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几个月里,高迎祥部从前那种情绪高昂的战斗意志,消磨殆尽,再也恢复不了“烽火照西京”的情状了。

    ……

    谭天保一直没有离开义军。

    他的身体经过几个月的调养,基本上复原了,但是高迎祥病得很重,谭天保又充当了他的医官。

    老神仙淳于迥,在一次战斗中与队伍失散了,不知下落,究竟他是自己逃走了,还是没赶上部队,抑或是被官军杀死了……自然不得而知。

    谭天保成了队伍里医术最高的人。

    他日夜不离地陪着高迎祥,给他熬药医病,跟着部队颠沛流离,身体也瘦了一圈。

    谭天保对邢彩果说:“咱们暂时不能走,高闯王待我不薄,现在病得厉害,我若一走了之,就太没义气了,有点缺德。”

    这是他的真心话,在谭天保的心目中,高迎祥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他和罗汝才张献忠那些人完全不同,与李自成也不同。

    高迎祥身上有一种别的义军首领不具备的东西——厚道。这品质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保留下来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一种优秀而闪光的内在素质。

    (这品质很珍贵,并非人人具备。)

    邢彩果对他说:“天保,我赞同你,不能趁人之危,这是你的好处,你别以为我是不通情理的人。咱们等高闯王的病冶好了再走。”笔下文学88

    ……

    闯军进入秦岭山脉。

    大军连续行军作战,再加上数次失利,士气低落,疲惫不堪,高迎祥拖着病体,在秦岭山脉的一个叫“朱家岔”的小山村,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军事会议。

    参加会议的是各位高级将领,李自成,黄龙,郝摇旗,刘宗敏……大家坐在一家农户的小院内,一棵枝繁叶茂的黑枣树下。

    郝摇旗的手臂在战斗中负伤了,用布带吊着,黄龙则是坐在担架上,他的大腿刚刚中了一箭。其它的将领也都或多或少地带着伤。

    高迎祥靠着一把木头椅,看看情绪沉闷的众将领,有意活跃一下气氛,笑道:“摇旗,你的嘴巴噘得,能挂上个葫芦了。”

    几个将领都笑起来。

    郝摇旗抹了一把大嘴,嘿嘿一笑,“我是琢磨着,等哪天咱们再杀回西安去,非把老洪给逮着不可,奶奶的,咱们就是从西安撤下来以后,一步一个坎,我不服气,早晚有一天,打回西安。”

    刘宗敏一拍大腿,“摇旗这话说得对,我也不服气,老洪有什么了不起,仗着城墙坚固罢了,如果能打下西安……唉,咱们也落不到眼下这步天地了。”

    这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没错,就是从西安撤下来,部队步步维艰,江河日下,到现在折损过半,狼狈不堪。

    对于没攻下西安,很多大将都耿耿于怀。而且心里有个强烈的愿望——有朝一日再杀回西安去。

    恢复昔日的辉煌。

    高迎祥与李自成对望了一眼,开口说道:“摇旗,捷轩,你们说得没错,咱们是要杀回西安去。”

    几个人精神一振。

    刘宗敏性急,问道:“真的闯王,咱们杀个回马枪”

    高迎祥摇摇头,慢条斯理地说道:“不不,捷轩,如今官兵势更大了,除了洪承畴和左良玉的大军,朝廷又派来孙传庭、朱大典好几路人马,咱们直接回西安,必然落进官军重重包围,难以自拔。”

    “那……”

    “我是这样想的,如今几路官军齐头并进,对咱们围追堵截,这样下去危险日甚,你们还记得当初在河南荥阳的时候,咱们用‘分兵之策’攻取河阴,打败洪承畴的事么”

    这件事所有人的忘不了,那是义军最辉煌荣耀的时刻。高迎祥提起那场战役,让众人不禁回忆起李自成画的那幅“狼与洋竽”图来。

    分兵……

    黄龙说道:“闯王,你的意思是,咱们再来一次分兵”

    “对,唯有分兵,才能把官军调开,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跟着咱们的屁股团团转,然后咱们再抓住机会,狠狠掐断其一股,打洪承畴一个措手不及。”

    高迎祥身体虚弱,话说多了,有些气喘。

    “咳咳……自成,你来给大家讲。”

    李自成拿了一根小树枝,在地上开始画地形图,“大家看,这里是西安,这是太白山,咱们是不是这样,兵分四路,分头前进,将官军引向四面八方,我和摇旗带一路,走子午谷,径奔西安,官军肯定大惊失色,派主要兵力回师西安防守,然后,闯王带一路人马,走黑水峪,去袭击洪承畴的侧背……”




第140章 黑水峪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义军兵分四路。

    高迎祥、黄龙、刘哲率领一路,两万人马,奔向周至县境。李自成、郝摇旗等人率领另一路三万人马,走子午谷险道,偷袭西安,这一路任务最重,目的是把西安附近搅乱,吸引官军大部队回援。

    另外两路分别由袁宗弟、刘宗敏等人率领,迂回伏龙桥、邓州方向,准备与高迎祥一起,夹击官军杨世恩部,如果搞得好,能够打一个胜仗,打乱官军部署。

    这个计划与上一次“荥阳会战”比较相似。

    以一部兵力缠住敌人,另外集结重兵猛击其软肋。整个计划既有声东击西的意味,又是避实就虚,应该说,算盘打得很精明,也很周全。

    但是……

    打仗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不光是实力的对抗,还有其它各种因素,决定着战役的成败。

    这一回,与荥阳会战最大的不同,在于义军失去了那种团结一致的局面,十几家义军七零八落,分崩离析,罗汝才等部堪堪投降,人心离乱。

    义军面临的是:既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更没有人和。在兵力、士气、机动性各个方面均处于明显的劣势。

    而官军则是各部齐动,来势汹汹,步调一致,群策群力,共同围剿义军。

    ……

    谭天保跟着高迎祥行动,因为现在高迎祥的病情还离不开他。而邢彩果是李自成夫人高氏的下属,她跟随李自成那一路。

    两个人要分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匆匆抓了个时间,谭天保跑去悄悄见了邢彩果一面,两人只能说几句话——因为部队一刻之后就要开拔。

    “彩果,小心一点,等高闯王的队伍打过周至,他的病情能够稳定下来,打一个胜仗,那时候各路兵马重新聚合,我们就能在一起了。”

    “天保,你也要小心点。”

    两张年轻的脸上都是勉强挤出的笑,抑制着心底的失望和不舍。他们都明白,战斗……是残酷的,形势一天比一天恶化,谁知道以后的结果

    互相安慰,聊以安心吧……

    ……

    高迎祥依旧躺在担架上。

    这是秦岭北簏的山区,算不上险峻,但是山路弯曲盘旋,四处都是岔道。丘陵和山峰交错,地形颇为复杂。

    将近两万人马在山里逶迤前行。

    谭天保走在高迎祥的担架旁边,担任陪护,不知道这什么,他心里一直空落落的,甚不是滋味儿,还有些惶恐不安,望着山路默默赶路的义军士兵,一阵阵悲凉感从心头泛起。

    为什么

    是因为和邢彩果分手,心里难受,还是这只部队兵马单薄,心里不踏实说不上来,反正就是有一咱怪怪的惶惑感,如同一片阴影挥之不去。

    前哨有人送来报告:路过灰云岭的时候,一拨义军,约五十余人,在哨长的率领下集体逃走了。

    又是逃兵!

    这种情况,最近发生过多次了,义军连战失利,士气低落,本来就没什么纪律与素质的义军士兵,悄悄卷起铺盖溜之大吉,这是常事。每一次失败几乎都伴随着大批士兵逃亡。

    军心出现涣散的征兆。

    高迎祥脸色铁青,他命令道:“不用追,任他们去吧。”

    此处山路曲折复杂,追也没用。枉费力气。

    谭天保担忧地望着高迎祥的脸色,心里很替他难受,队伍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作为最高首领,那份焦虑与苦涩可想而知。

    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队伍进入黑水峪。经典

    这是一片黑黝黝的山谷,形状象个缺口的盆子,坡岭间密林覆盖,山路就从一片片的山间林地中穿过。山里的黄昏非常短暂,太阳刚一落山,天地间就黑茫茫的一片,虽是夏季,但是却让人有一种凉嗖嗖的感觉。

    队伍在山坡上一处无名小村庄宿营。

    村里的老百姓,看见有大股队伍来到,早就逃光了。村子里一片黑暗和寂静,老百姓连牛、羊、猪、鸡之类的家畜都给带走。

    中军官忙着部署扎营,埋锅造饭,安排警戒。

    谭天保从村里的水井提了一桶水,用来给高迎祥熬药,他发现高迎祥的病情又重了,身上不住颤抖,脸色死灰,他知道除了病痛折磨,军情严峻也摧毁着他的健康。

    “天保,我的病……还能好吗”

    高迎祥的口气似乎象是哀鸣,让谭天保很难受,几乎垂下泪来。

    “闯王,放心吧,一定能好起来,你看我,也曾经打了好长时间的摆子,不是现在好好的了吗”

    “唉,”

    一声长叹,透着无尽的伤感。

    自从谭天保认识高迎祥以来,还从来没有看见过他如此消沉和颓唐过。

    “天保,你出去一趟,替我巡巡哨。”

    谭天保一愣,派我巡哨……这似乎有些不对劲,巡哨是值勤长官或是中军总管的差使,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火器营哨总”的头上。高迎祥这是发烧说胡话了吗

    不象。

    谭天保疑惑地瞅瞅高迎祥,忽然明白了。

    如今队伍上士气低落,人心不稳,逃兵频发……高迎祥这是对别人信不过,拿自己当心腹看,这才让我去“替他巡哨”,同时,他可能是心里不安,对于这个黑水峪的小山村没有安全感。

    会是什么预感吗

    谭天保心里也忐忑。

    他答应一声,拿了一根长矛,就走出来。

    村外,灰蒙蒙的,笼罩着一层傍晚的烟气,山里夜凉,一阵阵山风吹来,竟然有些寒意。

    走到村外一处坡岭上,谭天保并没有看见一个哨兵。

    他不禁心里恼怒,这说明——哨兵大概是逃走了。

    中军尚且如此,那么前军、侧军的情形又如何会不会明天早晨起来一看,士兵们又少了一两千

    这群乌合之众。

    然而情况就是这样,当你兵强马壮,连战皆捷,形势一片大好,就会有无数的流民前来投奔,兵力大增,当你遭受失败,就会很快众叛亲离,树倒猢狲散。

    谭天保站在一处土坡上,手搭凉蓬,向远处观察。天色阴沉,犹如一块巨大的黑锅扣在头顶,让人感觉愈发心情沉闷而压抑。

    也许即将有一场大雨。

    “嘎啦啦——”

    忽然一道闪电,通天彻地,照亮了整个山谷。

    在闪电的照耀下,忽然间——谭天保惊讶地发现,就在前面的山坡上,有一片影子在移动。

    漫山遍野,就象是暴发了山洪,黑压压的一片。

    呀……

    大事不好!!



第141章 气数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谭天保大惊失色。

    借着这道闪电的光芒,他骤然发现远处山峦上,有无数的人影在移动,就象是一片暴发的山洪。毫无疑问,那是蜂拥而来的官军队伍,看那架势似洪水漫过山坡——足有数万之众。

    坏了。

    官军大举进攻了。

    他搞不明白为什么在黑水峪这个偏僻的山谷里,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大批官军,他们是事先埋伏在这儿,还是临时赶来的呢眼下这些都不重要,最要紧的是——高迎祥的义军此刻突然处于了极度危险中。

    在这个灰暗的阴沉沉的傍晚,两万义军陷入官军围困了。

    谭天保心里咚咚直跳,这时他想起来,高迎祥派自己来“巡哨”的决定,也许就是某种预感,冥冥中觉得凶险将至,这才做出的下意识指令。

    快……

    谭天保撒腿就往回跑。

    快跑进义军大营的时候,他声嘶力竭地大叫,“不好啦——官军来了——快报告闯王——”

    ……

    义军营里登时大乱。

    这些天以来,随着士气与军心的涣散,军队里普遍有一种草木皆兵的气氛,稍有风吹草动便人心惶惶,乱作一团,这与以前闯军中的顽强意志迥然不同。

    官军的大队人马还没有冲过来,义军内部先自乱了。

    一群群的士兵,慌忙从营里涌出来,四散奔逃,长官喝也喝止不住。

    村内村外,四处都是乱跑乱叫的士兵,没有队形,没有指挥……乱得不可开交。谭天保心急如焚,他甚至很不理解,为什么短短几个月内,原本坚强勇敢的义军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现在没功夫理会这些,他推开几个胡冲乱撞的士兵,飞快地跑到高迎祥的住处。
1...5556575859...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