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枭雄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藤木屋

    两个卫兵把高德勋象提溜死狗似的拎出去了。

    洪承畴又瞅了一眼满堂将士,把那柄黄缎子布套的尚方宝剑拿过来,重重放在面前,提高声音说道:“诸位,此番作战,务必全功,李贼所部已经被我重重包围,万难逃脱,只要大家奋勇作战,必能全歼。我把话放在这儿,谁若畏缩不前,放跑了贼寇,尚方宝剑在此,定斩不饶。奋勇杀敌者重赏。擒获匪首李自成者,赏银五百两,奏报朝廷加官进爵。擒获高桂英、刘宗敏、袁宗弟等匪首者,赏银三百两。”




第194章 最坏打算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李自成率领着一万多人马,连夜起程。

    他知道所谓“九月初九”是个骗局,不敢耽搁,赶紧率部出潼关。但是又不敢去攻打潼关城,只能从关外绕险峻的山路,奔向河南地界。

    此时义军的处境非常尴尬,身后是数万追兵,前面情况不明,关隘险阻,队伍疲惫……

    行军的时候,在山里没有遇到一个老百姓,经过的几个小村庄,全都是空村,老百姓逃亡一空,这让人心里更加焦躁,有战斗经验的人都不免产生一种不详的预感。沉闷而压抑。

    李自成是个心细的人,他吸取了高迎祥全军覆没的教训,事先把队伍编成几路,告诉大家:如果在行军或打仗中被官军打散了,那么大家各自为战,分路突围,跑得越远越好,然后分路向秦岭商洛山中集结。

    这其实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邢彩果随着李自成的媳妇高氏一起,编在“中军眷属营”里,由袁宗弟负责保护,他们的任务很重,因为全军的金银财宝都在这里存着,相当于闯军的“财政部”。行军的时候,金银财物也都分散开,有的驮在马背上,有的由几名亲信背在自己身上。

    邢彩果背了一袋子珠宝。珍珠玛瑙玉石之类。

    对于战斗到底胜利还是失败,其实邢彩果并不太在意,她已经决定——如果得到谭天保确实已经死的讯息,那么自己立刻就自杀,到黄泉路上去寻谭天保……

    ……

    队伍摸着黑在山路上行进。

    这种状况对于义军来主是家常便饭,大家默默地跟着队伍向前行走,谁也不说话,只听得见成蹄子的声音,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以及前面传来的短暂口令声。

    进入一道幽深的峡谷,几乎伸手不见五指,从前面传来口令:“不准说话,山头上有关卡。”

    队伍放慢速度,尽量不发出声音,果然,远远地从头顶上传来喊声:

    “月牙儿黑呀——防火防盗——看仔细呀——”

    这是把守关卡的士兵,在喊联络哨。每隔一段时间便喊一遍,同其它关卡互相联系,以此来通报情况。

    那么峡谷里经过大队人马,上面听不见动静吗这个可就难说了,夜晚山风卷着山林发出阵阵松涛,能够掩盖马蹄声。但是若是守军心细,一定是能发现端倪的。

    李自成这一万多大军顺利走过幽长的峡谷。

    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丘陵,再往前走,便是老百姓日常称呼的“潼关南原”,或叫潼关原,几十里地面全是缓坡丘陵,这样的丘陵地带,最适宜埋伏骑兵,也是冷兵器时代大军作战的天然良好阵地。

    李自成驻马观察。

    黑黑的夜色,一丝灯火也没有。

    忽然从后队驰来一名传令兵,向李自成报告:“闯王,后军曹变蛟的人马追上来了,只有不到五里远。”

    嗯

    李自成心里一沉。

    曹变蛟……这是个最难缠的对手,他虽然年轻,但是打仗非常老到,勇谋兼备,有他叔叔“万人敌”曹文诏的遗风。

    没想到,官军竟然在夜里也一直在追击。

    这说明——自己的行动,并没有起到“出敌不意”的效果,曹变蛟部一直在后紧紧咬着,根本就没有甩脱。眼下的形势非常严峻。

    李自成命令:“全军休息打尖,稍微歇一刻,然后继续向前。”

    队伍走了很长的路,十分疲惫,必须休息片刻。

    他料定曹变蛟也不敢在午夜发起进攻,因此按原计划不变。

    长长的队伍,就在山坡丘陵间歇下来,寻水做饭,喂马小憩……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

    天快亮了。

    一缕惨淡的阳光,照进山谷,让人感觉不到温暖和明亮,反而有一种凄惶的感觉弥漫在心头。

    袁宗弟带着一个身穿破夹袄的老百姓,来到李自成面前,“闯王,我找到了一个老百姓。”

    这人神色凄惶,一张脸上肮脏而枯瘦,象是乞丐,袁宗弟说:“他说是早起出来找羊的,我看不牢靠,八成是官军的奸细。”

    “冤枉……”

    李自成摆摆手,“老乡,你告诉我,这附近有官军队伍没有”

    “有啊,碉堡里有的是。还有,杜家寨和野猫峪都住满了。帐蓬都跟碱蓬蒿子似的一片片数不清。”

    袁宗弟踢了他一脚,“胡说,”

    那人吓得一哆嗦,不敢再言语。

    李自成说:“放了他。”

    袁宗弟不愿意,“闯王,杀了吧,这小子肯定是奸细。”

    “放了。”

    李自成重复了一遍,然后命令袁宗弟:“赶紧告诉大家,赶紧收拾行装,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前营开拔,后队保持一箭地。”

    “是。”

    李自成没功夫细审这个乞丐似的“老百姓”,他心里明白得很,无论这人是否是奸细,说的话是真是假的,自己前面没有第二条路,只有拚死向前冲。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得闯了。

    开拔。

    大队人马匆匆踏着露水前进。

    前面的丘陵上现出了几座大大小小的碉堡。

    那是潼关道丁启睿修建的防守阵地,每个大碉堡驻扎步兵二百名,小碉堡驻扎五十名,互相配合,当作防守潼关外围的要塞。这么点兵力当然挡不住大军冲击,但是——每个碉堡里都有火器,大碉堡里有大炮,作为防守来说,威力非常大。

    面对碉堡群,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闯。

    总哨刘宗敏开始部署前锋营进行突击了。

    两千名步兵,向着碉堡发起了冲锋,一片人影象蚂蚁般地朝山坡上冲过去。

    “嗵——”大炮响了,一阵黑色的烟雾在清晨的阳光中升腾。

    闯军步兵冒着黑烟往上冲,好些个士兵被大炮的火焰击中,象是被铁扫帚扫过一样,躺倒一片,其余的踏过死伤者的尸体,呐喊着冲向碉堡。

    “杀——”

    “嗵嗵嗵——”

    碉堡里的手铳、霹雳炮一起轰响,烟雾大作,铁砂和火焰一起从碉堡的方孔里喷出来,打在士兵身上,立刻引起一阵惨叫。

    义军身上没有铠甲,对火器毫无防范能力,只能被动挨打,但是碉堡的火器也不多,发射一阵之后,便沉寂下来,义军趁势猛攻上去,一阵乱箭射进碉堡的发射孔。



第195章 命运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枭雄录 ”查找最新章节!

    几座大碉堡,很快便被义军攻占。

    虽然付出了几百人伤亡的代价,但刘宗敏还是指挥着前锋部队将几座大大小小的碉堡一扫而空,守卫碉堡的官军被全数杀死。

    但是——义军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这一场小仗,只不过是大战前的一个极微小的插曲。之后发生的那场惨死战斗,是决定着闯军生死的大战。

    当刘宗敏带着前锋营的队伍跨过一道山梁,正准备向前转入官道的时候,他不禁大吃一惊。

    只见——

    前面的山坡后面,尘烟大起,旌旗遮天蔽日,无数的骑兵与步兵,正象海潮似的迎面而来。看那架势,第一拨攻击部队就有一万人以上!

    义军登时陷入死亡困境。

    刘宗敏立马在坡上,愣了几秒钟,身后“沓沓沓”一阵马蹄响,李自成在几个亲兵簇拥下奔过来,他站在刘宗敏的身旁,两个闯军最高领导人谁也没吱声,脸色一样凝重。

    都是身经百战,谁都明白眼前的局势。

    两个字——完了。

    看官军那铺天盖地的架势,前锋部队就一万多,后续还不知道有多少,而且没有准备,没有预热,就直接冲锋——这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埋伏。

    一万多疲惫而惶惑的义军,落入数倍于自己的重重包围,那后果是什么——用脚丫子想想也知道。

    刘宗敏骂道:“奶奶的,官军肯定有五万,不,七八万以上,我敢肯定这是老洪的队伍,他根本没去北京,而是在这儿等着咱们呢。”

    此时方醒悟,已经晚了。

    没错,这就是洪承畴的队伍,他没去北京,而是埋伏在潼关,专门等着李自成的闯军。

    一张早就结好的大网……

    李自成没有象刘宗敏那样怒骂,此时——咒骂、愤怒、慌乱、恐惧……统统没有任何用处。李自成此刻的表情反而比昨夜更加平静。

    那张风霜的宽脸膛上,甚至有些漠然。

    他左右张望了一阵,判断了一下官军的攻势规模,然后简短地下达命令:

    “捷轩,你到前面去,带着前锋营和标营冲一下,看看能不通冲开一个缺口,冲过去就不要回来,能冲到哪儿是哪儿。”

    “是。”

    李自成又对身后的士兵吩咐:“告诉郝摇旗和田见秀,向西北突围,顺着大沟杀出去。命令袁宗弟,保护眷属营,向后退,找地方隐蔽,相机突围,万不得已时返回去跟曹变蛟死战。命令高一功和李过,向东南方向杀出。跟大家说一句话,这一仗,没有配合,没有退路,大家能杀出去多少,就是多少。”

    传令兵,一个又一个地飞马而去。

    李自成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让刘芳亮上来。”

    刘芳亮,这是手下一张王牌,李自成要把它留在自己手里。

    ……

    直到此时,李自成心里完全明白,这一切早就注定了。

    昨夜通过峡谷时,上面的官军其实完全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伏击圈,等着义军钻进去呢。

    可是……这一切又是如此不可避免。他到现在也想不出来,能够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场灾难。每一条路都是死的,就象一个迷宫,根本就没有出口,你怎么出去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无论你怎么做,无论你是多大的英雄,穷途末路就是会降落到你的头上,千挑万选,选中的道路永远都是错的。

    这就叫命。

    ……

    李自成下的这几道命令,其实很简单,就是——四面出击。

    因为形势已经明了,官兵优势太大,大家糜集在一起,只能被全部歼灭,绝无第二种结果。因此义军这一万多人分路突围,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大家能冲出去多少,就看各人的运气和造化了。

    只有这样,把战场形势搞乱,才能最大限度地冲出一部分人马,别无他路。因此李自成下的每一道命令,都是——没有配合,没有退路,冲过去就不要回来,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实际上这就等于是——闯军,从此就散了。很从相与多年的生死弟兄,从此刻起,此生就再也不会见面。

    ……

    战斗,在两分钟之内就打成了一锅乱粥。

    应该说,李自成的“四面出击”战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开始就把十余里的战场,局势彻底给搅乱了,每个方向上都在战斗,双方犬牙交错,分不清阵线,分不清敌我……

    这种状况很难掌握,对于劣势一方,最有利。

    最先投入战斗的刘宗敏,率领的前锋营和标营人马,两千多人,全是骑兵,是闯军中的精锐,一向在战斗中充当先锋,而铁匠出身的刘宗敏本人也是一员虎将,最善于猛打猛冲。

    一股血淋淋的杀戮风暴,瞬间掀起。

    刘宗敏往前冲了没有几丈远,就一个跟头从马上跌落下来——他的马匹中箭倒下了。

    正在冲锋中,这一个跟头换了别人只怕要摔断得骨断筋折了,但是铁匠出身的刘宗敏铜筋铁骨,一秒钟之内就从地上跳起来,虎吼一声,重新抓起自己的大刀,跳上另一匹马,继续率领着前锋营向前冲。

    “嗖嗖嗖——”

    双方射出的羽箭,在空中穿梭。不断有士兵倒下去,人马仆地。刘宗敏一手抓着大刀,另一只手将自己背后的斗蓬扯下来,拧了两拧,象翅膀一样挥舞抖动,把射向自己的箭只全都扑打到旁边。

    对面的官军,认出了他是队伍中的主将,一片呐喊声,数百骑一起向刘宗敏冲过来,刘宗敏大吼一声,扔掉斗蓬,抡起大刀就朝官军最密集的地方冲去。

    “嚓嚓——”

    长刀左右一挥,两名官军骑兵被他斩落马下。

    他胯下的马匹又突然一声嘶鸣,原来一柄长矛刺中了马腹,刘宗敏又一次被抛到了马下,横着翻了两个滚,但是他手中的大刀始终也没撒手,而是顺势向上举起,将一名官军骑兵直挺挺地挑下马去。

    刘宗敏跳起来,跨上这名官军的马匹。
1...8687888990...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