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修士很危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想见江南

    未料襄王世子才一出口,众人的趣味全被提了起来。

    场间都是大人物,在如此场合,陡然听到悍妇作弄文士的段子,猎奇刺激之感,油然而生。

    便连王座上的大越天子亦呵呵谓左侧红袍太监道“不意人间由此悍妇,啧啧,和那贾生相比,朕倒是纵横花丛,如有神助……”

    众皆瞩目,便听襄王世子道,“是日,贾生夜读,覃氏使婢女送奇线香两根,谓贾生曰,一个半时辰后,准时入西苑,晚一分则杖十下,早一分亦然,那贾生连续三日受杖,苦不堪言,遂寻访城中智者,皆不得其法,还请先生破解。”

    奇线香乃市面常用香,香味淡雅,烟味极小,多用于闺房,书房,增添雅致。

    奇线香定量成型,一炷香准准一个时辰,世所公认。

    又因此香乃叶筒灌制而成,无有木柄,盛放于银质托盘内燃烧。

    却说襄王世子话罢,满场雅雀无声,陡起窃窃私语,不多时,那窃窃私语平复。

    惯因那窃窃私语之辈,也回过味儿来,此题决不可能如想象中那般简单,否则焉能难住一城智者。

    按常理,两炷香,烧两个时辰,现限定一个半时辰,烧一炷半香便是。

    显然,问题的关键出现在那半个时辰上,也便是那半柱香上。

    毕竟无论灌制之法,再是精妙,也绝难保证此香绝对匀称,稍微有一丝不匀称,便意味着线香真正的一半,并不在线香正中。

    私语声落,襄王世子微笑道,“许先生请吧,需要多久时间,还请先生明言。”

    此题说难不难,却是极难,主要是思维定式的破解,他襄王府中,豢养智者无数,破解此题,也用了数日,这位诗仙词圣再是不凡,要想解开,恐怕也绝非一时三刻便能够的。

    可话说回来,值此之时,哪里有时间给他许先生细思慢磨。

    岂料,他话音方落,便听许易道,“此事易尔,大可回复那贾生,下次覃氏再以此事为难他,叫他燃完一炷香后,第二柱香,自两头点燃,香尽之时,便燃罢一个半时辰。”

    此言一出,襄王世子盯着许易,如观妖魔,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绝难之题,到了此人处,怎就顺手而解,莫非此人头颅真非人间所有。

    满场一片哗然,众人尚在苦思冥想,答案已显露,且是如此匪夷所思的显露。

    已行到预设地点的九如,陡然住脚,怔怔出神,“这人是妖孽,十足的妖孽。”

    鬼主心中恍然,继而狠厉:此贼不灭,苍天当死。”

    襄




六百九十一章 蒙的
    当然,按题面,二选一,便是盲选,许易也有二分之一的概率中的。

    然而襄王世子有绝对的把握,许易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绝不会盲目猜测。

    道理实在简单,一旦猜错,这比不答题,还来得羞耻。

    堂堂诗仙词圣,当世智者,如何能学小儿胡猜。

    换句话说,以许易如今的地位,除非勘破其中道理,否则绝对不会答题。

    而要想勘破其中道理,除非学究天人。

    便是他襄王世子,也只能根据实验,得到答案。

    且此题,也非是他凭空而出,正是一日襄王府中,一众智谋之士偶见小童于水盆嬉戏,某位谋士偶得此题,当即道出,一时间竟叫府中智士尽皆束手。

    不是算不到答案,可怕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偏偏一众智士坚信万物能格,万物必有其理。

    可这一石一水,稍稍变换位置,便产生如此微妙的变化,到底是何因由,令人费解。

    襄王府中的智士,皆是英锐中的英锐,襄王世子适才对出的许易的两副绝对,正是此辈日以继夜,咬文嚼字,归纳了无数字表,耗时月余才拼凑而成。

    众智士的合力之强,可见一斑,饶是如此,也始终破不开此局。

    这位诗仙词圣,纵使真是天赋之才,也决计别想堪透其中关键。

    更有一层,此局天下未闻,决计不会像先前那般,会被许易经历过。

    只此一项,便叫襄王世子心中大定。

    哪知道他心念才闪,便见许易冲他拱手,“多谢世子,拿这考小儿的题来考许某,许某万分承情。”

    便在世子目瞪口呆中,许易道,“自是石子没入水中,水线及碗身更低。”

    “许先生不会认为光说结果就够了吧。”

    襄王世子几乎是狰狞着面孔,吼出此句话来。

    许易的轻率答题,简直要击溃他的心理防线了。

    他既不相信许易会不知仓促答题的危害,更不相信许易会在这短短数息之间,便能弄清其中关窍。

    可两个不相信之间,形成巨大的悖论,搅得他脑仁生疼。

    “世子先说许某答的对是不对。”

    许易自然知道自己答对了,他是真没想到襄王世子会出这般题目。

    对旁人而言,自是极难,但对他而言,实在是过分的简单。

    放在前世,乃是一初中生,便能解答出来。

    无非涉及到一个简单的浮力公式,石头在碗中时,石头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重量,石头沉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小于石头的重量,自然是石头在水底排开水的体积自然更小,水线到碗身的位置自然更低。

    说来简单,可其中涉及的密度,体积等等的公式关系,根本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

    “你先说透道理,否则便是蒙的。”

    襄王世子五内俱焚,完全失态了,一边的陈观海惊怒交集,绝没想到,一番圈绕,竟到了这般境地。

    更让他震惊的是,素来城府颇深的襄王世子竟被刺激得有些失态,仔细想想,也的确够震撼的,这人反掌之间,破解难题,如有神助,真是上天眷顾之人啊。

    心中波澜万千,面上沉静如水,他接过襄王世子话茬道,“难题破解,世子何必如此兴奋,相信许先生定会给出解释,陈某相信场中无数贵人定也像世子这般,渴盼得知内中情由。”

    陈观海及时补刀,襄王世子狂躁立减,略带狰狞的面容恢复宁静,盯着许易道,“先生请



六百九十二章 七桥
    襄王世子唯一想不透的,自己到底和这诗仙词圣,结下多大仇多大恨,值得他这般污损英名。

    襄王世子不知道的是,许易根本不在乎这诗仙词圣的所谓英名,这般狠踩襄王世子,只为还大越天子一个人情。

    谁叫这位襄王世子先前风头占得太足,不彻底将他踩入泥泞,许易便觉对不住大越天子开一回金口。

    然就目前来看,襄王世子还被踩得不够狠,许易又道,“许某亦有两惑不得开解,还请世子赐教。”

    襄王世子攸地回神,陡然意识到即便许易两题全部答对,他也未必全无机会,论及急智,襄王府中一众智士,也未有胜过他的。

    许易能破他的难题,他难道就定然解不开许易的难题。

    即便只解开一道,那也是替诗仙词圣开了惑,先前丢失的颜面,可一并拾拣回来。

    可他心头仍旧对那石水之论,耿耿于怀,当即说道,“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先生拼着连名声也不顾了,也要赢某,某也无话可说。现下,就请先生出题,某且试答便是。”

    许易道,“世子请听题。”

    岂料,他话方出口,满场俱是白纸翻飞,笔头攒动,便连大越天子的王座之前,也新横了一张宽阔条案,置了御笔御墨。

    显然,这场别开生面的智斗,已经激发了所有人的兴趣。

    更有甚者,就在许易和襄王世子舌辩之际,几位皇子着小黄门置办了盆、石、碗、水,用来验证许易所言。

    当石头没入水中,水线明显浸过先前刻录在碗身的红线之际,满座轰然叫起好来。

    其中内因到底如何,底下已嘈切成一片,却无一人能尽透其理。

    此刻,听闻许易这位名垂天下的诗仙词圣,兼当世第一智者,要出题考校,这种轰动效应,自是远远超过了襄王世子。

    更有甚者,无数人断定,今次这番智斗,必将载入大越文史,众人皆有参与一种参与历史的奇妙感觉。

    却听许易道,“在许某老家,有两座小岛,一名桃花岛,一名侠客岛,共有七座木桥将两座小岛,并两岸连接起来。许某幼时,常在岛与岛之间游玩、往来。偶然一次,许某便想,能否从两岛与两岸之间任意一处出发,恰好将每座木桥都经过一次,再回到原点。自十二岁发现此趣味之始,总计六七年,许某来往复行七桥上百次,总是不得而解,今请襄王世子代许某解惑。”

    说罢,他便问宦官要来纸笔,当众落下那两岛与两岸并七桥之草图,宣示众人。

    此题才出,满场又是轰然,谁也没想到值此关键时刻,这位诗仙词圣,竟弄出此近乎玩笑之题。

    相比那石头浮水,明显能看出玄机,这题根本就是走线,只须多试几遍,总能得出结果。

    饶是襄王世子已提起心思,骤然闻听此题,也忍不住一喜,他不怀疑许易题中有深意,可他大可照猫画虎,学许易答那石水之问一般,只给结果,不给义理。

    所以只须重复试验,其中隐秘道理,他大可不去深究。

    他正暗喜之际,却听许易道,“适才,回答世子之问,前后某不过耗时半盏茶不到。不知世子回答许某之问,需要多久,正如陈先生所言,为免耗费时间,才比斗得急智,倘使用时太多,未免有违选此项比斗之本意,不知世子意下如何。”

    “某便用半柱香,不,至多一炷香,一炷香未答出,便算某输。”

    &nb



六百九十三章 讼断
    这番话戏谑之极,惹得满场大笑,襄王世子面被寒霜,恨恨瞪着许易道,“阁下倒是真小人!”

    许易抱拳,“过奖过奖!”

    满场轰笑愈烈。

    大越天子于王座抚掌赞道,“许卿倒是妙人。”

    此题失败,襄王世子便已算败了,许易却不容他喘息,逼问道,“第二问,依许某之见,世子不听也罢,免得又口吐鲜血,徒劳心神。”

    襄王世子压住心头怒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阁下自管道来,能否答出,是某的事,说与不说,却是先前就定好的,莫非阁下真怕多对外言出一题,便对外少了一分底气,这诗仙词圣的名号,以及这古怪智题,莫非全是靠偷窃而来。”

    虽是激愤之言,却无意中道出了实情,许易还真就是偷窃而来,不过从另一个世界偷窃来的,便是神佛也奈何他不得。

    许易道,“世子何必恼羞成怒,犹记得世子出题考校我大越新科进士之际,可是风度翩翩,此刻却面红耳赤,言辞激愤,可有几分输不起了,这样吧,某再退让一步,倘使世子答对许某这道题,这场比斗便算许某输了,倘使世子答不出,还请世子恭恭敬敬给我大越众新科进士,鞠躬行礼,道歉认错。”

    襄王世子直气得三尸神暴跳,太阳穴突突直跳,恨不得平吞了许易。

    一旁的陈观海道,“世子是与尊驾比斗,与旁人何干,许先生此言,未免辱人太甚。”

    明着指责许易,实则暗示襄王世子不要中计。

    事已至此,战胜许易毫无希望,不如及时止损,就凭先前难住大越三百新科进士,已经足够他襄王世子扬名天下了。

    本来对战诗仙词圣,也是他襄王世子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惜乎坠入许易诡计,襄王世子步步犯错,连风度也不曾保住,竟露了愚人之相。

    暗暗深思,陈观海弄不清许易的目的,直到此刻许易直言,要襄王世子输则为一众新科进士致歉,陈观海才明白许易心意,这是摆明了要死踩襄王世子。

    襄王世子自也悟出,正待说话,却听许易道,“陈先生且听许某说完,再论不迟。某第二题,乃是一讼断,只要襄王世子断得公允,便算某输,莫非襄王世子连讼断也不敢接,那可就妄称智者了。”

    此言一出,襄王世子到口的话,再也出不得口,本渐平复的心绪,再度翻腾开了。

    许易这话,真把他架在梁子上了。

    讼断,乃文士必修的一本功课,且凡为文士,虽恶讼师之业,却多好私下论讼,品评廷断。

    以至于讼断几如诗词对联,字谜文赋一般,成为文人雅集的一项娱乐。

    即便才智不彰之辈,亦可在讼断之上,发表见解,博取眼球。

    但因讼断之事,主观因素太大,品评之人,大可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故而,讼断之事,可谓是难度最低的文人活动。

    此刻许易拎出此事,襄王世子便想拒绝,也得考虑后果,毕竟,连讼断都不能为之,如何敢称智士。

    若真拒绝,只怕先前所聚之名声,立时就得毁尽,保不齐便有人传言,他所对出的两大绝对,乃剽窃而来,否则怎生连区区讼断也不敢为之。

    除却担心,他心头同样弥漫着一股躁动。

    但因许易摆出的诱惑实在太大,通过讼断便可翻转局面。

    即便其人又出诡诈之题,可讼断之术,无非是正说反说,破其一点,动摇全线。

    他堂堂襄王世子,自幼攻经读史



六百九十四章 姬冽意
    “老秀才与那张生各执一词,皆有其理,堂官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决断,现在便请世子来断上一断。”

    许易话音未落,满场的轰然声如潮水一般涌来。

    就在之前,所有人都认为老秀才理当获胜,但因老秀才虽然贪财,但其所言却是再正确也没有的论断了,张生理当判输,这场官司没什么值得争议之处。

    直到许易道出张生自白,情势陡然翻转,所有人又才发现,张生所言同样是切合情理之极。
1...183184185186187...1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