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独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官笙

    田中一郎面色凝重,站在伊达政宗身后。

    伊达政宗透过帽子,看的分明,尤其是那些摆列整齐,擦的雪亮的大炮,让他眉头紧皱。

    请。在他身边,一个蒙古大汗,以别扭的汉语说道。

    伊达政宗收回头,默默点头,进入大帐。

    伊达政宗学着明人的礼节,抬着手,道伊达政宗见过阁下。

    巴达礼是科尔沁大汗,是大明皇帝的妻舅,可以说身份显赫。

    他有着蒙古人的豪迈,哈哈大笑站起来,走到伊达政宗身前,道藩主无需多礼,来,坐!来人,上酒,一定好,藩主是我的好兄弟,不能糊弄。

    一旁的翻译连忙跟着在伊达政宗耳边低声解释,伊达政宗虽然听不懂蒙古语,但还是能感觉到巴达礼的热情,一张如松皮的老脸挤出笑容,道:多谢阁下。

    很快,卫兵端着酒菜上来,整齐的放好。

    伊达政宗坐在巴达礼下手,田中一郎站着,看着蒙古的烤肉,马奶酒,两人面色如常。

    巴达礼举起酒,看着伊达政宗,热情满满的道我很早就期盼藩主的到来,今日相见恨晚,来,干杯!

    伊达政宗端起酒杯,道我也很想见阁下,请。

    巴达礼朗笑着,一仰而尽。

    伊达政宗喝不惯,却面不改色的喝完了。

    巴达礼看着,一脸的佩服,道:我喜欢爽快的朋友,藩主,你有什么烦恼,尽管跟我说,任何事情,只要我能办到,绝不推脱!

    巴达礼说的爽快,仿佛伊达政宗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偏偏,两人才第一次见面,这时间不过一盏茶。

    伊达政宗双眼不动声色的眯了下,微笑着道:幕府天怒人怨,人神共愤,我对天兵的讨伐,深感大义,奈何人老体衰,帮不上忙,颇为遗憾。

    巴达礼脸上都是笑容,道:藩主能有这样的想法,我非常高兴。现在,天兵已经攻占幕府四岛之三,更是攻破关门海峡,击杀幕府忠臣青山忠俊,攻破幕府,已经是指日可待,藩主莫要着急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




第1386章 伊达政宗的投诚
    这话听着仿佛伊达政宗不是倭国之人,是无关的第三方一样。

    伊达政宗从容自若,道:虽说如此,但幕府依旧不可小觑,在陆中,陆前等藩部署大军近十万,阻挡天兵南下,还需谨慎。

    巴达礼脸上笑容收敛,道:藩主,可有什么办法?

    伊达政宗道:我想知道,天朝对于新幕府,是怎么安排的?

    巴达礼看着伊达政宗,顿了片刻,道按照朝廷的规划,是一将军,六大臣。如果藩主能有大功,我可以保证,藩主可以位列前三,藩国陆中,陆前,陆奥三国尽归藩主!

    伊达政宗是从丰臣秀吉时代过来的人,最善于审时度势,见风使舵,听着巴达礼的话,没有立即说话。

    他很清楚,眼前的巴达礼不是表面这般,他的话,也不是最终的决定。

    但明军突然攻破关门要死,让他措手不及,并且本国岛已经有不少大名主动投诚,他要是晚了,可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伊达政宗心里思索一番,道:不知将军是何人?

    巴达礼神色不动,忽然道:不管将军是谁,我都能给藩主撮合一门亲事。

    伊达政宗看着巴达礼,又看了眼他身后,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道:这是我联络的二十一个大名,他们均愿意协助天兵,消灭幕府,还政于天皇。

    巴达礼看着伊达政宗,似乎听出了他话里的味道,道:此战结束,天朝在倭国最多驻军五万,其他的,悉数撤回,绝不多留一兵一卒,并且不会派文官进入倭国。

    伊达政宗双眼微闪,道:只留五万?

    巴达礼道:是,这是我朝大皇帝陛下的金口玉言,绝不会假。

    伊达政宗轻轻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道:这是幕府七万大军的布置图,里面有很多人都对幕府不满,或有大用。

    巴达礼听出了伊达政宗话里隐藏的意味,神色大振,道:如果能大破这七万人,我向藩主许诺,将军下第一人,非藩主莫属,并且,藩主所牧守的藩国,无需赋税!

    伊达政宗苍老的脸上皱纹更多,起身道:在下十分仰慕天朝大皇帝陛下,不知何时有幸能够拜见一二。

    巴达礼看着桌前的名单,地图,双眼灼灼,道:消灭幕府,信任将军会带着六大臣前往京师,我相信陛下也会很高兴见到藩主。

    伊达政宗抬起手,道:多谢阁下。

    巴达礼笑容满面,起身下来,拉着伊达政宗要喝酒,不醉不归。

    实则上,他们之前该谈的都谈好了,这次不过双方头头见面敲定,最后的一个形式。

    伊达政宗自然不能留下,幕府对他的见势非常严格,他不能消失太长时间。

    伊达政宗走了,巴达礼送他悄悄出营。

    等伊达政宗消失在清晨的雾色中,一个军情处的校尉站在他身后,道:大汗,可以写信了。

    巴达礼摸着大胡子,一脸红光,悠然神往的道:你说,我的三万大军,能灭了这个幕府的七万大军吗?

    校尉一笑,道:大汗,你很快就会收到杨大都督的命令,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住,不能让幕府察觉。

    巴达礼自然懂得,点点头,道:好,走,回去写信。

    伊达政宗带着二十多个大名的联名信,除了陆奥藩,还有其他藩国的,大大小小,若是利用得当,绝对会是一大助力。那封布置图最为关键,洞悉了幕府的布置,应对就简单多了。

    巴达礼的信飞速的传出,奇怪八折的转向对马岛,传递向杨嗣昌。

    倭国这边的巨变还没有传递到明朝的内陆,朝廷现在也是多事之秋,孙传庭的改革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他不是朱栩,没有那么多手段,也没有足够的威信,大明的朝野越来越有找到了某种熟悉的味道的感觉,弹劾孙传庭的奏本是一道接着一道,并且越来越多。

    这些奏本,朝廷高层,或者说京城的相当罕见,倒是六品到三品的奇多,而且在野的更多,渐渐起了一种声势,似乎要将孙传庭推倒,不然不罢休之态。

    面对朝野的如潮攻势,孙传庭的应对很简单,那就算不管不问,只盯着他的改革。面对顽固的反对势力,尤其是懒政,不作为,胡作为,他不断的将这些人免职,送进大牢,为此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前一阵子更是将户部尚书张秉文的侄子,兖州府知府给免职,大理寺判处是:永久剥夺入仕权利,有期徒刑三年。

    这个真的是惊动了整个朝野,张秉文更是扛不住压力,主动要辞职,还是周应秋出面安抚,勉强留住。

    但内里的风起云涌,始终未停。

    内阁,小亭子里。

    孙传庭与傅昌宗对坐,二人喝了口茶,都是一脸疲惫后的感叹。

    孙传庭道不做不知道,我现在是明白了,毕阁老当初怎么会那般的束手束脚,坚持以稳为要了。

    这大半年来,内阁是充足感受到了压力,若非有坚定的意志,怕也是早就妥协退让了。

    傅昌宗看着孙传庭的神色,耳边隐约的斑白,笑着道我倒是觉得,哪怕是张太岳复生,也不会比你做得更好。

    孙传庭摇头,道:张太岳知道和光同尘,我却做不到,我的下场,注定比他凄惨。

    张居正最后的下场,就是被万历抄家灭族,棺材都挖开鞭尸,荣宠与结局,也可以算是千古一人了。

    傅昌宗不动声色的笑了笑,忽然道你对杨嗣昌怎么看?要动他?

    杨嗣昌在对马岛两个多月‘无作为’,朝廷上下多有杂音,已经是人尽皆知。

    孙传庭摇头,道:这件事自有皇上定夺,我无非就是用来转移一下他们的视线,秋粮收上来,准备一部分给帅府,对马岛可能还要战。

    傅昌宗点头,道:好。对了,夏天差不多过去了,秋高气爽,要不要请皇上回来?

    孙传庭想了想,道:你以内阁的名义写信给皇上。

    回不回京由朱栩说了算,但他们这些臣子面上该做的要做到位。

    傅昌宗‘嗯’了声,没有再多说。本来就是出来透气的,不能再多说了。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



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艰难处境
    大明朝廷内外风波激荡,如云如雾,外人根本看不清楚。

    德川明秀,酒井忠胜等来京师已经一个多月了,除了见一些无关紧要的人,明朝高官他们一个没有见到,更别说朱栩了。

    德川明秀已经收到幕府的性,对于幕府要拿天皇和亲,简直是目瞪口呆,惊愕无比。

    酒井忠胜比他好接受一些,迅速联络明朝外事局,得到的反馈就是一个字:等。

    这一等,就等到了现在,至今也没个回复,再去,也是好茶招待,消息没有。

    这会儿德川明秀与酒井忠胜对坐,两人一脸愁人,六神无主。

    明人根本不搭理他们,幕府那边又要用天皇和亲,可见危险,但他们连明朝高官都见不到,根本递不了消息,让他们怎么办?

    酒井忠胜看着德川明秀,目光一闪,道殿,你是见过明朝皇帝的是吧?

    德川明秀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面色紧难的道:好些年前的事情了,我现在根本见不到他,也没有办法见到。

    酒井忠胜凑近一点,低声道:明朝皇帝在景德镇,殿若是赶过去,明朝皇帝就是不见也得见吧?

    德川明秀双眼一睁,有些呐呐的道:可是,明朝根本不允许我们离开啊,外面都有侍卫看守。

    酒井忠胜跪坐着,一本正经道:这个我来想办法。殿,事态紧急,我们不能再等了!

    德川明秀脸色扁了扁,见如此,只得道:好,我试试。

    酒井忠胜看着德川明秀,道:我会想办法让殿混出去,然后给你找一个向导,会带你去景德镇,下面,就看殿你的了!

    德川明秀神色也郑重起来,躬身道:好,多谢酒井君!

    时间往前几个时辰,这个时候,在景德镇的朱栩也不知道多尔衮已经攻破了关门要塞,带着一群孩子,正站在一片田头。

    除了朱慈烨,慈煊,慈熠,淑娴,还有他的第四子,嫡子朱慈煓,外加从京城跑来的小永宁。

    朱栩穿着薄汗衫,手里拿着锄头,笑着道:怎么样,小家伙们?

    这些水稻都是他们亲自种的,几个小家伙没少出力。

    小慈煊看着,满脸喜色,道:父皇,过一阵子就可以割了吧?

    朱栩道嗯,再等等,尝尝你们自己种的水稻。

    小慈烨,慈熠,淑娴等都很兴奋,还是第一次尝试,很有成就感。

    倒是小永宁,一副闷闷不乐模样,之前叫苦叫累,被朱栩敲了脑袋,这会儿不敢插话。

    休息了一阵,朱栩道:今天除草任务圆满完成,收拾工具,回去洗澡,吃饭。

    几个小家伙连忙拿起各自的小工具,扛在肩膀,准备回去,虽然兴奋,但也累,更想回去。

    朱栩看着几个小家伙,心里也分外满足。

    曹化淳悄步走上来,低声道皇上,曹大都督在哈萨克汗国附近遇到了俄罗斯人,但没有交战,双方远远对视,相护错开了。

    朱栩双眼眯了眯,脚步不停,道:漠西蒙古那边,有没有什么异常?

    曹化淳道:大都督的信上说,一切安稳,漠西蒙古内部错综复杂,并没有入侵我大明的迹象。

    朱栩一边走,一边思索,片刻道嗯,时间差不多了,让老曹回来吧,让从甘肃镇进,代朕慰问一下边关将士。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没有再说,看了眼几个孩子,带着他们回行辕。

    至始至终,朱栩都没有提及讨倭之战,仿佛已经忘记了。

    曹化淳也没有提,跟在朱栩身侧,走回行辕。

    几个小家伙被张筠张罗着去洗澡,换衣服,朱栩则来到他特制的池子,冬天泡澡用的,现在他也更喜欢泡温水澡,而不是冷水。

    在池子里,朱栩躺在凹槽,闭着眼,梳理着疲惫。她身侧,布木布泰穿着薄衫,半身跪坐在水里,正在给朱栩按着肩膀。

    好一阵子,朱栩道:神龙府的船厂,你准备继续扩大?

    布木布泰身上已经湿了,薄衫包裹着玲珑娇躯,一双修长美腿在水里若隐若现,她揉捏着朱栩的肩膀,轻声道:不止国内,域外订购船只的订单已经排了两年,尽管一些船厂可以分担,但还是远远不足,臣妾打算将现在的船厂扩大一倍。

    现在大明已经渐渐掀起出海热,需要船只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国外的订单,偏向于武装船,要求更高一些,外加还有火器的单配出售,自然是相当利润客观。

    布木布泰知晓朱栩需要银子,她能帮朱栩的,也只有赚银子,因此分外的用心。

    朱栩一只手摸索着她的大腿,没有睁开眼,道:扩大一倍是不够的,五倍吧,预留十倍的土地。

    布木布泰手一顿,侧过脸看着朱栩,微带诧异的道:要十倍吗?

    朱栩嘴角微翘,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大明还在天灾笼罩的水深火热中,海贸的发展极其受限,与海外的联系还刚刚起步,再等个三五年,那才是盛况空前,不可想象,别说十倍了,只怕大明沿海要出现无数船厂了。

    布木布泰不知道朱栩所想,轻轻‘嗯’了声,起身要给朱栩按另一边。

    这个时候,朱栩睁开眼,恰对着布木布泰薄衫紧贴的饱满双峰,双手一揽,将她扑倒在水里。
1...778779780781782...8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