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一般无耻小人都会把卑劣行径给说得冠冕堂皇。

    将领们不敢再反抗,于是在高起潜的命令下,一路奔逃。但是——即便是撤退,也是有讲究的,会打仗的人,撤退的时候会做出很多部署,或是交替掩护,或是分层排序,有目标、有计划。撤退的时候也保持战斗力。

    胡乱瞎跑那叫放羊。

    可是高起潜是个狗屁都不懂的太监,他哪会这些

    五万大军乱哄哄地退向西北,既没队形也没次序,就这么乱跑一通,时间不长就越跑越散,各只部队之间联系不畅,没有指挥……逐渐就形成了溃散之势。

    本来是明朝军队中的王牌部队的关宁铁骑,就这么一箭未发地展开了一场丢人现眼的溃逃,方圆十几里内全是争先恐后奔逃的溃兵,漫山遍野,乱乱哄哄……那情景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明军一溃数里。七零八落。

    那可是关宁铁骑啊!

    痛心、愤怒、惊异……难以形容的毫无理由的溃败。

    这叫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第168章 累死三军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谭天保被狱卒从牢房里提出来。

    “恭喜你。”

    狱卒的话,让谭天保心里涌过一阵悲哀,恭喜……这句话什么意思大概是我马上要被斩首了。

    完了。

    上回陪着高迎祥凌迟,算是“陪斩”,这回只有自己孤零零一个人,也就不存在什么“陪斩”的可能,是真的要掉脑袋了。

    掉就掉吧……反正早就有思想准备,他想表现得“坚强”一些,可还是眼前发黑,身子发飘,脊梁骨都是软的,只想瘫倒在地上。

    唉,临死的感觉……真是不怎么样。

    他扭头看看,问狱卒,“囚车呢”

    “什么囚车”

    “不是去菜市口砍头吗”

    “砍个屁头,你被释放了。”

    “啊”

    谭天保愣了愣,没反应过来,我被释放了……不会吧,这么容易就释放看狱卒的神情,又不象是逗着玩儿。他摸摸自己的脑袋,这么说——这颗八斤半真的保住了

    正在疑惑的功夫,迎面走过来一个人。

    定睛一看,认识,这人名叫姚太冲,当初在西安的时候,自己和邢彩果在破庙里遇到过,他和那个算命瞎子褚若吉互相掐脖子,差点死掉。

    “姚先生,你怎么来了”

    姚太冲朝着谭天保一拱手,“谭兄弟,我是卢象升大帅的下属,特意来接你的。你的案子结束了。”

    “啊……太好了,咱们马上回到卢大帅的营中。”

    姚太冲神色悲愤,“卢大帅已经壮烈殉国。”

    “啊”

    谭天保吃了一惊,卢象升已经殉国……我在监狱里这些天,外面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

    可是卢象升是朝廷少有的忠臣啊,他坚决抗清,忠正直爽,算得上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如今却陨命疆场。这真令人悲哀。

    明白了,怪不得自己被释放,东厂奸贼诬陷自己勾结卢象升谋反,现在卢象升死了,这些滥言自然不攻自破。

    谭天保悲从中来,眼角涌起泪花。他虽然和卢象升相处时间不长,可是对于卢象升的忠勇耿直,十分敬佩,在心中把他当作一个当世英雄。尤其是他身上那种刚强忠烈的性情,足可当人世楷模。

    这样的好人,为什么寿不长

    ……

    “谭天保,你跟我走吧。”姚太冲闷闷地说道。

    谭天保点点头,默默地跟着姚太冲,走出监牢,他心情沉痛,问道:“姚兄,卢大帅究竟是怎么殉国的”

    “哼,卢大帅紧守贾庄,与数倍于自己的清兵血战,但是监军高起潜率关宁铁骑数万,见死不救,坐看卢大帅孤军作战,致使清兵猖獗……”

    “王八蛋,没卵子的王八蛋。”谭天保破口大骂。梦想文学网

    “小声,”姚太冲赶紧嘱咐他,“小心,京城里到处都是东厂的奸细,你刚刚释放,别再被东厂狗给抓了去,那时候就百口莫辨了。”

    “哼。”

    谭天保并不想再回监狱,只好闭上嘴巴。

    出了京城,姚太冲带着谭天保到了一只军队里,这只军队有三千多人,却全都不穿军服,手里的武器也是乱七八糟,就和义军差不多,姚太冲解释说:“这是我在家乡召募的乡勇,刚说要增援卢大帅,谁知道……唉,我们还是来晚了一步。谭兄弟,下一步我要收集卢大帅手下原有的失散人马,并寻找虎大威,杨国柱两位总兵的下落,你就跟我一起吧。”

    “好的。”

    ……

    卢象升牺牲以后,手下兵马流散,几员主要将领或是阵亡,或是下落不明,贾庄彻底陷落。数千双方士兵尸首,将这个小村落变成一片凄凉的坟场。

    清兵并未停滞,他们立刻向据守鸡泽的高起潜发动进攻。

    连续作战,凶悍顽强,正是八旗骑兵的特长。

    高起潜督率的五万关宁铁骑,是有战斗力的,如果拚死抵抗,未必就至于落败,但是高起潜是什么人他哪里是打仗的材料又哪里会打仗

    这种人,害人比谁都能耐,真到了战场上,比废物还废话,他一听清兵大举来袭,先自慌了手脚,赶紧命令:“撤退。”

    五万大军,弃城而逃。

    就这样,放弃了鸡泽阵地,向西北撤退,出城没有多久,清兵的前锋队伍就追上来了,八旗兵的旗帜出现在远远的天边,骑兵趟起的烟尘一直弥漫到天空。

    关宁骑兵的将领们气不过,纷纷来向高起潜请战,“总监军,咱们不能跑了,跟清兵拚吧,我们奉旨出来打仗,现在一只箭都没发,就全线撤退,这算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将领们对于上回没有援助卢象升,致使贾庄大败,卢象升阵亡,就非常气愤,但是高起潜是御派的监军,大权在握,谁也没有办法,只能私下悄悄议论罢了。现在鸡泽不战而逃,谁心里肯服

    丢人丢到家了。

    有的将领对高起潜说:“总监军,我愿意率部下单独留下,跟清兵决战。”

    高起潜大怒,他对待敌人没本事,对待自己人,本事可大了。

    “大胆,作战应以大局为重,岂能擅自妄为进退趋避都是战斗方略,我自有统一筹划,谁敢不听命令,胡言乱语,定斩不饶。”

    一般无耻小人都会把卑劣行径给说得冠冕堂皇。

    将领们不敢再反抗,于是在高起潜的命令下,一路奔逃。但是——即便是撤退,也是有讲究的,会打仗的人,撤退的时候会做出很多部署,或是交替掩护,或是分层排序,有目标、有计划。撤退的时候也保持战斗力。

    胡乱瞎跑那叫放羊。

    可是高起潜是个狗屁都不懂的太监,他哪会这些

    五万大军乱哄哄地退向西北,既没队形也没次序,就这么乱跑一通,时间不长就越跑越散,各只部队之间联系不畅,没有指挥……逐渐就形成了溃散之势。

    本来是明朝军队中的王牌部队的关宁铁骑,就这么一箭未发地展开了一场丢人现眼的溃逃,方圆十几里内全是争先恐后奔逃的溃兵,漫山遍野,乱乱哄哄……那情景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明军一溃数里。七零八落。

    那可是关宁铁骑啊!

    痛心、愤怒、惊异……难以形容的毫无理由的溃败。

    这叫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第169章 战场风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清兵不费一枪一刀,占领了鸡泽,将五万关宁铁骑追得一溃数里,更加猖獗,转头就去攻打高阳。

    高阳守军不多,只有两千守备部队,清兵两三万大军四面一冲,便冲破了防守,杀进城内。然后紧接着就开展了一场屠杀。

    就是杀害老百姓。

    “屠城”是覆盖式毁灭性的,清兵见一个杀一个,不管老弱妇孺,只要碰着就杀,刀砍枪刺,完全是兽性杀戮。然后将老百姓家中有用的资财一掠而空。高阳城内哀嚎声一片,血光充斥大街小巷,上万无辜的百姓,倒在血泊中。

    这是最没人性的行为。

    清兵入关,杀人与抢掠是主要目的,他们并没有指望着靠这两三万人就能把大明朝的江山给夺了,因此烧杀抢掠一番,毁坏明朝的元气,就算大功告成。

    这是一条很毒辣的策略,派少量人马入关横行杀戮,抢掠物资与壮丁,这对于关内的民气民生伤害极大,反复搞这么几回,清兵越来越富强,明朝却越来越衰弱,到最后就支离破碎,不堪一击了。

    因此清兵的原则是——可着劲儿地杀人,可着劲儿地抢掠。

    当一股清兵杀到城中的一座民宅时,受到了英勇的抵抗。从宅子里杀出三十余名老百姓来,有青年,有老人,还有家丁仆役……这些人各举刀枪,同清兵展开了搏斗。

    这是孙承宗率领的家人。

    孙承宗原本是守卫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官拜辽东督师,东阁殿大学士,已经七十六岁,早已告老还乡,居住在高阳,清兵攻破高阳,他自知难以幸免,率领全家拚死搏斗。

    想当年,孙承宗也是一头猛虎,可是……如今一个七十六岁的老人,又能有多大能为

    在如狼似虎的大队清兵面前,孙承宗和家人们很快被屠杀殆尽,尸横大街。

    高阳城,被抢掠一空,血流满城。

    ……

    清兵从高阳城出来,很快便又寻找另一个攻击目标,在连续击败了卢象升和高起潜之后,在华北这一带几乎就没有能够阻挡八旗铁骑的力量了。因此愈加骄横。

    大队铁骑直奔保定。

    在经过一个名叫“候集”的村庄附近时,令八旗子弟意外的情况,出现了。

    从村外的树林里,突然杀出一只人马来。

    这些兵马看上去约有三千余人,前面是骑兵,后面是步兵,每个人都穿着黑色战袍,手里都拿着一根一丈来长的白腊杆,前端是锋利的尖钩,后面是铁环,这种奇怪的兵器清兵从来都没有看见过。

    黑袍兵们举着白腊杆,呐喊着迎面冲来。

    率领这些“白杆兵”冲锋的,是一员年轻漂亮的女将,看年纪只有二十几岁,凤眼朱唇,英姿飒爽,手执一把红缨花,骑一匹火炭似的红马,象一团火焰,疾驰而出。

    嗯

    清兵一开始都闹愣了。

    这是什么队伍

    然而白杆兵也可没人发愣,冲锋的气势如同一阵旋风,冲在前面的骑兵很快与清兵接战了,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立刻让骁勇善战的八旗骑兵如同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一楼

    一条条白腊杆上下飞舞,钩拿刺打,灵活而凶狠,每个士兵的战斗动作都熟练而勇猛。

    “噗噗噗——”

    能征惯战的清兵被一个接一个斩落马背。

    这可让人大跌眼镜了。

    论战斗素质,清兵高出明朝军队一个档次,即便是闻名天下的关宁铁骑,在清兵面前也甘败下风,八旗子弟从小便熟悉厮杀,是天生的勇士,然而……候集杀出来的这些白杆兵,刚一交手就给清兵来了个下马威!

    白腊杆凌空舞动,如同一条条索命的钩魂索,杀得清兵纷纷坠马。

    不光如此,步兵随着骑兵的马蹄迅速冲上来,与骑兵密切配合,几个人一组,自动形成小型阵势,有的钩马腿,有的刺骑手……三下五除二,杀得清兵一片惨叫声。

    嘁嚓咔嚓……

    一个个清兵尸体跌落尘埃。白腊杆的尖钩下,割落了一个又一个清兵的头颅。

    白杆兵个个灵活得象猴子,呐喊着跳跃着,直杀得清兵个个胆寒,纷纷后退。

    那员年轻女将,横枪跃马,率领着白杆兵凶狠地向前冲锋,她那杆红樱花上下翻飞,接连将十几员清兵骑兵挑落马下。这女将不但武艺高强,而且那冲锋厮杀的姿势也是异常优美,在战场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清兵的前锋部队抵抗不住白杆兵的猛烈冲击,迅速向后溃退。前锋的后退带动中军与后军引发混乱。全线败退。

    但是,毕竟清兵是久经战阵的强悍之师,虽败不乱,一边组织交替掩护,一边向西北方向退却,试图退回高阳附近。但是——他们又失算了。

    沿着高阳——保定之间的一道名叫“虎丘岭”的丘陵,又杀出一只人马来。

    这只人马人数更多,至少在五千以上,头前一匹白马,马上一员年轻将领,年纪也在二十多岁,长得眉目英俊,手里也拿着一杆红缨花。

    这些兵马也全都身穿黑色战袍,每个人的手里拿着一条白措杆。

    又是白杆兵!

    谁都能看得出来,这只队伍与刚才女将率领的白杆兵,肯定是一只部队,他们在候集四周摆了这么个“钳形”埋伏阵形,对清兵发动了突然袭击。

    这是个巧妙的埋伏攻击阵,既有突然性,又有包抄性,在地形相对单一的平原地带,非常适宜伏击行进中的部队,显然白杆兵对于地形的运用,兵马的布置……都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

    清兵彻底慌乱了。

    年轻将领率领的部队杀出来的时候,正是他们后退的当口,侧翼是队伍的软肋,根本就经不住冲击,而且白杆兵在冲锋时的勇猛程度,出乎清兵的想象——那势头一往无前,如同惊涛骇浪。

    骤然间,清兵陷入夹攻的危机。
1...7273747576...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