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想




第四五九章 冬去春来
    谢谢好友琞孙的两张月票

    王敦狠狠一眼瞪了过去,毫不掩饰不满之色。

    钱凤连忙道:“世子万勿误会,大将军挟江南诸州雄兵,琅琊王氏又是天下第一高门,怎会怕了杨彦之,只是实无必要横生枝节,眼下还是把生米先煮成熟饭为好,名份大义既定,那杨彦之纵想回天,亦是无力。

    ”嗯“

    王敦赞许的点了点头,缓缓道:”士仪认为寡人应如何“

    钱凤道:”青州位于杨彦之后背,留着曹疑,他寝食难安,又闻杨彦之与青州曹嶷有一年不攻之约,春夏之交,一年期满,杨彦之必攻青州,大将军亦如期讨伐伪主,料杨彦之难以出手,待他取了青州,尘埃已定。“

    沈充也意识到之前的挑拨太直白了,这时便道:”充虽恨不能把杨彦之寸磔脔割,但此子已成一方豪强,绝非短期所能图之,当初刘曜于长安立国,加封石勒,双方相安无事,故充以为,大将军可效仿,暂时安杨彦之之心,抓紧时间平定江南,立万世基业,再联结四方英豪,团团围攻,此子焉得不败“

    “好!”

    王敦猛一点头:“寡人便等上一等!”

    司马冲到底还是直接找上了司马绍,明知司马绍心情不佳,他也没法,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苏逸带着近万人投效他,给他卖命,最起码他要管吃管喝,而且老住着帐篷总不是个事。

    好在庾彬请出了庾亮向司马绍说项,又有庾文君从旁帮腔,指出了给司马冲封地的重要性,最终,司马绍授意庾亮以中书监的名义,以晋陵郡封本邑万户,位置恰处于萧家与鲍家之间。

    冬去春来,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荀崧开始称病,不再上朝,并隐约出现了荀灌为杨彦产子的传言,这可把荀灌气的不轻,偏偏又逮不到源头,与此同时,牛继马后的谣言也越传越凶,甚至有人学着杨彦当初在街头说书的方式,编排起了故事,把夏候妃与牛钦私会偷情编排的活灵活现,这明显是借鉴了崔莺莺待月西厢下,私会张君端的情节,可建康民众哪管这些,哈哈一笑,图个乐子,风波越演越烈。

    司马绍毫无对策,毕竟只是民间传播,他没法拿到台面上说事,又每回说书的时候,除了围的水泄不通的民众,还有些好手暗中保护,每当丹阳郡城派兵马捉拿,便有人趁机起哄闹事,民众四处乱跑,闹哄哄一团,军卒也不敢真的大杀四方,结果每回都是不了了之。

    所谓三人尚成虎,谣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建康的舆论风向对司马绍越发的不利,又因着中书监庾亮闭门不闻窗外事,大司徒王导称病不见客,其余各大族明哲保身,投靠王敦的士人越来越多,甚至朝野间已经出现了一种声音,要求彻查牛继马后的谣言,美其名曰,还先主一个清白。

    人都死了几十年,这种事情怎么查摆上台面讲,就是黄泥巴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渐渐地,北国大地冰雪消融,也冬去春来,杨彦一直屯驻在濮阳,趁着难得的平静期,操演士卒,到三月份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东濮凹陷地质结构,其地表特征是结晶性变质岩,杨彦立刻组织老羯人打井勘探,并成立东海国石油司,东海国煤炭司和东海国矿物司三大机构,分别由朱锲、鲍令和出身于荀氏的荀仪主持,这也代表了杨彦最初起家的三大力量,萧氏、鲍氏与荀氏,以此为班底,搭建三大国企。

    当然,这只是临时的,杨彦不可能由这三姓真正把握住国家的矿产和能源,别说封建社会,即便是美国,国企稍不留神也会变成某一家某一姓的自留地,这种情况越是王朝末期就愈演愈烈,杨彦只能先根据经验,设计出一系列的掣肘措施和轮替制度,未来空闲了,再好好考量这个问题。

    不过杨彦尚处在上升创业期,时人也未能深切意识到能源和矿产的重要性,暂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杨彦还参照锦衣卫,把亲卫改组为千牛卫,分为左千牛卫和右千年卫,荀虎任千牛左校尉,全为男性,目前并未给予纠察百官的权力,只是护卫杨彦的人生安全与传达军令,今后将令皆由左千牛卫而出。

    右千牛卫以柳兰子任右校尉,男女参半,职责是监督左千牛卫的军纪风察,兼顾杨彦及其亲属的安全,同时火器的研发也参照锦衣卫南衙,划入右千牛卫,但地位稍有不及。

    对于这个举措,亲卫基本上持欢迎态度,毕竟在改组之前,他们的地位最为尴尬,既不入军籍,又不是民户,而是杨彦的



第四六零章 穆陵关
    谢谢好友人勿玩人123的月票

    ”哎“

    杨彦重重叹了口气。

    作为一个清清白白的娘子,谁不想拥有一场盛大的婚礼呢,萧家也不是白丁,一场婚礼可以凸显出萧家的地位,更何况巧娘是他的心头肉,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是现代的一夫一妻制,他会毫不犹豫的娶了巧娘,对其余的女子,只能说声抱歉了。

    若有半分可能,他都不愿巧娘受到委屈,但慧娘没走六礼的程序,只是小范围内确认一下,开了这个先例,巧娘大操大办,就算慧娘没有想法,站在慧娘背后的荀洪鲍靓会怎么想

    难啊!

    杨彦不禁恨恨道:“该死的陆晔老匹夫!”

    萧鎋心里本来是有些憋屈的,你葛家嫁不了女,关他萧家什么事,只因巧娘一再要求,才无奈应下,可这时见着杨彦的愁眉苦脸样,心情竟好了些,呵呵笑道:“将军有此心意,老夫已备感欣慰,将来将军大军南下,还怕那老匹夫不来归附。“

    杨彦苦笑道:”只怕委屈了巧娘啊!“

    萧鎋拱手道:”待时机成熟,风风光光补办便是,今次将军凯旋回郯城,还是早些让巧娘过门罢。“

    “小婿实是愧对外舅了!”

    杨彦起身,向萧鎋形了翁婿之礼。

    萧鎋没有避让,大大咧咧的受了下来。

    把这层关系捅破之后,气氛随意了很多,不过萧鎋也知轻重,并不矫狂,与杨彦探讨着有关濮阳的问题。

    当天晚上,杨彦设宴招待了萧鎋,并正式把濮阳移交到萧鎋的手上,萧鎋显得神色沉重,当濮阳太守,不仅仅是萧家兴起的希望,更是位处于与羯赵接壤的第一线,责任异常重大,如果濮阳在萧鎋手上丢了,哪怕杨彦不计较,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在这个位置上呆下去。

    五日之后,杨彦留了包括在濮阳安家的万卒给萧鎋,再加上萧家自带部曲,有一万多人,哪怕羯赵十万大军来攻,也足够守上几个月,他则自带四万五千卒向东行去,攻打青州。

    按照约定,荀虎率三万卒同期北上,还有水军也将再次开入黄河,断曹嶷北逃的后路。

    这次入黄河可不会如上回那般被灰溜溜的赶走了,因为有了濮阳沿线的码头,即使上游再有火船下来,也可以靠岸躲避,让火船顺流而下。

    这就是有基地和没有基地的区别。

    杨彦入青州,是先入泰山,东进大岘山,再北上广固。

    广固乃曹嶷所筑,位于尧王山南,阳河绕其西侧,四周绝涧,岨水深隍,易守难攻,有大涧甚广,因以为固,广固城依山傍水,厄制要冲,西靠绵桓的崇山峻岭,北控广袤的千里沃野,东瞰山水相连的胶东半岛,南制通向淮沂的交通要津,于此处筑城,曹嶷还是有眼光的。

    杨彦走的这条道,来回辗转一千余里,荀虎从郯城发兵三万,到广固也有近千里,根据东海国与兰陵传来的讯息,今天的小麦平均亩产预估可达四石左右,新附地盘大概在三石到三石半之间,这就意味着,最为困挠的粮食不会再成为问题。

    因着精耕细作、回交育种与化肥的同步应用,未来只要不是过于频繁的自然灾害与长时间的战乱,中原大地将从此告别缺粮的梦厣,并且随着农业水平的逐渐提高,会产生大量的粮食富余,冲击粮价,有效支撑工业的发展。

    也正是由于不缺粮,所以这一次的战作摒弃了以往的速战速决方式,而是步步为营,拿下一个地方,消化一个地方,一步一个脚印,碾压曹嶷,使其恐惧,胆战心惊,失去斗志。

    毕竟对青州的战争,属于内战范畴,能说降,能不死人,还是尽量不死人为好,而且慢一点,稳一点,也可提防羯骑突如南来,救援曹嶷。

    荀虎那路,主要是走东莞、东安一线,经高密入胶东半岛,从侧后迂回到广固以北。

    大岘山位于山东省沂山东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其西为沂山,东为黄墩山、龙山,两侧谷底是山东半岛中部南北通行的重要通道,齐长城横亘东西,穆陵关坐落于此。

    该关是齐长城的重要关隘,自齐国始,历代均视为战略要地,其关城墙高坚厚,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而在关后,又有一道长城,与前一道长城会合,围成一个以穆陵关为核心的方圆五十里区域,其二道长城的关口名大关,大关以北是小关,小关、大关与穆陵关,三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纵深防御体系。

    他的战略意义是防备青州以南,而齐郡以南素有守泰山的说法,泰山在东海军手里。

    从理论上来说,不走穆陵关,由泰山北上齐郡今济南同样可以直捣广固,但穆陵关区方圆五十里,自给自足,地位和明末的山



第四六一章 被逼出现
    谢谢好友可也的打赏

    杨彦一见此人神色,就知道田锐在躲着自已,当即向城头拱手:“有劳了,告辞”说着,一挥手,大队人马缓缓向着营地回返。

    韩晃转头道:“将军,没想到田锐的架子如此之大,这摆明是不把您放在眼里,既然如此,末将愿为前锋,替您把田锐擒来。“

    ”诶“

    杨彦摆摆手道:”田锐不见我,是因他心虚不敢见我,这表明此人胆气已寒,性格或还有些懦弱,此事无妨,他不来见,本将自会让他来见。“

    回归大队之后,杨彦找了些工匠,把铁皮卷成喇叭,挑了百来名嗓门大的军卒,训练一番,便遣去阵前喊话。

    ”诶,又上来了“

    有守城军卒惊呼。

    ”快,准备“

    ”准备你娘,百来人有何用难道指望这些人破关“

    上山的军卒,并未带武器,三三两两,颇为悠闲,守军纷纷瞪大眼睛,好奇的看了过去。

    约在箭程之外,来者纷纷驻足,其中一人掏出个上粗下细,约有两尺来长的大家伙,凑在嘴边放声喊道:“青州军的弟兄们,我来自于豫州军,去年年底,被东海军俘获,本以为不死也会当苦力,可将军不以附逆为仵,择其优者加入东海军,军中不无端打骂,因功晋阶,还分田分地,分屋住,咱们现在日食十升,顿顿饱腹,每旬吃两次肉,哈哈,老子昨晚可是啃了条羊腿啊“

    又一人接着喊道:”凡军中光棍,将军分配妻室,咱们东海军的保留节目是蒙眼摸妻,不知尔等可曾听过,哈哈,老子就是摸了个美娇娘啊”

    ”我东海军战无不胜,前次石季龙联结你主曹嶷,以五十万人马兵围郯城,结果如何,曹嶷大败回青州,石季龙只身脱逃,我家将军能大破石季龙,还破不了这小小的青州你等速速降来,尚算举义立功,若是负隅顽抗,必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接一个,轮番上阵,有引诱,有威胁,声音张扬中充满着自信,城头上,陆续响起了嗡嗡声。

    “哎,真的假的东海军有那么好”

    “好象不像是假的,你看他们,衣着光鲜,面色红润,嗓门红亮,中气十足,若非吃饱喝足怎会如此”

    “东海军的待遇一直就不错,难怪连战连捷呢,吃饱喝足,有了力气还打不动仗哎,再看看咱们,那是越比越心酸啊”

    “闭嘴,再有私自议论者,斩”

    将官来回巡视,厉声喝斥,军卒们虽然不说了,却都侧起耳朵倾听,脸面布满了向往之色,城头以目。

    东海军作战勇猛、凝聚力强,待遇高、有晋阶的机会不是唯一因素,毕竟训练很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长时间的承受训练之苦,而且军中将领始终有限,杨彦又走精兵化道路,这固然造就了一批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卒,可恶果也很明显,部分锐卒未能得到职务上的有效晋升,这也没办法,僧多粥少。

    事实上杨彦给予千牛卫从骑兵中挑选精锐的权力,不完全是挑唆双方之间的关系,还是具有相当意义的,一些在军队体系内没法因功晋升的精锐,可以分流进入千牛卫,作为杨彦的亲兵,以另一种方式晋升,减缓骑兵的压力,因此杨彦才有信心,十年八年内不会出问题,千牛卫起着骑兵减压阀的作用。

    但是在和平来临之后,军队作战会渐逐减少,战功也相应减少,有功将士可以充分在军队内部晋升,这时再去挑骑兵精锐,就很容易引发双方的对立冲突,这也是杨彦的另一个算盘。

    同时,杨彦来自现代,具有平等意识,从小对解放军具有崇敬之心,这使他对旧军队并不太过于歧视。

    当然了,古代军队的本质是匪,素来都有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说法,不过杨彦不信邪,他不相信唯有纵兵四掠才能保证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他除了训练从严,还给予军卒在人格上的尊重,他时常走入军营与普通军卒交谈,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表达适度的关心和鼓励,甚至有些小兵的名字都能叫出来。

    这几乎就是核弹级的杀伤力,当时人思想单纯,等阶森严,而杨彦能持之以恒的走入基层,焉有不效死之理

    “将军将军”

    田锐正在营中,心神不定的负手走动,一名亲随气喘吁吁的冲了进来。

    “何事”

    田锐三十来岁,身材高大修长,仪容俊美,脸上敷着淡淡的白粉,胡须和眉毛都经过了精心修饰,若非一身软甲,倒也是个翩翩士家郎君,这时,勉强按压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的心口,沉声问道。

    “将军,东海军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在城下大肆劝降”

    这名亲随口齿还算伶俐,较为详实的还原了事件经过。

     



第四六二章 劝进之功
    (谢谢好友东门问的月票)

    杨彦向后招了招手,开始有军卒一队队的上山,撑着大盾,披着重甲,手持弓弩与重型破城锥。

    顿时,紧张的气息于关头弥漫开来,每个人都不自觉的屏息凝视,除了旌旗飘扬的猎猎风声,再无半点声音发出。

    青州军对东海军的恐惧程度,恐怕不下于羯人,毕竟曹嶷还尚一度与石勒分庭抗礼过,而东海军是实实在在的连战连捷,在郯城之战中,青州军也伤亡惨重。

    杨彦这才马鞭向城头一指,唤道:“请田将军出来答话。”

    田锐的神色颇不自然,探头问道:“杨将军何事相唤本将”

    这话说说,软绵绵的,就像个被强迫的小媳妇。

    杨彦淡淡道:”田将军身体可有起色”

    田锐尴尬道:“多谢杨将军关心,本将略有好转。”

    “哦”

    杨彦嘴角挂出了一丝笑容:“这倒是可喜可贺啊,田将军,如今形势你也清楚,我杨彦之从未失过手,凡是我欲取之地,必手到擒来,莫非你以为,凭一小小关城就能阻我大军
1...149150151152153...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