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天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训记

    在泉州稍事休息,船队向北几天便到了天津,然后大家换了一艘奇怪的没有风帆的船,向京城而去。

    王征看着来接他们的朱舜水,拱手道:“恭喜朱小弟,终于成功了。”

    朱舜水笑道:“都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才能成功,现在坐船上京城不会比陆地快,但陛下说,担心你们刚才坐了海船,不适应陆地上的颠簸,坐河船可能会好一点。”

    在船开动后,王征看了一会道:“二十五里”

    朱舜水道:“平水二十八里,现在逆流只怕要慢一些。”

    王征笑道:“真是没有想到呀,在我离开的这一年多里,你们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呀。这艘船应该有两千料吧。”

    朱舜水笑道:“这船是一千五百料,现在大明最大的蒸汽船是四千料,正在海边进行试航,空船速度可以达到二十里,不过装了大炮后速度就只有十二里了。”

    王征道:“四千料能够走十二里,而且不受风向海流影响,如果加上风帆的话,应该可以达到二十里吧。”

    朱舜水道:“王钦使果然是大才,本来我也认为这个速度太慢,没有什么作用。不想陛下却说顺风时便将帆升起,其它时候用蒸汽动力,这样就可以增强战船的机动能力,在水战中便大占上风,即使蒸汽动力只能有一里,也比用风帆要强得多。”

    王征道:“那是自然,有风用风,无风用煤,平日航行时用风省煤,战时用煤便不用依仗天时,而且风帆降下便于更好地转向,还能减少敌船的攻击范围。这等于是天时尽在我手,焉有不胜之理呀。”

    蒸汽船一




第三百五十五章 铁道连通两洋
    朱延禧摇了摇头,他不大喜欢这种事情,总觉得不够堂堂正正。只是皇帝都这样说了,王征的出使都完成了,自己又如何能够反对呢

    朱由校听到乌克兰时,心里动了一动。他其实并不知道现在乌克兰属于波兰(波兰现在包括立陶宛大公国,乌克兰属于立陶宛大公国),但他知道乌克兰是个好地方,盛产粮食和美女。如果波兰真的还不了钱,倒是可以考虑将这地方夺过来。当然,还得起钱,如果能够夺过来当然也是最好。

    他想到这里,又想起了大洋洲。他自然知道它的位置,现在应该还只有当地的土人。如果欧洲人偶尔发现了的话,倒是有些麻烦,不如现在就占下来再说。他招了招手,王体乾小跑着过来,朱由校道:“传卢象升来见。”

    皇帝传话时众臣都停下了话头,等王体乾出去后,王征又继续讲述欧洲的情况。听到瑞典女王的事后,朱由校又想到,能不能把这个瑞典女王嫁给自己的儿子呢那到时倒是一桩好事,至少瑞典绝对会被绑在大明的战车上,专心对付罗刹。不过他完全不了解现在欧洲的具体情况,这也只是个想法而已。

    王征说完了欧洲的出使情况后,朱由校笑道:“王卿辛苦了,你的鸿胪寺左少卿仍然兼着,朕有一个想法,由你现在来掌管大明的天主教事宜,你身为教皇亲封的红衣大主教,这事本来也应该是你的事。”

    王征心里其实不愿意,但自然是没有办法推辞的。皇帝于是下旨,任命鸿胪寺左少卿王征为大明巡视天主教各项事宜钦差,负责全国的天主教传教事宜。

    这时卢象升也已经来了,皇帝又听了一会政,是的,真的是听政,内阁把各部局的事宜的处理措施报上来,他就说一声“准”就行了。这是这两年来的常态,皇帝一般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内阁才是管理各项事宜的中枢。

    大朝会散了后,皇帝带着内阁及各部尚书开始进行小朝会。王征也被留了下来,再加上平日不大参加小朝会的卢象升,一共就十几个人。

    皇帝笑着对王征说道:“王卿可能不大喜欢去管理天主教传教之事,只是你去这两年,天主教在朕的默许下,传教的声势越来越大,信教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人一多,事就出来了,现在已经出现过几次信徒与地方民众的冲突了,虽然不至于伤人性命,但动手倒也有过几次。虽然我们有《宗教管理办法》,法院也把一些人判了罪,但这样会造成族群的割裂,并不是朕想看到的。你是信徒,现在又成了红衣大主教,你给我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王征有些为难地说道:“陛下,臣虽然现在有红衣大主教这个身份,但臣并不擅长于这些事情,恐怕做不好,辜负了陛下的期望呀。不如选取能干的官员来做这事,让臣依然去翻译西方书籍去,这事臣倒是很擅长,而且很喜欢。”

    徐光启道:“你真是糊涂,陛下让你管这事,自然会调派一些长于管理的人来负责,但你现在在天主教中的身份很重要,所以你必须要当这个头,你下面的人才能发挥作用。你喜欢翻译书籍,钻研学问,你去做呀,只要你的手下要你出来站台帮忙时露个面即可。”

    &nbs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
    茅元仪听说只是一百多里地的铁路,心里大定。铁道部虽然人力不足,但到时只要派上十来个人,就能够将行程勘探好了,倒也没有多大的负担。至于修铁路时,美洲那边人力充足,倒没有什么问题,便满口答应下来。

    王征接着说道:“用铁路将现在占领的各地连接在一起,在北方我们是这样做的,在美洲同样可以这样做。只有修成了铁路,我们各地的领地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即使有敌人攻击,也容易调配兵力,运送物资。”

    朱由校笑道:“是呀,如果能够修建铁路将美洲与大明本土联络起来,那就更好了,不过白令海峡的情况现在还没有探明白,不知道能不能修铁路。这个现在倒还不急,我们的领地大都在沿海,用海运联系很方便,等占领的地方多了,和海岸的距离远了,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众人自然都称是。朱由校对卢象升道:“对了,我们对新几内亚岛了解多少”

    卢象升看了看地图道:“陛下,此地最早是葡萄牙人发现的,现在葡萄牙人并没有正式占领此地,只是偶尔在此地补充淡水等物资。如果陛下有意,我军可以占领此地。”

    朱由校道:“这里是要占领,但朕的意思是它的南边的一个大岛,我们也要占领。”

    卢象升道:“二十多年前,有荷兰人曾经登陆过一个大岛,被他们任命为新荷兰,陛下所说的可是这里”

    朱由校有些困惑,因为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他还一直以为是英国人最早发现它的,想不到却是荷兰人。

    他想了想道:“不管是谁发现的,我们都要占领此地。也不要太多兵力,但要带些移民一同过去,在那里找到适宜的地方修建码头,先把大明的日月旗插在那里再说,先把那里叫做新明州吧。”

    孙承宗道:“陛下,此地有何出产占了以后有用吗”

    朱由校笑道:“没有地方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看你怎么用。这样说吧,当我大明是冬天时,这个地方是夏天,而且一年四季,都不见落雪呢,这样的地方就算是去避寒,也是个好地方呀。”

    孙承宗满脸不信道:“这如何可能陛下的意思是从大明冬天出发,到的时候是夏天了吗”

    卢象升笑道:“孙阁老,我们在美洲的基地,洪武城是夏天时,在北方的万历城便是冬天。虽然我不明白是什么道理,但确实如此。所以大明是冬天时,这里是夏天倒是有可能。”

    朱由校道:“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太阳直射的区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才有四季。我们在地球的北边,新明州在地球的南边,太阳直射在南边时,北边斜射,所以我们冷的时候那边热,是相反的。现在中级学堂中正在准备开办地理课,这些都是会学习的,所以以后你们家的小孩子可能都会知道了。”

    卢象升道:“新明州并不在航线上,如果只是为了避寒,其实吕宋也有相同的效果,也是四季无雪,一直都比较热。陛下想占此地,应该还有其它原因。”

    朱由校道:“这个岛极大,比我们大明的地方不会小多少。而且此地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特别是铁矿不但多,而且品质极好,先占下来反正又不用费多少功夫,日后自然会有好处。”

    卢象升问道:“此地的土人如何处理呢”

     



第三百五十七章 袋鼠和黑人
    那士兵倒是胆大,他走上前来,将火铳交给同伴拿着,又解下短刀也交给同伴,然后慢慢向前走了几步。

    那些黑人看着他独自一人前来,都紧紧地盯着他。士兵走到黑人面前,用手指着自己,然后又指着后面的明军说道:“大明。”连着说了几遍。

    他从旁边捡了一根小树枝,然后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船样子,说道:“船。”说了几声后,他又用树枝把船旁边划了一道口子,然后说道:“船坏了,船坏了。”

    其实黑人们自然是听不明白他说的话的意思的,但他的手势和图形倒还是看得明白的。所以士兵和他们开始画画说说地讲述一个船遭到破坏后被迫上岸的故事。

    郑咤也不急,让明军就地休息,快一个小时,那士兵终于把一行人的悲惨经历说明白了,那些黑人也是一副听明白了的样子。一个首领模样的人取出一个树皮做成的袋子,从里面拿出一些看不出来历的食物给士兵吃,还有一个黑人拿出一个海螺递给士兵,并且做出一个喝的样子。

    士兵满面笑容地将食物放进嘴里,一副吃得很香甜的样子,又拿起海螺饮起里面的水,连连点头称赞。

    那首领大喜,便让那些黑人拿出更多的食物送到明军这边来,郑咤见那士兵吃了没事,便让部分士兵先吃,并且拿出一些干粮送给黑人首领。

    明军干粮是炒米粉,里面加了牛油,胡萝卜粉,马铃薯粉,食盐,味道本来就很好。而黑人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吃得很高兴,边吃还边瞟着明军的干粮袋。

    郑咤对那个士兵道:“王文做得不错,继续努力,让他们带我们去他们住的地方看看。”

    王文道:“没有问题,我们慢慢和他们比划,总会明白大概的意思。他给我们吃的应该是一种肉类,味道倒还不错,将军要不要尝尝。”

    郑咤摇头道:“只能有三成的人先吃,在没有确定是什么东西之前,小心没大错的。”

    这时旁边的草丛中几条身影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郑咤先以为是人,结果却发现是几只比人还要高的野兽。黑人们鼓噪起来,有人拿着长矛对着这些野兽,而有些人将手里的三叶形的武器丢了出去,那武器从空气中划过,在野兽身上碰了一下,又飞回了黑人的手中。

    郑咤有些兴趣道:“这东西有点意思。”士兵们却早就拿起了火铳,对准了野兽。指挥官一声令下,火铳声响起,那几只野兽倒在了地上。

    火铳声响起时,黑人们吓了一跳,看到野兽倒地,黑人们都跪了下来,对着明军不停地磕头。他们被火铳的声音和威力吓住了,以为是雷神的手段。

    既然已经立了威,后面与黑人们的交流就容易多了。黑人们主动上前将野兽收拾干净,郑咤仔细看了看那些野兽后说道:“果然在它们的身前是有袋子的,这就是皇帝陛下据说的袋鼠。陛下远在万里,竟然能够知道这里的事情,实在是我大明之福呀。”

    王文道:“有些为什么没有袋子呢”

    郑咤斥道:“陛下的信中说,这是育儿袋,你个男人会不会去育儿去和他们比划,我们去看看他们住的地方。”

     



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里津和喀山
    天启十七年三月,铁路已经修过了抚民城,到达了抚民城以西五百里地的伯陵城。是的,这是薛伯陵从罗刹人手中抢过来的,此地距乌拉尔山约有一千里远。

    于是大明参谋总部制定的,由皇帝亲自命名的杀鹅行动正式开始实施。曹文诏统领五个师,周遇吉统领五个师,一部在北,一部在南,同时对乌拉尔山以东的罗刹人发动了进攻。

    这几年来,大明研究院终于研制出了皇帝所说的雷汞,后装火铳开始在军中进行装备。不过因为时日较短,所以只有周遇吉的两个师装备完成,其它部队并没有换装完成。本来朱由校是准备全军换了装备后发起进攻的,但卢象升说装备以及随后的训练至少需要五年时间,才让朱由校打消了这个念头。

    铁路的修成,使得明军的粮食弹药之类的非常充足。三月初一,天气还很冷,曹文诏亲自带一个师,张宗灵带一个师,薛伯陵带一个师,三个师三万多人,直接攻击乌拉尔山东边的罗刹人的一个城堡。

    张宗灵的部队为前锋,这个城堡不过是个小城堡,周围散居着大量的罗刹人。明军很容易就打退了拦路的罗刹军,迅速占领了此地。

    随后曹文诏和薛伯陵也赶到此处,三人商议后,由张宗灵军在此地建设城堡,曹文诏和薛伯陵则继续向西边攻去。

    而周遇吉的部队则直接打到乌拉尔河上游,一个罗刹人称之为车里雅宾斯克的地方,在这里稍做休整后,继续向西攻击。

    在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附近,已经可以见到大量的人了。所以曹文诏和薛伯陵放心地向西进军,用以战养战的策略,在四月十二日,打到了原来喀山汗国的都城——喀山。

    喀山汗国是鞑靼人的国家,在西历一五五六年被罗刹人占领。被占领的时间并不长,而且罗刹人比较凶残,所以鞑靼人,很容易就倒向了相同肤色的明军,帮助明军收集粮食,搜捕罗刹人。以喀山为中心的喀山汗国境内,所有的罗刹人或死或逃,成了黄皮肤的天下。

    周遇吉继续西进,一直打到伏尔加河右岸的察里津。起往西打,受到的抵抗越厉害。周遇吉的原则很简单,抓住罗刹人后首先问道:“投降吗”

    不投降的全部杀掉,投降的则让他们拿着原来的武器带路,去杀掉附近的罗刹人。就用这种办法,明军损伤不大,但取得的效果却非常好。

    参谋总部制定的计划便是打到库尔津和喀山,所以明军打到这里后,便停止了进攻。开始修建城堡,并且进行铁路的勘探工作。

    很快皇帝陛下将察里津命名为遇吉城,并且命令明军沿着伏尔加河布防,将罗刹人挡在伏尔加河两百里外。

    这时候的罗刹国是由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任沙皇,也就是米哈伊尔一世。他性格软弱,大权实际集中在莫斯科的大贵族手中。贵族们刚刚从西伯利亚的裘皮和木材贸易中尝到一些甜头,结果被大明驱逐出了西伯利亚。而现在大明竟然从西伯利亚进攻到了罗刹人的母亲河——伏尔加河。叔叔可以忍着,婶婶却不干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再起战端
    天启二十年,铁路终于修到了遇吉城。这几年里,罗刹人在大明,波兰,瑞典三国的威逼下,日子过得很不舒服。特别是国内的逃奴大增,贵族们天天在沙皇面前进言,要先交好瑞典和波兰,腾出手来进攻明军。

    而大明则在伏尔加河流域加紧对进入大明区域的各族进行归化,归化形式现在是两种,一种是改汉姓的,税率是大明人的两倍,这是指大明内地的税率,因为移民十年内是不用交税的。第二种是不改汉姓,税率则是十税五。

    十税五这样的税率前提是大明先提供了种子和农具,这些种子和农具的费用在收获后只需要加一成利息归还即可。选择改汉姓的只有少部分人,主要是哥萨克人,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的十税五。但等到收获后要交税的时候,看着别人二十税一,再对比自己的十税五,心里无论如何都是不平衡的。而税吏说现在改姓也可以立即享受低税率,但一旦反悔,则以前的税款要全部交回,还要加上利息。

    在眼前的收入很容易就战胜了对姓氏的执着,在明人同意其父祖不用改名,并且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姓氏后,大部分的欧洲移民都改成了汉姓,一般来说,姓罗,姓伊,姓米的较多。而明人又宣布,一名女子嫁与汉人后,其直系亲属均成为大明人,享受税率全免的待遇。这倒是解决了大量的明军没有妻室的问题,只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娶一个外族女子为正妻,结果基本上都是纳妾了事。只是这些在此地纳妾的明军,朝廷本来就没有想过让他们再回原籍,所以名义上是纳妾,其实与娶妻并无区别。

    大量的农奴从罗刹国逃往伏尔加河流域明军的占领区,这让罗刹贵族的庄园里缺少了干活的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和享受。而伏尔加河被罗刹人视为母亲河,又如何会允许大明人长期占领呢罗刹人首先派出使团与波兰接洽,言明如果就此下去,大明将会成为波兰与罗刹国的共同威胁,所以希望能够与波兰缔结盟约,先把明军从伏尔加河流域打出去。
1...120121122123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