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聊天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叫天
要不是那袁蛮子,建虏会杀到京师来?不是说五年平辽么?他娘的,老子恨不得扒他的皮,吃了他的肉!
对,没有活剐了他真是便宜他了。你家人遇难,我家人也是,我就不信了,这次建虏入关,京师有多少人家没有遭殃的!
他这话一说,顿时引来一阵赞同。概因古代这些人一辈子基本上活动在几百里范围算是顶天了。京师中的百姓,有亲戚朋友的,也基本在京畿之地。建虏这一入侵,几乎大部分人都伤到了也不奇怪。
那厮跑得快,否则不打死他!刚才这人还怒气未消,搞不好就是袁蛮子的什么人!
好了好了,消消气。他的同桌劝解道,不管怎么样,皇上都已经替我们报仇了,砍了袁蛮子,也大败了建虏。
对对对,皇上这次可是有大魄力,竟然遣开京师城外的勤王军,让建虏折了不少人在城下。
这几个一说起皇上的事情来,顿时酒楼里的人把刚才的冲突忘到了脑后跟,纷纷说起大明天子的事情来。
你们知道么,皇上金口玉言,说要建大明忠烈堂。知道什么是大明忠烈堂么?有个大汉声音洪亮,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什么忠烈堂?
我知道,我来说,我家
大汉一听,顿时加大嗓门,打断了他们的话道:就是所有为大明而死的,都可以进这大明忠烈堂,和太庙差不多,与国同存,永享我大明朝的香火!
因为戒严的原因,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因此这大汉这么一说,顿时引来一片惊讶的议论声。
之前的京师保卫战,我家邻居姨丈的姐夫的隔壁他家堂兄弟,就立了功被皇上亲自召见,特旨不用等到战后论功,已经进东厂成为一名威风凛凛的番子了,你们不知道,那身穿戴
啊,这事原来是真得啊!东厂真得要收很多人?
那还有假!
忽然,角落里另外有一个汉子用力拍手,吸引了酒楼里的人注意后,大声说道:有一件事,你们肯定不知道。
什么事?刚才那名大汉马上问道,吸引着所有人都关注他们两人的对话。
皇上下旨鸿胪寺派使者出使各藩国,要他们朝贡粮食。大汉说到这里,一脸感慨道,皇上是力排众议,不顾大臣反对,不怕丢面子,就为了咱们大明百姓能有一口饭吃。说大明百姓乃皇上之子民,朝臣之同胞,朝廷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解决大明百姓的问题,让大明百姓能吃饱穿暖,能安居乐业!
他的话音落了之后,酒楼沉寂了下来。良久后,一人感慨道:我就一平头老百姓,我都好面子,但皇上为了咱大明百姓能有口饭吃,都主动要求藩国进贡粮食,呀!
皇上好啊!我刚经过那片难民区的时候,就没看到死人!你们看看眼下这寒冬腊月的,这要换了往常,都是一车一车地往外拉的!
是啊,皇上心里装着咱老百姓啊!
当酒楼里的这些人,一边喝着酒,一边感慨地说起皇帝最新的一系列朝政,感慨有一个好皇帝时,先前爆料的两名汉子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结账走了。
这样的事情,也在很多其他酒楼饭馆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发生。不约而同地,都有爆料人把普通人不可能这么快得知的消息传了出来。
天色将近傍晚时,左都御史曹于汴闭着眼睛躺在一把太师椅上,或者是有地龙的原因,屋子里暖暖地。不过虽然舒服,可他却还是皱着眉头,似乎是在想什么难解的问题。
忽然,门外传来稍微有点急促地脚步声,到了门口后低声禀告道:老爷,我回来了!
进来吧!曹于汴挥挥手,声音不大地说道。
对着大门的地方有一道屏风,在开门关门地一会功夫,能有效地挡住寒气,并不会冻到屋里的人。
未等来人开口,曹于汴依旧闭着眼睛,似乎很有把握地问道:是不是又没见着面?
老爷明鉴,不要说温大人了,连那门房都不露面,只是隔着门让人回去,说有什么事情上朝再说。这人,也就是曹管家有点愤愤不平地说道,很多人都不死心,一直等在府门口,那队都快排街尾去了。
老夫就知道会这样!曹于汴还是闭着眼睛,缓缓地说道,这温体仁就这德性,以前也不是没有打过交道。那就这样吧!
曹管家知道,老爷说这话的意思,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想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更凑近曹于汴一点,而后低声说道:老爷,我这趟出去,刚好听到了一个消息,算是能真正抓住温体仁把柄的。
哦,何事?曹于汴一听,那老眼一下睁开,冒着精光,根本不像个七老八十的老头。而是像一头打瞌睡的狼,忽然闻到了肉味一般。
曹管家就知道老爷会有这反应,连忙上前,低声开始咬耳朵。
嗯,就这事?曹于汴听完似乎有点不满意,以前东南那些已经用这个借口弹劾过他,可有效果?
老爷,这次不同,这次是真的!曹管家连忙辩解道,我已经派人去了,只要许以重金,就那种女子,肯定不会有问题!
140 等着摊牌
曹于汴听了,终于点点头道:好,记住,要悄无声息的,不能让温体仁察觉才能打他个措手不及,懂么?
老爷放心!曹管家跟了曹于汴多年,这点轻重自然是知道的。
曹于汴显然也知道自己管家的办事能力,便不再啰嗦,眉头不知觉间松开,一只手轻轻地拍着自己的膝盖,开始盘算把温体仁拉下首辅位置之后,怎么来争取这个位置?
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天气依旧是那么寒冷,京师城内依旧也是戒严,可却让人感觉到好像多了些人气。
胡广也准备休息了,临睡前,他招了东厂提督曹化淳问道:嘉定伯可有和宫里联系?
回陛下,从皇后传出消息后,嘉定伯似乎安份了很多,全家都待在府里并无外出,也没有和别人联系,包括和宫里也没有联系。曹化淳立刻恭声禀告道。
胡广一听,看来自己和皇后的演戏,还终归是吓到了周奎这厮。那得,回头去看看新出生的儿子吧,皇后那也得给她点安慰才行。
问完了这事,胡广便独自躺龙床上想着事情。他很关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十万建虏大军的动向。
那皇太极也实在是狡猾,装出要走的样子,冷不丁地上来咬一口,差点就被他得手。要真那样的话,自己是当北宋那两皇帝呢还是学真正的崇祯皇帝,去煤山上吊?
想到这里,胡广心有余悸,对付建虏,还真是不能大意啊!满桂已经派出夜不收,去查探建虏军队的踪迹,目前还没有回报。高应元那里
胡广一想起这,便进入聊天群,切换到锦衣卫工作组中,点了高应元的图标问道:高百户,建虏大军有去遵化么?
没有。高应元立刻回答道,不过那范文程在我们来之前打败了来攻城的明军,还带人把周边一些城堡的明军又说降了。现在城外明军大营紧闭,没有一点要打的意思。
范文程?胡广一听,重复了遍这个名字,他想起来了,这厮好像是能把祖宗范仲淹从坟墓中气得爬出来的那位。满清能问鼎天下,他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是明末数得着的大汉奸!
高应元听到皇帝的反问,便把他知道的都一股脑倒出来:这人好厉害,今天俺见过一次,相貌堂堂,身材魁梧,俺五哥说,俺不是他对手。
这时,刘兴祚的图标抖动,他也开口介绍道:陛下,此人不可小觑,文武双全,一直对建虏忠心耿耿。当初晋商和建虏的联系,特别是和皇太极的联系,他一直大力促成。要有机会,当把他先除掉才行。
胡广听得点点头道:这种卖主求荣,数典忘祖之徒,朕一定会把他明正典刑,以警示后人!
说完这事,胡广便顺便切换到初等组中去看看,正好听到了如花一连串带着急促的声音:小和尚,你在么?急事,小和尚
什么事?我在了!胡广一听,便马上回答道。
如花一听大喜,连忙说道:有人开大价钱,要奴家承认是温大人在外面养着的女人,要让奴家说温大人经常过来和奴家厮混
什么,你还真和温大人有一腿?你马富贵有点生气地插话打断道。
滚!胡广一声喝,然后又对如花道,你继续说。
他隐隐感觉到有人发现温体仁去过怡红院,是想拿这个对付温体仁了。
马富贵下意识地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没法说什么,难道自己真和温体仁去抢女人?他再嚣张,也没这个胆!于是,只好闭嘴了。
如花则依言继续说道:他们还吓奴家,说早就知道温大人来过了,如果奴家不答应他们的话,他们有的是法子要奴家生不如死!小和尚,你把这事转告给温大人,让温大人拿个主意。
有告诉你他们的身份么?胡广略微一想,便马上问道。
如花略微迟疑了下,而后才回答道:没有,但奴家猜,估计是京师里面温大人的某个对手,肯定是大官来的。
好,你就答应他们,按他们说得办,就等他们摊牌,到时候再收拾他们!胡广听了,毫不犹豫地吩咐道。
啊如花一声惊讶,而后马上问道:小和尚,你不先问下温大人?
曰从似乎一直在关注,这时也插嘴说道:普渡众生,这事非同小可,官场上的道道很多,你可能不知道。还是先告诉温大人,由温大人做主吧!
不用,就这么定了,温大人那我会转达的。胡广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
不管搞什么幺蛾子,最终都要图穷匕见。而自己作为最高裁决者,任何人想对温体仁不利,都是要经过自己,来说服自己对温体仁实行惩罚。呵呵,到时候倒要看看,到底是谁企图用如花来攻击温体仁!
如花见普渡众生说得很坚决,想想他似乎一直说话很靠谱,便没再坚持,只是说了声:好吧,奴家就依你。然后就没声音,显然是去和威逼利诱她的人去交涉了。
当然,胡广也没食言,意念一动,切换到工作组中去和温体仁交代了下。
真是没想到,聊天群似乎还多了个好处,一群居心叵测的人在暗地里搞鬼,却没想到因为有了聊天群系统的即时通讯,早已把他们暴露在了太阳之下,呵呵!
胡广这么想着,便是一个好心情,看来自己这系统还不错。这么想着,他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亮了没多久,忽然有几十骑快马从远处飞驰向京师。城门处的守军认得是大帅派出去的那些夜不收,看他们神色严峻,便知道出事了,连忙招呼人开城门。
没过多久,满桂竟然亲自下了城头,一路上甚至都不顾忌已经慢慢增多的行人,挥鞭快马,直奔午门。
他这种急匆匆的样子,顿时引来了路人的猜测,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情?
141 大败
陛下,昨夜通州勤王兵马在蓟州附近偷袭建虏营地,没想建虏早有准备,被伏兵杀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满桂抱拳奏道。
因为是夜不收急报,他也来不及让人帮他写奏章,急着禀告,就只能口头了。
什么?胡广没想到,终于听到了建虏主力的消息,可顺带的,却是几万通州勤王军的全军覆没!这么一来,建虏连吃两个败仗低落下来的士气一下又回去了。
满桂以为皇帝没听清楚,就又禀告了一遍,而后补充道:其实建虏主力,特别是女真鞑子并未大损。和建虏前去野战,人数都没建虏多,有此一败并不稀奇。
胡广点点头,而后马上问道:那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继续坚壁清野,让建虏粮草不济。满桂是建虏问题专家,侃侃而谈道,想把建虏主力在关内歼灭,末将以为很难,只能是把他们逐出去!
说这话的时候,他有点担心。毕竟这些话说了有点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也不知道年轻的皇帝能不能受得了。不过事实如此,他只能实话实说。
如果换作是原本的崇祯皇帝,可能还真受不了这种话,甚至可能会不顾事实如何,强令满桂或者各路人马出击,要和建虏决一死战。
但胡广却绝不会这样蛮撞,想了一想后,马上点头赞同道:满卿说得有理,看来如今之计,是早日把建虏逐出关内,尽早恢复关内的安宁。
说到这里,他想起以前想到过的事情,马上又接着道:你派人去散布谣言,就说十万白杆军和东南火枪兵马上到京师,准备和建虏在京畿之地决战。另外关宁军已经出山海关,直捣辽阳。嗯,另外一个版本,就说关宁军已经去草原,报复那些蒙古部族去了。
满桂听得大喜,连忙奏道:陛下英明!
然而,有的人不是这样想的。很快有朝臣听到了这事,纷纷上奏章,要么是要求严惩巡抚解经传,要么是攻击孙承宗所托非人,要么是要求继续发布勤王诏令,保卫京师,等等。
而对于这些奏章,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全都送来胡广处,由胡广亲自来批阅。看着这一大堆的奏章,让胡广首次产生了把司礼监掌印太监换掉的想法。
胡广所想要的是,一般的事情,由内阁和司礼监处理就可以了,只有重要的事情,才由他来定夺。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得要有能分清一般和重要事情的本事,为皇帝分担工作。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了解皇帝的处事态度。
而刘兴祚在得到胡广的指示后,第一时间赶去孙承宗处,把通州兵马在蓟州附近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做了通告。
这消息一出,原本大堂内轻松的气氛顿时一凝,变得有点沉重了。昌黎大胜所带来的一些臆想,顿时又被击得粉碎。
刘兴祚扫视了眼在场这些人,看看孙承宗和祖大寿等人的脸色,而后才继续说道:陛下有旨,此后我大明的战略目标是把建虏早日逐出京畿之地。所用方略为继续坚壁清野,务必不让建虏再夺城池,得到粮草补给
他把胡广想得几个方法叙述了一遍,而后补充道:阁老也可以采取其他手段,但最终目标,是要尽早逐出建虏,还京畿之地一个安宁。
孙承宗听得颇为惊讶,在他的印象中,年轻的皇帝似乎不会这么现实。哪怕之前给他的印象已经改变好多,但旨意中也有说断建虏后路,把建虏或重创或歼灭在关内。
他作为一方统帅,其实最怕的是皇帝看不清实际情况,隔了老远下旨强行指挥,要求干啥干啥!
要知道,兵者,诡道也!如果不是实力达到了碾压的级别,就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战事的结果。远程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指挥的结果,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崇祯皇帝也没少干。当然,他可能有他的理由,可强行下旨要求前方将帅干啥干啥的,这很容易成为敌人的助攻。
孙承宗震惊之余也带了点欣慰,当即点头道:老夫心中有数了,来啊,击鼓聚将!
他的话刚落,传令卫士还没行动,就见刘兴祚一抱拳,继续说道:阁老,陛下已任命末将为锦衣卫指挥使,需要马上前往京师就任,整顿锦衣卫。为了便于和山海关通信,末将会派一人前来阁老处,有任何事情可即时和京师联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