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杨彦却是打断道:“她一个长居深宫,形同于被幽禁的妇人,你和她说这些作甚,来人,把元帝诸子女,都给本将请过来。“

    ”你杨彦之,你怎能做这等恶事“

    郑阿春大惊,急呼道。

    杨彦不理她,目含催促,望着柳兰子。

    柳兰子也觉得拿人家的子女威胁过份了些,只是看着郑阿春的不配合模样,又没别的办法,只得叹了口气,带着女千牛卫离去。

    元帝一生有六子一女,长子司马绍,被废。

    次子司马裒,十八岁那年死于祖逖伐石勒的军中,其中是否有隐情,就不好说了。

    三子司马冲,即将被废。

    五子司马焕,两岁夭折。

    柳兰子带来的是四子司马晞,今年九岁,六子司马昱,今年五岁,还有小公主司马清,今年两岁。

    见着三个孩子被带入殿中,郑阿春面色苍白,目中现出了惊惧之色,她终于明白,乱世中的一个弱女子,拿什么去对抗手握强军的杨彦呢

    “罢了,罢了!”

    郑阿春心如死灰,挥挥手道:“杨府君要朕如何下诏”

    杨彦倒是不急,把司马清抱了起来,左看看,右捏捏,笑道:“好俊秀的小娘子,将来可以嫁给我家虎头,夫人以为如何“

    ”你“

    郑阿春的胸脯剧烈起伏,面孔因羞侮涨的通红,没错,杨彦是什么出身一个寒门庶子哪怕手掌大权,也只是个爆发户罢了,他的子嗣哪有资格娶她的幼女

    更何况那个虎头还是庶子,来历不明,在她眼里,这就是赤果果的羞辱啊。

    不过此时,郑阿春可不敢发作,只是淡淡道:“孩子尚幼,现在谈及婚事为时尚早,清儿,来阿母这里。”

    “咯咯咯咯”




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
    在一阵环佩叮咚声中,郑阿春身着亲蚕服,牵着司马昱从后殿步出,身边跟着杨彦及几名女千牛卫。

    “参见夫人!”

    待得郑阿春坐上九层玉阶,群臣齐声施礼。

    “众卿免礼,请坐!”

    郑阿春轻抬玉手。

    “谢夫人!”

    群臣各自归位。

    按理说,杨彦在朝堂上也有一席之地,朝庭封他为吴王,这是国号王,位次要在郡王之前,当位于阶下第一,但杨彦并未就坐,反而大冽冽的仗剑站在郑阿春身边,这立时引来不满,有人当场就要发作。

    要知道,前一阵子王敦在都的时候,虽被尊称为相父,有资格就坐于九层玉阶之上,但他的座席位于皇帝下方,而杨彦在做什么,与皇帝平齐!

    “咳咳”

    王导轻咳两声,制止住要大怒指责的那几人。

    郑阿春妙目一扫,暗道一声朝中果有忠义之士,便徐徐开口:“杨府君自郯城奔波千里而来,清君侧,废伪主,使我晋室统胤重回琅琊王一脉,于社稷有大功”

    在大赞了杨彦一通之后,郑阿春给一名宦人打了个眼色,那名宦人展开册书,当朝念诵。

    “惟德动天,玉衡所以载序,穷神知化,亿兆所以归心,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宇宙,阐扬鸿烈,大庇生民,晦往明来,积代同轨,前王踵武,世必由之。

    今有冲,伪主僭位,昏毁日旦,景和骋悖于前,元徽肆虐于后,三光再霾,七庙将坠,璇极委驭,含识知泯,我宣文之祚,眇焉如缀,静惟此紊,夕惕疚心,故朕谨遵天命,废冲为番禺王。

    今有昱,年虽幼,却天诞睿圣,河岳炳灵,英风所拂,无思不偃,表里清夷,遐迩宁谧,道迈于重华,勋超乎文命,荡荡乎无得而称焉。

    故卿烟玉露,旦夕扬藻,嘉穟芝英,晷刻呈茂,革运斯炳,代终弥亮,负扆握枢,允归明哲,固以讴歌继统,朕虽为妇人,安敢忘列代遗则,人神至愿乎便立昱为帝”

    扬扬洒洒一篇策书宣完,阶下公聊倒也没太大的惊讶,毕竟司马晞年虽长,却是庶出,而司马昱是嫡出,杨彦立司马昱为帝并不出人意料。

    而且杨彦的根基在江北,他在建康能呆多久一旦离开了,哪怕被封为丞相,录尚书事,也掌握不了朝政,到时朝庭还不是由自己等士人把持

    说句不中听的话,幼主比司马冲更易于控制,至于王敦会有什么反应,人是杨彦废的,新君是杨彦立的,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巴不得双方大动干戈,好坐收渔翁之利呢。

    这时,又有宦人上前,展开另一份策书,顿时有人嘿嘿冷笑,暗道该是加封杨彦了,纷纷侧耳倾听。

    “卿匡主宁民,固贞足以干事,经德蕴哲,谋猷弘远,精金百汰,在割能断,功以济时,职思静乱,卿有包胥之志,而令白公、伍员殆得极其暴,窃为丘明耻之,今海内之望,足为楚汉轻重者,其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

    朕闻卿贤名,召卿入都,辅佐幼主,今加陶侃丞相、录尚书事,侍中、督交广宁益扬荆江梁八州诸军事,领江州牧,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群臣惊呆了!

    陶侃!

    居然是陶侃那条老奚狗,而不是杨彦!

    因着陶侃的出身与军阀作风,朝中公卿对陶侃的感官还不如杨彦,至少杨彦待士人彬彬有礼,而陶侃就是个大老粗,这等人入京执政,对于建康来说,很可能就是一场浩劫。

    在天下诸军中,军纪最严明的是东海军,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杨彦驻在自家的万余军卒,从来就没有过扰民害民,江东本地豪强的军队与原宫中宿卫也稍好一点,毕竟兔子不吃窝边草,往后分别是荆襄军与苏家的江北流民,排在最后的,还是陶侃部。

    这个排名可能有所偏颇,但陶侃部下,多为西南夷,本就谈不上军纪,近期在广州,又拉笼招揽了大量的南越人,这更让人不放心。

    从来也不发言的王导,终于忍不住了,问道:“陶士行既入都辅政,那杨府君何为”

    杨彦微微一笑:“杨某不日将称明王,以火为德,乃外国君主,不便于晋朝就职,大司徒好意只能心领了,今次入都,已匡扶了晋室正朔,自当功成身退,还望诸公与陶公携手,勿叫那番禺王卷土重来。“

    阶下哗然!

    难怪杨彦站在阶上,这是以外国君主自居啊,自然不可能



第五一一章 大战山越
    “王妃,王妃!”

    裴妃正看着荀华左手抱着虎头,右手抓住不老实拱来拱去的杨继华,满脸的羡慕之色,这时,一名紫衫骑匆匆奔了进来。

    “何事”

    裴妃兴致不高的问道。

    “杨杨府君来了!”

    紫衫骑满面激动,结结巴巴道。

    “什么”

    裴妃,荀灌和荀华同时站了起来,甚至因用力过猛,正爬在荀华身上的杨继华一屁股跌坐到了地上,顿时呜呜大哭起来。

    “哭什么哭你那没良心的老子来了!”

    荀华低头喝斥了句。

    荀灌也问道:“真是杨彦之你看到他了”

    紫衫骑仍未从兴奋中回复过来,急声道:“回将军,是咱们的骑兵,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末将没看到杨府君,但想来应该会来吧。“

    ”算他有良心,走,我们去看看!“

    荀灌哼了声。

    荀华把两孩子交给紫衫骑,便与裴妃跟着荀灌匆匆而去,当登上高楼的时候,闻得讯报的荀崧与荀邃也堪堪赶到,果然,在沈充军的外围,影影绰绰,旌旗林立,隐约能看到是一队队的骑兵。

    别说荀邃捋着山羊胡子呵呵直笑,就是荀崧都是一副松了口气的模样,裴妃也现出了如释重负之色,与荀华的美眸中双双射出了深深的思念巡梭着,似乎在寻找着那个人,只有荀灌撇了撇嘴。

    而在府外,气氛已凝重之极。

    沈充的眼睛一眨不眨,扫视着那一列列的骑兵,表面神色不见动容,实则心里已掀起了惊涛骇浪,东海军骑兵他是见过的,但印象还停留在两年前,而此时,万骑踏马而来,煞气冲天而起,他不禁生出了动摇,哪怕他的性格已经颠狂,对上东海军骑兵也没有太大的信心。

    偏偏他最信任和器重的钱凤多数时间都在为王敦效力,已与他渐行渐远,此时连个给他出主意的人都没有。

    “沈家郎主勿忧,那杨彦之再强,也是兵疲马乏,山某愿领儿郎,去挫一挫他的锋锐!“

    这时,沈充身边一名黑壮汉子拱手道。

    此人名山莽,是正宗的山越,麾下的近五千卒损失不大,还有超有四千,是沈充军中最为精锐的一股力量,沈充也不舍得平白损失,于是道:“东海军骑兵精锐无匹,人多势众,山主莫要莽撞。”

    “哈!”

    山莽哈的一笑:“某和他一对一叫战,看他可敢,他若一涌而上,某也不傻,退回便是!“

    沈充与王应相视一眼,都觉得此计可行。

    王应道:”我等为山主押阵,祝山主大胜归来!“

    司马冲也尖叫道:”此战若胜,朕封你为将军,许你为会稽太守!“

    ”哈哈哈哈多谢陛下!“

    山莽得意的大笑着,领着部众徐徐上前,山越全身竹甲,走一路,都用刀柄奋力击打着藤盾,发出整齐的嘭嘭啪啪声,无形中带来了一种难言的威势。

    而站在杨彦的立场,就听到在一阵鼓燥声中,一列列身着黄盔黄甲,一手持绿盾,一手持单刀的军士涌出。

    虞仡和虞喜两兄弟并没有急于回府,虞喜向前张望了小片刻,便凝重道:“杨府君当小心谨慎,此为真正山越,披竹甲,顶藤盔,撑藤牌,箭矢难伤,不惧刀枪,论起威名,不逊于南中的藤甲兵,唯有火攻方能克之。”

    杨彦是知道竹甲的厉害的,而且冬季寒风呼啸,这一带又是矮丘连绵,火攻的限制太大,不过还是点点头道:“谢虞君提醒!”

    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列着阵势的山越,很快的,四千多名军卒排成一松散的不规则方阵,列阵以待。

    山莽越众而出,大声喝道:“杨彦之可敢出来交战”

    杨彦自然不会搭理他,荀虎代为问道:“你是何人”

    山莽道:“某山莽,世居吴兴会稽,听闻东海军精锐,可敢遣四千骑出阵与我一战”

    杨彦仔细打量着山莽,此人身体短粗,哪怕凛冬腊月,也果露着胳膊和小腿,皮肤呈古铜色,满脸的虬髯就像一根根针扎在脸上,又硬又粗,从额头至面孔,绘着鲜红色的鬼脸油彩,就真如厉鬼一般。

    杨彦又向左右望去,众将皆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于是点了点头:“可以!”

    荀虎唤道:“你且稍候,我军即刻便来!”

    “哈哈哈哈!”

    山莽一阵仰天狂笑:“快点,可别让老子们等太久,今日,便斩下杨彦之的狗头,儿郎们,凡斩杀晋军一人者,赏赐一名晋娘。”

    &n



第五一二章 竹甲之威
    三支骑队继续向纵深冲撞,只是杨府位于紫金山山脚,又远眺覆舟山,地形还是有些起伏,又受接二连三的冲撞影响,速度不可避免的渐渐减慢,而骑兵一旦失去了高速支撑,杀伤力将大打折扣。

    如今的东海军精骑就碰到这个问题,从一开始纯以战马冲撞即可克敌,到需要挥起狼牙棒,再到竹甲兵展开反攻,优势迅速消减,近万步骑陷入了混战当中。

    其关键,便是箭矢射不穿竹甲,杨彦来的苍促,火炮都在船上,虽说骑兵仗着骑在马上有高度优势,可以居高临下捶击,或以矛刺击敌军的面门咽喉等要害部位,但是山越的藤盾防御力非常强悍,钢制矛尖极少能刺透。

    又因藤盾有弹性,狼牙棒的力道会被化解掉一部分,一锤很难直接毙命。

    而竹甲兵砍不到那么高,就挥刀砍马砍腿,一时之间,双方都有军士惨叫身亡,粗略一算,死伤人数相差不多。

    杨彦大感头疼,以骑兵一换一拼步卒,显然是亏本买卖。

    这时,荀虎突然道:”将军,覆舟山有动静了。”

    战场距覆舟山有近十里的距离,冬季又因民众大量烧柴取暖,雾霭了了,更加遮挡视线,不过军中有远望镜,虽偏色严重,却好歹能分辩。

    杨彦接过望远镜看去,覆舟山脚有明显的兵马调动,断其意图,大概是为接应沈充军,一旦混战过久,极有可能杀来,鉴于并不清楚覆舟山的兵力分布,他觉得是时候收兵了,于是传令吹响撤退的号角。

    “呜呜呜!”

    号角长鸣,骑兵纷纷放弃敌手向回奔,这就是骑兵的好处,可以随时脱离战场,占据着作战的主动权。

    山莽也不敢长驱直追,当即勒住人手,一阵笑骂之后,收兵回阵。

    郁闷的回返,施礼道:“末将未能克敌,请将军降罪!”

    杨彦拍着肩膀笑道:“此战地形于我不利,我军又初来乍到,人困马乏,能与身被坚甲的山越战成不胜不败,已是出乎了本将意料,张将军何罪之有。”

    感激道:“多谢将军!”

    杨彦摆摆手道:“好了,今日到此为止,暂就地休整,咱们好生合计合计。”

    随即就命荀虎着人打扫战场,把阵亡将士的尸体带回,还有毙命山越身上的竹甲,这可是好东西,既有研究价值,也有实用价值。

    其实沈充也眼红竹甲,他亲眼看到了箭矢射不穿,那藤牌也防御力强大,却是没办法,东海军有骑兵护卫,他的军中可没有藤甲守护,以步军出击为了些竹甲藤牌与骑兵干仗,明显不划算,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东海军士卒把一具具尸体,甚至刀枪箭剑都装马运走,有条不紊。

    山莽虽未能真破去骑兵,可打成平手,他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收殓同族尸体,压根就没这意识。
1...166167168169170...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