兵将各自收敛了兵器、辎重,迅速朝着大营撤去。
回到中军大帐,杜濩、朴胡二人都走到各自的案旁落座。
“庞将军,那吴懿、雷同可能信乎若是他二人当真愿意归降,何不在今日纳了投名之后便立即归降,如此亦算他们献土之功”
“其中当有隐情,或者,正如城上军士所言一般,那张肃于广汉郡任太守多年,怕是也有党羽尚在,城中还不安稳。”
杜濩冷笑一声,“一派胡言,依吾看,这分明是吴懿苦肉计,牺牲张肃而赚吾军入城,随后于城中设下埋伏,可击败吾军一阵。”
“可今日阵前,汝等都已验明正身,那城下惨死之人当真是张肃,他若是施计赚吾等,又岂会自绝于前,让张肃来当诱饵”庞羲一脸不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