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堂春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星汝
燕王眼中闪过怅然神色,自从投军后,一次一次的胜利,已经坚定了他对自己的信任,再入博慎书院,学子们对他尊敬有加,敬他身为天皇贵胄,却以身犯险,守国门、驱鞑虏。
让他更加自信。
但这段时日,燕王却还是被打击到了,潜藏的自卑,逐渐漫出。
若博慎书院的学子,可称才俊,沈采苡,则堪称妖孽,让人深受打击。
他忍不住想,要次次都这样,以后还有一辈子那么长,怎么过
总不能面对沈采苡时候,老是忍不住要退缩吧。
沈采苡呢会如何看待自己
她曾有过那般出色的未婚夫——大靖朝近百年间,唯一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
那些曾令他感到绝望的博慎书院白鹿居的才子们,在方承嘉面前,却也不得不摧眉折腰,叹一声服。
而沈采苡呢
他曾在姑苏呆过,并借宿沈家别院,当时隐约听说,沈采苡乃是品貌双全的世家女,还很有些才名。
但,南园里,沈采苡曾说“献丑不如藏拙”,自认不会作诗。
当时燕王就想,沈采苡虽然狠毒又虚伪,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也有几分小聪明——他当时认为,沈采苡在姑苏的些许才名,是姑苏的其他人家看在沈家的面子上,给沈采苡三分面子,夸赞出来的虚名。
毕竟沈家乃是姑苏世家之首,沈采苡出门,别人家捧着她,毫无亮点的诗句,别人也会奉承一句“对仗是即工整”的——他就曾这么被夸过。
可沈家的家世,放在姑苏是首屈一指,放在京城,那就不起眼了,没人会去捧着沈采苡,若沈采苡做出的诗句普普通通,别人可不会为了沈家的脸面,着意夸赞她。
所以拒绝作诗,还谦虚的说“献丑不如藏拙”,绝对是聪明至极的做法。
他后来听姚湘君说,沈采苡当时曾点评别人诗句,精准而犀利,当时心想,生于书香世家,耳濡目染,不会作诗也会吟,能点评几句,那是正常的。
可后来……燕王有些失神。
他忆起普安寺往事。
那时候,晶莹雪中,梅花开的极盛,冷香浮动,沈采苡俏然立于花下,一张口,便比花香更动人,让人失神。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分明是极好极好的诗,她张口便来,那里不会作,是不想作才对。
所以,沈采苡也是才学过人的。
她与方承嘉凑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伯牙遇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志趣相投,才学相当,琴瑟和鸣。
沈采苡,嫁与自己,志趣不相投,可会失望
“好诗。”听得这声夸赞,燕王才知道自己念出了声,他回头,看到林一一副刚刚回神的样子,满目赞叹。
林一轻咳一声:“之前不见殿下作诗,忽然来一首,属下心中念了几遍,觉得真是极好极好。”
燕王没理他,只拆开了沈采苡的信,认真看了,琢磨片刻,让人约见方承嘉。
做完这些,他才看着林一,“不是我做的。”
“不要传出去。”
沈采苡想藏着,就如她所愿。
再说,她太高调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以后行事也会不便。
林一惊诧,却急忙点头,而后却安排人给方承嘉传信。
已经是晚上,繁星满天。
燕王坐在皇子府的花园内,自斟自酌。
第0156章 憋屈
这也是之前沈采苡提过的事情。
滇黔等地,穷山恶水,苗蛮遍地,教化难行,若要作为根基之地,须得好好整治。
当地人难以信任,是其一;其二,就算是燕王想要任用当地人为官,对方也不一定有这个能力;其三,燕王将来谋大事,手下必须得有自己得用的人手,得有做事的人,否则就算是把其他皇子的人从重要位置上拉下马了,他没有人手可以接掌这个位置,也是白白便宜第三方。
所以培养忠心于燕王的、有能力有德行的官员,也是必须要做的。
等出海计划开始实施,确实是会有一批权贵聚拢过来,但是那些人,不是可以完全信任的。
而且,权贵间世代联姻,盘根错节,利益关系复杂,对利益看得很重,许多时候,对方很可能扭成一股绳,来与燕王对峙谈条件在许多世家眼中,宗族利益,是凌驾于社稷之上的。
城头大王旗一不小心便会变换,而世家依靠几代积累,兀自屹立不倒,多年传承,让他们自成体系,平日享受着各种好处,占据朝廷高位,而一旦朝廷的决议对世家有损,则会联合起来对抗。
而因为触犯世家利益,而被逼禅让的皇帝,也不是没有。
所以权贵可信,不可尽信。
沈采苡给燕王的建议是:择寒门学子而培之。
一是寒门学子忠心比较好保证;二是他们身上利益关系较少,关键时刻不会为了宗族利益,背弃燕王;三是寒门学子天然便与权贵对立,两者之间可互相制约平衡,谁都占不了绝对优势,如此,燕王的地位才能稳如泰山。
燕王对沈采苡的提议,深以为然。
沈采苡还说,进士固然可贵,明法和明算两科,却也极为实用,建议燕王也收拢一批此乃术业有专攻,进士主政,明法明算为辅助。
燕王欣然适应。
如今沈琰提起,燕王便颔首承认:“确实如此。”
沈琰便不再多问,随意再聊几句,转头告辞,回去之后,晚间沈琰叫了沈文和来,有些忧愁:“燕王殿下为人虽淡漠些,倒也诚恳,只是政事上多有生疏,须得引导才是。”
沈文和称是,“侄儿已经在汇陛下以及各位大人对政事的批复意见,交燕王殿下查看观摩,并已经写信,请柏先生与俞先生进京,燕王殿下答应,会为两位先生掩饰行踪。”
沈琰看了沈文和一眼,明了这是侄儿也发现了燕王身上不足之处,打算补救。
“倒也可以,虽然晚了一些,但燕王殿下若是能得两位先生悉心教导,总也能进步的。”沈琰对沈文和的处置很是赞赏,两人又谈了一会儿朝中一些大事,交换了各自的看法,沈琰对沈文和某些显得不那么得宜或者显得幼稚的想法,做了批评,并说了如何处置,才会更好。
沈文和觉得认可的,便低头谢过沈琰,他觉得自己的处置方法更好的,便恭敬与沈琰提出。
等谈话完毕,沈琰颇感欣慰。
他常年在外任官,别说是侄儿了,便是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也没太多的空来管教。
而眨眼间,沈琰就发现,原先小小的人,已经长大成为了有才学有见识有原则的青年才俊。
心中无比欣慰。
哥哥被大伯父沈琰考教时候,沈采苡正在被绣娘拉着量体。
赐婚圣旨一下,刘氏便递了帖子入宫,要进宫谢恩。
虽不知道皇后何时有空召见,但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沈采苡今年又长了半寸,再制新衣已经来不及,而之前做的新衣,尚未上身便小了,幸好制衣时候,便留了分寸,如今只要放下来,重新熨烫便可。
待得绣娘带着新衣离去,沈采苡眼睛看着书,神思,却不在书上。
她想,前次进宫未曾见到庆安公主,这次大约会遇到了。
两辈子里,终于见到给予自己所有劫难的幕后黑手,沈采苡身子轻轻颤抖起来。
不是害怕,而是愤怒和兴奋。
她要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心能黑成这样。
“姑娘,您怎么了可是有些冷”沈采苡的颤抖,被白菊以为是冷到了,虽然是在屋里,烧着火盆的,她还是急忙把手炉塞给沈采苡,又命人去熬点姜汤给沈采苡暖身驱寒。
皇后命人传了口谕,着刘氏沈采苡两日后觐见。
第三日便是上巳节,皇后这两日要做准备,到了上巳节当日,还要主持祓禊仪式,因此只得了后日上午一小会的空。
进宫当日,刘氏与沈采苡早早便起来打扮,待得进宫后,两人也是目不斜视,直直朝坤宁宫而去。
宫中路,长又长,刘氏年纪大了,平日里又是养尊处优的,很快脚步就慢下来,沈采苡急忙上前一步,挽住了刘氏胳膊,让刘氏借自己的力。
等到了坤宁宫,被带进偏殿坐下,刘氏才松了一口气,她慈爱看了沈采苡一眼,到底在宫中,也不便说话,便安静等着。
皇后很快就召见了沈采苡。
沈采苡如今跟着韩嬷嬷学了一段时间的宫廷礼仪,虽然还有些疏漏,但大致无错,且皇后也不会寻沈采苡的不对,笑着让人把刘氏和沈采苡扶起,又赐坐。
因着刘氏在,皇后并未说太多,她也忙得很,大约一刻钟之后,皇后抬眼朝侧面一看,便有两个年约三十许的女官上前。
皇后便笑着说道:“这两位是尚仪局的女官……”
她们是皇后遣来,专门教导沈采苡宫规和礼仪的。
不光是沈采苡,便是其他的王妃侧妃,也会被专门教导。
皇后还赐了沈采苡一只精美华丽步摇。
刘氏和沈采苡谢过皇后恩典,眼看还有人等着回事,皇后便端茶送客。
两位女官自然是要随着沈采苡出宫的。
被太监带着在路上行走,沈采苡有些遗憾,竟然没见到庆安公主。
刚出坤宁宫不远,便有一个宫女前来,笑盈盈询问:“可是沈老夫人和沈六小姐德妃娘娘有请。”
来了……沈采苡轻轻勾了勾唇。
若说皇后宫里,庄重宏丽,那杨德妃所居永华宫,却是华丽的,金堆玉砌一般。
玉仪殿更是奢靡非常。
沈采苡微微勾了勾唇角,皇后坤宁宫正殿叫凤仪殿,杨德妃就取名就玉仪殿,呵……
杨德妃的排场,比皇后大的多。
刘氏沈采苡四人,在地上跪了好一会儿,杨德妃才叫起。
她面上倒是笑盈盈的,夸了沈采苡好久,沈采苡恭敬的应了,又奉承了回去。
几句好听的话罢了,谁还不会说呢。
“这小丫头,可真会说话,听着就让人觉得舒心。”杨德妃先是笑着夸了沈采苡一句,忽然面上染了哀愁,“若是我那苦命的姐姐还在,定然会高兴小四娶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妃子,可惜……”
就有人上前劝慰杨德妃,沈采苡也跟着面上露了悲戚神色,不过片刻,杨德妃就收了悲伤,笑道:“看我,只顾着自己伤感,都忘了请沈老夫人坐下,真是……老夫人,快请坐吧。”
有宫女搬了锦凳过来,刘氏和沈采苡谢过杨德妃恩典,待得她们坐好,宫女便奉茶上来。
沈采苡不想接。
接了,杨德妃就可能会用言语挤兑她喝。
杨德妃可不是什么君子,沈采苡也不打算以身犯险什么的。
可不接说不过去……
她进宫时候,指甲缝里倒是藏了点东西……
不过,还是不要冒险了。
沈采苡目光闪了闪,伸出手接茶,却在宫女放手的瞬间,稍微收回一点。
茶杯从她指尖边缘滚落,啪嗒一声,水渍浸染了青砖,也落了几点在沈采苡的衣物上。
&
第0157章 警告
,
“娘娘,这沈采苡,也太嚣张了。”沈采苡一走,杨德妃面色就阴沉如水,宫女察言观色,愤然出言斥责沈采苡。
“可不是,估摸着,她以为自己要麻雀变凤凰了,忘了自己到底姓什么。”一人说,其他人附和,转头把沈采苡贬得一无是处。
杨德妃冷笑一声,“总有教她做人的机会……你躲躲闪闪的做什么,还不快进来。”
庆安公主陆庆瑶依然还是刚刚那副盛装打扮的样子,闻言笑着进来,坐到了杨德妃的身边,“母妃。”
杨德妃没好气说道:“你还笑,这般胆大妄为,再这么下去,我也护不住你。”
前段时间庆安公主乱来,让设计好的事情功亏一篑,六皇子大发雷霆,杨德妃也因为十分生气,把庆安公主狠狠责骂一顿。
若非此事不能放到明面上,免得让隆安帝察觉,杨德妃恨不能把庆安公主关起来抽一顿。
这会儿她的态度也不好。
庆安公主不以为意。
在她的心里,杨德妃可以说是最厉害的女人了,没有之一,而她的同胞兄弟将来是皇帝,他们那么厉害,怎么可能护不住她。
皇后算什么东西,前段时间杨德妃能让皇后被禁足,以后就能让皇后被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只有那个蠢货,才会甘愿退让,主动和亲,日日与胡蛮为伍,让自己落得客死他乡下场的凄凉下场。
“都是那个沈采苡,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和母妃作对,我就想给她个难忘的教训。”庆安公主理直气壮地说道。
杨德妃斜睇她一眼,完全不信庆安公主的话,庆安公主抱着杨德妃讨好卖乖:“母妃,庆瑶也是想想帮您和六弟啊,四哥那么讨厌,沈采苡也一样,还天定姻缘,让他们一辈子没子嗣,才是活该。”
庆安公主是杨德妃第一个孩子,从小就嘴甜会撒娇,粘糖一样,隆安帝对她也是宠爱有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