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聊天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叫天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所有人顿时都吃了一惊。锦衣卫指挥使,这可是皇帝的亲信,所有军队中身份级别最高的啊!

    虽然在场这些人,有想过刘兴祚会升官,可也没想过他竟然能当锦衣卫指挥使。说句不好听的,一方总兵在孙承宗眼里就是手下一使唤人而已,可今后的刘兴祚,却是连他都要客客气气对待的人了。

    孙承宗都如此想,就更不要说祖大寿等人了。就算心中嫉妒羡慕,可表面上,他们立刻露出笑容,齐声恭喜刘兴祚高升。一时之间,刘兴祚成了大堂内的中心人物,犹如众星捧月一般。

    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谁能想到叛逃回大明的刘兴祚,在被众人排挤之后,不显山不露水地突然成了锦衣卫指挥使,这可是皇上的亲信啊!

    原本以为他没后台,结果人家的后台是大明皇帝了!祖大寿心中后悔,心中想着怎么弥补和刘兴祚之间的不快。吴襄也是后悔,之前自己已经看出刘兴祚有转运的迹象,当时就应该多花点本钱,不痛不痒地也不算有什么交情!

    知道刘兴祚要马上启程,孙承宗看着大堂内的形势,也撤了击鼓聚将的命令,热情地要给刘兴祚践行。而祖大寿和吴襄等人也纷纷挽留,说什么同僚一场,必须好好送送。一边还快速派人回去,让人准备一份重礼。

    刘兴祚知道皇帝对孙承宗的态度,此时自己还未就任锦衣卫指挥使,倒也不好拒绝孙承宗,便答应了下来。




142 捕头和锦衣卫校尉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四五十骑飞驰而出山海关。领头的自然是前去京师赴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陪着他的则是一员年轻的小将。

    这小将骑术倒也精湛,就算骑得很快,也有余力几次想和刘兴祚答话,但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便只好算了。

    此时的刘兴祚,正在脑海中向皇帝留言,禀告自己在山海关内收到谁的什么礼物,没有丝毫保留。他可是知道,前任骆养性就是因为贪财被砍了的。

    相对别的锦衣卫指挥使来说,他算是出身草莽,之前一直是算无依无靠之人。也是时来运转,忽然就加入了让人惊讶不已的聊天群,从而有了和皇帝直接联系的渠道,刚好皇帝又很赏识自己。这样的机会,如果不好好珍惜,那就真得是要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了!

    等到天色快黑之时,一行人风尘仆仆地驰进了昌黎城内。

    在城中的某个屋子里,刘衙役大马金刀地坐在桌子边,正向围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在讲着昌黎之战,说他是如何表现神勇,如何在昌黎城头护卫县尊大人,直说得两个小孩那眼睛冒星星,一脸崇拜的样子。

    刘衙役心中也得意,讲得天快黑了,便大声向厨房那边喊道:孩子他娘,在磨蹭什么呢,动作快点好不好?

    快了,快了!刘王氏马上回应道。

    刘衙役似乎从两个孩子身上还没过足瘾,又大声说道:你夫君我现在已经是堂堂捕头,在城里也算是一号人物了,好歹手脚麻利点,不要让我饿肚子啊!

    他的一个孩子听了,有点好奇地问道:爹,娘也有功劳吧,娘也能当捕头么?

    瞎扯,你娘是一娘们而已,朝廷顶多赏点银子。刘捕头说到这里,又转头向厨房道,你说你也是,那些主意就说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多好,非要说是什么和尚告诉你的,搞这幺蛾子干啥!你这种女人,就是没见识!算了,以后好歹为夫已是堂堂捕头,你就在家待着,好好带孩子吧!

    他正说到这里,忽然听到有马蹄声往这边而来,紧接着,有一人大声喊他。

    刘捕头能听出来,这是民壮头领李士奇的声音。这一听之下,他可不敢怠慢。要说功劳,这李士奇在守城战中是有大功的,回头奖赏下来,肯定是当官的,可不能怠慢了。

    门一打开,刘捕头却惊呆了,只见门外一溜骑军,为首两人还都是将官。他有点结结巴巴地问道:敢问将军,不知找小人有何贵干?

    李士奇在边上听了,先行介绍道:这位是刘兴祚刘副将,这位是吴三桂吴守备,是来找你媳妇的!

    刘捕头一听,立马呆住了。两位将领来找自己媳妇,这是什么意思?

    孩子他娘已经是两个孩子他娘了,都已人老珠黄,他们想干啥?

    倒是他的两个孩子,没他爹的心思,往屋里冲去,大声喊他们娘去了。

    不一会,刘王氏被她的两个孩子拉了出来,有点拘谨地先看看自己丈夫,而后才看向两位将军,有点不知所措:民妇不认识两位将军,敢问两位将军是不是找错人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刘兴祚却听出了她的声音,便微笑着说道:刘王氏,我是刘某,不记得了?

    哦,是你?刘王氏听了一愣,随后想起在初等组中见过,只是后来他不见了。

    边上的刘捕头很有点意外,他可以肯定,自己媳妇应该没见过这个刘副将啊!难道是嫁给自己之前认识的?这也不可能啊

    刘兴祚却没想着考虑刘王氏丈夫的感受,直接对刘王氏说道:以后你的身份是锦衣卫校尉,收拾下行李,明日一早由这位吴守备护送你去山海关,就在孙阁老身边待着,转递消息。

    这话一出口,顿时惊呆了周围所有人。只有吴三桂事前已经猜到,倒不至于太惊讶。

    边上的李士奇听得皱了下眉头,不着痕迹地侧移了步,稍微挡住刘家人,面向刘兴祚疑问道:似乎锦衣卫校尉的任命好像有点不合规矩,不知刘王氏的腰牌可有?

    这事才蹊跷了,他觉得有点玄乎,就算总兵来了,也没有这个资格说这话吧?

    刘捕头一听,也回过神来。这又是锦衣卫校尉,又是要由守备大人护送,还去阁老身边,这些就像在做梦一般,太假了吧?

    这么想着,他一下把媳妇拉到身后,虽然有点畏惧,却还是强撑着说道:你们不要觉得我一个平头老百姓好糊弄,哪有这样的事,孩子他娘也能当锦衣卫校尉,你们别骗我

    吴三桂听得眉头一皱,立刻大声喝道:刘大人是前往京师赴任的锦衣卫指挥使!

    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消息,顿时让现场很是安静。

    刘兴祚却没有高高在上的态势,反而和蔼地说道:刘王氏,之前是本官在山海关,可以随时传递消息。但如今本官要去京师赴任,山海关那边就必须有一个你我这样的人。收拾下,明天准备出发吧!

    刘王氏听了,自然明白是聊天群的原因,她有点无措地道:民妇民妇不会啊,不知道给谁说,该说些什么

    刘兴祚听了,不得不详细交代道:山海关发生的事情,包括军议动向等等,你皆有权旁听,并把听到的事情,或者阁老的决定向普渡众生禀告即可。

    普渡众生?刘王氏听到这里,终于想了起来,之前小和尚还说过自己是锦衣卫校尉,没想还真得成了?

    刘兴祚点点头,便不再多待,准备走人了。但刘王氏看了下自己的两个孩子,稍微犹豫了会后,有点不安地问道:大人,民妇有两个孩子要带,民妇不想当这锦衣卫校尉!

    刘兴祚听了稍微一愣,随后回答道:除非普渡众生同意你不当,那便可不当。不过如今建虏肆虐,山海关之行,必须要去。

    看着威风凛凛的骑军离去,两名小孩摇着刘捕头的手道:爹,捕头和锦衣卫校尉哪个厉害?



143 要过年了
    京师紫禁城,胡广躺在床上发愁。不为别的,只因他今日去看自己的二儿子时,皇后的一句提醒:还有十多天就要过年了!

    想起后世小时候,那个时候条件不富裕,一年到头都盼着过年这一天,因为只有这一天,才能吃到平时吃不上的好东西,会有肉吃,也有鸡蛋什么的。

    如今,在这古代,其实是更看重过年这个时候,家人团聚,一起吃顿团圆饭,辞别旧岁迎新年。

    然而,这些都要钱。而作为帝国皇帝的胡广来说,他就是最大的家长,要给手下的打工仔发压岁钱,让手下都能过个好年。

    但是,国库里面都已经饿死老鼠了,内库也没几个钱,又哪来的钱粮往下发?

    偏偏这个年又很特别,建虏肆虐,民心需要安抚,勤王将士需要恩赐,立功将士需要奖赏。这还不是只有一两个人,而是无数的人,就算一个人只发一两银子,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你说,胡广能不愁么,头发都快愁白了!当然,他也可以按照历史所发展的那样,赖呗!赖着赖着就不了了之了!胡广知道,皇帝要真想赖,那还真没人敢来要。

    但是,这一次是赖了,看着不用付钱了,可文武百官的心,还有民心,军心却会被践踏。特别是后两者,他们可能一年到头,就指望着过年这时候,你一赖掉,就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

    后世总是说什么明朝百姓麻木,官员没有气节,如果不是剃发易服,指不定就不会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可要说句实在话,这也是大明皇帝亏欠他们多了,而后谁还会来卖死命?

    军心?军饷欠了几十年,都要卖儿卖女,卖弓箭刀枪来混口饭吃的地步,还能对朝廷有好感?

    民心?大明南涝北旱,朝廷无所作为,以致易子相食,老百姓还能对朝廷有好感?

    这些都没了,当大明朝有事的时候,谁还会来卖命?大明朝还能保得住?那才怪了!

    钱啊!胡广想着,心中不由得一声长叹。这大明朝要作为公司的话,早就破产了,可现在自己还得把它盘活,重新运作成天下第一大公司!

    晋商那倒是一块肥肉,可晋商的势力太过庞大,操之过急的话很容易出事,急不得!

    胡广想着,便把曹化淳传召了过来,问他道:苏州那边,可有眉目了?

    如果把那个马半城抄了,应该能解下燃眉之急。大盐商,估计比自己这个大明皇帝还有钱!

    曹化淳听了连忙奏道:依奴婢估计,差不多时间了,估计这几天能传回消息来!

    胡广听了点点头,这就好!可忽然,他觉得不对,初等组里的马富贵似乎没有异常啊!难道是还没动手?

    陛下,奴婢都派了人在城中各大酒楼,把该他们知道的事都透露了出去。老百姓也已明白陛下对他们的苦心

    胡广一听,不由得来了点兴趣问道:都说了什么?

    曹化淳一一做了回答,让胡广不由得高兴了些。不错,这个曹化淳知道自己的心思,能举一而反三,并不单单只是散布朝贡之事。

    这么想着,胡广忽然心中一动。东厂经常按照自己的旨意做事,因此曹化淳对自己的心意掌握的比较准确。那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位,该是由当过东厂提督的太监来担任会比较好!

    对,在东厂提督的位置上干好了,就提拔去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反正东厂提督一般都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为掌印太监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想到这里,胡广微笑着赞道:你做得不错,朕看以后有关这一块,你在东厂内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就搞这舆论引导,不但要在京师搞,还要在全国各地搞,甚至搞到大明以外的地方去!这事你要重视!

    奴婢遵命!曹化淳得到表扬,高兴地回答道。

    胡广想了下,又再次交代道:对了,这个部门要秘密,不能让外人知道。你想想,要是别人都知道说话那人是东厂的人,想着他自然是替朝廷说话,这效果就会打折扣,所以,不能让人知道他们的身份,明白么?

    陛下英明,奴婢懂了!曹化淳作为特务头子,其实这点是懂的,不过有胡广特意指明,他便更知道如何去做了,顺带拍了一记马屁。

    胡广说着这事,很有思绪,便又说道:明面上,我也会让人做类似的事情。就是温首辅的弟弟温育仁,待朕见过如果可以的话,就由他在名面上控制舆论,你的人,就在暗地里配合即可!

    交代完了这个事情,胡广便把曹化淳打发走了。一个人待着,让他又不由得为钱开始发愁了。

    如果曹化淳派出的那队人里面,有聊天群中的人就好了!胡广这么想着,便进入了聊天群去看情况。

    在工作组中,他看到了刘兴祚给自己的留言,想了想便道:刘卿做得不错,这种人情往来都是贪腐的开始,你能上报说明朕没看错你!以后你是朕手中的一把刀,专门砍向贪腐之手,因此首先你身要正,这次的财物,等到了京师后,就公开向朕再禀告一次,让别人知道你的立场。

    陛下英明,末将也是这么想的。刘兴祚在脑海中回答道。

    他稍微一犹豫后,便把刘王氏的事顺便也做了禀告。

    胡广听了也是有点无奈,其实他也知道,刘王氏一个普通妇女,去山海关传递消息并不是很适合。毕竟那边的人如何对她,或好言哄着,或谎话骗着,或威胁恐吓,都能让刘王氏传递过来的消息不实。

    当然了,至少目前来说,孙承宗那边倒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从这事上也能看到,以后派往各地的联络员,最好还是能经过专门培训才行。

    另外也有一点,还得防止联络员出于私心,传递一些不实信息。对于这种情况,最好是每一处重要的地方有两个彼此不知道的联络员,消息互相印证才会比较保险。

    可是,这样一来,聊天群的人数必须足够多才行!



144 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他正想着,忽然看到高应元的图标抖动,便切换过去点开听。

    陛下,有一支打着莽古尔泰旗号的骑军进遵化了。

    胡广一听,不由得有点吃惊。建虏这骑军转进得很快啊!他点了刘兴祚的图标问道:刘卿,你觉得建虏这是要干什么?

    刘兴祚并没有马上回答,稍微一沉吟之后才回答道:陛下,遵化城外有我大明的勤王军,莽古尔泰所部骑军突然出现,很可能是要赶走或者击溃这支军队,以保障其退路。

    嗯?建虏主力所在,难道他们还怕我大明军队偷袭?胡广有点不明白,便又问道。

    刘兴祚这次的回答倒是很快,马上就回答道:陛下,建虏退出关外的话,肯定会掠夺大量物资。以奴酋皇太极的谨慎性格,他怕是会小心行事,避免再出现昌黎的失误。

    胡广点点头,算是认可刘兴祚这说法。然后他沉默不语,想着怎么从这条情报中寻找机会。

    可是,他想了半天,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无可奈何。原因就是手中没有一支军队,能和建虏主力野战而不败。就算是关宁军,要是敢正面在野外对上建虏的话,所仰仗的火药之类消耗完毕,就是浑河血战的重复了。

    实在是没办法,胡广无奈之下,只好点了刘王氏的图标,让她把这个军情禀告给孙承宗。

    有一点让他意外的是,刘王氏的丈夫最终放弃了捕头的差事,带着两个孩子跟着刘王氏到了山海关,理由是他说他媳妇没见识,他得照应着才行。

    第二天一早,满桂便送来了昨日早上蓟州之战的详细战况。巡抚解经传和黑云龙等几位总兵全都战死,现场留尸大概有两万多具,大都是溃逃得时候被杀。余下还有一万多人马未见回通州,估计是溃散了。

    这份战报一出来,京师顿时又有了紧张的气氛。如果不是有之前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怕是会到风声鹤唳的程度。
1...5455565758...6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