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品侯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不过圣旨就是圣旨,现在李沐还没有做叛臣的打算,也没有足够做叛臣的实力,还是老老实实的点了五万兵马,带着若菡一起北上。

    原本李沐是不想让若菡和以往一样随军陪伴他的,盖因这次李沐要对付的,就是从小抚养若菡长大的家人。但是这小丫头执意要跟着,不论李沐怎么劝说,她都是一副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的态度,李沐也只好让她跟着了。也许很多事情,只有勇敢面对一次,才能真正解开心结吧。

    若菡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这是先天的血缘,她无法改变,也不能选择,面对和接受,才是找到两全之道的唯一办法。。。又或者,她自己也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两全之道。对于两个生死搏命的国家来说,她必须选其一而从之。

    至少在现在的李大公子看来,此去宁远,估计也就是吆喝两句,撑个场子的。不过他选择把北云兵带上,自然还是对袁崇焕这小子有所防备。

    这个世界最险恶者,莫过于人心。李沐在山东吃过一次亏,当然不能不长记性,袁崇焕能在山东叛乱之时,调集麾下军兵,不惜助叛军一臂之力也要干掉李沐的锦州军。此人为达目的,几乎不择手段,无论是帮谁,他都会毫不犹豫的下手。对于这样伤敌伤己的队友,李沐还是敬而远之,多加防范的好。

    大军从太原出发,经过真定和保定二镇,眼看着就要到京师了,李沐在马上收到了大小凌河堡和觉华岛失陷的消息。

    觉华岛的位置其实还是很重要的,此岛悬于辽西海湾中,距宁远不过三十里,居东西海陆中逵,扼辽西水陆两津。更何况,岛上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常有御守重宁远,粮储重觉华的道理。再加上觉华岛也是辽东明军水师重要的驻地和港口之一。而奇怪的是,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要津,袁崇焕以兵力不足,恐失宁远为由,从头到尾未发一兵一卒予以救援,坐视觉华岛陷落,数十万石军粮落入敌手。

    按理来说,袁崇焕在原来的历史上,于宁远场下用大炮重伤努尔哈赤,随后努尔哈赤就因伤死于军中,宁锦大捷数次击退建奴(在真正的历史上,所谓宁锦大捷,其实只是击退,杀伤数一直不明。),甚至在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杀了袁崇焕之前,皇太极一直不敢南下进攻大明。这样一个在原来历史上被渲染成民族英雄的人物,现在怎么看起来完全不是这样呢李沐心里纳罕着,莫不是因为这小子给满清示好示的多了,人家在历史里故意夸他一下清朝人写的《明史》本就充满了政治色彩,所以这种正史到底有几分可靠确实也很值得怀疑。

    李沐正准备在中军的总督移驾里休息一下时,突然听闻宣府兵一侧有鼓噪之声,不由得赶紧起身道:“三跃。”

    “公子有何吩咐。”忠心耿耿的亲兵队长三跃一下子就出现在李沐的视线里。

    “去问问发生了什么。”李沐伸头看了一眼,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好吩咐三跃道。

    “诺。”三跃接到命令,拿起自己的长枪,骑马飞快的去宣府镇军兵处了。

    不一会儿,三跃就从宣府镇的军士处跑了




第二百零三章 殊途同归
    宁远城下,建奴大营内,皇太极正端坐在一座精致的雕花红木案前,慢条斯理的喝着茶水。

    “八贝勒。”这边皇太极正在淡定的品茶,那边两名年轻小将却掀开军帐走了进来,看见皇太极好整以暇的样子,毫不客气的道:“大军已经屯驻宁远城下,怎么攻城,您倒是给个准话啊。”

    “阿济格,多尔衮,你两急什么。”皇太极轻轻摇头道:“还不是时候呢。”

    来的两人正是皇太极的两个弟弟,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他们都是大妃阿巴亥的儿子,一直以来都和皇太极比较亲近,所以皇太极也就带着他们两人出征。

    这个时候阿济格刚满二十岁,大名鼎鼎的多尔衮现在也才刚刚十三岁,两人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焦急的神情,似乎攻打宁远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贝勒和五贝勒已经拿下了觉华岛和大小凌河堡了。怎么着你还是赶紧攻城吧,哪怕做个样子呢,到时候若是他们二人得胜而归,而你寸功未立,又如何向父汗交代啊。父汗可是说了,这次谁能得胜,谁就会承继大汗王位的。”多尔衮急声道。

    “小十四,很多时候,不是谁在战场上赢了就可以主导全局。”皇太极淡淡的微笑道:“谋大事者,决不能计较一点一滴的得失。况且觉华岛和大小凌河堡之战,如果不是因为我拖住了宁远守军,使其没有出兵援救,绝不会如此轻易而胜的。所以我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功劳。”

    “但是觉华岛屯粮数十万,二贝勒这回的功劳可是立的不小啊,他这一来,几乎把父汗最头疼的粮草问题一次全部解决了,父汗怎么能不器重他”阿济格看皇太极似乎满不在乎的样子,只好提醒道。其实阿济格焦急的不是因为代善抢了觉华岛的数十万屯粮,而是因为代善本身就是二贝勒,大贝勒褚英死后,按照规矩本该由他继承大汗之位。现在若是再立了大功,那皇太极不是更没有希望了吗

    阿济格知道自己和弟弟多尔衮现在年纪还小,根本不会被努尔哈赤放在眼里,所以索性就全力支持皇太极登上大汗之位,也算是他们生在帝王家,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的不得已之法。

    “不急,不急。”皇太极自信满满的轻声道,继续慢条斯理给自己斟了一盏茶,一饮而尽。

    而在此时的觉华岛上,刚刚经历大胜,杀伤明军万余的二贝勒代善在明军驻地的仓场上,看着眼前来来往往搬运粮草的士卒,很是意气风发的点头道:“此次出战,取南蛮粮草七十万石,足够供养大军直至明年开春了。”

    “二哥英勇无敌,劳苦功高,大汗必然倍加器重,这个世子,舍尔其谁啊。”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阿巴泰站在一边恭维道。

    代善这边的小集团,主要成员除了他以外,就只还有一个阿巴泰,他是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儿子,因为由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所出,伊尔根觉罗氏出身低微,生前也并没有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在爱新觉罗家族中属于边缘化的女人,死后也没获过任何哀荣。她连生卒年月都没有留下,在清代的众多史书中甚至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因为母亲地位的影响,故而阿巴泰地位一直不高,直到现在也没有混到一个贝勒的爵位,而很多比他小的诸如皇太极,巴布泰,都早就已经是贝勒爷了。

     



第二百零四章 余晖下的科尔沁
    而在此时,在茫茫无边的科尔沁草原上,正是一片萧瑟惨淡景象。冬日将近,草原上的绿草都已经渐渐枯黄,牛羊牲畜散落在大草原的每一个角落,默默的低头在已经衰败的草场中寻找果腹的食物。

    察哈尔部这次入关南下大明,损兵折将丢了一万多勇士不说,好不容易抢来的战利品,也在后来撤退的过程中损失殆尽。现在看来,今年的冬天,察哈尔部要不舔着脸去求大明开放互市,要么就只有西进去抢劫其他部落的存粮了。

    “大汗,斡朵烈被明军所杀,左万户损失惨重,现在我们只剩下一万五千多可战之兵,还有不少带伤,现在部族缺医少药,很可能还会进一步的恶化,短时间内根本根本无力进兵。。。”提起进兵,察哈尔部的蒙古将领们很是担忧的说道,一边小声汇报,一边盯着林丹汗越来越阴沉的脸。

    “是啊,大汗,科尔沁草原刚刚统一,很多小部族这一次损失太大,现在不少小的部族长老都嚷嚷着要退出察哈尔部,去归化那边的土默特部了。”又一个鄂托克(即蒙语里的部落之意)的首领有些迟疑的道:“大汗,不是我不想继续效忠黄金家族,继续在科尔沁草原上最伟大的雄鹰麾下展翅,只是。。。大汗,我的族人,也要生活啊。。。”这位长老说了那么多,其实是自己起了要脱离察哈尔部的心思,真是难为了他还说了那么多的铺垫。

    林丹汗怒极反笑,一拍王座的把手,对着那畏畏缩缩的长老斥道:“当初是你们哭着喊着要入我察哈尔部,这两年随我纵横科尔沁草原,个儿顶个儿的都赚的盆满钵满的,现在翅膀硬了,想和我讨价还价!”

    “大汗,不是我们出尔反尔,而是这一次,您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要南下攻打大明,原本按照我们一来的战法,从大同取了粮草物资,即可回返科尔沁,自然是平安无事,缴获颇丰。”林丹汗虎落平阳被犬欺,平日里几个小心翼翼的鄂托克长老,竟然纷纷指责起他来:“大汗一意孤行,以致我部大败,好几个鄂托克的壮年男人都打光了,现在若是还不早做打算,这个冬天,怎么捱得过去”

    “那你们走吧。”林丹汗颓然苦笑,挥挥手淡淡的道了一句:“都赶紧给我滚。”

    看着林丹汗的表情不似作伪,几个鄂托克的长老们纷纷起身告辞,也有一些鄂托克继续留了下来,估计是信任林丹汗的能力而不愿离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丹汗在科尔沁草原上纵横睥睨这么久,他能统一右翼察哈尔的三个万户,至少证明此人绝不是什么碌碌无为之辈。

    那些离开的长老们刚刚出了大帐,帐外就突然传来一阵羽箭破空之声,随后就是惊呼和咒骂,而大帐内的每个人都默不作声,一瞬间仿佛连时间都停止了一般。

    过了不久,几个林丹汗的斡鲁朵卫士就拿着几个血淋淋的人头进来了,看见林丹汗正襟危坐在王座之上,便跪下施礼道:“大汗,叛逃的两名鄂托克长老及其随从九十三人已经全部斩杀!”

    (察哈尔部现在一共有浩齐特、奈曼、克什克腾、乌珠穆沁、苏尼特、敖汉、阿喇克卓特和主锡惕八个鄂托克)。

    &nb



第二百零五章 诡异战争
    此时,大明关外的宁远城下,正在进行着一场非常诡异的攻城战。

    要说战争,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搏命之时,无论是何人参战,到了战场上都会将人类兽性的一面尽情的展示出来,所以战争之残酷,绝对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都无法想象的。

    而宁远城下的这场攻城战,充满了诡异的气氛,喊杀声虽大,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只有很少几段城墙下,偶尔有几波汉军旗的士兵喊杀着冲击巍峨高耸的宁远城,但是往往刚刚跑到城头下面,城上的明军仅仅一轮枪打过来,这些汉军旗士卒就狼奔豸突,四处散逃了。

    至于真正精锐的正红旗和正蓝旗的八旗铁骑,更是全部躲在城上大炮的射程之外,只出声不出力。这个场面摆在这里,要是不知道这是天启五年的宁远城下,估计会让人以为是进了哪个古装战争大片的片场。

    宁远四座城门接到的命令皆是佯攻,无论哪一支部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嗷嗷的喊了一个时辰,伤亡还没到三位数,至于固若金汤的宁远城,更是连城墙上的砖头都没有少一块儿。

    “大人,这建奴唱的是哪一出啊”城墙上的满桂看着袁崇焕那蓄着美鬓,极有高官风度,却又忽明忽暗的脸,摸不着头脑的道:“宁远六座城门,吵吵巴火的叫唤了大半天了,怎么一点动作都没有”

    “我也不知道。”袁崇焕和范文程之间的交易,当然属于绝密的范畴,别说满桂了,就算是袁崇焕府上的亲卫都对范文程的身份毫不知情。

    “这帮人会不会声东击西,从下面挖过来”满桂仔细想了想,有些担忧的说道:“这些建奴看上去不过一万骑兵,正面攻城无异于痴人说梦,换了我就肯定先让大军鼓噪,吸引城上守军注意之后,用土工从城墙底部挖过去。”

    “不可能,宁远城墙的墙基厚达四米,不客气的说,皇城的城墙都不一定能有宁远的墙筑得更深,要是建奴敢凿我宁远的城墙,他怕是要挖到明年去!”袁崇焕不屑的道。

    “哎呀这些蛮子真是急人,打又不打,撤又不撤的,没来由的让人心里直刺挠。”满桂看着眼前建奴的军队,真是心里比别人还急。

    “等着吧,这些建奴在我们城下已经驻扎过半月之数,按照他们的习惯,现在存粮应该是要见底了,无论这些人像干什么,应该马上就有结果了。”袁崇焕表面上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实则心里早就把范文程家里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便,这都半个月了,对面收了好处之后,就一点消息都没有了。

    袁崇焕在半被诱惑,半被威胁的情况下答应了建奴的请求,虽然有与虎谋皮的风险,但是一直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的袁巡抚还是坚信建奴一定会按照计划行事。毕竟这是一件明显合则两利的事情,谁愿意永远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呢袁崇焕自己是不想的,想必建奴的王子们,也定然是不愿意的吧。

    建奴的大营之中,在宁远城下大喊大叫,努力刷存在感已经快三天了,很多建奴士卒都开始不满了。皇太极倒是一直安之若素,稳坐钓鱼台,丝毫没有要改变策略的意思,只是依旧让大军每天去明军城墙下喊麦,直叫的嗓子都哑了才下班回家。

    终于,到了十一月十九日,努尔哈赤的信使到了皇太极的大营中,意思直截了当,如果皇太极战而不胜,应当提早撤兵。

    “回报父汗。”皇太极对着自己的心腹手下道:“我已派内应,窃取明军被名为天启大炮的机械之奥妙,另已经通过宁远周边大小堡垒



第二百零六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
    到了十一月的第二十四天,辽东开始下雪了。

    努尔哈赤刚刚抵达锦西堡才两天,鹅毛般的大学已经逐渐将锦西这座不大的城堡完全淹没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这两年辽东的冬天,冷的让人猝不及防,一瞬间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让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努尔哈赤终日里窝在锦西城一座小小的府邸之中,连门都不敢出。

    锦西堡陷落已经大半年,城内大明的百姓要么被杀,要么被征发为苦力被发往沈阳和辽阳做工,整个锦西堡,除了努尔哈赤带来的那两万八旗兵,几乎没有其他喘气儿的物种,萧瑟寒冷不说,更是多了几分阴森恐怖。

    “大汗,八贝勒求见。”努尔哈赤在床上有气无力的望着屋顶发呆,在听见身边亲卫的声音,才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神采,慢慢张开口,吐出一个嘶哑的字来:“宣。”

    “嗻,宣八贝勒觐见——”亲卫长呼一句之后,就默默的站到了努尔哈赤的身边,努尔哈赤用力的从床上挣扎着坐起身子,望着门外一个穿着建奴标准骑甲的影子一点点的放大,正是自己最喜爱的儿子之一,八子皇太极。

    “阿玛,阿玛。”皇太极不愧为影帝级演员,刚刚进了门,看见努尔哈赤颇有些虚弱的躺在床上,也不行礼了,一下子就扑到床前,极是焦急的问道,看那样子,真是自古忠孝仁义的典范之士。

    努尔哈赤的眼中有一丝微不可查的欣慰闪过,随后还是摇头道:“老八,我老了,总不能和你相比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为父可不像他们明国的皇帝那样,以为修炼道法,就能成仙不死。”

    努尔哈赤生于大明嘉靖年间,嘉靖帝是大明历史上实际操纵国家权柄最长的皇帝(在位最长的是万历),这位皇帝一辈子都在修道,希望通过道法求得长生不老,永远都能把这个皇帝做下去,却不知最大的天道,莫过于生死轮回。

    “阿玛春秋鼎盛,怎么能说这样不吉利的话,大金不能没有父汗,我也不能没有阿玛啊。”皇太极说着说着,渐渐地红了眼眶,不知不觉流下眼泪来,这要是让知道内情的人看见了,估计无论是谁,都会为这位如此超凡入圣的表演点个赞吧。

    “老八,莫做那儿女之态了,现在到了我大金生死存亡的时刻,有些事情,还是要认真考虑为先。”努尔哈赤也不知是没有被皇太极打动,还是真的心里过于焦急,也没有再给皇太极表忠心的机会,直接了当的开口问道:“现在宁远情况如何如若我军乘势进兵,你可保证能有胜算现在辽东已经入冬,各地大雪封山,十日之内,再拿不下宁远,我们就必须退军了!”

    “阿玛,您且宽心。”皇太极知道现在正是说服努尔哈赤的关键时刻,开始用他特有的演说天赋,气定神闲的分析道:“辽东之势已成,宁远守军苦战多日,已经被我方重炮杀得心神剧颤,已无战心可言,只要能集结大军,一鼓作气,宁远城必为我大金所得,从此入关南下大明,就是一片坦途!”皇太极站起身,极富煽动性的蛊惑着,看在别人的眼里,仿佛现在宁远城的城防已经摇摇欲坠,在大炮的轰击下,城墙也已经多处垮塌,城内的敌军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只要再有数万精锐一齐坐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大势不可逆转,宁远必可攻陷!而如果拿下宁远,锦州便是一座塞上孤城,不需多久,整个山海关以北的辽东大地,都会成为大金的王土!

    努尔哈赤默不作声的听完了皇太极的话,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低低的沉思着什么,闪烁的眼神中,也全是无法掩饰的挣扎和犹豫。

    时间,人物,一切都仿佛凝固了,皇太极在默默的等待着努尔哈赤的答案,这个答案,关系到他的当下,关系到他的生死,自然也关系到他的未来。

    “好,我信你。”努尔哈赤思忖良久,重重的吐出一句话。此言一出,皇太极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但是他表明上依然毫无痕迹的道:“阿玛信任,儿臣敢不死命相拼!”
1...6263646566...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