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聊天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叫天
这一次,从公告到股份正式拍卖有半个月的时间,这讨论也一直在持续,甚至到了大家一见面,不是问吃了么?,而是问你打算买么?或者干脆问筹钱了么?
在京师这么热闹的时候,远在隔海那边的朝鲜半岛,同样热闹非凡。只是,此热闹非彼热闹。
爱新觉罗阿敏这段时间过得很开心,大军一路向东,每天都有收获,粮食等物资收罗了不少,随军携带了不便,就屯集在了鸭绿江附近的义州,并派重兵驻守。至于他本人,则继续领着大军往朝鲜都城进发。
这期间,朝鲜国王有派使者前来沟通,但都被他开出的条件吓回去了。阿敏的目的很明确,在皇太极如今的声望之下,他只有筹集到让所有人吃惊的粮食数目,才不至于被皇太极压着。
跟随阿敏来朝鲜的建虏们,这段时间也享福了。一起出门,看到什么,想要什么就拿什么,不管是人还是物。敢要有个不字,一刀就招呼过去了。
那些朝鲜兵就和明军一个德行,甚至还不如,没有闻风而逃就算是不错了。守城不开的,立刻驱赶抓来的朝鲜百姓攻城,打下城池之后便是屠城。也因此,朝鲜根本就没有像样的抵抗。
当然了,也有让建虏烦恼的地方,就是越到后来,能见到的人就越来越少。往往是他们还未到,村子里的人,或者城里的人全都跑光了。
还有,慢慢地,建虏如果人少出去,就会遇到攻击。这些人,只是寻常百姓,或者部分溃兵。虽然不能对他们造成多少伤害,可也是个麻烦。
朝鲜国王,也就是仁宗每日都听到各种坏消息,以致没有一天能有好心情。寄希望吴达济的回信,可一直没有消息,他都有点绝望了。要是那阿敏开出的条件少一点,他还真就认了。
如今朝中还出现了一种声音,说大金大汗比较好说话,看是否绕过那和硕贝勒阿敏,直接去求大汗,把实情告知,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粮食,说不定能少一些。
277 求援(第三更)
整个朝鲜半岛,虽然冬天已经过去,可春天到来却还很远。
皮岛码头,天色微明,寒风凛冽,有一艏渔船正在靠近中。
在船舱中,一名矮个壮汉一脸愁容,看看快到皮岛了,有点不安,便焦虑地对坐他对面的一名精壮汉子道:贵军要是再不出兵的话,我朝鲜就没活人了!
我只是一名夜不收而已,没法给你答复!那名精壮汉子摇头道,不过你上岛后,只要把具体情况说说,保管会有些用!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说什么话,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道:岛上情况已有不同,你回头说不定就知道了!
矮个壮汉听了,依旧无法放心,只能转头又去看码头。
他作为朝鲜铁山的一名把总,曾随他家将军来过一次皮岛。此时离皮岛有点近了,忽然发现似乎有些不同。可一时之间,又不知道那里有不同。
船刚靠到码头,忽然不知从哪冒出了一队明军,为首那人大声喝道:什么人?
精壮汉子一见,立刻从船舱站起来,抛出一块腰牌,同时说道:刘都司麾下夜不收刘源根,带铁山朝鲜军把总李德明有紧急军情回报。
哦,老刘,是你小子啊!那为首之人显然认得他,打了个招呼,而后又问道,你是铁山的把总,身份腰牌可有?
李德明一听,连忙取出自己的身份腰牌,在检查无误后跟在刘源根后面走出码头。直到这时,他才回过神来,好像是码头警戒程度似乎比以前更紧了。还有,明军似乎精神了不少。
他正想着,忽然瞧出不对,连忙对前面走着刘源根道:是不是走错路了,上次我来时,好像是往那边去的啊!
刘源根不用回头,就知道他指原本皮岛总兵府。他边走边反问道:我会走错么?运气好,你就能知道情况了!
在皮岛军营,中军大帐后帐中,登莱巡抚卢象升站在一副字后面出神。
魏木兰站在他边上,见他瞧了半天了,不由得问道:中丞,这字写得不好么?
卢象升听了,回过头笑了下。对于魏木兰,不说她身怀奇术,能和京师直接万里联系,就凭她本身只是个弱女子,却能受得苦处从军报国,就这点,卢象升都是很欣赏的。因此,他对魏木兰很是礼遇。
此时听到问话,他便回答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字虽只有一十六个,可却道出了敌强我弱之下作战的精髓。本官一直在体会这十六字,希望能多悟一些。
这是孙子兵法中写的么?魏木兰听了很是好奇地问道。
卢象升一听,摇了摇头,转头看向京师方向,由衷地佩服道:不是,是当今皇上!
魏木兰一听,不由得眼睛一亮,想起了小和尚,下意识地说道:原来是他,怪不得了,有时候他总是让人出乎意料。
说到这里,她忽然回过神来,貌似自己对皇上不是那么敬重,便连忙住嘴不说了。
卢象升倒没有在意,又转过头去看那副字。
魏木兰见了,便转移话题道:中丞,如今山海关那边已派出不少骑军佯动,吸引建虏的注意,咱们待在皮岛上,中丞又整顿了军队,从两万多人缩减为五千战兵,这都很好了吧!
卢象升听了,摇摇头,转过头看着她道:不然!江南商人北上交易,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本官从登莱带来的一点粮食,加上岛上存着的,也还是太少了。光是缩在岛上不动,都不知道能不能接济上。
魏木兰是不懂军事,不过她当年能当头牌,自然不是只有姿色,因此听卢象升这么一说,马上就醒悟道:中丞是在担心粮食?
是啊,没有粮食,不要说出岛打建虏了,原本稳定下来的军心都可能会重新不稳。卢象升有点担忧地点点头。
魏木兰一听这么严重,便马上提议道:要不我向皇上禀告下情况?
不用!卢象升一听,连忙制止道,京畿之地也没有余粮,不要让皇上为难了!
魏木兰听了,秀眉微皱,那皮岛怎么办?
正在这时,卢大忽然进来禀告道:老爷,刘都司来报,说他麾下出岛的夜不收回来了,带来了朝鲜的一名把总,有紧急军情,有关粮食的。要不要见?
卢象升一听,毫不犹豫,立刻吩咐道:都带来!
是!卢大回应一声,大步转身而出。
天色已是大亮,李德明跟在都司刘兴治的身后,他又发现了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
原本的时候,皮岛这些将领都是住在各自的宅子里,可这一次,竟然是在军营里见到了。
更让他感觉意外的是,这军营和上次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这次的军营,就很有军营的样子,不像以前,就和难民营差不多。
走到中军时候,前面的都司刘兴治站住,转身吩咐一句道:你们在这候着,等本将去禀告中丞大人!
说完话,他就进去了。
但李德明却呆住了。什么,中丞大人?难道是登莱巡抚?他会在皮岛,还在军营中?
顿时,他的脑袋里满满地都是疑问,一脸地不可置信。
和他一起站着的刘源根见了,一下便明白他在想什么,心中有点得意,便低声对他说道:就是我家中丞大人在里面,一会你就见到了。之前因为军规不能说,不过说了你也不信!
李德明哑然,还真是登莱巡抚在里面,大明的巡抚竟然这么厉害了?
浑浑噩噩中,他进入了中军帐,真看到了一名穿巡抚服饰的高大文官,犹如天神一般。一时之间,心中再无别的念想,全是敬畏。
在等到登莱巡抚问朝鲜情况时,李德明才回过神来。顿时一脸悲切,控诉建虏在朝鲜的罪行,最后连连磕头,乞求天朝上国派兵救救藩国属民。
卢象升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根据李德明所说再细细地问建虏情况。
278 拭目以待
中丞大人,建虏所抢粮食在义州堆积如山,可我朝鲜军民却已到饿死边缘,再没有粮食,朝鲜亡国都不远了。李德明几乎是哭泣地跪拜在地,还请中丞大人出兵,打下义州!
朝鲜整个西部的粮食,几乎都被建虏抢了,全部堆放在义州,那这粮食数量,肯定很多。如今东江也急需粮食,这吸引力,就算是卢象升,那也是眼睛一亮。
不过他也就是眼睛一亮而已,并没有马上说话,依旧沉默不语,显然还在考虑中。
李德明见了,就生怕卢象升不同意,便连忙又说道:只要中丞大人能打义州,我家将军说了,甘愿为前锋,和建虏决一死战!
卢象升一听,抬头看他问道:在义州附近,你们能有多少兵力?
李德明听了,转头看看站在一边的刘源根,知道自己没法撒谎,便实话实说道:回中丞大人,我家将军手下还有一千左右的兵力。
说到这里,看到卢象升眉头一皱,他连忙又补充道:但周边还有我朝鲜的很多义兵和壮丁,数目估计在一万左右。建虏在义州就只有五千人而已,中丞大人,只要我们两国联手,一定可以打下义州的!
哼,说得好听!边上的都司刘兴治一声冷哼,而后抱拳向卢象升禀告道,中丞大人,那些朝鲜兵的战力,比我东江以前都不如。贪生怕死,建虏未至,便已闻风而逃,指望他们打建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听这话,李德明急了,红着眼睛对刘兴治道:都司可要考虑到,狗急能跳墙!如今我朝鲜军民已没有吃的,再逃下去只有饿死,我们一定会拼死一搏的!
呵呵刘兴治一脸的不屑,显然并不信他的鬼话。
李德明见了,还要再说时,却见卢象升一挥手道:朝鲜虽已和伪金结为兄弟之邦,可一直心系大明,这点连我大明皇上都是知道的。既然如此,本官身为登莱巡抚,便不会坐视不理。你且退下,午后时分,便给你一个答复!
李德明听了,又惊又喜,不过基于卢象升并没有明确表态,他连忙提醒道:中丞大人,要是建虏把粮食运走,就什么都没有了,大人,要快啊
侍立在侧的卢大没让他再说话,示意李德明跟他出去。但李德明尤不甘心,一边走,一边继续大声说道:大人,千万不能让建虏把粮食运走啊!大人,千万
等到他一出帐,刘兴治立刻抱拳向卢象升说道:中丞,朝鲜那战力,还是些溃兵,人数就算再多,也没一点用啊!
不用担心,本官明白!卢象升知道他想说什么,回应他一句后,皱着眉头想了会,便问一直站在边上的夜不收刘源根道,把你看到的情况仔细地说说。
刘源根一听,立刻禀告了他出岛后看到的情况。包括朝鲜地方上的近况,溃兵,义兵等等乱局。
中军大帐外,李德明随着卢大走着,经过一处校场时,看到一队队精壮的明军士卒正在站队列。只要打过仗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是精锐!
看着看着,李德明便走不动了。卢大发现,不由得转身皱眉说道:快点走,别磨蹭了!
谁知他这么一说,李德明反而不走了。他站定身子,一脸决然地大声说道:还请这位将军禀告中丞大人,我朝鲜军卒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只要中丞大人出兵救我朝鲜,我家将军定会领数万军队舍命和建虏拼命!中丞大人若要不信,某虽只是朝鲜军卒中的普通一员,却能向中丞大人证明之
说到这里,他忽然抽出一把匕首,猛地一刀扎进自己的肚子。
卢大开始还有点不屑地听着,脸上有点不耐烦之色。没想到他突然来这么一下,顿时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去夺匕首。
李德明脸色惨白,忍着疼痛,用坚定地语气说道:这位将军,我朝鲜不怕死的人还还是有很多的,一定一定会拼命的!
卢大夺下了他的匕首,捂着拥出来的鲜血,脸色严峻地命令身边的两名手下道:快,送他去救治!
李德明还不想去,挣扎着说道:将军,请请向中丞大人进言
校场上正在站队的军卒看到这一幕,都有点吃惊。离得近一点的人,则听到了那人的说话,顿时眼神中就带了佩服了。
卢大手中拿着带血的匕首,看着李德明被抬远,皱着眉头想了会。按他的本意,他是不愿他人来左右自家老爷的。可这人竟然敢豁出自家的命,也多少是条汉子。虽然看他衣服穿得厚,似乎死不了,但这份意志
想了一会,他决定还是据实传达,相信老爷自有决断。
正在这时,卢大忽然听到中军帐方向传来鼓声,这是击鼓升帐了。他连忙赶回去,在众将到来之前,向卢象升禀告了刚才的情况。
卢象升听了,看了眼魏木兰叹道:朝鲜朝廷无能啊!
听到这话,卢大不管,他有点关心地问道:老爷,我们出兵么?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道:那些粮食决不能让建虏都运回去,还有,我们东江也需要粮食!
一听这话,卢大吃了一惊,连忙提醒道:老爷,可义州有五千建虏!精锐之军,不是靠数量能打得过得啊!
这也就是卢大作为卢象升的心腹之人,才敢当面这么说。
卢象升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吐出了十六字真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卢大听了一脸懵逼,不知道老爷说得是啥。不过他见卢象升似乎很自信,便也放心了,反正跟着老爷干便是。
魏木兰一听旁听了整个过程,而后简略地把主要情况在聊天群中做了禀告。崇祯皇帝看到,不由得很是赞赏,那就拭目以待,看卢象升在辽东能不能玩出什么花吧!
279 边军军饷之难题
从聊天群退出来,崇祯皇帝想想朝鲜的事,其实归根结底也还是一场粮食战争。不管是建虏入朝鲜的初衷,还是朝鲜硬抗着建虏的原因,或者卢象升不得不战的根源,粮食就是个关键词。
目前国内来说,其实也是在进行一场粮食的战争。要解决西北民乱,就是要有足够多的粮食,能让西北老百姓能活下去。京畿之地也是如此,一定要有粮食。还有各地灾害,其实都是因为粮食紧缺与否的原因。
然而,眼下还处在小冰河时期,并将一直持续十多年以上。气候的反常,对于粮食的减产,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可以想象到,以后会一直缺粮。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牵挂起南洋那边的情况如何,有多少国家能运来粮食!呵呵,要是不给粮食,信不信朕为了粮食发起战争,直接先抢了,至少不能让国内因为缺粮而大面积地造反!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自然又想起了重灾区陕西。之前朝议答应三边总督杨鹤的钱是该拨出去了。
如今户部库房差不多有三千万两白银,曹化淳从苏州抄了马家还有知府知县相干人等,差不多也有一千万两。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暗叹一声,大明的大盐商比起范永斗这般大走私者,财富甚至还要多,真是让人羡慕啊!
现有国库中,看着银子会是多少年来的最多,可要用的地方也多啊!这其中至少有三千万两要成为中国建设银行的股本。这是能生金蛋的鸡,钱是越多越好,希望能借助银行这个金融工具,来全面带动大明的内政建设。不过也只能给三千万两。剩下的钱,必须要救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