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官笙
孙承宗已经在想这个问题了,道:这件事,还得看皇上的意思,咱们先不急,待会儿我们去一躺内阁,与那边通个气,看看他们是怎么打算的。
不止是兵力驻守,还有就是倭国该怎么处置,毕竟,当年成祖皇帝吞并安南是一个失败的列子,何况,这还是一个贫瘠的荒岛,内阁应当会格外谨慎。
秦良玉会意,两人又商讨一番,起身去一路之隔的内阁。
内阁对这个消息,自然也是大松一口气,不止是省了一大笔钱粮,还能收归被分散的精力。
但是到底如何处置倭国,内阁虽然有些想法,却也要考虑朱栩的真正心思。
于是,他们在一边做着预案,一边向景德镇请示。
在景德镇二十里外的一条官道上,德川明秀还不知道江户已经被攻破,好不容易从京城混出来,千辛万苦来到这里,看着近在咫尺的景德镇行辕,他擦了擦一脸灰尘的脸,向着那里慢慢走去。
行辕内,朱栩坐在摇椅上,正难得的享受的喝着茶,看着书。
身边没有一群孩子吵闹,他是真的轻松自在了。
还不足一刻钟,曹化淳拿着一张纸,急匆匆跑过来,道:皇上,对马岛急报,多尔衮攻破江户,德川家光葬身火场。
一脸惬意的朱栩猛的站起来,扔掉手里的书,道:给朕。
曹化淳连忙递过来,同时解释道:景德镇应该比帅府那边慢了一点,这个时候,想必帅府已经收到消息了。
朱栩看着笔迹未干的翻译草书,连连点头,转身大步走进书房,道:文房四宝!
虽然他在景德镇乐得清闲,不表示他就对政务,尤其是讨倭之战真的不放在心上。
多尔衮不止成功打入江户,更是收拢了十多万降兵,这对明朝统治倭国至关重要。
朱栩来到书房里,捏着信,来回踱了几步,道:拟旨!
曹化淳已经坐在一旁的桌前,拿着笔,看着朱栩。
朱栩抬头看着窗外,沉声道:第一道,给杨嗣昌,命他制定好功勋名单,尽快上报。
曹化淳快速写完,拿起另一个奏本。
第二道,给多尔衮,朕命他为临时倭国总裁,负责平定倭国一切祸乱,安抚倭国上下,等待朝廷的详细策略。
第三道,给内阁,要求,内阁对倭国进行,政体,军事,经济,文化,财政等全方位的改造,不能留有余毒,不能轻视倭国对我大明的重要!
第四道,给帅府,命帅府做好倭国的军事安排计划,多尔衮这把刀还不够锋利,倭国会帮助多尔衮成为威力更强的刀!
第五道,命周应秋为钦差,准备前往倭国宣旨。
曹化淳飞快的写好,抬头看着朱栩,道:皇上,对倭国的事情,怕是一时半会儿处理不好,内阁,帅府未必能清晰的把握皇上的心思,是否,提早回京?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
第1397章 万事俱备(第四更)
朱栩看着窗外,一转身,道:太早了,朕回去对孙传庭等人来说会是麻烦。不过你说的对,他们未必能全面理会朕的的想法,你准备下,回京一趟。
曹化淳连忙起身,道:遵旨。
朱栩心里的激动之情难以平复,又踱了几步,道:你回京之后,告诉孙传庭,动作可以再快一点了。
曹化淳道:是。
朱栩说完这些,心情已经难以平复,忍不住的笑了几声,道:曹文诏什么时候能回来?
曹化淳道:预计一个月后回京,回到廊坊驻地。
朱栩嗯了一声,心里想着军务,想着朝局,脸上踌躇满志,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曹化淳跟着朱栩多年,既不如此,对朱栩的很多想法还是难以明白,对于这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也猜不透是何意。
朱栩自顾的畅想了一阵,转身出了书房,向后院走去。
他见海兰珠的院门开着,便走了过去,一路上宫女,连连兴利。
朱栩摆了摆手,径直走进去,还没到门口,就看到海兰珠,布木布泰姐妹二人迎出来,款款行礼:臣妾见过皇上。
一对春秋,冷艳,妩媚各异的姐妹花,朱栩本来就激动的心情,邪火顿生,脸上一笑,上前拉着两人的手,道:走,里面说话。
两人跟着朱栩也是多年,哪里不知道他笑容的意思,大半天又是姐妹二人,饶是老夫老妻还是脸色一红,对视一眼又飞快散开,被朱栩拉着走了进去。
中途借着一辆马车,德川明秀终于在一个时辰后赶到了行辕,报上名字,求见朱栩。
经过一番波折,被内监带入行辕,洗漱,换衣等待朱栩的召见。
这个时候,一番大战后,朱栩搂着姐妹花,正在闲话。
听到大军已经攻破江户,明军占领倭国,布木布泰双眼微亮,依偎着朱栩,轻声道臣妾听说,倭国有很多金矿,银矿,是不是就能缓解朝廷国库的空虚了?
大明朝廷一直都很缺钱,哪怕现在每年几千万的收入,依旧很穷,每年都有赤字。
布木布泰的作用就在于给朱栩赚银子,要是明朝不缺银子,她与儿子朱慈熠的地位就会骤减。
朱栩双手还在两个爱妃娇躯身上摸索,没有察觉到布木布泰话里的潜在含义,解释道:严格来说,货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的信用。当然了,现在来说,还做不到,这个世界,还是银本位。但对于大明来说,纸币替换金银是大势所趋,所以,除了必要的储备,更多的是要它流动起来,而不是在仓库里发霉
布木布泰一直很在意朱栩的话,对对于他的话,她也不是所有都能听明白,就比如现在。
朱栩或许察举到了,笑了声,道:这个以后再说,朕的意思是,既然有银子,就要大把的撒出去,不要藏着掖着,国内也好,国外也好,花钱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布木布泰一时间还是难以理解明白,只能先记下,轻轻‘嗯’了声。
朱栩瞥了眼面色红润,春情犹在的布木布泰,道:国外呢,目前还是购买粮食,土地为主。国内呢,以工业为主,轻工业,布匹,丝绸这些,可以多投资一些。开矿,冶铁,造船也是一个发展方向,不要追求眼前赚钱,看个十年二十年也是可以
布木布泰到底是皇妃,听着朱栩的话,会意过来,轻声道:臣妾明白,会努力配合皇上的。
朱栩三人身上盖着薄毯,两女的娇躯若隐若现,他手还在游走,心里邪火又生,按耐着说道:内阁那边会成立矿业部门,承办还是要由你们来做,也鼓励地方上加入,不能垄断
海兰珠听着,看着,感觉到朱栩的意动,若有若无的开始撩拨他。
布木布泰察觉到姐姐的动作,抿了抿嘴,一只玉手在朱栩胸口轻轻摩挲。
朱栩邪火冒腾,刚要动作,外面一个宫女悄悄来到门外,轻声道:启禀皇上,曹公公派人来说,德川明秀到了行辕。
朱栩一把撩开薄毯,大声道:让他等着。
继而是两女的娇呼声,闺房呢哝软语迭起。
宫女俏脸一红,慌忙应声,退了出去。
又是一个时辰,朱栩这才神清气爽的出现是书房,面前跪着忐忑不安的德川明秀。
朱栩已经告诉他,明军已经攻破江户,德川家光,后水尾天皇已经死了。
朱栩喝了口茶,道你还信奉你的和平吗?
德川明秀跪在地上,脸上有着亡国的惶然无措,听着朱栩的话,他不知如何作答,已经隐隐啜泣。
对于德川明秀来说,明朝讨倭,是为多年前的丰臣秀吉入侵复仇,责任也不能全怪明朝,但倭国到底是亡国了。
朱栩看着他,目光平静,道:多年前我就与你说过,和平是需要守卫的,现在,倭国即将迎来永久的和平,你难道不应该为之欣喜,做一点事情吗?
德川明秀抬起头,苦涩的道:我还能做什么?
朱栩道:回到倭国,朕给你一个位置,努力实现你的期望,不要让朕失望。
德川明秀一脸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朱栩端起茶杯,沉吟片刻,道;朕要对倭国进行彻底的改革,你会在一个关键的位置上,如何推动倭国实现永久的和平,没有欺凌,没有杀戮,没有战争,这是你今后要做的事情。
德川明秀现在完全没有办法思考,只能听着,不知道如何反应。
朱栩对倭国的战后安排,是有些规划的,但看到德川明秀,这个想法更加清晰了。
你去吧,以后就知道了。朱栩道,然后对着不远处的曹化淳示意。
曹化淳上前,道:德川公子,走吧,皇上已经为你安排好了。
德川明秀脑子一团浆糊,再次磕头,道:小人告退。
当晚,德川明秀就被曹化淳带着,赶赴京城。
倭国的善后,会是一个大工程,牵扯到的利益,尤其是官帽子会非常多,朝野必然会有一番暗潮汹涌的角力。
第1398章 倭国处置案
如朱栩所料,对于倭国的战后处置,一系列人事安排,外加上钱粮等的调度,税收问题,内阁,六部,甚至是皇家银行,皇家商贸集团,皇家政院等人纷纷上书,表达各自观点,试图在其中分一杯羹。
孙传庭,孙承宗两位军政的顶级大佬,几天之间门槛差点都被踏踏破。
酝酿了很久,在得到朱栩的一些首肯之后,孙传庭召集军政两方,在内阁召开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问题就是倭国的战后处置,因此权力在内阁手里,列席的不止六部侍郎,外加皇家银行,皇家政院,皇家商贸集团,税务总局等大小官员在座。
这样的大会,孙传庭已经开过多次,之前都是为了‘新政’,要费尽心思的与这些人讨价还价,逼迫着他们放下身段,做一些以前伸手可及却万不肯做的事。
现在,这些人求上门,孙传庭算是扬眉吐气,也体会到朱栩曾经嘱咐他的‘恩威并重’的意思了。
孙传庭最后一个在座的纷纷起立,抬手道:见过孙阁老。
虽然毕自严,孙传庭在外界都被是作为首辅,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左次辅,大明已经没有首辅了。
孙传庭从容而来,坐到椅子上,这才笑着道诸位都坐吧,今天没有火药味,咱们都轻松点。
众人还礼,这才坐下,表情却没有松多少。
倭国虽然是贫瘠的荒岛,但人口,土地也不少,加上金矿,银矿非常多,尤其是这次涉及的官帽子非常多,官场向来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大明在精简机构,提升效率,坑一直在减少,突然多了这么多,谁能不眼红。
孙传庭环顾在座的三十多人,面色威严又带着笑意,道:倭国一直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现在这个威胁算是去除了,诸位可能不知道,我这几天接到朝鲜二位国王好几封信,都是赞扬皇上英明神武,朝廷用事果断
不少人面无表情,更有不少人面色尴尬,强自‘矜持’。
对于倭国这一战,是朱栩几年前就确定,朝廷高层一直在准备,但要说在这个时候开启讨倭之战,反对声更多。
孙传庭这个开场白可以说很失败,预想中的附和笑声没有出现,他面色的继而道:这些先不说了,今天开会的目的,是敲定对倭国的处置大致方略,上报皇上俯允,吏部,先说吧。
他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就落在吏部尚书赵晗身上。
赵晗站起来,对着孙传庭,孙承宗躬身示意,而后环顾一圈,低头看着手里的本子一眼,道:对于倭国的处置,吏部是这样考虑的:倭国自圣旨下时走入历史,废除倭国天皇,年号,对倭国的政体进行彻底的改革,以尽快融入我大明,沐浴圣德
倭国灭亡,并入大明,这是毫无争议的,废除天皇,年号也是应有之意,赵晗开篇这些,算是一种不是废话的废话。
赵晗长篇大论,奠定了基调,而后便快速进入正题,道:鉴于倭国的情形比较复杂,朝廷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因此,特设临时管理衙门政院,由太政大臣一人,理政大臣八人,共同负责倭国的政务。设征夷大将军府,大将军一入,将军六人,负责倭国的军务
众人默默听着,一些人已经知道,只是没有那么详细。
孙传庭,孙承宗对视一眼,几乎同时拿起茶杯。
这些自然都是他们商议的结果,以应对眼下倭国混轮的情况以及朱栩的要求。
赵晗看了两人一眼,继续说道:对于倭国的国土,吏部计划是废藩置县,全国划分为九府二十七县,其中原萨摩藩设置两个县划分给琉球省,琉球省划分为五府十三县。原筑前藩等设置两个县,划分给朝鲜省,汇合济州岛,对马岛等设置为一府四县,虾夷岛划分给辽东,汇合库页岛设置为两府四县,其他的归政务院统领
每个县,每个府不知道多出多少官帽子,一些人已经坐不住,想要开口了。
赵晗继续道:其他的相关的要求,将由各部门制定计划,上报内阁审议。至于一系列人事安排,吏部已经准备好了名单。
他说完,包理游出来,指挥着一个个文书,将名单发放给在座的所有人。
这些人有的镇定如常,有的故作轻松,有的则急不可耐的看起来。
几乎片刻之后,安静的大厅里就响起阵阵的议论声,随即不断的扩大。
孙传庭等内阁阁臣,六部尚书面无表情,端坐不动,这是他们拟定的名单,自然心里有数,对于这样的反应也是早有预料。
这里面,没有一个是明人吧?
朝廷一个人都不派的吗?全都是倭人,我们费这么大劲,便宜了多尔衮与那帮倭人?
不行,绝对不行,这样肯定不行
说话的声音逐渐加大,仿佛是冲着孙传庭说去的。
这封名单很长,是倭国从上到下的详细名单。
倭国的政务院九人,多尔衮任太政大臣,松平信纲,伊达政宗,桦山久守,黑田忠之,德川明秀,明正天皇的弟弟绍仁以及朝鲜归化将军金忠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