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你也不要未此太过纠结,据我所知,其实咱们京城好这口的也有不少,就像刑部尚书曹大人的二儿子,好像
马晋看着一向稳重的彭善露出窘态,忍不住出言逗弄一番自己的弟子。
彭善:
听着还挺刺激呸我是来说正事的,师父,你能不能不要转移话题
好了好了,别胡闹了,说正事吧。
马晋看着快哭出来的彭善,终于停止了调侃,恢复了师父的威严。
到底是谁胡闹啊
面对马晋的倒打一耙,彭善胸口一噎,片刻后才冷静下来,终于将来意道明。
师父,您还记得之前说要建一间专门的书场吗。
闻听彭善此言,马晋眉头一皱,问道:怎么突然提起了这事,在鼎香楼干的不开心?
而后不等彭善回话,就自顾自的又说道:不对啊,这鼎香楼上上下下除了你师兄包宝,谁还敢给你们气受。
难道是客人?这就更不对啊,满京城谁不知道你们是我的徒弟,如今太子监朝,应该没人敢来找我的茬,就算还有敢找我茬的,以其地位,也不至于拿你们做筏子。
老三,你和我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对你们做什么。
呃事没您想的这么复杂,鼎香楼那边没给我们气受,是我想自立门户,脱离鼎香楼,弄个书场,专门用来说评书。
彭善也没想到自己一句话。马晋就脑补到这个程度,赶忙解释道。
既然话说开了,而后彭善也不支支吾吾了,索性将自己的考量全部说了出来。
彭善不敢欺瞒师父,开书场这事不单单是我一人所想,而是二师兄老四老五,包括颜谦几个记名师弟,都有这个意愿。
事实上,一年前我们就想跟您说这件事了,只不过我们师兄弟几个不敢开口,又怕我们离开后耽误鼎香楼生意,才又拖了一年。
而今眼见着鼎香楼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离开都对鼎香楼造成不了什么难题,才大着胆子来求师父。
马晋静静的听着彭善把他和其余几个弟子的想法都说完,才轻轻的又喝了杯酒,彭善赶忙又给他把酒斟满,然后双目小心翼翼又带着期待的看着马晋。
彭善的小动作,马晋看的一清二楚,心里感慨一声,徒弟们长大了啊。
方才彭善没有故意隐瞒什么小心思,把话说的很清楚,马晋也明白他们的想法
之前彭善郭同他们几个师兄弟,初出茅庐在鼎香楼说书,名为揽客,实际上还是磨练技艺,这时候的彭善他们没有什么多余想法,踏踏实实的给鼎香楼的客人们说书,积累经验。
而随着几人名声越来越大,甚至于名噪京城,彭善他们就不满足于给鼎香楼打下手了,而是想单独开一家书场,奋斗自己的事业。
这其中可能还有马晋其他几个弟子的影响,包宝是鼎香楼总厨,是仅此于孙友福的二号人物;刘勉柴月二人协助马晋支撑起了新华社和杂志编辑部;而鲁光更是独掌巧工阁,研制出了自行车,在京城广受追捧。
同样是亲传弟子,包宝他们每个人拿出去都能独当一面,让人赞一句名师出高徒,没丢了他们师父马晋的脸。
而彭善他们却只能寄在鼎香楼其下每日说书卖艺,虽说名声不小,但归根及底还是个说书先生,如此差别,但凡彭善几人有点心气,就必然有所行动。
而开一间名扬京城的书场,就是他们想要借此证明自己的第一步
第五百二十三章 家底厚的颜谦
公主府
马晋看着紧紧盯着自己的三弟子彭善,忍不住又举杯吱了一口。
开书场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们几个师兄弟可有什么章程,仔细和我说说。
马晋此言一出,无疑是对此事松了口,彭善眼神闪烁着惊喜,先给讨好着给师父续了酒,也是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缓缓开口。
不瞒师父说,这事我们自己几个人琢磨的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开书场的地方都找好了,所以我们几个想开书场,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慎重考虑?那我问问你,书场如何产生利润?马晋又夹了一口猪头肉,饶有兴致的继续问道。
师父,我们是这么想的,书场书场,卖点就是评书,所以我们打算同京城里的戏园子那般,以卖票为主要营收。
而后再辅以一些点心茶水和客人打赏之类,我们算了算,如果生意不错,一月下来的流水,不说赶上云庆班,比之其他八大园子绝对不差。彭善显然早有准备,将腹中打算脱口告知。
彭善说完,马晋轻轻点了点头,作为云庆班的大股东,马晋可是知道这戏园子的利润如何。
若是旺季,光是票钱就大几百两,加上和伶人分成的打赏,客人茶水钱,以及堂会等杂七杂八的进项,破千轻轻松松。
就这,还只是云庆班的日常流水,不算梅方这个大杀器亲自上场,如若梅方上场,那票价和打赏简直一场的利润能顶云庆班半月的流水。
这也是梨园中角儿的重要性,一个戏班能有个压场子的名角儿当台柱,所造成的影响力翻倍都是轻的。
撇去这些不谈,彭善几人的这番筹划,不说有什么亮点,但也没什么漏洞,只是马晋有意难为一下彭善,便沉声问道。
话说的好听,但你怎么就能保证书场开张后,能有人过来捧场,京城大大小小的戏班好几百家,没个敢说赚钱能比的上九大园子的。
停了此言,彭善心中一凛,熟知马晋性子的他知道师父这是在考验自己,如果自己能让师父满意,这是就成了一大半。
所以彭善不敢怠慢,在心中想了想措辞,方才回答道。
师父,虽然有点自夸的嫌疑,但弟子还是可以骄傲的说,经过我们师兄弟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借着《杂志的几次造势。
评书这门艺术如今在京城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百姓喜欢,甚至某种程度上,人气可以能和戏曲一较高下。
而且,不但评书这门艺术广受欢迎,我们几个说书的师兄弟也颇受百姓观众追捧,丝毫不逊于那些梨园名角儿。
尤其是二师兄和我,师父您在这,我不怕说句大话,在这京城的曲艺圈子里,除了梅师叔等几个屈指可数的顶尖大角儿,能稳压我们一头,其余没一个比得上我们师兄弟二人的。
况且,这几位大角儿,除了梅师叔还在台上活跃外,其余几个都是半隐退的状态,一年不一定上台一次。
我和二师兄加上老四老五,牌面上对观众的吸引力,就算比不过梅师叔的云庆班,但和其他八大园子相比可丝毫不差,甚至还有超出。
如此一来,书场的受众基础有了,而且我们书场还不缺角儿压场子,何愁客人不来,书场生意不兴。
说到这,彭善顿了一下,看向马晋的眼神第一次带着傲气,这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只要客人来了一次,弟子就能把他们留在书场,成为书场的忠实顾客。
啪啪啪
马晋放下筷子,拍了拍手,脸上欣慰有着点唏嘘,望着双眼期盼看着自己的彭善,笑道。
雏鹰终究会飞,你们都长大了,想出去闯一把心情师父理解,唯一不放心的就是你们年纪小,怕你们吃了亏。
不过既然你们心中有数,考虑的问题也算全面,我这个做师父的,自然不能拖你们你们的后腿,行了,你们开书场的事我同意了。
师父
听了马晋这番话,彭善心里也有些难受,忍不住开口想说话,却被马晋制止了。
多大人了,莫做小女儿姿态,传出去让人笑话,对了,之前听你说开书场的地方找好了,位置如何,作价多少银两,钱够不够,不够缺多少师父给你补上。
一提起钱,某人的暴发户嘴脸暴露无遗。
够了,够了。
彭善显然对马晋的作风很是了解,连忙回绝,然后向马晋介绍了他们选的开书场的地方。
书场位置就在东城,离咱们将军台的老宅子不远,原先是个清园子,里面供着些客人喝酒看舞,有时也请戏班过来,做个半正经半风月的营生,在京中还有些名声。
只是后来天有不测风云,那园子老板突然得了重病,一命呜呼,只留下一对孤儿寡母在京城无亲无故,没有依靠。
那老板娘是个果断性子,见自己一个妇道人家恐怕守不住丈夫这番基业,索性其就准备把店铺让人,带着银两回老家,毕竟老家有亲戚族人帮衬,也能把幼子抚养成人。
而正好嗯颜谦是那园子的常客,知道此事后,见那地方不错,便回来与我们商议,我们几个去那看了,果然地方不错。
面积大不说,关键店铺布置很好,稍加改动就能做个书场,方便省力,于是我们几个便互相凑了凑钱盘下那家店。
那家店铺我听吴胖子说过,好像不便宜吧,你们几个虽有点余财,但也拿不下那个店铺吧?
马晋知道彭善几个人平日里说书赚了不少,他自己有时也贴补过几个弟子,可怎么着也不够盘下一家价值上万两的店铺。
师父明鉴,以我们几个的积累确实不够拿下那店,不过颜谦师弟也有兴趣参上一股,所以盘店的钱他拿了大头,而后折价算成了书场的股份。
如今这书场,我和二师兄合分四成股,颜谦师弟拿三成,剩下的三成老四老五两人分。彭善解释道。
马晋点点头,这书场主要是靠郭同彭善二人压场子,他们俩自然要多分点,侯吉常光艺二人虽不如郭彭,但也算个角儿,又有同门之宜,所以他们俩拿了三成也正常。
倒是颜谦,一个记名弟子,有没啥名气,能一人分得三成股份,成为书场的大股东,看来是出了不少的血。
不愧是绿帽咳咳蒙海王后裔,家底就是厚
第五百二十四章 相声的真正舞台
得了马晋的准许,彭善兴匆匆的去奋斗自己的事业了,而马晋也得了个光荣的任务。
给不久后即将开业的新书场起个名字
彭善几人可是孝顺孩子,弄个书场买卖,说什么也要马晋这个师父起名,马晋推脱不过,只得答应。
不过彭善走后,起什么名字,还真让马晋犯了难,在书房转悠了两个时辰也没定下。
直接套老郭的德云社?
太俗嗯,主要是怕和谐
青曲社?
太主流了,他不喜欢
听云轩?
嗯,太不吉利
要不郭同和彭善一人取一字,同善堂?
呃,像卖药的
在书房转悠了半天,马晋终于放弃了,反正还有些日子,到时候在说。
话说两头,彭善出了公主府,骑上了自己的马,两柱香的功夫就来到一个门口挂着一块辅国将军牌匾的府邸。
那辅国将军的牌匾中还有三个小字,蒙海王,正是颜谦的家。
到了目的地,彭善当即翻身下马,把坐骑交给了颜府的门子,快步进了宅院,直奔正堂而去,郭同等人就在这等消息呢。
果然,彭善初一露面,正在房中喝茶静待的郭同几人就坐不住了,小黑胖子一跃而起,以不符合他身材的速度凑到彭善身前。
老三,怎么样,师父同意了吗。
彭善看着一脸紧张的郭同,以及其身后同样神情凝重带着期待的候吉颜谦常光艺三人,微微一笑,轻声道。
幸不辱命。
哈哈,事成了,老三,我就知道你是好样的,师父就听你的话,哈哈,你立了大功了。
听到彭善嘴里说出那个好消息,小黑胖子顿时就是一声欢喜大叫,抱着彭善口不择言的连声夸赞。
其余三人也是喜形于色,作为东主的颜谦,更是直接出了房门,招呼下人备酒菜,以为庆祝。
兴奋终有消退的时候,几人欢庆了一会,也纷纷冷静下来,正好这时颜府的下人整治来了酒菜,几人便相让着入席,一解口腹之欲的同时,也商量一下书场筹备之事。
来,老三,咱哥俩碰一个,这书场之事多亏了你,我这个当师兄的真是有愧。
入座之后,几人先是共同举杯欢庆大功即成,而后郭同又单独起身向彭善敬酒,以示对其此事做出的付出进行感谢。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师兄客气了。
彭善起身举杯和郭同碰了一下,客气道,而后颜谦侯吉三人又纷纷单独向彭善敬酒,以表谢意。
这么一圈酒喝完,大家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书场事宜。
先是装修,这没什么讨论的,颜谦有这方面的人脉,鲁光巧工阁那边也有这方面的人才,保证书场能够顺利完美的装修成功。
所以几人略一合计,就将此事大致定下,而后就是开始商议如何打响书场名气,这也是眼前的重中之重。
前面说过,郭同几人开书场可不是为了玩,而是想做出一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证明自己的存在。
否则在鼎香楼说书,上有师父马晋罩着,下有观众追捧,每日有不菲的薪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何苦出来乱折腾。
所以郭同几人对书场的发展可是十分看重,不说能够赶超云庆班,成为京城最火的曲艺班子,但也得名列前茅,方能让他们不弱马氏门下之名。
以后面对包宝柴月这些马晋其他的亲传弟子,也不算矮上一头。
说来说去,这书场要想起来,还是得靠作品,靠咱们师兄弟的真本事。
梅师叔当年领着一个外地的小戏班,横压京城八大园子,成为梨园之首,虽说有师父的助力,但若是梅师叔实力不行,云庆班也走不到今天这个地步。郭同拍了拍桌子,大声嚷嚷道。
因为和马晋的关系,梅方自然比郭同高了一辈,且郭同几人也同梅方讨教过戏曲,梅方同他们有半师之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