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不再那么疾言厉色,但是谭天保的口气依旧坚硬如铁,落在地上似乎都能砸个坑。
第162章 夜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紫禁城乾清宫,最西头一间豪华内室,是崇祯皇帝批阅公事的地方。这是“权力中心”,决定全国各项重大事项的圣旨都是从这儿发出去的。
一张暗龙纹的御案上,放着一摞摞的文书和奏折,看上去都让人眼晕。崇祯皇帝每天都埋头在这样的“文山”里,一直批阅到头晕眼花。
眼睛有些迷离,崇祯皇帝疲惫地站起身来,心情无限烦躁地背着手在地面上踱步。眉头象平时一样紧锁,几个御前侍奉太监和宫女都远远站在廊柱后面,鸦雀无声。
这是皇帝的常态。
若是排一下历史上“心情最糟糕”皇帝,崇祯只怕稳拿第一了。
是因为累吗绝对不是。最大的原因是御书案上那些奏折和文书,几乎就没有令他愉快的事,不是报告“灾荒严重,赤地千里”,就是“流寇蜂起,攻城掠地”,处处都告急,每个地方都伸手向他要钱……这样的折子每天都看,随时都看,他不愿看,又不敢不看,很多时候都气得欲把御书案一脚踢翻。
日复一日。
换了你心情能好吗
……
曹化淳来了。
他伏在地上,朝崇祯磕了个头,细声细气地禀报:“启奏皇爷,奴才有重大事项急报,清兵之所以猖獗,天下之所以不太平,是因为有朝廷大臣与贼人内外勾结,互通声气。”
崇祯正在为“天下不太平”愁得五内俱焦,听说有大臣勾结贼人,自然怒不可遏,好哇,总算找到罪魁祸首了,但是作为皇帝,多年养成的稳重习惯,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默不作声,只用目光瞅着曹化淳。
曹化淳一副“痛心疾首”的面容。
“陛下,奴才本来以为,卢象升深受皇恩,本应赤胆忠心以报陛下信任,但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勾结高迎祥余党,暗中图谋不轨,此事证据确凿,无可辩驳,奴才已经将贼党线人缉拿归案,罪犯目前正在接受大理寺三司会审。”
崇祯依旧没作声,站起身来,低着头踱步。
他是个多疑而盲目自信的人,对于下属的话从来都不会完全相信,而对于自己的决定,每一项都觉得绝对英明。
曹化淳忽然声泪俱下。
他满面悲怆,眼泪一滴滴地洒在青砖地面上,把一块砖都打湿了,用悲苦的语调,哽咽着说道:“皇爷对国事披肝沥胆,事事躬亲,做臣子奴才的,本应效忠尽责才对,可谁知道……本来奴才也不肯相信卢象升竟然有此等行径,生怕搞错了,因此反复侦讯核查,即使确凿无疑也不敢擅断,所以才把案犯交给都察院,请他们三司会审,以确保无虞。奴才心里,其实特别愿意此事是假的,心中的悲愤难以言表,呜呜……”
哭得梨花带雨。
世间有个规律,但凡小人奸恶之徒,表演天才都是一流的。
你别看曹化淳文才武略都狗屁不是,但在崇祯面前表演谄媚,可称天下第一。
崇祯被他感动迷惑了吗也没那么简单,崇祯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疑,他一般情况下是相信曹化淳的,但是他最为相信的还是自己,觉得他朱由检同志才是普天下最精明最本事的人。笔趣阁vp
“知道了,你去吧。”他把曹化淳打发出去了。
背着手踱了几步,崇祯做出了一个最起码他自己认为最高明的决定。
派另外一个人,去督察三司会审的情况。
崇祯这样慎重,除了他自己的多疑,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卢象升正在率领部队同清兵打仗,战场上热火朝天,你骤然给他降罪,那么战局怎么办士兵怎么办勤王保卫京师的战略又怎么办崇祯虽然刚愎自用,但可不是个傻瓜蛋。
他派的这人名叫刘相儒,是个稳重博学的内阁学士,今年都快七十岁了,几回想告老回乡都被崇祯驳回了,在这样的乱世年月,觉得他踏实可靠。
刘相儒带着皇帝的旨意,来到大理寺。
此时,大理寺内的“三巨头”正在互相埋怨和争吵。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方的首脑人物对于“卢象升通敌案”的意见并不一致。
张正廷最为稳重,他认为此案疑点太多,不能轻易给卢象升定罪,都察院长却和东厂穿一条裤子,说谭天保作为“悍匪”,本身就是铁证,刑部却不肯轻易表态,两不得罪。
三个人辩论得口干舌燥,也没个结果。
正在这时候,刘相儒来了,他听了审讯谭天保的经过后,非常胸有成竹,微微一笑,“三位,不必争吵了,我带来了万岁的旨意,我再亲自审一次,自然就能辨明真伪。”
一听是皇帝有旨,那自然就没必要再吵。但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方心里都有小六九。怎么着……你亲自审一次就能辨真伪,那言下之意,我们都是废物蛋
但是既然人家顶着皇帝圣旨的大帽子,也就不能表示什么,你高明,你来吧。我们遵旨而行就是了。
……
谭天保被押入一间单独的牢房,依旧是低矮而肮脏,一堆烂稻草里也不知道滚过多少囚犯了,散发着霉气加腥臭味儿,但是谭天保不会再追求更高了,他觉得“挺满意”。
甚至心里很——舒畅。
在受审的时候,他一吐为快,仗义执言,在三位朝廷高官面前据理力驳,那感觉……俩字,痛快。
生死置之度外,反正我绝不能害了卢象升,你们爱怎么办怎么办吧。横竖一条命罢了。审完之后他的心里反倒觉得无比踏实,进了牢房躺在稻草堆上,很快就睡着了。
一觉睡得挺香甜,迷迷糊糊中,觉得有什么东西拽自己的胳膊。
“呜……”谭天保睁开眼睛,眼前黑乎乎的,看样子已是深更半夜,他有些纳闷儿,难道半夜里还要审问么
眼前影子一闪。谭天保忽然吓了一跳。
只见两个红头发绿脸孔的模样映入眼帘,模样异常狰狞,在漆黑的夜色下,看上去说不出的恐怖……仔细睁大眼睛细看,黑乎乎的大嘴岔,吐着半尺长的血红色舌头……
我的天,鬼!!
第162章 夜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紫禁城乾清宫,最西头一间豪华内室,是崇祯皇帝批阅公事的地方。这是“权力中心”,决定全国各项重大事项的圣旨都是从这儿发出去的。
一张暗龙纹的御案上,放着一摞摞的文书和奏折,看上去都让人眼晕。崇祯皇帝每天都埋头在这样的“文山”里,一直批阅到头晕眼花。
眼睛有些迷离,崇祯皇帝疲惫地站起身来,心情无限烦躁地背着手在地面上踱步。眉头象平时一样紧锁,几个御前侍奉太监和宫女都远远站在廊柱后面,鸦雀无声。
这是皇帝的常态。
若是排一下历史上“心情最糟糕”皇帝,崇祯只怕稳拿第一了。
是因为累吗绝对不是。最大的原因是御书案上那些奏折和文书,几乎就没有令他愉快的事,不是报告“灾荒严重,赤地千里”,就是“流寇蜂起,攻城掠地”,处处都告急,每个地方都伸手向他要钱……这样的折子每天都看,随时都看,他不愿看,又不敢不看,很多时候都气得欲把御书案一脚踢翻。
日复一日。
换了你心情能好吗
……
曹化淳来了。
他伏在地上,朝崇祯磕了个头,细声细气地禀报:“启奏皇爷,奴才有重大事项急报,清兵之所以猖獗,天下之所以不太平,是因为有朝廷大臣与贼人内外勾结,互通声气。”
崇祯正在为“天下不太平”愁得五内俱焦,听说有大臣勾结贼人,自然怒不可遏,好哇,总算找到罪魁祸首了,但是作为皇帝,多年养成的稳重习惯,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默不作声,只用目光瞅着曹化淳。
曹化淳一副“痛心疾首”的面容。
“陛下,奴才本来以为,卢象升深受皇恩,本应赤胆忠心以报陛下信任,但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勾结高迎祥余党,暗中图谋不轨,此事证据确凿,无可辩驳,奴才已经将贼党线人缉拿归案,罪犯目前正在接受大理寺三司会审。”
崇祯依旧没作声,站起身来,低着头踱步。
他是个多疑而盲目自信的人,对于下属的话从来都不会完全相信,而对于自己的决定,每一项都觉得绝对英明。
曹化淳忽然声泪俱下。
他满面悲怆,眼泪一滴滴地洒在青砖地面上,把一块砖都打湿了,用悲苦的语调,哽咽着说道:“皇爷对国事披肝沥胆,事事躬亲,做臣子奴才的,本应效忠尽责才对,可谁知道……本来奴才也不肯相信卢象升竟然有此等行径,生怕搞错了,因此反复侦讯核查,即使确凿无疑也不敢擅断,所以才把案犯交给都察院,请他们三司会审,以确保无虞。奴才心里,其实特别愿意此事是假的,心中的悲愤难以言表,呜呜……”
哭得梨花带雨。
世间有个规律,但凡小人奸恶之徒,表演天才都是一流的。
你别看曹化淳文才武略都狗屁不是,但在崇祯面前表演谄媚,可称天下第一。
崇祯被他感动迷惑了吗也没那么简单,崇祯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疑,他一般情况下是相信曹化淳的,但是他最为相信的还是自己,觉得他朱由检同志才是普天下最精明最本事的人。笔趣阁vp
“知道了,你去吧。”他把曹化淳打发出去了。
背着手踱了几步,崇祯做出了一个最起码他自己认为最高明的决定。
派另外一个人,去督察三司会审的情况。
崇祯这样慎重,除了他自己的多疑,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卢象升正在率领部队同清兵打仗,战场上热火朝天,你骤然给他降罪,那么战局怎么办士兵怎么办勤王保卫京师的战略又怎么办崇祯虽然刚愎自用,但可不是个傻瓜蛋。
他派的这人名叫刘相儒,是个稳重博学的内阁学士,今年都快七十岁了,几回想告老回乡都被崇祯驳回了,在这样的乱世年月,觉得他踏实可靠。
刘相儒带着皇帝的旨意,来到大理寺。
此时,大理寺内的“三巨头”正在互相埋怨和争吵。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方的首脑人物对于“卢象升通敌案”的意见并不一致。
张正廷最为稳重,他认为此案疑点太多,不能轻易给卢象升定罪,都察院长却和东厂穿一条裤子,说谭天保作为“悍匪”,本身就是铁证,刑部却不肯轻易表态,两不得罪。
三个人辩论得口干舌燥,也没个结果。
正在这时候,刘相儒来了,他听了审讯谭天保的经过后,非常胸有成竹,微微一笑,“三位,不必争吵了,我带来了万岁的旨意,我再亲自审一次,自然就能辨明真伪。”
一听是皇帝有旨,那自然就没必要再吵。但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方心里都有小六九。怎么着……你亲自审一次就能辨真伪,那言下之意,我们都是废物蛋
但是既然人家顶着皇帝圣旨的大帽子,也就不能表示什么,你高明,你来吧。我们遵旨而行就是了。
……
谭天保被押入一间单独的牢房,依旧是低矮而肮脏,一堆烂稻草里也不知道滚过多少囚犯了,散发着霉气加腥臭味儿,但是谭天保不会再追求更高了,他觉得“挺满意”。
甚至心里很——舒畅。
在受审的时候,他一吐为快,仗义执言,在三位朝廷高官面前据理力驳,那感觉……俩字,痛快。
生死置之度外,反正我绝不能害了卢象升,你们爱怎么办怎么办吧。横竖一条命罢了。审完之后他的心里反倒觉得无比踏实,进了牢房躺在稻草堆上,很快就睡着了。
一觉睡得挺香甜,迷迷糊糊中,觉得有什么东西拽自己的胳膊。
“呜……”谭天保睁开眼睛,眼前黑乎乎的,看样子已是深更半夜,他有些纳闷儿,难道半夜里还要审问么
眼前影子一闪。谭天保忽然吓了一跳。
只见两个红头发绿脸孔的模样映入眼帘,模样异常狰狞,在漆黑的夜色下,看上去说不出的恐怖……仔细睁大眼睛细看,黑乎乎的大嘴岔,吐着半尺长的血红色舌头……
我的天,鬼!!
第163章 冥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谭天保吓得三魂出窍。
眼前这两个黑乎乎的影子,绿脸红发,**着上身,半尺长的大红舌头吐在外面……这不就是鬼么
鬼!!!
我擦,我是不是死了只有死了以后才能看见鬼吧
不对啊,我这回并没有挨打,虽然是三司会审,但是并没动刑,衙役们连根手指都没碰我,怎么会一下子死了心肌梗、脑溢血……怎么回事
这种“死了”的感觉令他头皮发炸,神情恍惚,浑身也哆嗦起来。
两个狰狞的“鬼”一边一个,挟持住谭天保,用铁链子搭在他的肩膀上,左右一缠,横拖竖拽往外就走。谭天保暗叫道:“完了……我真的是要死了,这俩是阎王爷派来的小鬼,拿着锁链来钩我的魂……完了……”
踉踉跄跄,头重脚轻,谭天保被拽出牢房,惊恐万状之下,他看见四周全是灰茫茫一片,不见任何景物,看不见星星,看不见月亮,看不见监狱的院墙……只是灰蒙蒙的深遂不见底,这情景更加令人由心底生出恐惧。
这不就是“黄泉路”么
老子上了黄泉了……
惶恐又悲哀,谭天保被两个“红毛绿脸鬼”挟持着,跌跌撞撞,也不知道走了多远,忽然眼前一亮,推入一间大房子里,抬头望去,我去——
几盏火把,照亮了一个厅堂,厅堂内或站或坐,好几个形容恐怖的鬼怪,在火把光亮下露着可怕的峥容,有长着牛脑袋的,长着马脑袋的,还有麦斗形脑袋的……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牛头马面么
正中央书案后面坐着一个头大如斗的人,披着黑斗蓬,青虚虚的一张大脸,眼似铜铃,血盆大口,不用问——阎罗王。
这叫做阎罗亲审。
昏头昏脑的谭天保被推到在书案前面跪倒,眼前有呲牙咧嘴的小鬼递过来笔墨纸砚,看来——审讯就要开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