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品侯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人不可貌相,就像如果不认识努尔哈赤的人,不可能想到,这个虚弱的老人曾经杀伤数十万大明将士和数百万汉家百姓。当然也很难想象,这个一直笑得很温和的年轻人,也屠杀了十万多满洲精锐和十余万满族百姓。

    真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对,我就是李沐。”李督师抖了抖锦袍上沾着的雪花,依旧浅浅的笑着,对着努尔哈赤道:“没想到我李府的亲兵,还能有您这样一个有大出息的。”

    努尔哈赤年少的时候生活极其困苦,他出生在赫图阿拉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在十九岁时,因为继母对其十分刻薄,努尔哈赤就拿着自己分得的可怜家产,带着弟弟舒尔哈齐在辽东大兴安岭的荒山中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然后将这些山货拿到大明的马市上交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彼时的努尔哈赤,年轻体弱,屡遭欺凌,但是却依旧刻苦勤奋,并且在这个时候,努力的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

    后来,大雪封山,大山也不敢去了,努尔哈赤差点饿死之际,遇到了时任辽东总兵李成梁,当时的李成梁,已经贵为辽东总兵,而努尔哈赤,才不过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

    “当年李大帅收留我的时候,我还没有你现在年岁大。”努尔哈赤对李沐的嘲讽不以为意,像是对李沐,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年的冬天,冷的直让人发疯,抚顺城内的马市都关门了。我手上只有三十文钱,却连一块取暖的木炭都买不到。”

    李沐听着努尔哈赤的话,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虽然比喻不甚贴切,但努尔哈赤大概就是那样吧,那个时候,周围除




第二百一十一章 枭雄陨落
    



第二百一十二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当李沐误打误撞的收了个努尔哈赤的人头的时候,原本内定的此次头奖获得者袁崇焕尚且毫不知情。

    当时的袁崇焕,正率领一万余关宁军正在前往锦西堡的路上,为了独占功劳,袁崇焕只带了心腹手下,一个上档次的大将都没有带出来,生怕别人来了之后,分走了他的大功。

    这个时代,原本消息传递效率就很低,习惯了现代通讯方式的我们,是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写一封信要等半年的通讯效率的,加上辽东突降大雪,彼时有没有高速和沥青马路,很多官道都被大雪掩埋而不可辨认,所以袁崇焕对锦西发生的事情尚且一无所知。

    一路上,袁崇焕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颇有天下在手的气度。因为等待他的,是前所未有的大功,东虏从万历十一年到今天,为祸已经四十多年,要是一朝死在自己的手里,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就啊。

    这一次,怎么着自己这个巡抚要动一动了,蓟辽总督不一定,至少也是个辽东经略了。然后只要再递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平辽十策》,兴许皇上一高兴,给个伯爵侯爵的,说不准还能管子孙后代的饭碗啊!

    “大人,前方发现大队建奴骑兵,正在快速向我军靠近,现在已经不足二十里了!”袁崇焕正得意间,突然有斥候气喘吁吁的来禀报。辽东大雪,致使很多时候视野非常受限,等到发现敌军的时候,建奴骑兵已经近在眼前了。

    不过让那名斥候震惊的是,在收到大队骑兵来袭的消息之后,身为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居然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道了一句:“我知道了。”就没有下文了。

    那斥候等了半天,等待袁崇焕的命令,却等了半晌没有等到下文,忍不住主动提醒道:“大人,建奴骑兵人可不少,看上去有尽上万之数啊!”斥候焦声道,心里急切无比的他不知道为什么袁崇焕听闻这个消息没有任何特别的反应,难道这就是高官们的大将风度

    袁崇焕心里有底,自然丝毫不慌,他想着这是皇太极知道自己出兵之后,主动过来接近他呢。对着忠心耿耿的斥候道:“好了本官知道了,你再去探。”

    于是,就这样,一万关宁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于锦西堡以东不足百里的地方,撞上了正在疯狂逃命的一万镶黄旗和镶蓝旗下辖的建奴骑兵,而这些骑兵,却是五贝勒莽古尔泰的麾下。莽古尔泰正在仓皇逃命逃到一般半,冷不防面前突然出现了一支数量庞大的明军主力,让犹如惊弓之鸟的莽古尔泰一下子吓了一大跳。

    惊魂未定的莽古尔泰对着明军旗号一看,发现是宁远城内的关宁军,心下终于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只要不是李沐小蛮子手下的哪支军队,其他的都好说。

    袁崇焕道是皇太极按约来接应了,正是准备欣喜的迎上去时,却见对方竟然突然策马狂奔,弯弓搭箭,在数息之间就箭如雨下,无数明军士兵纷纷应声倒地,把袁崇焕都给打蒙了。

    而在莽古尔泰这边看来,则更是怒不可遏,气得暴跳如雷,李沐小蛮子欺负人就算了,自己没有那个勇气和李沐对阵疆场,实在是这么多年被打怕了,心理阴影消除不了。你们宁远这些成天缩在王八壳子里的货色



第二百一十三章 风景旧曾谙
    



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桃旧符
    此次回京,最主要的目的自然是向皇上奏对,不过恰逢年底,京师诸衙门都放假了,李沐和袁崇焕也就一起约了个时间去皇上那儿报个到。既然朝廷想低调处理,李沐也犯不着非得弄出什么大动静儿来,虽说不遭人妒是庸才,但是对于年纪轻轻的李侯爷来说,能少引人注目也是一件好事情。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李沐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门庭相比起之前要冷落了不少,随着东林党,楚党,浙党等正直官员们纷纷被贬黜外放,朝中各级高官现在几乎全都是清一水儿的阉党分子。除了极少数类似于首辅刘一燝这样的纯臣还在苦苦支撑以外,其他各部官员已经几乎唯魏忠贤马首是瞻。

    随着李沐地位越来越高,功劳越来越大,所谓的功高震主也越来越明显了。天启皇帝倒是没什么,反而魏忠贤却是感觉到了深深的威胁,故而他刻意指示朝廷对李沐此次大捷尽量低调处理。

    天启皇帝收到李沐大捷的消息后,估计是难得的真心为李沐感到高兴地人。他兴冲冲的带着皇后张嫣去太庙上香,这两日如沐春风的看谁都顺眼的紧,连带着宫里的宫人们日子过得也不错,皇上心情大好,动不动就赏个百八十两的。当然这些银钱对于现在有东南海关税款撑腰的天启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这些宫人们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除了魏忠贤对于李沐功勋过大深感忧虑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暂时还没他什么事儿但是却莫名其妙比谁都着急的信王了,这位后来继位成为大明末代帝王的悲情君主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却不知为何,责任心爆棚的他,竟然对李沐的坐大也是如芒在背,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样子。

    十二月二十九日,眼看就是年三十儿了,北京城的百姓们都开始忙碌的准备春节的准备工作。今年依仗东南海关上缴了数额巨大的海关税银,加上荷兰东印度公司给予大明两千万两白银的现银赔款,朝廷国库富足,竟然难能可贵的出现了盈余。京师各级官员时隔多年领到了全俸,总算是不用苦哈哈的捱日子了。

    要说大明的官员俸禄,在历朝历代中都是颇为奇葩的,朱元璋苦孩子出身,觉得当官的薪水太高了他就看不下去,故而给官员的薪俸标准定的极低。除了像户部,吏部这样的热门部门,每年有地方官的冰敬和炭敬而不缺钱以外。很多清水衙门的官员甚至要靠做小生意来维持生计。这也无怪乎很多低品级的官员拼了命的想往上爬,谁愿意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落得个在天桥底下卖菜油或者在城隍庙门口写对联的下场呢

    扯远的不说,现在的李沐,正和袁崇焕二人缓缓的走在奉天殿前的金水桥上,现在满朝官员都基本放假过年了,也没有什么等待召见的其他官员,来往宫人们个顶个的都是满脸喜气,看样子皇上有钱了,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不少。

    要说李沐对于紫禁城,可算得上是轻车熟路,每次逗留京师的时候,但凡天启皇帝能得空,都得召见自己去宫城内讨论一下各种机械问题。除了天启对李沐极为信任和倚重以外,还是因为魏忠贤这个文盲兄弟实在是在科学上的敏感度太低了一些。

    去年的时候,魏忠贤还放下身段,拿着书跑去请教时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徐光启(这是个大名人,编《农政全书》,重修历法,翻译《几何原本》,我们所知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等大部分几何名词都来源于此书。另外,这位最后官居大学士的高官还有个英文名叫paul,且虔诚的信仰天主教。),徐光启对魏忠贤突然的上进心自然是嗤之以鼻,随意敷衍几日之后,见魏忠贤急功近利并无真心求学之心,为防其扰,干脆就辞官回乡了。。。

    魏忠贤的愚钝更加凸显了李沐的可贵之处,再加上李沐这个人虽然做高官也不是一天两天,但是毕竟身为现代人,有些观念还是很特殊的,故而李大人对这些其他官员看不起的宫女太监们态度出奇的好,久而久之,李沐在紫禁城内也结了不少善缘,甚至李沐也不以阉人读书为耻,数次出金资助内书房和天启所办的内匠坊学习的小太监们。

    “参见侯爷。”“见过侯爷。”“侯爷新年吉祥。”
1...6465666768...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