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九十年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长胜之虎
他是老板当然有一点点特权,不过在财务上他却做的清清白白,因为刘妈妈与她的两个小孩不是公司员工,不能享受公司的免费伙食,他是买了食堂的菜请食堂的粤菜大厨胡师傅帮忙煮几个菜。
这么说吧,菜他付了钱,但是胡师帮他煮没付钱,他占公司的便宜也就这一点点了。
虽然公司是他的,但毕竟是股份制企
第190章:关键专利
湾湾不是中国大陆,它没有受到欧美的技术封锁,台积电的芯片制造设备和英特尔的芯片制造设备没有什么代差。
之所以工艺制程差了整整一代,是因为最新的铜互联工艺还没有取得突破,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整个芯片制程有上千道工序,各个芯片厂家都有自己的拿手技术,这一点,英特尔公司肯定要比新生的台积电强上不止一筹。
在铜互联工艺以前,大家都是铝互联工艺,可是铝互联工艺到了0.5微米制程时,就基本达到了技术瓶颈,再也无法突破。
这事要说清楚很复杂,总之是铝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了铝线带宽以及时钟频率。
大家都知道铝的电阻是2.8μΩ.cm,而铜的电阻是1.7μΩ.cm,这就使得铜导线可以做得更薄更窄,相应的就提高了单位面积内晶体管的容量。
这就是0.5微米制程工艺向0.35微米制程工艺跨进的一个技术背景。
铜互联工艺是ibm公司发明的,但是他们现在也只做到实验室验证的水平,并没有真正实用。
正因为如此,ibm公司在94年就大肆向其他晶圆企业兜售他们这种并不成熟的铜互联技术。
其中也向台积电兜售了,但是当时台积电可能是资金短缺的原因,没有出钱买,倒是同为晶圆代工企业的台联电出资购买了。
九十年代的台积电因为技术实力不够雄厚,倒致制程工艺比英特尔低了一个级别。
这使得他们只能代工一些低端工艺的芯片,利润非常微薄,总之,这个时候的台积电还在苦苦挣扎,还没有一飞冲天。
铜互联技术,原理很简单,看起来好像就是把铝换成铜这样简单,其实不是那么容易。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铜不与晶体管相粘,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难住了所有的晶圆企业。
要知道芯片内部是非常非常的精密,在我们人眼看不到的内部,如果用一千倍的电子显微镜观看,里面的晶体管与金属电路,是纵横交错,密密麻麻。
特别是金属电路,不是一层那么简单,而是多达两三层。
在这么精密的狭窄空间内,要想解决这个铜线与晶体管不粘连的问题,确实非常困难。
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只能通过广撒网的方式,一一实验各种粘接材料。
刘美娟是穿越者,也是集成电路方面的行内人,她当然知之甚详,台积电公司也会在99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先镀上一层薄薄的籽晶材料,也就是单晶铜,单晶铜与sio2有良好的附着性。
当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这还涉及到介电层与阻挡层之间的技术问题,既要保证铜线的粘接力,又要防止铜离子向晶体管内扩散,影响晶体管的半导体性能。
这种技术要到97年8月,ibm公司才会获得突破,刘美娟就在想,要不要提前把铜互联工艺的关键告诉台积电。
按理来说把人家三年后会突破的技术告诉他们,这也没什么,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海豚科技这款1000万晶体管级别芯片的制造工艺问题,可以迅速的投产,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事情。
可刘美娟就是过不了她心里这一关,她凭什么无偿帮助台积电呢
如果台积电是一家国内的企业,或者是一家爱国企业,那倒也没什么,帮了就是帮了,刘美娟不会寻求什么补偿。
可问题它不是啊!
刘美娟当然心里不乐意帮了,于是她将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王勇。
未了刘美娟吩咐王勇道:“老公,你让业务部去采购一点单晶铜线回来,让胡伟武团队去做实验,就按我的方法做,就是验证一下可行性,
第191章:反技术封锁
在专业申请上,我必须特别说明一下。
有些专利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必须引用别人的专利。
比如dvd的专利,就必须引用cd与vcd的专利,还有音视频编码解码标准。
像这个铜互联工艺也一样,必须引用ibm公司的专利,才能证明它的实用性,这就是实用新型专利。
引用别人的专利没什么,因为大家都要这么做,没有哪一家公司从头到尾掌握全部专利。
但是,如果你没有获得其他专利持有方的授权,就不能制造产品谋利。
也就是说,海豚科技发明这个铜互联工艺也没多大用,一样不能制造芯片。
但是反过来,ibm公司也不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芯片了,双方形成了互相制约。
这种互相制约的情况,当然是对海豚科技有利了,因为海豚科技根本就不具备制造芯片的能力,而ibm公司自己就制造芯片,这事明显就是海豚科技卡着ibm公司的脖子。
海豚科技不急,专利申请通过了,把它晾在一边几年也没什么,可是ibm公司有需要啊!这种技术能显著提高芯片制程工艺。
这就是关键专利,别看它只有一项,可就是卡着别人的脖子。
后世的高通为什么这么**,就是他有几十项关键专利,别人绕不过,必须乖乖的向他购买授权。
刘美娟在专利申请这方面,是本着贼不放过的原则,只要是她知道的,又被她想起来了,就会申请专利。
像那个无线网络路由器就是这个道理,她把这个方面的标准制定了,也申请了好几项关键专利,以后别人就不能再做无线网络路由器了,除非得到了海豚科技的授权。
在授权这个方面,刘美娟也有想法,如果是一家无关企业,或者说是下游的制造厂,要购买授权,那可以商量。
如果是相关专利持有方的企业,想要购买授权,那对不起,海豚科技不接受现金购买,只接受专利互换。
比如将来如果ibm公司找上门来购买授权,那没什么商量的,只有一条,双方互相授权。
不管ibm公司有几条专利还是几十条专利也一样,你爱干不干,这一点刘美娟是学高通公司的。
这是一种被别人所痛恨的专利流氓做法,但非常有效,对海豚科技非常有利,所以刘美娟不会管别人的看法,会毫不犹豫的这么做。
说到这个wifi无线路由器的专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首先必须得肯定,这种新型的无线网络路由器是澳大利亚的csiro研究机构最先发明的,刘美娟只不过是山寨了他们的技术。
但是他们开始研究只有几个人,为了保密,他们一开始也只在本国申请了相关专利。
刘美娟决定研发这项技术时,法务部调查得知他们已经取得了部分专利,但仅限于澳大利亚。
刘美娟马上做出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不向澳大利亚政府申请专利,也不惊动他们,但是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一股脑的申请了专利保护。
也就是说,俩方的专利重叠,但澳方再也不能满世界收取专利费了,他们只有自用权。
想到后世澳国的丑恶嘴脸,刘美娟就觉得解恨。
……
刘美娟不经意间想起的铜互联工艺与单晶铜,到了胡伟武这个行内人士手里,他就如获至宝。
他想得更多,除了铜互联工艺和做外部搭线材料,更重要的是可以显著提高芯片的时钟频率。
芯片的时钟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它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关键,同时它还能增加网络带宽。
网络带宽就好比一条互联网高速公路,它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典型的木桶理论高发地。
它受传输材料、宽带猫(就是光电转换芯片)、服务器处理速度的影响。
这三者有一项偏弱,网络带宽的上限就是那弱项的上限。
胡伟武决定对已经设计好的服务器芯片图纸进行大改,修改技术参数,提高时钟频率。
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但非常值得,要知道我们现在的芯片也不过是使用单晶铜材料,这说明在当时,这种技术进步,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难怪胡伟武敢下大决心修改技术参数了。
&n
第192章:报喜
伺服电机也是欧美对中国技术封锁的高科技产品,张志东团队所购买的电机样品,还是管学衡找以前的走私商人购买的。
这东西不大,非常便于走私,做好防水往船底下一藏就ok了,所以比较容易买到。
同理,张志东团队仿制的几款电机,全部申请了国内专利,这标志着国外的同款伺服电机已经不能在中国大陆销售了。
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非常解气,但是海豚科技现在还不敢高调,因为关键材料还卡在外国人手里,只能是闷声发展。
中国真正改革开放还只有几年,欠下的帐太多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基础材料技术,后世的中国也是21世纪之后才有所突破。
等国内是等不了那么久的,这就迫使刘美娟不得不将基础材料技术研究提上了主要议程。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也不长,几乎是一眨眼就过了,这一天在新宿舍区六栋的一楼,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原来是胡伟武团队经过近八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芯片设计任务,并且经过了初步的纠错。
不容易,这八个月,他们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废寝忘食,才做出了如今的成就,后期为了修改技术参数,每天甚至工作16个小时。
八个月,对于一款复杂的通用芯片来说,并不长,而是快得飞起。
这当然离不开mips公司的r8000高性能芯片的基础与刘美娟那份芯片设计大纲的指导。
看着手下这么欢呼雀跃,胡伟武也非常高兴,虽然芯片还没有正式量产,也只过了三次纠错,但是怎么说也总算是可以正式流片了。
胡伟武是负责人,他不能只顾着自己高兴,他有责任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老板,在王勇的办公室内,胡伟武向他报告了这个盼望已久的喜讯。
“老板,经过我们团队长达八个月的努力,终于设计出了全中国第一款服务器通用处理芯片,已经可以正式流片试制了。”
王勇闻言非常高兴,他当即乐道:“是吗太好了,公司各部门早就等着这款芯片量产了。
这样吧!你们的功劳不可埋灭,只要正式投产,我会给你们每人记上贡献分的,你的功劳最著,记两分,其他人你打个报告上来,我会酌情给他们记分的。”
“谢谢老板!谢谢老板!”
胡伟武闻言大喜,连忙感谢,贡献分就等于是顶身股份,这比奖多少钱都重要,要知道,顶身股不仅仅可以分红,也拥有公司投票权。
看到老板这么高兴,感谢过后,胡伟武决定再加上一点料,让老板更加高兴一下。
“老板,在国际上,各家公司的芯片都有名号,像mips公司的r8000,像英特尔公司的奔腾芯片。
我们这款芯片也该有个名号,请老板赐名。”
“哈哈哈哈!”
王勇听完果然哈哈大笑起来,胡伟武这个马屁可拍到了他的心坎上了。
但是他学识有限,就读了一个初中,要他给一款高科技芯片取一个好听又恰当的名字,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嗯……”
王勇搜肠刮肚憋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子丑寅卯来。
“胡经理,我不懂技术,不知道给芯片取名要遵循什么规矩,你有什么好名字吗说出来我们斟酌一下。”
“老板,这是我们中国的第一款通用处理芯片,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龙的传人,我看不如叫龙芯,具体型号,可以根据技术等级命名。
比如我们这款芯片,集成了四个计算核心,分别有不同的时钟频率,有两个高性能计算核心,时钟频率达到了创记录的500mhz,有两个低功耗计算核心,时钟频率也有200mhz与150mhz,负责处理一般的访问任务。
这样能极大的减少计算功耗,也具有优异的多任务处理性能。
同时这也是一款64位元芯片,根据这些性能数据,我提议命名为“龙芯64401”。
这个1,是代表一代芯片,以后的改进型号,可以命名为64402、64403等等。”胡伟武知道王勇就是一个半文盲,于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哪知道王勇只是不会取名,但是却最善长决断,他一摆手否定了胡伟武的建议。
“不,叫“龙芯”太张扬,容易被别人拿来做文章,我看不如叫“华芯”,寓意就是我们中国的芯片。
至于后面的数字编号,我认为太长,民众根本记不住。
&nb
第193章:新竹科技工业园
我们有一项铜互联工艺的关键专利,这个莫经理知道,胡经理他们也知道具体的技术方案。
我们这款芯片,在设计之初就规划了0.35微米的制程工艺,集成了1200万支晶体管。
而湾湾的这两家企业,目前还是0.5微米制程工艺,我们可以帮助其升级到0.35微米的制程工艺,其中的关键就是铜互联工艺。
这项由美国ibm公司发明的技术,目前还只有我们掌握了这项关键技术。
注意,这项关键技术,只能免费用在我们自己的的芯片上,如果他们是代工别的芯片,一样要向我们购买授权。
事情紧急,我就不多说了,这次以莫经理为主,你们俩人还有胡伟武团队的几名技术员一起去湾湾。
你们俩负责商业谈判,他们负责技术指导与监督,资金就是我们存在中银国际账号上的2000万美金,除了流片费用,大部分可以用来订购芯片,第一批订购20万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