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荀崧与卞壸相视一眼,各自叹了口气,并排向外走,毕竟刘遐、苏峻与祖约这三人虽是自己作死,但很明显,朝庭也节制不了杨彦,若说杨彦没有二心,是不可能的。
作为看着杨彦一步步成长,并对其有所助翼的老臣,心情无疑极其复杂,特别是卞壸,他一向看不惯高门士族的旷达放荡之风,崇尚务实,简朴,而杨彦在淮北足够务实,在生活上也不是穷凶极奢,因此仅仅是出于私节而言,杨彦很对卞壸的胃口,但是杨彦照这趋势发展下去,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王敦,这又让他难以接受。
毕竟卞壸是有名的忠臣,保皇派。
“景猷老儿,景猷老儿!”
这时,荀邃招着手跑来。===『新书推荐阅读:』 ===。
卞壸顿住脚步,哭笑不得的摇头:“道玄啊道玄,想不到你口舌如此犀利,实令老夫意外啊!“
荀邃傲然拱手:”荀氏千年世家,岂容人诋毁嘿,这老儿,被人指着鼻子骂连个屁都不敢放,我荀氏的家声差点就毁在他手上,如此作为,怎堪大宗景猷老儿,你差点铸下滔天大祸,怎有脸再为荀氏大宗是以你我两家,当择一吉日,祭告列祖列宗,你引疚辞去大宗之位,由我荀邃一脉,担任颍川荀氏大宗。”
卞壸一阵无语,难怪这老家伙战斗力如此强悍,原来是事出有因啊。
“休想!”
荀崧却是脸一沉,大袖一甩。
“哎,你这老儿,可讲些道理今日若非我力挽狂澜,颍川荀氏将尽毁于你手,国尚要举贤任能,况家里乎宗族由能者担当,岂不是胜于庸者掌舵渐渐沉沦“
荀邃急了,跳着脚大叫。
很多人频频注目,可这种宗族之间的事情,外人不好插手,只当个笑话看。
”哼!“
”望之兄,不必理会!“
荀崧抓住卞壸的胳膊,快步往前走。
“好好好!”
荀邃一怔,便大怒道:“景猷老儿,你既然不仁,可莫怨我荀邃不义,待得杨彦之回京,我就去为我家大侄女荀灌登门提亲,把我那大侄女许配于他,我还要请他评评理,到底谁更有资格,坐上荀氏大宗之位!“
观众们忍着笑,愕然看着荀邃和荀崧。
荀崧则是脚步一个踉跄,脸面也浮现出了一抹不正常的潮红,别人只以为自家这个便宜族弟玩世不恭,但他清楚的很,那是胆大包天,一肚子坏水,更何况自己当时被弹劾,一下子懵了,反应失措,确实理亏。
但是让他居于小宗,又怎么可能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脚步加快了些。
“跑也没用,景猷老儿,给老夫候着!”
荀邃指着荀崧的背景,破口大骂道。
荀崧的身子又是一阵颤抖,哪怕回到家里,都是面色铁青。
“阿翁,阿翁!”
长子荀蕤带着次子荀羡奔了起来。
“嗯”
荀崧略一点头,神色明显不善。
“阿翁,怎么了”
荀灌不解的问道。
“哎”
对于长女,荀崧倒不好搪塞,把朝会的事情如实道出,不过荀邃那些乱七八糟话,他可没脸说。
“哼!”
荀灌哼道:“这便宜族叔倒是不显山不露水啊,对了,阿翁,他没有挟功迫你让出大宗之位“
”这……“
荀崧老脸红了红,吱吱唔唔半晌。
”小女就知道!“
荀灌不屑道:”他凭什么,整日游手好闲,荀氏真要交到他手上,才是真正对不起列祖列宗呢,一个巴掌拍不响,阿翁您别理他。“
荀崧摇了摇头,面色渐渐严肃起来。
“又怎么了”
荀灌问道。
荀崧显得颇为难以启齿的样子,只是在荀灌那催逼的目光下,才吞吞吐吐道:“灌娘,一个女儿家掌兵总不是长久事,你可曾想过,把兵权交往朝庭”
荀灌柳眉陡然一跳,认真的看着自己的老父,点点头道:“阿翁,既然您提到这个问题,那请恕小女冒犯,和您好好谈一谈,小女明白,您受弹劾,归根结底还是小女手里握有锐卒,可这些兵,是杨彦之的,小女只是代掌,哪能把别的人的兵力随意送人
更何况就朝庭那熊样,再好的兵到了他手上,不出两年,就是又一支宿卫,欺压欺压平民,用于士族间争权夺利,或许能管用,但是真要上了战场,怕是还没见着胡人,就自己先散了。“
荀崧也明白这是实情,对士族间的争权夺利他也看不惯,但他是有忠君思想的,于是叹了口气,又道:”如今主上形势汲汲可危,有没有可能把杨郎拉回来为朝庭效命“
荀灌的面容变得严肃起来,问道:”阿翁,您认为当今天下可是您
第四五七章 为荀灌提亲
余音了了,绕梁不绝,荀灌虽已唱罢,但荀崧仍是微闭双目,眼角隐有泪花渗出,这首典子言语平直,却给他带来了无以伦比的冲击力。
许久,荀崧才摇头叹道:“杨郎一曲,道尽了天下兴亡,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荀灌劝道:”阿翁,小女觉得,您对杨彦之的了解多限于道听途说,您应亲自看一看郯城的情况才是最佳,若是实在难以成行,也可修书一封与刁公,刁公当时被杨彦之搭救,带回郯城,任了主簿,以刁公性情,必不逛言。”
荀崧缓缓道:“如此说来,你是铁了心以杨彦之为明主了”
荀灌苦笑道:“天下哪有什么明主,诚如汉武帝,亦是少年英明,老来昏庸,杨彦之曾说过,权力失去质约,人就会变得疯狂,故人治不如法治,下至庶人,上至公卿,须有法可依,才不致乱来,而我朝士族横行,哪有律法约束“
荀崧问道:”杨彦之打算如何做“
荀灌摇了摇头:”他没说,小女也想不明白会如此做,不过应能看出,他是认真的,阿翁,我家虽世代忠良,却非迂腐愚忠,这百多年来,先事后汉,再事曹魏,后事大晋,结果如何,这三朝是一朝比一朝差呢,用我家,无非装点门脸罢了。“
见着老父不吱声,荀灌咬了咬牙,进一步道:”就拿阿翁您来说,您在永嘉之前,任侍中,中护军掌禁军和下层军官的选拨,位高权重,永嘉时,您尚监江北军事,及元帝称帝,居然罢了您的兵权,迁尚书左仆射,协助刁公制定典章制度,再至主上登基,您的官职虽未有变,可庾元规以中书监总揽政务,主上又日渐收权,您形同于投闲置散“
”住口!“
荀崧突然厉斥。
是的,荀灌所说,让他的心,微微刺痛。
”不,小女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荀灌倔强道:”想我荀氏,后汉年间为曹孟德谋划,结果先祖文若公荀彧被逼自尽,及魏文帝划功臣,没有我荀氏,而本朝元帝定鼎建康,当时您镇宛城,若非您表态,元帝又哪能那么容易获取荆襄士人的支持结果呢,您的官越做越这就是您归顺的代价,您可以只求尽忠,不为自己谋划,可您为二弟和三弟谋划过没有
小女那便宜叔父尚知道争,您又何曾为自家争过“
荀崧的身体都在微微颤抖,想着荀氏这百年来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要说心里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古人重家,荀崧也看重家族,他已经六十二了,而两子尚年幼,长女的终生大事也无着落,时常午夜梦回,他都会被惊醒,但是荀灌的意思是让他投效杨彦之,去做逆贼,这根本没可能啊。
荀崧的神色充满着痛苦,荀灌心中不忍,放缓语调道:“阿翁,杨彦之重情重义,您若是给他写信,他必来勤王,可是事后,主上与各高门士族会放过他么,小女明白,您对朝庭的忠心非一朝一夕所能更改,因此小女恳求您,此事不必掺和,如何“
荀崧怔怔的看着荀灌,神色异常复杂,不过在望向了自己的长子和次子之后,最终报以一声叹息。
这时,有仆役站门口唤道:“禀郎主,大将军从事中郎周光求见。”
“哦”
父女俩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周光是周抚弟,当年荀崧被围于宛城,正是荀灌向周抚求救,才请来了救兵,因此周抚对于荀崧实有救命之恩。
“那小女避让一下。”
荀灌站起身,拽住二弟,又一把抱起三弟,向后面走去。
荀崧这才吩咐把周光请来。
远远的,周光就拱手呵呵笑道:“景猷兄,一别经年,风采依旧啊!”
“不敢,不敢,元瑶周光表字客气了,快请入坐。“
荀崧赶忙还礼。
实际上荀崧从未见过周光,在时人及后世的认知中,周抚对荀崧有救命之恩,但实情很复杂,当时荀崧心向江东的琅琊王,因此长安方面的第五猗遣杜曾率万卒围攻宛城,以此逼迫荀崧归附长安,亮出颍川荀氏的金字招牌,增加政权的合法性。
而琅琊王由越府余部支持,自不可能坐视荀崧投效长安,恰时任南中郎将周访属于琅琊王阵营,得荀灌求援之后,大喜,遂遣其子周访会同襄城太守石览救援宛城,解了杜曾之围,也成功的把荀崧拉入了琅琊王阵营,并以荀崧名望,迅速使得荆襄士人归心。
&nbs
第四五八章 恶意中伤
(谢谢好友喵大2558的两张月票)
荀崧倒是有了些迟疑,他不图周光许下的皇后身份,在他眼里,王敦必败亡,但王应作为琅琊王氏的嫡系子弟,确实没可能被清算,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不被朝庭任用,可这有什么呢,就凭着琅琊王氏的名头,也不是任人欺凌之辈,与荀灌过着平平淡淡的小日子,挺好。
只是他清楚,荀灌对杨彦是有好感的,又该如何劝说呢
”景猷兄意下如何“
周光呵呵笑着问道。
对于王应,荀崧还是有些印象的,二十来岁,仪态俊美,胸有沟壑,非王彭之之流可比,不考虑其余,确是荀灌的良配。
只是王敦的意图不难猜,如果长女手头没兵,几无可能在这时节上门提亲,而且结亲的本质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将来荀灌嫁过去,朝野间肯定会认为荀家投靠了王敦,这不以自己的本意有任何改变。
荀崧推托道:“小女素有主见,此事还须征询小女意见,请元瑶见谅。“
周光呵呵笑道:”虽说父母之言,媒灼之命,不过令爱乃世间奇女子,当面问一问确是妥当,不知令爱可在府中“
”不必问了。”
荀灌从后堂款款步出。
周光不由眼前一亮。
他一直以为荀灌舞枪弄棒,必是身材粗壮的男人婆类型,王敦为王应提亲,主要还是为了荀氏的名头与荀灌手里的兵马,可今日亲眼得见,哪有半分粗鄙
反是眉目如画,云鬓高结,身形修长,浑身自有一股士家大族的气度。
‘大将军好眼光啊!‘
周光暗暗赞叹。
荀灌上前施礼道:”世叔有心了,但侄女并无嫁人之意,还请世叔见谅。“
在周光打探到的情况中,荀灌是个没人敢娶的老娘子,现在自己为王应提亲,她该羞喜才对啊,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于是连忙道:”贤侄女,你既称我世叔,那世叔厚颜应下了,王郎确是一表人才,品行上佳,想我兄与你父交情深厚,世叔怎会误你
世侄女且放心,王郎慕你贤名,心生仰慕,以你为妻,必琴瑟相合,相敬如宾。“
周光特意点出周访和荀崧的交情,隐隐有些挟恩自重的意味,荀灌一丝不悦闪过,冷冷声:“世叔不必再劝,王郎虽佳,奈何侄女不敢高攀,请世叔代侄女向大将军道一声多谢厚爱,侄女失陪了。“
说着,便转身而去。
……
周光悻悻而归,荀崧脑海中一片混乱,望着周光拂袖而去的背影,最终长叹了口气。
次日,周光回到了姑孰,恰好沈充和钱凤也在,,二人向王敦和世子王应奉上厚礼,以贺年节,厅堂里堆积如山,王敦心情还是很不错的,捋须笑着问道:“元瑶,可曾说服是景猷“
周光面有愧色,一躬到底:”见大将军见谅,光无能,有负大将军与世子重托。“
”哦“
王应面色一沉,催促道:”你快快说来,是怎么回事“
”诺!“
周光说到底是个庶人,对王应的不假辞色不敢表示任何不满,老老实实的道出了经过。
”哼!老匹夫,给脸不要脸!“
王应仿佛受了羞侮般,猛一挥袖子。
沈充和钱凤相视一眼,随即沈充就翻眼看了看王应,现出了一副欲言又止之色。
”沈士居,是否有话要说“
王应留意到了沈充的神色,问道。
”这……“
沈充略一迟疑,就拱了拱手:”其实充是不赞同世子迎娶荀灌的,世子可能也清楚,荀灌不婚,或与杨彦之有关,但极少有人知道,荀灌很可能已为杨彦之诞下一子。”
“什么消息从何而来”
王应的面色顿时绿油油。
其实王应对荀灌还有些有钦慕的,虽说荀灌野了点,别人不敢娶,可他是王敦世子,将来的太子,未来的天子,他敢啊,在周光启程去建康的那一刻,他已经把荀灌视作了自己的皇后,但是被拒绝不说,还从沈充嘴里得来了荀灌已为杨彦之产子的惊天噩耗,就好象,荀灌背着他偷了杨彦一样。
沈充吞吞吐吐道:“此事并无实证,是充根据蜘丝马迹推测而来,世人皆知,荀府婢女荀华曾为杨彦之诞下一女,可后来,莫名其妙的又多出一子,就对外声称,荀华诞下了一对龙凤胎,时人多有猜测,乃杨彦之与裴妃苛合所产,不过这其中有个疑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