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聊天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叫天

    之前的时候,胡广的思绪陷入了死胡同,一直在想明朝当时的那桶水中怎么去分一瓢喝,没想过如何往桶里再加水,让里面的水足够多到大家都有喝的思路。

    水泥是最容易点出来的黑科技,虽然要想有收益,还得很长一段时间,可胡广已有计划,几个手段一起用上,应该能解决目前严重缺钱的问题。

    这么一来,胡广从接下来的几天没有再管别的事情,就和三个泥瓦匠一起,在琢磨试验烧制水泥了。

    风声传到外面,让经历过天启一朝的文武百官,顿时第一反应该不会是当今天子露了本性–好泥瓦匠的活了吧?




147 永平陷落
    胡广和三名泥瓦匠对获得的炉子结构图进行审阅,得到一个最终方案,至少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炉火温度能达到最高的设计方案。

    由于目前是要用来实验,胡广索性就下令按照最新设计图建造了三个小型炉子,而后由这三个有名气的泥瓦匠一人负责一个,按照不同的配比进行实验。

    胡广自己也参与其中,用后世人的眼光审视他们的每个步骤,觉得有不合理的就当场指出,让他们改进后再继续。

    这样的活计,让别人觉得胡广这位皇帝果然懂得很多,在收获众多泥瓦匠和帮工的成就值之外,也不会多累。

    如此一来,胡广也有时间能上聊天群去看看情况。就如同此时,他坐在屋子里,敞开着门看着外面忙碌的工匠,意识却已经去到了聊天群中。

    刚好,他发现高应元的图标在抖动,便切换了过去点开了听。

    陛下,蒙古部族在遵化有三千五百多人,分别是扎鲁特和巴林两部落的人马,如今正在拔营,听他们说话,好像是准备回草原了。

    这消息很重要,胡广立刻集中了注意力,正准备问话时,却听到高应元又说话了,很有点气愤的样子。

    他奶奶陛下,俺只是想骂那些蒙古鞑子,他们带了好多东西,锅碗瓢盆,还有各种衣裳,一看就知道是俺大明百姓身上抢的。简直不是东西,就像饿死狗一样,什么都不放过。

    胡广眉头一皱,他不是在意高应元那气愤蒙古人而骂人的话,而是这些蒙古鞑子显然在关内为祸不小,如今准备走掉了,有点不甘心,不能这么放过他们。

    想到这里,他便出声问道:高百户,你确认就只有他们走么?

    听到皇帝有反应,高应元似乎沉默了下,而后才回答道:遵化城内其他人马未动,俺也没接到军令。至少在遵化城内,就只有他们准备开拔。

    停了停,他似乎还想解释下:陛下,刚才俺不是有意骂人的

    骂得好!不过以后在朕面前要注意,否则会被人拿来说事,朕就不好包庇你了。胡广知道高应元是个实心人,不得不安慰了几句,而后马上又问道,你看看,能不能打听到他们从哪出关?

    好的,陛下,俺让俺五哥去打听下,他最精了!高应元的声音中带着高兴,显然心中不再有芥蒂了。这要是换成心思比较复杂的人的话,搞不好还会胡思乱想。

    胡广在等得过程中,便点了刘兴祚的图标问道:刘卿,你到哪里了?

    陛下,末将经过滦州一带的时候,有遇到建虏探马,因此多绕了些路,估计今日天黑之前能到京师。刘兴祚显然是在赶路,说话声音中稍微带了点气喘。

    胡广一听马上到京师,便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吩咐他道:朕这几日很忙,外臣怕是见不到朕。这样,明日一早,朕派曹大伴去午门接卿。

    刘兴祚一听自己待遇如此不同,不由得心中又多了份激动,连忙答应下来。

    这边刚说完,高应元的图标抖动,就听到他带着点喜意道:陛下,俺五哥打听到了,说是从喜峰口一带出关。

    胡广听了发现自己没多大概念,只好问刘兴祚道:刘卿,这支蒙古鞑子想带着抢来的东西出关回去,如果朕派出关宁骑军的话,是否合适?

    刘兴祚在刚才的时候,注意到高应元和皇帝有对话,已经默默地点开听过。因此胡广这一问,他马上就在脑中过了一下后回答道:陛下,这两支蒙古军队这次进关损失比较大,回去又带了那么多东西,如果我大明骑军真得突然出现的话,胜负绝无悬念!末将以为,可以一试!

    要是刘兴祚在的话,就可以直接让他传告孙承宗了。不过幸好派了刘王氏在那边,倒也不至于耽搁战机。

    胡广这么想着,便马上切换到初等组中,点了刘王氏的图标说道:刘王氏,有重要事情,你注意听!

    哦,好的!刘王氏听到,便答应一声后集中了精神。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到钱富贵哭嚎着嗓子先说话了:怎么办,我不想去辽东啊!马公子,你和晋商的关系好,能不能帮我说说话,放过我吧?

    滚,爱去哪去那,本公子不缺狗!马富贵似乎心情不好,大声骂道。

    胡广听了稍微一愣,随即才注意到他们之前有不少留言,显然是在对话,然后自己没注意,进来后直接点了刘王氏说话,算是打断了他们说话。

    他听到钱富贵说话内容好像有点不对,便插嘴先问道:马富贵,你不是在永平么,去辽东干嘛?

    建虏占了永平啊!如今建虏四下围住,正在挨家挨户抓壮年男女,我也被抓了,说是我们福气好,要带我们去辽东。钱富贵哭丧着脸道,去辽东九死一生,我真不愿意去啊!

    胡广一听,吃了一惊。永平乃是永平府所在,是京畿之地数得着的大城,怎么就忽然被建虏攻占了,他有点想不明白,便追问道:永平怎么会落到建虏手中的?

    杀千刀的山西人干得好事,就在昨晚半夜,偷偷开了城门,把奴酋大汗的人马都放进城来了,打都没打下,全都投降了!钱富贵马上回答道,说话间语气很是气愤。

    胡广有点意外,不过马上回过神来,又觉得在情理之中。皇太极估计早就盯上了永平,一边在攻打京师,一边让晋商那边开始下手。

    只是,胡广没有想当然,再次确认道:你怎么知道是山西人开得城门?

    我我昨晚倒夜香时碰巧看到的,其中有一个,好像就是晋商范家的家奴!钱富贵之前一直隐瞒他在永平身无分文后是在干嘛,此时要被掠去辽东,便也顾不得面子,直接说了。

    晋商,这又是一笔血债!胡广心中想着,不过他也无能为力。想起自己还有事情要做,便点了刘王氏的图标,正准备说话时,忽然猛地回过神来。

    这钱富贵在群里的表现,毫无气节可言,之前巴结马富贵更是到了不要脸的地步,要是自己在初等组中说了这等军国大事,这厮回头去向皇太极告密,怎么办?



148 报复
    胡广几乎可以肯定,钱富贵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估计都会去试试。而永平奴酋正好是精明的皇太极,万一他选择宁可信其有的话,就麻烦大了!

    这么一想,那通知孙承宗的事就不能在初等组中说了。可刘兴祚马上就到京师,让他再返回去通知孙承宗的话,怕是会耽搁战机了!

    难道就看着那些蒙古鞑子进关来杀人,抢了东西后拍拍屁股走了?这次是个好机会可以教训他们,警告草原上的民族,敢犯我大明者,不管远近,都要付出教训!

    这时候,胡广才有点后悔,自己把刘王氏她们放在初等组中,原本是为了省点成就值,毕竟工作组中每小时要消耗2点成就值的。看来成就值是不能省的,只能努力多赚取成就值!

    忽然,他想起刘兴祚向自己禀告当时和刘王氏的对话,心中一动,便点了刘王氏的图标问道:刘王氏,锦衣卫的事你有了解了么?

    啊,小和尚,你是指什么?刘王氏有点惊讶胡广会这么问,一时搞不清楚便疑惑地反问道。

    胡广就不信刘王氏在稀里糊涂地加入了锦衣卫之后,不会去了解锦衣卫的基本信息,就算她不了解,难道跟着她的男人会不去了解?

    因此,胡广决定了,他忽然正色说道:朕,也就是我,是大明皇帝,你信么?

    就这么空口白话地在群里突然说出来,基本没人会信。特别是胡广的id是普渡众生,加上有如花等人早已一口一个小和尚地叫,让后续加入的人都已经先入为主了。

    因此,他这话一出口后,顿时就引来了不同的反应。

    呵呵,我也是大明皇帝,你信不?马富贵嘲笑道,那里还有一位想当藩王想疯了的,这里竟然又出现了一个想当皇帝的,本公子真是服了!

    普渡众生,话别乱说,你会给温大人招麻烦的,知道么?曰从似乎是有点苦口婆心地劝道,这等大逆不道的话,要是被朝廷中人知道,温大人都保不住你的!

    小和尚,听胡大师的,有些话不能随便乱说!如花也开口劝道。

    满江红则是厉喝一声道:大胆,如此违逆之话,就不怕抄家灭族么?

    胡广压根不理他们,就等着刘王氏的反应。他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要刘王氏一个人相信而已。

    刘王氏在最初的愣神后,听到群里的说话,回过神来后,苦笑着道:小

    刚张开口,她想起了小和尚为什么强调自己了解不了解锦衣卫的基本信息,而后脑海中忽然出现刘兴祚说过的话,如果自己不想当锦衣卫校尉,就必须经过普渡众生同意!

    这话不就是说,自己能不能当锦衣卫校尉,就算刘兴祚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说了都不算,而是由普渡众生说了算。也就是说,普渡众生比锦衣卫指挥使还大。在这大明天下,谁还有这个权力?

    刘王氏虽然见识少,可不代表她傻。或者就是她见识少,所以想到的可能性就少。她那么一想,答案便马上出来了,只有大明皇帝才比锦衣卫指挥使大,也只有大明皇帝钦点了自己当锦衣卫校尉,那锦衣卫指挥使才没有权力让自己当或者不当。

    这么想着,她马上又想起,自己这锦衣卫校尉的事,确实是普渡众生在群里先提出来的。当时自己以为是开玩笑,后来以为是刘兴祚任命自己的,可此时,她忽然明白了。

    紧接着,刘王氏想起普渡众生在群里的一言一行,联想到了很多很多,比如非常关心各地战况,比如怂恿东厂番役去抓那马富贵等等,一切线索一联系起来,刘王氏这个并没有多少心机的普通妇女,一下相信胡广真是大明皇帝了!

    叮,刘王氏相信宿主是大明皇帝,请确认是否拉刘王氏进工作组

    系统的提示声响起,让胡广松了口气,毫不犹豫地把刘王氏拉到了锦衣卫工作组中,而后他马上说道:刘王氏,这里是锦衣卫工作组,以后有事在这里尽可以放心说,朕不在,就向刘卿,就是你们指挥使禀告

    一说到这里,胡广不由得顿了下。他忽然想起,等这里人数多了之后,要是每个人都这样禀告消息的话,岂不是每个锦衣卫校尉都能听到了,这样对于消息的保密性也不好。

    这么想着,他一点刘兴祚的图标,发现弹出的菜单中有私聊栏位,只是灰色,便松了口气,能这样就好。

    于是,他暂时抛开了这个事情,马上把蒙古人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严肃地说道:你即刻前去告诉孙卿,告诉他朕的旨意,让他进行评估,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定要给蒙古人一个教训!

    刘王氏原本明白了一直接触聊天的普渡众生竟然真是大明皇帝,那心是扑通扑通的,很激动,又回想着自己有没有地方冲撞到皇帝,不过没等她想完,胡广这军国大事就压过来了,让她没法继续想,连忙照着去办了。

    没过多久,孙承宗挥手让有点拘谨的刘王氏坐在大堂后面旁听,自己则击鼓聚将。

    建虏主力的兵力部署都已清楚得知道,蒙古部族的底细也摸得清清楚楚,除非自己准备所有兵力和建虏主力决战,否则皇上既然让人把消息传给自己,就是要自己收拾蒙古鞑子。有关这一点,孙承宗想得很清楚。

    等众将一到,孙承宗把军情一说,顿时不少将领都意动了。

    不要说打蒙古鞑子他们没压力,就算是女真建虏,经过昌黎一战,多少也有些自信了,而且对方带着抢来的东西往回走,可以击其不备,胜算极大,因此,没一会,不少人都纷纷请战。

    一番角逐下来,这份功劳便落到了守备吴三桂手里。他拍着胸脯表示,只需八百骑卒,就能全功而还!

    其他将领也没法与之争,谁让他爹和舅都是总兵!这样容易到手的功劳,肯定不可能让于外人的!



149 再荐辅臣
    孙承宗自然也有他的考虑,奉旨去报复那些蒙古军队,他不可能派出手中的主力部队。

    而派出偏师的话,还得考虑第一,必须要能赢,第二,能随机应变,确保军队不但能赢,而且还要能回得来。

    就这样的将领而言,手底下可选的人有不少。比如说曹文诏,就算他级别高了点,那也还有他的侄儿曹变蛟,或者那黄得功和左良玉也可以,吴三桂自然也在这个候选人里面。

    但这些人中,相对而言,吴三桂出身比其他人好多了。如果派出吴三桂,他家为了他能立功,自然会给他配备最强的家丁,胜算比起其他人要大多了。这就是吴三桂,出身好的人的优势所在了。

    军令一下,吴三桂兴奋地去准备了。毕竟这是他单独领军出动,打了胜仗回来的话,那可是一大功劳。

    刘王氏则把这边的结果在群里做了禀告,不过胡广没在,倒是刘兴祚回复了她一句说知道了。

    没有得到普渡众生的回复,刘王氏总感觉心中不踏实,很想搞清楚自己光是叫小和尚都叫了那么多声,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地方有冒犯的,皇上也不知道会不会生气?

    心绪不宁地她刚回到家,就被刘捕头,哦,现在已经不是捕头了,就被她丈夫发现异常,立刻有点紧张地问道:孩子他娘,该不会是有人为难你了吧?

    爹,你不是说锦衣卫最厉害么?娘可是锦衣卫哦!他那大孩子立刻插嘴反驳道。

    刘王氏听了苦笑一下,摸摸孩子的头,让他们不要说话,而后看向自己丈夫道:我之前不是一直和你提那个小和尚么?就在之前一会,我终于知道他是谁了!

    谁?孩子他爹反问一句,有点不屑地道:不就一和尚么,还能是谁?反正不可能是大明皇帝!

    就是大明皇帝!刘王氏立刻回了一句。

    孩子他爹呵呵笑了下道:得,我就说了他

    说到这里忽然停住,房子里一下安静,没人说话。

    他家小孩子看了看,有点奇怪地摇着他爹的手道:爹,你嘴巴张那么大,是饿了么?爹,我也饿了!

    被这么一摇,孩子他爹回过神来,依旧满脸惊讶地确认道:皇帝?真是大明皇帝?

    嗯,是大明皇帝!刘王氏肯定地点点头,而后有点发愁地说道,我都不知道叫了他多少声小和尚,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怪罪!

    不一会,孩子他爹搞清楚了他媳妇和皇帝的对话,然后就呵呵笑了,搓着手道:没事,没事,媳妇你好好休息,我去做饭,我去做饭!

    刘王氏见自己丈夫那么肯定和高兴,知道不会是坏事,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心中回想起普渡众生的一言一行,不由得暗赞道:没想到皇上竟然这么好相处,真是一个好皇帝!
1...5657585960...6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