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独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官笙

    锺大人。周应秋在院子里迎到了锺羽正。

    锺羽正拳头在嘴边咳嗽一声,看了眼左右,一身官气的道:进去说。

    周应秋一直在暗思锺羽正回来的目的,闻言答应一声,跟着他走进屋里。

    两人对坐,锺羽正循例般的询问了一阵子工部一上午的事情,然后才神色微凝的道:漕运之事已然沸沸扬扬,京城沸议,再这样下去,我工部也承担不起。

    周应秋眉头一皱,神色为难的道:大人,皇上明旨下来,如果我工部不作出点动静,恐怕难以交待。

    锺羽正点头,一副推心置腹模样的道:如今漕运停滞,朝臣们议论纷纷,我即便在家里也不安生,周大人,必须要想办法疏通了。

    周应秋自然明白锺羽正‘疏通’的意思,却还是装糊涂的道:不知大人的疏通是何意?

    锺羽正见周应秋如此听话,心下也一松,便端起身段,道:周大人,本官之意,该审的审,该查的查,但漕运不能停滞!

    周应秋沉吟一阵,道:大人,是我先放走一批?

    锺羽正点头,道将罪责小的先放走,不论如何,漕运不能阻塞,今年的漕运在即,真要耽误下去,你我的前程将没。

    周应秋又沉默许久,道: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过几日,下官便将各家漕运商行召集起来,训斥一番,给予放行文书。

    锺羽正微微摇头,道:来不及了,今日便放行一批,如果他们有问题,日后再处理便是。

    周应秋神色更难,迟疑着不说话。

    锺羽正也知道,此番工部动作太大,这么做确实有损威严,沉色一阵道:周大人,今天必须要放走一批,漕运决不能停滞一天。

    周应秋看着锺羽正,知道他心意已定,迟疑着道:那好吧,下官这就去找一些合适的,会让他们提交审核文书,盖上我的玺印放行。

    锺羽正见周应秋答应,也没有察觉他话语里的潜台词,又咳嗽了一声,道:好,那么我便回去安心养病了。

    周应秋连忙起身,道:下官恭送大人。

    锺羽正离开,从书架后面,一个瘦弱的人影慢慢走出来,尖声道:周大人好手段,这就将漕运的审核大权尽数握在手里了。

    周应秋脸上也有得意之色,现在漕运船只进出港都要有他的玺印才行,刚才他几番犹豫迟疑都是装出来,从锺羽正那要权才是真。

    他很快收敛脸色,微微一抬手道让公公见笑了,公公要的东西下官立即就可以准备好。

    冯祝点点头,笑容意味深长的看着周应秋拿出玺印,盖在身前的文书上。

    周应秋忙碌好一阵子,才将一叠文书递给冯祝,道冯公公,只要再去户部一趟,惠运船行就是目前漕运唯一可以出港的船行了。

    冯祝笑眯眯的接过来,然后才道:看来不用多久,这工部就要由周大人说了算了。

    周应秋心里一惊,看着冯祝道:冯公公的意思是?

    冯祝摆了摆手,道:大人莫要惊慌,下官是要恭喜大人,用不了多久就要升官了。

    周应秋立即就得到了暗示,慌忙躬身道:多谢公公提点,下官定然会尽心尽力为娘娘办事,绝不敢有任何差池!

    冯祝点头一笑,带着文书走了。

    周应秋送走冯祝,这才觉得他话里有话,却又猜不透到底是什么意思。

    冯祝悄然离开工部,又无声无息进了户部,很快又带着一叠文书出来,直奔周建宇的绸缎庄。

    周建宇一拿到两部审核文书,心里大喜,当即联络各个合伙人。

    一连三天,周建宇都在收购船只,招揽船员,同时各个码头,商会派送‘名片’。

    现在谣言满天飞,出售船只的不在少数,但都小户小船,不过周建宇还是通过各种办法,购买到了大小近百艘船只。有的是海运闲置的,有的是工部没收的,也有的并不是漕运,而是普通船只,都被周建宇收罗来,用以扩大船队。

    这个时候,除了惠运船行,其他船只都出不了港,北上的船只也都被扣押,所以生意不愁,转眼间码头不远处大院子里的惠运船行就挤满了人。

    周建宇当即拿出契约来,一副价格公道,和气生财模样,却将他们以后三年的生意全都给揽了下来。

    此刻,宫里的朱栩心情有些不太好,哪怕是一大堆盈利的账簿放在他面前,也无心去翻看。

    乾清宫那边传来消息,朱由校有意封张艳瑶为‘选侍’。

    本来对于处置魏忠贤,朱栩心里就一直犹豫,张艳瑶如果成了选侍,那么就不能轻易动他了。

    想来,这也应该是魏忠贤的自保手段吧




第一百二十三章 压力(求收藏,求推荐~)
    果然,没过几日,皇上的旨意就下来了,张皇后与朱栩也都去‘恭贺’了一番。

    天气还是有些燥热,朱栩是耐不住的性子,在宫里转了一圈,一转身对着曹文诏道走,出宫去转转。

    曹文诏连忙跟过来,道:殿下,最近信王殿下对您怀疑的很,不能再随意出宫了。

    朱栩微微一笑,道不用担心,咱们给他来个金蝉脱壳,走,先回去。

    一阵子之后,一群太监进入景焕宫,很快又走了出来。

    最后面的曹化淳看着前面的人有些歪扭,凑近道殿下,您身子歪了。

    朱栩连忙双腿夹住下面的小太监,低声道:走的稳一点。

    那小太监满头是汗,连连答应着,越发谨慎小心的走着。

    顺利出了宫,朱栩坐在马车,深深叹了口气。

    漕运这件事,外人看不清楚,一直盯着朱栩,冷眼旁观的信王朱由检却是看出了门道。甚至由此推定,其他带‘惠’字的几家商行也都跟他有关,还暗中派了人盯梢。

    殿下,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得想办法让信王殿下打消疑虑才行。坐在马车前的曹文诏,一边缓慢的驾车,一边回过头说道。

    朱栩眉头也皱了下,暗道,哪这么简单,这位皇兄一旦起疑,以他的性子,朱栩不死他是不会打消疑虑的。

    不过,朱栩拿他这位皇兄也是真没办法,最重要的是,朱由检可是将来的崇祯皇帝,对他动用任何手段,都可能会引起反效果,得不偿失。

    朱栩深深的叹了口气,强打精神道没事,他要盯就让他盯吧,抓不到把柄,他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曹文诏坐在前面,神色犹豫。他能明白惠王殿下对骆思恭的忌惮,也明白惠王殿下对魏忠贤的不喜以及打压,但他始终不清楚,朱栩对同样是一字王的信王为何如此忌惮?不

    同样都是先帝之子,当今皇帝之弟,朱栩的隆宠远甚于信王,到底怕他什么?难道就是大了那几岁?

    朱栩如果能够知道曹文诏心里所想,恐怕就会告诉,真的就是为了那大的那几岁!

    朱栩两人冒着炎夏出门,**星府上,却也顶着炙烤在那忧国忧民。

    **星坐在主座,王纪陪坐,这一次来人更多,主要还是涉及漕运。

    大人,淮安府一名四品官员站着躬身,神色凝重道:工部的进度太慢,这都过去三天了,总共出港的不过百艘船,而且还扣了北上的一百多艘,这样下去,漕运非出大事不可!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现在他们也没有办法指责工部什么,只想工部赶紧结束,他们也好想办法收尾,继续照常赚银子。

    **星亲自出面去见锺羽正已经让他觉得丢脸,此刻更不可能再去找一次,闻言眉头皱了下,看向那四品官道:你们漕运衙门就真没有一点办法?

    那官员苦笑一声,道大人,现在漕运衙门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加上工部这次圣旨在握卡的太严,我们是根本没有一点办法。

    **星脸色沉了一分,他哪里看不出,这帮人无非是想让他出头。但漕运这潭水太深,最近他虽然逼得官应震等人辞官,但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今朝堂上弹劾他的折子越来越多,甚至有阁老暗示他,唯有他解甲归田才能保全。

    **星沉吟半晌,道:本官明日进宫面圣,会想办法处置,你们都回去吧。

    一群人看着**星,也知道不能逼迫过甚,又是一番恭维,隐晦的施压,这才离开赵府。

    大堂里剩下**星与王纪,两人都喝了口茶,稍稍沉默,缓和一下气氛。

    那家船行,你可查到什么了吗?一阵之后,**星看向王纪问道。

    王纪微微摇头,旋即又凑近低声道:没有查出什么,不过我听说,有宫里人曾出现过。

    **星眉头一皱,神色也凝重起来道:你可查清楚了,具体是哪里的人?

    王纪目露沉吟,最后还是不确定的道:无法确定,不过有人隐约记得,像是皇后娘娘宫里出来的。

    **星苍老的脸上露出阴鹜之色,他最反对的就是宫里的人介入宫外的事情,不论是皇帝还是皇后,在他看来,他们应该按照规矩来,稍有逾矩都是不能原谅,需要严厉劝谏的。

    他思索良久,道:这件事我进宫后会跟皇上提,户部那边我也要走一趟,漕运要真正了结,还得是户部那边首肯。

    王纪也点头,漕运现在是由户部管理,工部只是负责船只的审核,建造,哪怕工部结束了,也得户部去收尾。

    **星说完,王纪久久不语,**星眉头动了下,道:你怎么了?

    王纪犹豫着道:大人,最近弹劾我的折子比较多,如果我再不辞官,只怕

    **星眼神露出厉色,这种厉色是痛恨,痛恨朝堂上的党争,痛恨他们的敌人,这些人不择手段,厚颜无耻,甚至卑劣的要将直臣尽数赶出朝堂才肯罢休!

    不过他如今也在漩涡里,神色不变的安慰道:不用担心,也不要自乱阵脚,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

    王纪神色勉强的点点头,心里却忐忑依旧。按照朝堂惯例,要么他主动走,要么被人赶下台。主动走了,还能留得清名,日后也可复出,不但不丢脸,还还会是复出的资本。但若是被赶出去,名声扫地不说,日后没有复出之机,更会连累家人,落入史书之中。

    朱栩照例的换了几次马车,这才小心翼翼的出现在傅府后门。

    傅昌宗接的他,两人到了密室,傅昌宗深吸了口气,道:怎么这个时候出宫了?

    朱栩看着他,神色奇怪的道舅舅,你的脸色不太对?最近很忙吗?

    傅昌宗微微摇头,道:你大概还不知道,从六部九卿到内阁,最近斗的非常厉害,楚党一干人被东林逼的辞官的辞官,罢免的罢免,东林也承受了巨大压力,估计也有不少人要被削籍返乡。

    朱栩对于朝堂的事情,实在是有心无力,只是听着傅昌宗慢慢的说着。

    傅昌宗看了眼朱栩,继续道:这次除了东林党与楚党,魏广徽与顾秉谦也结党**,借机排斥异己,从中扩大势力,朝堂上党派林立,山头众多,甚至不在朝堂上的也影响奇大,风波难止。

    朱栩隐约从傅昌宗的话听出了些什么,连忙打断道:说说漕运的事情吧。

    傅昌宗神色不动,又道:想要护住漕运,在朝堂上光靠我与周应秋两人是应付不来的。

    朱栩大感头疼,这朝堂之上跟信王是朱栩最不愿意碰的事和人,偏偏就是绕不过,躲也躲不掉。

    想了想,朱栩还是道:嗯,我知道了,我会考虑的,说说漕运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
    傅昌宗也知道不能操之过急,思索一番,看着朱栩便道:漕运那边,我已经与周应秋,骆养性,赵晗都商议过,会层层设卡,以后南来北往的一切货物船只都会严格检查,三个衙门交错,最后还有顺天府,必要的话,我也可以在应天府那边安排人手。

    朱栩听完微微点头,道:人手要不定时的更换,要不定时的内审,咱们内部绝对不能被腐蚀了还不知道。

    傅昌宗道:嗯,我会安排下去的。

    朱栩与傅昌宗交谈了足足一个时辰,傅昌宗如今是他的外事大总管,所有的生意都有他助力,参与,更何况,他儿子傅涛还掌管着一切的账房,可以说,这对父子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到最后,傅昌宗又提了一句,道:栩儿,朝堂上的事情可以不参与,但不能无视不理。

    朱栩再次暗叹,心底很无奈。一直要他小心谨慎的傅昌宗都主动开口了,可见朝堂上的压力有多大。

    这明末的朝堂可以说已经腐烂到了根子,没有底线,没有下线,只要能够打击政治对手,哪怕与金人勾结,资助他们,甚至军事部署这样的图纸都可以随意的泄露,出卖国家领土都在所不惜!

    这种事自然也不是三两天就形成的,朱元璋,朱棣都是强势的帝王,自然不会有什么人敢在他们眼皮底下搞朋党,但从宣宗之后,成熟起来的士大夫集团,就开始与天子争权,想要限制皇帝权力,各种条条框框冒出来,企图将皇帝裹挟,堵死在深宫里。

    明朝的皇帝多奇葩,却也多人才,其中有一个就喜欢与大臣们争这些礼仪规格,争这些祖制家法,争来争去,无非还是争权。

    到万历年间,万历皇帝因为张居正给他的童年阴影,因此他特别痛恨朝堂上那帮大臣,将张居正挫骨扬灰还不算,这位皇帝甚至是直接不上朝了,二十多年!

    这期间自然是朝臣们拉帮结派,打击异己的大好机会,尤其是最后几年,他更是连大臣们都很少见,让本来就闻风而涨的党争越演越烈,以至于无可压制,不可收拾。

    这期间,万历皇帝还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东林党的开山祖师,顾宪成!

    东林书院一开,没有几年,东林党蔚然成势,旋即占据了大半朝堂,形成了天启朝最大的朋党!

    这个朋党现在还很稚嫩,但到了崇祯朝,众正盈朝,哪怕崇祯皇帝换了三十几任首辅,一百多个尚书,换来换去,一眼望去,还都是东林党!

    这样的场面,哪怕是朱栩,想想都觉得背脊发凉!

    朱栩懒散的趴在桌上,一只手托着下巴,目光呆滞。

    东林党可怕,后面的崇祯更可怕,这位可是杀人不眨眼,如果这个时候他介入朝堂,几年后恐怕魏忠贤的下场就要换车他朱栩了。

    想了想,朱栩还是打起精神,给傅昌宗打预防针道:舅舅,咱们现在越来越惹人注目了,几个商行难免会有破绽,让有心人看到。所以,一切都要低调,你与周应秋等人,在朝堂上要低调,生意更要低调,再过两个月皇嫂就要临盆,这个时候,咱们可不能出乱子。
1...5657585960...8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