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捞面馒头
“京兆太守羊秘,奉凉王之命请二位去壶关军营议事。”
蒋干与蒋济对视一眼,眼中露出几分惊讶之色,“凉王也在壶关大营”
“凉王听闻幽州之事,正准备派人前往邺城吊唁,听闻二位使臣到来,便备下酒宴接待二位。”
“二位,里面请。”
“有劳了。”
两人走进中军大帐,一眼便看到了上座之中的孙权和鲁肃。
“魏王府西曹掾蒋干(参军蒋济),拜见凉王。”
“二位一路北来,舟车劳顿,入座罢。”孙权一脸和颜悦色,他不经意地看了一眼身侧的鲁肃,后者含笑起身,“汝吾孙曹两家能在今秋彻底覆灭河北袁氏,可谓是当世一大壮举,只可惜那袁尚、袁熙逃亡辽东,若他日吾等能威逼辽东太守公孙度将此二人交出,便可功德圆满。”
“来,吾敬二位一杯。”
“大都督敬酒,不敢辞。”蒋干微微一笑,便和蒋济一同拂袖将送到跟前的美酒一口端着饮下。
“二位此来,可是为魏王亲征右北平之事”两人放下手臂之后,鲁肃眯着眼问道。
蒋干抬手一辑,“不瞒凉王,魏王丧子之后,已命尚书令拟北伐檄文,吾魏军上下皆为三公子之殇悲痛不已,此战吾军欲发兵十五万,征调冀州民夫十万,此来却是听闻大都督平定并州之后得了粮草二十余万石,不知可否借与吾军十万石粮草”
孙权和孙权对视一眼,后者沉默顷刻后道:“吾军虽有关中粮仓,却失凉州之地,如今并州早年为胡骑马匪肆掠,百废待兴,亦须粮草,十万石粮草却是有些为难,不过若是魏王愿将河内郡之地割让与吾军,如此,吾军可与二十万石粮草与贵军。”
蒋干一手抚须,“凉王与吾主乃是旧日交好,昔日魏王亦曾在十八路诸侯之中相助文台公,这十万石粮草吾军是借,并非不还,若要交割一郡之地换取二十万石粮草,蒋干只怕今日应下此事,回返邺城之后就得被主公斩首祭旗。”
“听闻魏王已将汝南、沛国南部之地交割给豫王刘备,从刘备手中得了二十万石粮草,如今何不与吾关中方便,吾等大敌都是东吴,既是共修于好,礼尚往来亦是常有之事,倘若他日吾关中需北地战马,亦可将河内之地交还便是。”帐内坐着的程普一手抚须笑道。
 
第四百八十章 乌桓蹋顿
白狼石城,从丘力居手中接过乌桓三王部的权柄不过十载,长子楼班便长大了。
难楼、苏仆延扶持楼班为单于,而他蹋顿仍然为乌桓王。
如今,三部却已分裂成两部,上谷、渔阳二郡尚在曹操治下,而右北平却被东吴军突如其来地攻占。
蹋顿看着来到白狼石城的苏仆延,双眉微皱。
“吾知尔等之意,单于可是要吾率军自白狼石城攻打土垠,逼迫东吴与吾军决一死战可那东吴便是曹操、袁绍都不是其敌手,吴王刘奇更是号称坐拥半壁江山,麾下披甲之士数十万之众,吾焉能激怒其人”
“王上,那东吴尚在万里之外的江东,如何能危急王上乎”
蹋顿看着曹操的使臣冷笑一声,“那吾且问汝,为何汝随单于使者绕行北地草原而来,为何不走关内”
使臣咂舌之际便听蹋顿猛地一拍身前长案,“是因关外右北平之地全被东吴攻占,便是秦皇岛也丢了,如今吾麾下儿郎们轻骑前往秦皇岛附近查探,正好瞧见数百艘数十丈长的楼船在岛屿附近行进,便是在岛上来回搬运麻袋的民夫便有数万人之多,那镇守在秦皇岛沿岸的军士,已经于岛外搭建两座木桥,守备的军士于营前构建拒马,挖掘陷马坑,更有强弓劲弩据守,便是数千之兵亦如虎狼一般盘踞于岸边,汝等以为,这等强敌吾可能敌乎”
使臣轻笑了一声,“大王有所不知,那吴军不过是一路兵马前来,跨海驰援,一路兵马突袭得手,第二路兵马上岸至少也得数月之后,吾军若能在第二批东吴军抵达之前攻下秦皇岛沿岸并且派兵驻守,大可让吴军水师战船徘徊于大海之上不敢登陆。”
“此番魏王已亲率十五万大军北伐右北平,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王不为自己部落的儿郎着想,也得会这幽州日后的归属着想罢。”
蹋顿冷笑一声,“休要诓吾,尔等是想让吾乌桓三部前去送死尔,如今辽东公孙度在攻打高句丽国,只怕无暇出兵与吾合击右北平,更何况,若是吾三家一起出兵,如何瓜分此郡”
“自是乌桓三部仍得原本旧址驻地,此外征战中缴获的钱粮都归大王所有,此外,魏王愿上表天子,封大王为镇北将军,如此,当可镇守右北平之地。”
蹋顿面色迟疑,“尔等此番胁迫单于率兵前来助阵,汝可知,吾乌桓三部本就受袁氏父子恩德,焉能背弃之”
“如今袁氏父子尚在辽东太守公孙度之手,此处有他二人的亲笔书信,乃是请求大王出兵夺回右北平之地。”
“荒谬,二位公子与曹操乃是杀父之仇,焉能与尔等联盟乎莫不是受那公孙度胁迫罢。”
“大王,汝……”
蹋顿摆了摆手,“来人,送客。”
使臣面色阴晴不定,“大王请三思而后行,魏王此番举三州之兵北上,声势浩大,汝若冥顽不灵,怕是到时后悔莫及。”
“贵使,贵使。”苏仆延连忙追出帐外,却见蹋顿冷喝一声,转头看向帐内一侧,“幼安先生,可以出来了罢。”
“大王迷途知返,醒悟尚早,补救不晚矣。”来人四十出头,一手抚须,一身灰衫整理地干干净净没有办法褶皱,倒是貌美君子。
此前蹋顿问他“来自何处”他答道:“北海朱虚,现居辽东。”
蹋顿又问:“此来为何”
他再答:“是做说客。”
蹋顿又问他“姓甚名谁”
他抚须大笑:“管宁是也。”
&nbs
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宁说蹋顿
“吴王担保,不损乌桓一牛一羊,不害乌桓一男一女;亦不变更乌桓游牧旧习,还会赐予愿意耕田与吾汉人同居的乌桓人户籍,给予家宅、田亩,大王以为,对汝乌桓三部,可有害处”
蹋顿下意识摇头,“不过如今吾乌桓单于为曹操所制,又命其大将夏侯惇率五千铁骑遏制,只怕吾乌桓三部难以聚集,若是吾与曹操为敌,只怕会与族人交战。”
“大王,汝是去攻打辽东,与公孙康为战,而非与曹操为敌尔,乌桓之兵南下,不过偷袭右北平北部,而那处自有吾江东军镇守。”
说着,管宁大笑:“莫非大王以为,夏侯惇的铁骑敢翻越草原,前来屠杀汝右北平乌桓诸部乎”
“他敢。”蹋顿当即瞪大了双眼,“谁敢伤吾族人,吾誓要与其死战。”
“大王,今日管宁来此,这营外便已是有上百斥候跟随,若今日大王愿与东吴联手,一两月之间,册封大王为乌桓侯的诏书便会送达此处,若大王不愿,怕是三日之内,吾东吴数万大军便会兵围此处。”
“汝是在威胁本王”蹋顿双眉凝在一起,杀机四射。
“大王可知山越、可知交州蛮越,亦可知南蛮诸部乎”管宁指着南边,“顺从吴王者,归顺汉室者,可得方才吾献于大王之策中的丰衣足食,可若是与东吴为敌,便是与整个汉室为敌,一路收复整个南疆,死在吴军刀下那一二十万蛮越之民,便是乌桓他日的下场。”
“放肆。”话音刚落,帐内一众头领纷纷拔出了腰间的宝刀。
“住手。”蹋顿爆喝一声,将他们制止下来,有几把刀刃都险些落到了管宁身上,可他不闪不避,就这么站在帐内,似笑非笑地看着蹋顿。
“先生,曹操大军十五万,若吾与张辽攻打辽东,那陆逊可能坚守右北平数月乎”
闻言,管宁哈哈大笑:“曹操兵马虽勇,但调度十五万大军,至少需北上三十余万之众,他如何调拨这么多粮草更何况他还要防范孙权、刘备,不出三月,若他不能攻下右北平,势必会撤兵,到时,便是攻取辽西郡的战机。”
蹋顿松了口气,让他暂时以静制动,旁观战场形势,不让他部下的儿郎去送死,此举在他看来,倒是妥当。
“先生,依吾看来,辽东之战如此重大,为何吴王不派兵自黄河入海口、青州、徐州之地一同出兵,胁迫曹操撤兵”
管宁微微摇头,“如今天下形势乃是吾东吴一家独大,倘若吴王于青、徐之地出兵,只怕刘备便会出兵荆州,孙权则兵临汉中,到时又是一场大战,天下百姓又将生灵涂炭矣。”
“吾闻高句丽王伯固起兵三万攻入玄菟郡,可那公孙度麾下兵强马壮,只怕伯固撑不了几时。”
管宁笑而不语,正待此时,帐外快步呈来一封战报。
“报……禀报大王,辽西急报,辽东太守公孙度前日于前线征战之时吐血,如今已卧病在榻,辽西太守公孙康现已率军回师辽东,接管玄菟郡前线大军。”
“当真”蹋顿猛地站起身来,大步上前,伸手接过战报之后仔细打量一番,目光炙热地看向管宁,“先生,汝临行前,怕已是得了辽东急报了罢。”
管宁一手抚须,“吴王能匡扶汉室,征讨天下,其麾下吴卫,可谓功不可没。”
也正在这时,一名军士快步走入帐内,“先生,辽东都督急报。”
管宁看了一眼有些热
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辽东诸岛
管宁一路被吴卫送至秦皇岛坐船出海,辽西即将饱受战火,他此刻也不必回返居所。
而他对吴王刘奇更是有几分好奇。
当他行船至海上之际,已经听闻乌桓王蹋顿星夜以两万精骑,连破阳乐、徒河、宾徒登城,兵临昌黎城下。
十日之后,他抵达了茫茫大海之上一片郁郁葱葱的群岛之间,在一座较大的长山岛上,他见到了穿着短衫,脚下穿着一双木制凉鞋,便是脚背和十根脚趾都露在外面。
“如此新奇的装扮,不愧是天公抖擞间为皇室降下的万里驹。”管宁心中感叹,便听到来人已经带笑上前。
“吾曾从康成公口中听闻,北有一龙隐于幽州,其才可胜吾,今日能见到幼安先生,当真是三生有幸。”
“吴王过誉矣,老夫今日亦是初见吴王,不过汝吾书信往来间,老夫已于信中一睹吴王真性情,未曾想今日一见,吴王风采更胜一筹,老夫生平亦见过不少诸侯,便是那大将军袁绍亦曾见过,此人与吴王相比,却是差之万里。”没有谁不喜欢听好话,便是管宁这等大儒,亦是如此。
“先生请。”
“吴王请。”
刘奇一手拉着管宁的手臂,以示热情和厚待,一路将其带到竹屋之内,方才和他先后落座案后。
“听闻吴王有一桌椅,如今却已传入北地,只可惜吾幽州地处偏远且贫寒,老夫苦求多时而未得,今日在这岛上,却也未见此物。”
刘奇闻言大笑:“先生且看着竹屋,岛上四面近海,海风、海浪,朝暮不歇,这湿寒之气可是甚重,吾等年轻不察,若是年迈之际,怕是整日风寒湿痛难忍。”
“这风寒湿痛与这竹屋有何关系”对于东吴有神医张仲景之事,他管宁虽不曾远游,但天下事那些故旧来信时亦曾提及。
“这竹屋离地而建,可避风寒之气尔,若是平日里太阳正盛之时,孤倒喜去沙滩上躺在凉椅上晒晒。”
“吴王深得养生之道,吾这年迈之人,倒需向吴王讨教一二。”
刘奇伸手一招,一旁的戴良立即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书籍。
“此乃《养生论》,乃是孤与张机先生所著,其中包含吾东吴治下诸州医家之长。孤今日可将此书赠予先生。”
“如此,那老夫便却之不恭尔。”
“先生为孤劝动乌桓侯蹋顿出兵突袭辽西,如今此人已连破三城,兵围昌黎,高句丽之危已解,此事孤还得谢过先生才是。”
“吴王,兵事之上,老夫也略知一二,吴王第二批水师若从青州装船,只怕直接率军突袭对岸的辽东郡更为便捷罢,听闻公孙度亦有水师战船,吴王既然敢率众于岛上居住,只怕对岸这辽东郡的港口已落入东吴之手尔。”
刘奇苦笑一声,“到底是瞒不过先生。”
“吴王,那乌桓侯蹋顿、乌桓单于楼班,汝以为如何”
“楼班为苏仆延等人推举上位,任乌桓单于,蹋顿与其虽为手足,只怕心中亦有芥蒂,但他自尊其为单于,亦不敢明目张胆冒犯楼班。只是如今楼班为曹操所挟,怕是早晚乌桓三部,会有一战。”
“若蹋顿攻下辽西,吴王当真要将汉土一县封与蹋顿乎”
刘奇迎着他审视的目光,哪里不知这些大儒、隐士都是些忠君爱国之士。长叹一声,“权宜之计尔,他楼班即便真心归降吾大汉,孤亦不可将一县封与他,倘若开此先例,莫说许昌城内的三公九卿,只怕吾吴王府上的群臣便会将孤骂得狗血淋头。”
“吴王意欲何为”
刘奇沉默顷刻,起身带着管宁来到悬挂在自己长案身后的辽东地图前站定。
他从戴良手中接过竹竿,伸手指着眼前的地图,“乌桓三部分
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战(一)
七月中旬,粮草将竭的襄平城外,终于迎来了公孙康的援军。
“公孙度亡故之后,以长子公孙康为辽东王,以次子公孙恭为辽东太守,公孙康率军回师昌黎迎战蹋顿,蹋顿以铁骑快速穿行城郭之间,避而不战;如今他终于接到公孙恭的求援,回师襄平,欲与吾军决一死战,尔等以为如何”襄平城外东吴大营,张辽落座诸位,凝视着帐内众将道。
“都督,辽东公孙氏多以族将为战,除却留守辽西、玄菟之兵,兵马当在四万左右,吾军加上水师足有五万之众,他公孙康敢与吾军交战,只怕早有准备。”
“莫不是三韩援军已在路上”
张辽举起案上一封书信,“此前吴卫密报,三韩大军集结五万之众,已过乐浪郡,只怕今日便可过西安平,随时可以往长兴岛沿岸,烧毁吾军战船。”
“三韩之兵,多为各部夷王散兵游勇,不足为惧,末将愿领兵一万,屯驻西安平临河对岸,可拒三韩援军。”帐下一将起身,众人闻声望去,正是徐盛。
张辽沉吟片刻,“徐盛将军一人前往,怕兵力尚有不足,潘璋。”
“末将在。”潘璋应声出列,自从淮北之地前年为关羽率军夺走,淮南营统帅徐庶回返建业,淮南营所属潘璋、尤突等将也被征调往辽东。
“汝领所部一万兵马,汇同徐盛将军之兵,镇守西安平沿岸,若三韩之兵渡河求战,尔等出击,势必将其击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