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独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官笙

    张荣穘则是另一番心态,他这一路被都被冷遇,即便是皇后娘娘都没有与他多说几句,让他这个‘半国丈’很是难看。

    他当初被削爵,官面上的罪名是‘贪污索贿,行为不法’,大家都知道的罪名是‘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张荣穘并不后悔这么做,按照他的想法,即便皇帝发现了,那他张荣穘也是为了将来的太子,为了大明的江山,皇帝有什么理由处置他?

    可偏偏处置了,还这么毫不留情,削了他的爵位!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张荣穘心底愤懑,目视着朱栩的马车,胸腔内尽皆是怒气。

    皇帝就算了,他的侄女,皇后娘娘是怎么回事?他一切都是为了她儿子,居然也这么冰冷无情,将他弃之不顾!

    回到行辕,张筠就急匆匆带着三个小家伙去洗澡了,朱栩在前院的书房里,坐在软塌上,也是松口气。

    回想着今天的事情,朱栩抱着茶杯,还在不断思索。

    瓷器,丝绸之类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引领着进入工业时代,但瓷器,丝绸之类还只能算轻工业,想要发展,还得重工业。

    其中,冶铁,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志!

    还得尽快勾连全世界才行

    朱栩目光闪动的低语,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止是在意军火的暴利,而是带动钢铁行业的发展,推动相关科技快速进步。

    这需要顶层的,整套的设计,有序的推动,以及持之以恒的坚持。

    朱栩默默的算计着,该做的准备,铺垫他很早就做了。现在这件事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政院的研究以及培养的人才,现在沉淀的差不多,是时候做出慢慢推广,待渡过灾情,海贸基本上就发展成熟,可以大幅度促进。

    第二个,就是相关的政策配套,这个朱栩也早就安排好了,不管是专利局还是朝报的舆论宣传,都已经进行多年,潜移默化下,只等着爆发了。

    可以说,只要灾情过了,大明将会引来一场变革,一场外人注意不到,唯有朱栩一直在期待的变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朱栩坐在书房内,默默的思忖了不知道多久,直到天色黑透,曹化淳才轻轻走过来,低声道:皇上,该用膳了,皇后娘娘与几位殿下都在等着。

    朱栩恍惚的抬头,怔了下,道:让他们先吃吧,送我点粥过来。

    曹化淳应了声,又道:皇上,是否还要些其他的?

    朱栩揉了揉头,道:不用了,让他们留点菜吧,做夜宵。

    曹化淳看着朱栩脸上掩饰不住的疲惫,道:皇上,思虑过多伤身,您进来胃口小了很多,不能再这样了

    朱栩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声,道:嗯,朕这次来就当度假了,明天钓鱼去。对了,朱宗汉还有说什么吗?

    曹化淳心里轻叹,道:朱宗汉交代了很多,锦衣卫与军情处那边还在加紧核查,有确切消息会奏报皇上。详细的口供还在整理,还要一阵子。

    朱栩点点头,站起来,活动了下身体,道:让他们做吧,不着急。那个袁之敬,不错,重点观察一下。让吏部对政院出来的,进行摸查一下,记录一番,留给明年孙传庭用

    曹化淳知道朱栩停不下来,也不再劝,道:是。

    孙传庭想要安稳接任,突破‘新政’现在的困境,需要强大的支持。

    毕自严是堪堪稳住朝局,在此基础上推动‘新政’,孙传庭,多半是要进行‘破坏’,唯有这样才能突破眼前的沼泽区。

    朱栩拿着一碗清粥,挑灯看着各地的奏本。

    大明的情况,虽然是灾情在不断加重,但朝野逐渐适应,并且朝廷调度日减成熟,外加辽东,北安南两地已经接纳了千万的难民,无需朝廷输血,操心太多,陕川等压力大减,总体来说,大明的情况在困境中向好。

    朱栩看着一道道奏本,慢慢的喝着粥,一如在紫禁城。

    入夜,柳如是睡不着,去看了一眼陈如娇,回房间的时候,路过朱栩的书房,看着朱栩的影子,不由得怔怔出神。

    陈小姐,别看了,皇上一般要天微亮才休息。一旁的宫女低声说道。




第1282章 大动作
    第二天,朱栩一直睡到了晌午。

    朱栩揉着头起来,分外难受,精神困顿,一边洗脸一边道:早该叫醒朕的,这一天估计都没精神

    曹化淳对朱栩能睡这么久倒是开心,笑着道:奴婢是想叫来着,皇后娘娘来看了三次,没准奴婢叫,几位殿下也都被娘娘哄着去玩了

    朱栩用冷水拍了拍,又摇了摇头,擦了擦脸,道:可有什么事情?

    曹化淳道:卢大都督来信了,毕阁老可能会提前回京,秦良玉大都督准备在陕川等几省发动联合剿匪行动,曹文诏大都督攻破了缅甸几个城池,缅甸在京城的使者已经见过傅阁老

    曹化淳一如既往,慢条斯理的汇报着。

    朱栩坐到书桌前,拿着根油条,道:卢象升的信给朕。

    曹化淳从桌上翻了下,抽出一张,递给朱栩。

    朱栩左手啪的打开,慢慢的看去。

    卢象升在信中解释了派遣洪承畴的原因,同时说明了他的军队构成,这些都是一笔带过,算是给朱栩一个交代。

    而后,卢象升在信中重点提及,在军队中存在着一个‘正序’的神秘组织,尤其是在东南,他已经查到了数十人,并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迹象,线索直指京城。

    朱栩眉头皱了皱,抬起头,道这个‘正序’,朱宗汉有提及吗?

    曹化淳躬着身站在朱栩对面,道:有,他怀疑就是骆养性在军队中安插的人。

    朱栩‘唔’了声,道骆养性还真没有辜负朕的培养,安插了这样一个组织,居然能满着朕这么久

    曹化淳知道,锦衣卫早就脱胎换骨,现在的一切都在朱栩的指点下,一砖一瓦建立的,骆养性,严格来说,是朱栩的徒弟的。

    朱栩审视着卢象升的信,忽然又道洪承畴也是吗?

    曹化淳思索了一番,道:奴婢猜测应该不是,根据卢大都督提供的名单,这些人要么是东林余孽,要么就是旧党,都是坚决反对‘新政’,认为皇上得位不正的人。洪承畴到底是一省总兵,能被把柄控制,但不会加入那样的组织。

    朱栩点点头,放下信,道:将吴三桂叫来行辕。

    吴三桂?

    曹化淳听着这个名字一怔,觉得实在是太陌生了,只隐约有那么一点印象,实在想不起来。

    朱栩吃完油条,擦了擦手,道:福建总兵吴襄的儿子,祖大寿的侄子,现在是一个赋闲在家的校尉。

    曹化淳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朱栩早就暗中培养的人,道是。

    朱栩没有解释,又端起粥来。

    吴三桂是景正三年的武状元,外加父亲,舅舅的靠山,有能力有背景,按理说早该飞黄腾达,可这七八年近乎停滞了,就在一个小校尉上‘赋闲’了。

    这自然是朱栩刻意压制的结果,他在等,等今天这个机会。

    曹化淳见朱栩说完,又道内阁那边有消息来,毕阁老可能会提前回京。

    朱栩又拿起一根油条,道嗯,朝中需要人坐镇,早点回去也好。

    曹化淳道:秦良玉准备动员陕西,四川,贵州三省的常备军,总督府兵马,合计二十万大军,对境内的匪患,土司以及其他不安势力进行彻底的清剿,帅府那边已经批准,请示皇上允准。

    大明的匪患一直很严重,哪怕是弘治时期就有征兆,尤其是经历过倭寇之乱,更是雪上加霜。

    在朱栩继位的两年,陕西的声势更是浩大,引起朝野巨大不安,虽然被朱栩强压下去,但在熊熊的灾情之下,匪患从未断绝,即便是苏杭之地也是如此,杀不尽,剿不灭。

    这一次性动员二十万大军,只怕陕川之地的匪患又有复起之兆。

    同意。

    朱栩含混的说了两个字,道:不止是秦良玉,其他各地也要动起来,匪患是‘新政’的一大阻碍,要尽早根除。

    遵旨。

    曹化淳应声,道:缅甸那边有意包庇一些土司,侵占一部分土地,曹都督大破土司,攻入了缅甸腹内,占据了两个州府之地,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缅军的实力远不如几十年前,听说,缅王很慌乱。

    朱栩随手又拿起鸡蛋,敲了敲,道:给傅阁老去信,先糊弄着那些使者。这些人,真是不长记性啊,前一阵跟朕求和,这会儿就庇护那些叛军了,告诉曹文诏,继续施压,朕要给缅甸一个教训。

    遵旨。曹化淳道。

    曹化淳低着头,没有多说。但事情真的那么巧吗?多尔衮对暹罗出手,这边曹化淳又打击缅甸,东南半岛这两国不老实的国家同时遭到了明朝的强势进攻与警告。

    朱栩很快吃完了,道还有什么事情?

    曹化淳抬起头,道:倭国那边近来动作频频,以前都是小动作,现在开始明目张胆的在九国岛进行布置,还对岛原有所觊觎,帅府那边推演,判断德川幕府可能准备的差不多了,将要对岛原,甚至是鹿儿岛动手。

    九国岛有两个特殊的地方,一个是岛原半岛,之前在大明的压力下,被迫停止了进攻,岛原半岛现在是基督教的乐土,里面有数万基督教徒,这两年在积极准备,随时应对幕府的进攻,外加明朝的暗中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另一个就是鹿儿岛,也就是萨摩藩,这个地方已经被大明完全掌握,这些年明暗里收拢了不少武士,正规军有一万,加上有大明海军驻扎,实力深不可测。

    对于正在渐进型‘闭关锁国’的倭国来说,这两个地方都是肉中刺,必须要拔除!德川家光忍了这么久,准备的已然差不多,怕是要迫不及待的出手了。

    朱栩喝着茶,提了提神,嗤笑一声,道倭国应该是看一个吃一个,不会同时两面开战,并且我大明还能直接从对马或者虾夷进攻,多面开战,倭国承受不起。他们的策略,多半还是搞偷袭,一举拿下岛原,剪除这个心腹大患,然后慢慢的与我大明周旋

    这是最符合现实逻辑的推演了。

    曹化淳语气一样不善,道小小倭国,胆敢有吞天之念,当有雷霆严惩!

    朱栩手指敲着桌子,眯着眼,冷芒跳动的看着前方,道:告诉唐王,让他在虾夷搞一次军演,给德川家光施加一点压力,尽可能的拖延幕府的开战时间,咱们给天草四郎多点支持,让他们打的久一点。

    遵旨。曹化淳道。

    德川幕府虽然准备好了,但今年的夏天格外的热,根本不适合开战,若是稍微压一压,就可能将时间推迟到十月份!

    只要天草四郎坚持个把月就会入冬,等同于将战事推到了明年五六月份,甚至更久。

    这么长的时间,此消彼长,或许战局还有变数也说不定。

    朱栩忽然觉得有些不对,抬头道蒙古那边不会有什么动静吧?

    曹化淳立即道:倒是没有,和硕特汗还给皇上送来了一尊纯金的佛像,九匹白马。

    朱栩这才点点头,道:周边安稳,我们才能集中精力于国内,明年孙传庭肯定要掀起一番风雨,咱们没那么多精力。

    说是孙传庭要掀起风雨,还不如说是朱栩。

    曹化淳不敢腹诽,道皇上,今天是否去钓鱼?

    朱栩虽然精神有些不好,但心情好,正好吃饱喝足,道走,钓鱼去,带上那三个小家伙,今天晚上吃鱼。

    奴婢这就去准备。曹化淳连忙应声,转身去安排。

    没多久,朱栩扛着大鱼竿走在前面,身后三个小家伙一人扛着一个小鱼竿,还背着小背篓。

    阳光明媚,鸟雀绕头,清风拂面,空气清新,朱栩精神一振,心情格外的好,走在前面,大声道父皇教你们唱首歌吧?

    小淑娴立即小跑上前,拍马屁的道:好呀好呀。

    结果没有几句,小丫头掉头就跑,还捂着耳朵。

    另外两个小家伙,小慈烨,小慈煊也是绷紧小脸,双眼大睁。

    他们都没有想到,他们的父皇,唱歌会这么难听

    曹化淳等人耳观鼻鼻观心,充耳不闻。

    朱栩大好心情被破坏了,看着小丫头的眼神十分可怕。

    小丫头躲的远远的,扮着鬼脸。

    朱栩意兴阑珊,望着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叹了口气,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几个小家伙自然不能领会这几句词的意思,只是嘿嘿笑着跟在朱栩后面,奔着一个池塘走去。

    几个人找好位置,便开始钓鱼。

    三个小家伙凑在一块,根本就没个安静,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朱栩钓鱼本来就想求个安静,偏这三个小家伙说一句只顶半刻的用,过一会儿依然闹个不停。

    朱栩心里叹口气,暗道带这三个小家伙来就是个错误。

    尽力的撇开三个小家伙,朱栩平心静气的钓鱼。

    苏音音带着侍卫小心谨慎的看护着三个殿下,生怕他们一不小心掉水里去。

    曹化淳则跟在朱栩身后不远处,他身后来来去去的人不停,传递着各种消息。

    ——

    独断大明—景阳宫群:177745561,欢迎大家加入,一起吐槽。



第1283章 燥热的日子
    曹化淳处理,过滤这些消息,安静如常的站在朱栩不远处。

    朱栩目光盯着鱼标,神情专注,认真,没理会几个小家伙的胡闹。

    可没坚持多久,就看到小慈煊撸着袖子,卷起裤腿,持着一个木棒,在侍卫怀里挣扎,要下河抓鱼。

    另一边,小淑在那起哄,嚷着晚上要吃他抓的鱼,小家伙更加幸福,扑腾着要下河。
1...722723724725726...8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