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燕堂春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星汝

    方承嘉第一句出口,燕王之前略有些不在意的样子,便猛地一变,“你要对姚家动手”

    “怎么会”方承嘉为燕王倒茶,说道:“姚少傅乃内阁首辅,岂是缉事处能动得了的,下官只是像借此事让姚家无暇分身去帮助六殿下罢了。”

    说着,方承嘉从袖中取出一封无落款的开口信封,林一接过,展开呈送燕王眼前。

    燕王一目十行,薄薄三五张信纸很快看完,他沉吟片刻,询问方承嘉:“你想对杨家动手”

    此杨家,非是先三皇子妃所在的杨家,而是德妃杨楚瑜的母家,六皇子的外家。

    同样,也是燕王的外家。

    方承嘉点头,“燕王殿下是明眼人,下官确实是想动动杨家,只不知道,燕王殿下意下如何”

    他也是到了缉事处,慢慢追查才发现,杨家虽然看着不像是林皇后母家那般爵位加身,杨德妃也未曾为自己父兄侄儿求官,但杨家比林家过的却滋润多了。

    杨家大约是从杨德妃进宫受宠这方面尝到了甜头,大力教养杨家姑娘——不管是嫡支还是旁支,不论是嫡女还是庶女,只要聪慧伶俐的,都很受重视,会被精心教导琴棋书画、管家理财、笼络男人的本事,等等。

    并培养她们对杨家忠心,再把她们嫁到杨家能用得上的人家,甚至杨家女不一定会嫁个官宦人家,从富贾正妻,到皇商继室,更甚至宫中大太监疼爱的侄儿妻子,均有杨家女嫁过去。

    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暗中实惠却是别人比不上的。

    有杨家和杨德妃撑腰,这些杨家女在夫家地位极高,又擅长笼络男人,逐渐便插手夫家事情,蚕食鲸吞,几乎把夫家变成了杨家的附庸和傀儡。

    有数几个不受杨家女蛊惑的男人,最后要么重病,要么暴毙,家产俱都落入了杨家女手中,她们靠着杨家,从夫家的宗族里过继一个孩子继承香火,便能名正言顺掌握夫家财物。

    因为杨家女嫁到各处的都有,并非集中在京城,因此这些事情,倒是都没人注意到。

    便是连燕




第0154章 暂停
    工部官员再次来请见燕王,还是为了询问燕王对府邸的要求,这是那天说好了的。

    出书房门前,燕王手已经伸到桌案上接触到了松墨誊写的那几张上面写着沈采苡对府邸的要求的纸,看了一眼林一之后,他又把手缩了回来,什么都不带,直接出门去花厅。

    燕王神色淡漠,对神色恭敬的工部官员说道:“本王对府邸并无要求……”

    工部官员心中一喜,燕王对这些没要求,他们按照规制修葺就可以。

    “但……”燕王沉吟片刻,“王府将来也不是本王一个人住,或许沈家会有什么意见,你们去沈家询问便可,以后此事,也全权由沈六姑娘做主。”

    沈采苡她不是才智过人么

    那就给她找点事情做,免得她太闲了,真去帮着方承嘉出谋划策。

    再说了,有什么要求还是当面沟通的好,免得书信上有说不清楚的地方,将来住进去不合心意。

    说完,四皇子朝他们微一颔首,转身离去,留下几个工部官员面面相觑。

    “这……该如何是好”今天工部侍郎没来,来的是工部营缮清吏司的郎中及员外郎主事等人,燕王甩手走了,其中一人无奈,出声询问带头的郎中张功亮。

    张功亮面现无奈之色,“还能如何,去请示下侍郎大人便是。”

    而工部右侍郎面对下属的询问,又想了想隆安帝对沈采苡的喜爱,直接拍板做了决定,“你们就去沈家,询问下沈六姑娘意见,此事我会报知陛下的。”

    这实在是有些不合礼法,但是也不是多重要的事情,不必那么死板。

    有上峰发话,张功亮也就不纠结了,带着人去了沈家,请见沈采苡。

    沈采苡现在还未嫁,本质上还是白身,也不能在这些人面前托大,请了大伯母李氏作陪,见了工部官员。

    听到张功亮说,府邸的事情燕王让她全权负责,沈采苡有些生气,既然这样,那之前何必来信询问,害她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感觉手指都要有茧子了,着实可恶。

    沈采苡却也不能拿燕王如何,只能再把自己的要求说一遍,顺便还又加了些要求。

    她的要求大部分很具体,虽然修建时候花费较多,但却不难操作,张功亮等人心中就安定了。

    而这时候,工部右侍郎也已经把燕王让沈采苡决定如何收拾王府的事情告诉了隆安帝,就像工部右侍郎想的那样,隆安帝对此不以为意,反而还出言调侃:“朕倒是没想到,明嘉也是个会疼人的……”

    话锋一转,隆安帝问起了具体的事情:“你们估算一下,大约多少时日能修建好,朕好让钦天监选些良辰吉日出来。”

    事情传了出去,京中许多贵女不由得羡慕佩服沈采苡的本事,能让之前宗室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燕王,都转变了态度,疼着她护着她。

    对于此种言论,沈采苡只想呵呵,燕王只不过是嫌麻烦懒得去管罢了。

    但连她身边丫鬟竟然也忍不住赞叹,娇杏笑着说道:“姑娘,燕王殿下连这种事情都交由姑娘全权做主,真是有心了。”

    丁香也同样是微笑的,语气轻快:“只要燕王殿下愿意护着姑娘,以后出去,看谁还敢嚼舌根。”

    对于退婚之事,便是女方再有无辜,男方再是不堪,有人也总会借此攻讦女方,说是女方不好。

    沈采苡偶然出门,也会听到或者看到别人碎嘴,她不理会,几个丫鬟却为她抱不平。

    她哼笑一声,倚着大迎枕懒洋洋看着林一等人新整理的情报,其中也说了燕王要对姚家动手,以吸引姚家和六皇子目光,目的是为了遮掩燕王对杨家女动手的事情。

    但林一没说,燕王是和方承嘉连手来做这些事情的。

    沈采苡有些吃惊,她倒是没想到,杨家会另辟蹊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支持六皇子夺嫡。

    沈采苡很快回神,须臾间,一个念头在沈采苡心中升起,她琢磨片刻,立即叫人传信给林一,询问这些针对杨家女的事情有没有开始进行,如果没有,便请林一通禀燕王,暂且停止这个计划。

    同时,沈采苡与林一索要所有杨家女婿的详情。

    林一接到沈采苡消息,不敢耽搁,立即就走到燕王身边,回禀了燕王沈采苡的要求。

    燕王不大愿意让沈采苡插手此事。

    可沈采苡的意见,又绝对是必须重视的,燕王不情不愿地“嗯”了一声,“去和方大人通个气,就说此事师爷们有了更好的计策,正在完善,请方大人暂缓行事,顺便把杨家女婿的家室生平都要过来,重新抄誊一遍,送给沈采苡。”

    从上次的事情,就可以发现,沈采苡很擅长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情报里,寻出重点。

    他已经派人去了黔地,去那游记上记载的地方,寻找铁矿的踪迹,对此事,燕王有强烈的信心,觉得真的可以找到。

    林一应下,赶紧派人去办事,坐到自己位置上之后,林一忍不住琢磨起了方承嘉当时所给出的计划。

    杨家通过杨家女来笼络控制别人,从而达到敛财的目的,这些杨家女做事很有些不择手段,平日里便是有苦主想告,可也抵不过杨家的势力,只能忍气吞声。

    不愿意忍气吞声的,那就会被处理掉,下场更加凄惨。

    久而久之,便无人敢再去招惹杨家女,遇到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方承嘉手中握着缉事处,有权有人,根本不畏惧杨家,因此他打算在每处都寻找几个苦主,缉事处给他们撑腰,并提供如山铁证,让他们去状告杨家女的夫家。

    府尹知县等主事官员,之前时候,或被杨家威胁,或与杨家同流合污,现在有缉事处盯着,该贿赂贿赂,该威逼威逼,晾那些官员也不敢再一味的贪赃枉法。

    如此,那些作恶多端的杨家女,几乎都会落网。

    再不能操纵夫家,为杨家敛财聚势,供养六皇子。

    林一觉得这个办法没啥问题。

    但也期待沈采苡给出的办法。

    派出去的人很快回来了。

    他奉上方承嘉送上的卷宗,恭敬回话:“殿下,方大人同意暂缓行事,然希望有个时限。”

    总不能无限期的等下去,方承嘉不接受,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打掉庆安公主的爪牙,让她逐渐变成孤家寡人。

    “此事,须得问沈六姑娘啊。”林一有些头大地看了一眼垒了很高的卷宗,光是看完这些,就要好几天了吧。

    燕王眉目不动,吩咐林一:“把这些卷宗悄悄给沈六姑娘送过去,再问问她,多久可以看完。”

    沈采苡看得,比林一想象的要快多了。

    不过是两天时间,她便已经去把那一大堆的卷宗全部看完,对杨家女和她们各自的夫家,有了清楚的认知。

    也从中理出了一条线索。

    沈采苡要求见燕王。

    如今沈琰已经知道了她和燕王私下里的动作,交代了李氏,如果沈采苡想悄然出门的话,就当作是没看到,如今沈采苡出门方便了很多。

    因此,虽然天色不早,但沈采苡还是乔装之后顺利出门了。

    燕王不知道沈采苡为何这般急切,但也知道她肯定是有所发现,便急忙赶去。

    他到的时候,沈采苡已经在内室等着,听到响动,便抬眼看来。

     



第0155章 好诗
    沈采苡回到得真园,丫鬟就上前禀告,“姑娘,刚刚少爷遣人来,告诉您,大老爷想约见燕王殿下。”

    沈文和的意思是,这次会面,沈采苡就不用去了,不然的话,若燕王和沈琰之间有了冲突,沈采苡帮那边都不合适。

    帮沈琰,她是要与燕王成婚的人,尚未成婚便与燕王之间会有芥蒂;帮燕王,沈琰有可能会不豫。

    她就在家呆着最好了。

    虽然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不过沈采苡从没觉得别人是傻瓜,如何权衡利害,大伯父沈琰定然清楚的很,沈采苡也不担心。

    “去回哥哥,就说我知道了,这事情让哥哥安排,我不惨和。”沈采苡应了一句,想着她今日想和燕王谈的事情还没谈完,沈采苡就吩咐丫鬟,备了笔墨。

    本来沈采苡觉得,这种事情,还是面谈比较合适,对方有什么疑问,她当下就能解释的很清楚,而且也能商量下,该如何给杨家这些人下套,谁知道燕王竟然落荒而逃——

    对,就是落荒而逃!

    虽然他看着步履从容、是不急不缓的离开的,而且说的也是有急事,但是沈采苡莫名觉得,燕王就是受了打击、落荒而逃的。

    沈采苡是有心阻拦的,书信往来,谈重要事情,着实麻烦了一些。

    可燕王说有急事,她要拦总归是不大好,如今只好写信,把自己的其他想法告诉燕王了。

    首先,是要选合适的人,与杨德妃进言,让杨德妃生了利用这些东西作恶的心思。

    这个当然就交给燕王。

    其次,要看三皇子、燕王与自己,分别喜欢什么物件来喝茶或者用饭,并把这些消息,传到杨德妃耳中,并盯着杨德妃,看她是不是真的让人去做带毒的食具或者茶具了。

    若有,就要盯紧了那一批的物件,必要的时候拿出来作戏,平常要十分小心,防止自己真的受害。

    若无,那就想个法子,让六皇子吃点亏,而后再让人挑拨一下,杨德妃能忍住不动手的几率就很小了;若她还是不动,那就他们找杨德妃身边得用的人,让他“帮”杨德妃传个令,弄一批东西出来。

    总归有办法的。

    沈采苡写完,让人立即去传给燕王。

    燕王拿到信,已经是黄昏时候,晚霞如火,烧亮了半个天空,燕王盯着如斯壮阔美景,面无表情,内心却有些懊悔和别扭。

    真是,跑什么跑,沈采苡肯定看出他的不对劲了。

    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沈采苡的才智,让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

    而他,除了带兵打仗时候的敏锐,其他方面,也就是个普通人——燕王不甘心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此事。

    师公姚瑀就曾对他说,他幼年时候,被耽误的太厉害,才智略有受损,能与普通人相当,已经是不错的结果,就不要勉强与书院中那些极是厉害的学子比了。

    燕王记得,师公姚瑀与他说这话时候,乃是上巳节的晚上。

    当日白天,博慎书院中师生一起,登景山,于溪边祓禊,而后呼朋引伴,饮酒嬉戏,后姚湘君与二十位博慎书院白鹿居的学子,以春景为题,曲水流觞斗诗词,

    能入博慎书院者,皆是一时才俊,是才思敏捷之辈。

    而能入博慎书院白鹿居居住者,则是整个博慎书院的佼佼者,才俊中的才俊,虽不能如曹植一般七步成诗,却也是极为厉害。

    当日场面极其精彩。

    他很想参与其中,只是却发现自己根本跟不上别人的节奏,看姚湘君与人欢畅,他黯然惆怅。

    晚间呆坐,师公姚瑀劝解宽慰于他,师公还说,这时间,聪敏之人,乃是少数,普通者才是大多数,知足常乐、怡然自得,也并无不好。

    却让他更难受。

    一辈子,都无法追赶么

    燕王当时心中苦涩不已,喜欢的人那般的聪慧,他却勉强被评判个中人之姿,还被明确告知,今生今世,永无追上的可能……

    他不能接受。

    还是圆空大师点醒了他。

    “世间路千条,志者存一,矢志不渝,而殊途同归;文不成,那就武就。”

    如醍醐灌顶。

    他当下弃笔从戎。

    卧薪尝胆,事竟成。
1...4950515253...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