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侯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据说鲁王也在迎候之列。”孔胤植忽然有些恶趣味的笑道:“你在河南对福王爷做的那一出,可是在藩王里把名声打响了,这鲁王爷以往可是个眼高于顶的货色,他鲁王府在山东地界也是出了名了铁公鸡,这回竟然亲自出城迎候,还当真是恶人要有恶人磨啊。”
“扯淡,什么恶人不恶人的。”李沐没好气的道:“老子看着这些光吃饭不干活的蛀虫就闹得慌,休得再提罢。不过话说回来,你这人都到了山东,不回曲阜去看看”
孔胤植一边捡起李沐的奏报,一边嘴里嘟囔着:“没事儿,我一家老小都在西安,回曲阜作甚,回去看那看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嘛嗯。。。青花卫查出来什么了吗”
青花卫暗中调查东海之事,于李沐而言是绝对的机密,除了负责青花卫的洛鸢,李沐本人之外,就只有孔胤植一人有所耳闻。
“暂时还没有什么结果。”李沐望着窗外步履整齐,延绵不绝的庞大军队,压低了声音道:“西北军太原镇,固原镇共抽调三万大军,宣府镇一万多人,加上三万寺军,还有尚在松山的五万余锦州军,总共十二万余人,均是新近训练的精锐主力。这一次,我也算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无论如何不敢有所闪失,但是这东海内部之危,仿若如芒在背,实在让我寝食难安,故而一路行来小心翼翼,不敢稍有懈怠。”
“所以你其实偷偷的在唐坞打造数百辆精良无比的秘密战车,不是为了应付建奴铁骑,而是准备对付那不知名的对手是吗”孔胤植此时才有所醒悟道:“云琪啊云琪,我是真的佩服你啊。”
“除了那精密的战车,还有你也包括在内。”李沐对着孔胤植深深一揖,语气歉然道:“为保万无一失,此战我将收回对寰兄所有的指挥权,参谋本部所有决定直接上报给我,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对寰兄海涵。”
“好好好,都听你的。”孔胤植哭笑不得的道:“你这人从来没走过夜路,行的堂堂正正,为何总是那么怕鬼反正我也过够了这操心的日子,能歇两天当然大善。”
车行数里之后,李沐就主动下车步行,又复数里后,济南城巍峨高耸的城墙和城下整整齐齐的迎候队伍已经遥遥在望。
李大公子此次所封之九边总制,为大明朝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边疆大员,没有之一。在李沐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一位封疆,能够督师九边于一人,集诸镇大权于一身,要知道大明九边诸镇加起来,陈兵将近百万之数,如此庞大的军队,朝廷又怎能放心付诸一人
崇祯皇帝这次
第三百四十七章 卿卿性命
辽东高台堡,崇祯六年三月初四。
此时的高台堡内,正是一片乱七八糟的萧索景象。宁远一战,虽然没有彻底将辽镇一网打尽,但是祖家兄弟临阵反戈,宁远陷落,也足以将关宁军的脊梁骨基本打断。
曾经身为大明边镇第一精锐的关宁铁骑此时大多带伤,横七竖八的躺在高台堡的街道上,因为大批辎重毁于战场,这些败军物资缺乏,时常为了些蝇头小利以致同袍之间大打出手,刀兵相向,但是大部分军官似乎也懒得过问,只要不引起大范围的哗变,也就由得这些兵油子们去争。
高台堡原本就没有多少普通百姓,这回剩下为数不多的老百姓大多都遭了友军毒手。关宁军士气崩溃,军纪败坏,每日里烧杀抢掠,奸淫纵火等案件层出不穷,上面大多也就是申饬一二,更让这些养尊处优的痞赖们有恃无恐。
其实整个辽镇,如今也不是全部都被消灭殆尽了。塔山尚有两万驻军,高台还有五万余人,祖大寿虽然是前锋总兵官,但是如今建奴并没有历史上那般不可一世,故而真心愿意跟着他投敌的数量并不多。
十二万关宁铁骑,如今还有七万多人,虽说损失惨重,但是尚有一战之力。只是经历宁远一战之后,关宁军大多老爷兵们都已经被吓破了胆,短时间内恐怕是指望不上了。
而在高台堡临时总督行在中,比起哀鸿遍野,如丧考妣的关宁军将士,身为辽镇总制的袁崇焕,状态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要说袁总制这一辈子,总制辽东十年却碌碌无为,在他本人的眼中,便是有两大逃不过的业障。一个是那遭天杀的妖妇客印月,凭借美色和一张灵巧小嘴,愣是让袁崇焕掉进了敌人潜心设计的陷阱中。不过袁崇焕自己也知道,自己之所以会掉进客印月设下的陷阱里,正是因为他袁督师此生最大的对手,便是如今已经是九边总督,钦封诚国公,武英殿大学士的大明第一重臣,李沐。
袁崇焕自诩出身,才华比起李沐没有一处不及,论出身,他是前蓟辽总督孙承宗得意学生,深受孙承宗的器重,算得上是正经的辽系官员,承袭蓟辽总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论起才华,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的二甲进士,虽然名次不如李沐这个一甲第一,但是毕竟在辽东掌军多年,天启二年就已经是兵备佥事,督关外军,那时候的李沐却不过是个刚刚出山,连爵位都不一定能保住的毛头小子。
在袁崇焕的眼中,李沐发家之时的那些所谓战功,完全都是靠着钻建奴的小空子,难登大雅之堂,而李沐之所以有空子钻,完全是因为他的十几万关宁军在正面拖住了建奴的主力大军。若不是这样,又岂有什么沈阳大捷,广宁大捷结果自己辛辛苦苦拿住关宁军,都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让袁崇焕又如何能甘心
长久以往,嫉妒开始逐渐吞噬了袁崇焕的理智,原来的嫉妒也就慢慢转化为仇恨,在袁崇焕的心中,建奴倒不足为大患,从这位爷崇祯元年上《平辽十策》扬言要五年复辽就可以看出。袁崇焕其实是将李沐当做了最大的仇敌,从山东到辽东,从白莲教到朝鲜国,袁崇焕勾结一切能接触到的力量对李沐下手,但是每每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成了李沐的进身之阶,不知不觉,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的毛头小子已经一骑绝尘而去,成长为自己只能仰望的顶级重臣。而他呢,连宁远大本营都丢了,只剩下满目疮痍的几座小堡垒和朝廷无尽的失望和怒火。
随着宁远陷落,锦州陷落,孙承宗的宁锦防御计划基本崩溃殆尽,辽西走廊尽丧敌手,孙承宗大为震怒,直言要带头参劾袁崇焕督师不利的罪名。朝廷指派李沐为九边总督,辽镇,锦镇一应成为李沐的部属,自己竟然要向昔日仇敌俯首称臣!
“可笑啊!可笑,哈哈哈,多年来辛苦奔忙,现如今落得个罪臣的下场!”袁崇焕衣甲散乱,手中握着个精致的酒壶,一边往嘴里倒酒,一边状若疯魔的笑道:“辽镇,是老子辛辛苦苦搭起来的,你凭什么你tm 到底是凭什么!女人是你的,兵权也是你的!李沐啊李沐,你不要欺人太甚!”
天启年间,袁崇焕向皇帝求娶朝鲜明露郡主李妍儿不成,反而被皇后一顿申饬,这事儿不仅是朝野众多高官的笑柄谈资,更被袁崇焕引为生平最大的耻辱之一。自那以后,袁崇焕越发疯狂,最后不惜亲自上阵去锦州镇假传圣旨,以致建奴趁虚而入,辽镇损失惨重。在旁人眼里,袁崇焕自然是要付绝大部分的责任。但是在袁崇焕的心里,这一切却都是李沐的过错,如果没有李沐,他袁崇焕执掌辽镇十余万精兵,是朝廷北大门最为依仗的重臣,也是大明面对建奴唯一可堪一战的精锐主力。那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荣耀!若是能有一二小胜,青史留名,高官厚禄,简直唾手可得!
袁崇焕笑着笑着,又提起酒壶灌下一口烈酒,那滚烫而刺激的酒液直直的冲上袁崇焕的脑中,让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显得阴森恐怖:“不若干脆挥师拿下山海关,杀了张晓,待他从山海关通关之时,直接将其擒杀,倒不失为一条良策。”辽西走廊地势狭小,若是想抵达宁远必须经过山海关,若是从朝鲜登陆费时又太久,按照袁崇焕的想法,李沐只要经过山海关,自己就还有一丝翻盘的希望。
至于杀了李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朱明天下
三月初四,新任九边总制李沐抵达辽东高台堡,为安定辽东军民士气,第一件事情就是追究袁崇焕败军之责,下令将袁崇焕斩于阵前,传首九边。
消息传到京师,朝廷自然是大为光火。袁崇焕有没有罪责不论,但是蓟辽总督为从一品的大员,朝廷还没有给出处理意见的时候,李沐居然擅作主张把人杀了如此猖狂行径,置朝廷尊严于何处置皇上权威于何处
乾清宫东暖阁内,崇祯依旧是那副雷打不动的阴沉脸色,面前坐着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位大学士也是小心万分,大气都不敢乱喘。
要说内阁里几位大学士,除了温体仁,周延儒,李沐三人外,还有首辅韩爌,次辅来宗道,文华殿大学士张子续。按理来说,这三位都是劳苦功高,威望卓著的老臣,皇帝更应该亲之信之,但是崇祯皇帝疑心病极重。越是如同韩阁老,来阁老这样威望极高的肱骨之臣,皇帝反而要疏远三分,反而对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个半路出家的大学士信任有加。
可悲的是,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履历不丰,入阁为相很有几分赶鸭子上架的意味,真正遇见什么突发事件基本废人两位,导致天启年间处处叮当乱响,满耳机杼声的东暖阁这两年时常和坟场一般,充斥着阴冷凝重的空气。
日子久了,两位大学士也都习惯了崇祯的性格,这位皇上其实并不是真的需要别人的建议,而是想要有臣子能够猜出他的心意,提到明面上来,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有个背锅的就可以了。
看着皇帝阴晴不定的脸色,温体仁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对于李沐,崇祯是嫉恨到了十分,这个别说温体仁,朝野上下应该无人不知。但是国家战事频任,还真少了他诚国公不成。看看三省总督杨鹤,云贵总督朱燮元,哪一个真的能顶的起大梁来现在云贵战事也不乐观,若是桂林失守,怕是还免不了指望李沐去平安邦彦的乱子。
现在崇祯皇帝就仿佛是吃了苍蝇一般恶心,一方面对李沐极为忌惮,恨不得直接下旨把他杀了了事,一方面辽东建奴刚刚拿下宁远,西南局势又越发败坏,真若是把李沐拿下,谁去指挥那十几万边军精锐若是再用人不淑以致萨尔浒之败,又有谁能承担这样的罪责呢
温体仁一双眼睛滴溜溜的在周延儒和皇帝身上打转,周延儒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似乎打定了主意只要皇上不问他就绝不开口。
“温爱卿。”崇祯见两位近臣都不说话,还是忍不住抢先开口道:“现如今,事已至此,李沐到底该不该重罚,你以为如何”
听到崇祯问这个问题,温体仁全身一抖,冷汗立刻就浸透了官袍。按照皇上的意思,李沐不仅要罚,而且最好能重重的罚,就算是不直接斩立决,至少也是个革职查办的下场。但是若是要求重罚,辽东边军怎么办建奴主力怎么办难道让温体仁去辽东指挥边军作战吗
若是万一辽镇作战不力,提出重惩李沐的温体仁就是第一个会被拿来开刀的那一个!
见温体仁支支吾吾的窘迫样子,周延儒不免暗暗好笑,很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他,温体仁见周延儒那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样的死局,自己又如何能轻易解开。
温体仁想不到什么两全之法,只好硬着头皮道:“皇上,这个。。。微臣以为,诚国公虽擅杀大将,但如今前线危急,此一次实乃权宜之计。。。当然,也不可不罚,亦不可重罚。。。”
崇祯明显不是很满意温体仁的答案,有些嫌恶的撇了撇嘴道:“雨露雷霆均处于主上,若是因为他诚国公地位崇高就轻轻放过,后人岂不是要说朕是赏罚不明的昏君”
“微臣惶恐,微臣不敢。”温体仁赶忙请罪道。
&nb
第三百四十九章 议和
巍峨高耸的宁远城内,皇太极和几位重臣的面前,正站着一位身着官袍的大明官员,此人名徐石麟,嘉兴人,天启二年进士,初入官,即忤魏忠贤而削籍,后魏忠贤倒台后起复为大明南京礼部尚书,此次作为密使出使辽东,算是周延儒极为信任的盟友之一。
大明朝文官班子分两部分,北京和南京各有一套完全相同的行政体系,虽然政务上以北京为准,但是南京六部官员的品级并不低,徐石麟这个南京礼部尚书,既有地位又不扎眼,简直就是干些偷鸡某狗地下勾当的不二人选,可见周延儒大事做不了,但也不是全然无能到了极点。
皇太极对于徐石麟的到来心中还是有些明悟的,遣使求和这种事情,肯定不是正在高台堡集结大军的李沐能干出来的事情,李大公子对于敌人从来都是赶尽杀绝为主,以攻城略地为辅,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他的字典里有什么议和的选项。如果徐石麟来宁远求和的消息让李沐知道了,凭着李沐那连蓟辽总督也说杀就杀的性格,徐石麟估计是走不到宁远城的。
那么现在,一切就很明显了,大明帝国的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以李沐一系的李氏集团急剧膨胀,已经受到了其他政治势力,甚至是皇帝本人的怀疑,徐石麟极有可能便是来给李沐上眼药的。当然,大明帝国内部的分裂,自然对皇太极来说是个绝好的消息。
对于徐石麟本人来说,他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建奴这帮野人的,但是周延儒身为内阁大学士,愣是给他下了死命令,此次谈判,是皇上寄予厚望的行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徐石麟为自身前途计,只好竭尽全力的隐藏心里的不屑,还算不卑不亢的对皇太极道:“贵我两方交兵多年,我大明皇上深恤辽东百姓战乱之苦,还请大王及早考虑,停止两方战火,给边境百姓以休养之机。”
“徐大人,我们大清不比你们明人那般拐弯抹角。”徐石麟的长篇大论刚说到一般,五贝勒莽古尔泰就急吼吼的开口道:“你别说那么多战乱之苦,黎民百姓的废话,要是真的体恤百姓,就该早早归顺我大清,把你们汉人的江山让出来,看看咱们会不会比你们做的更好!”
“五贝勒,慎言!”见莽古尔泰似乎上来就要把对方往死里得罪,大贝勒代善赶忙开口道:“徐大人,五贝勒性格急躁,说话冲动,大人不必当真。”
“话是这么说,但是五贝勒有一句话是有道理的。”见代善涨别人威风,灭自家志气,二贝勒阿敏看不下去了,打断代善道:“咱们满人,确实不像明人那般喜欢拐弯抹角,你们有什么条件,都直说出来罢,成与不成,也该讲清楚了不是”
“好,诸位可听好了。”徐石麟强压怒气,一字一句的对满清贵族们道:“我方提出的条件是,塔山以北,以及锦州,广宁诸城。。。均可为尔等土地,大明也会承认尔国之地位,给予亲王封号和封土。。。”
“放肆!”徐石麟此言一出,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居然是刚刚还没有封贝勒多久的老建奴第十二子多尔衮,不知道徐石麟的话触到了多尔衮的哪根敏感神经,一直以来还算少年老成的他竟然忍不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呵斥道:“我大清是堂堂正正的大清国,皇帝陛下应该和你们明国的皇帝平起平坐,要什么亲王的封号!”
“对!就是,要什么亲王封号!”多尔衮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满清贵族的赞同。
“都给朕闭嘴。”见下面自己闹腾了起来,皇太极出言压下了嘈杂的声音,沉声开口问道:“那你们明国又有什么条件呢”
“我们要求贵国所有军队,退守塔山以北,撤出宁远城。”徐石麟低下头道。
徐石麟这话一出,周围的满清贝勒们大多露出了鄙夷的神色,现在的大清国刚刚立国不久,还没有将汉家王朝那些体统规矩学来,自然对明廷给出所谓裂土封王的条件毫不感冒。没有你明廷的册封,老子自己不也照样称了帝没有你明廷的承认,塔山以北难道就不是我大清的国
第三百五十章 夷灭
夜幕降临之后,宁远城里,一户普通汉人百姓家庭的灯火还未熄灭。
自从辽东战端开启至今数十年来,辽东大地人口锐减,大部分老百姓要么从山海关逃入关内,真有那故土难离的,也基本就住在宁远,塔山这些关外大城内,故而虽然辽东饱经战火之苦,但是宁远城却是少有的人口大城,除去军队和军属以外,普通百姓也近十万户,比起屡经血洗的建奴都城沈阳(此时沈阳已经改名盛京,为表述方便使用沈阳)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门外响起“咚咚咚”的敲门声,屋内的女人却一下子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赶忙来到门缝边看了看,似乎是确定了对方的身份,才慌慌张张的把门打开来。
破旧的木门打开之后,屋外走进来一个不算高大的中年男人,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夹袄,不住的搓着手,嘴里一边哈着白色的蒸汽,一边还骂骂咧咧的道:“tmd这帮子狗建奴,扎一天的笆篱就给两个馍馍,天杀的世道,还让不让人过日子。”
“嘘,当家的,你少说两句吧。”女人见自家丈夫口不择言,紧赶着伸出手指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拿出一个破旧的陶罐递给他道:“累了一天了还是好好歇歇吧,来先喝口水吧。”
男人接过陶罐,“咕咚”咽下一口温水,依旧满不在乎的道:“怕什么,工地上都传呢,说咱大明朝和建奴之间谈好了价钱,今天狗鞑子就要撤军,到时候王师回来了,日子就能和往常一样了。”
他一面絮絮叨叨的说着,一面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两个粗粮馍馍,递到女人的手里,咧着嘴朴实的笑道:“今天督工的那个马甲还是个汉军,人倒是不坏,你看,这回可好,正经的荞麦面馍馍,可顶饿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