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炎垅

    耿再成左手攥着一把火门铳,右手提着一把鬼头大刀冲杀在最前面。他手中火铳上的火门专门接入了一根捻线,就是为了延迟发射。

    冲至汉军沟壕不到三十步时,他用叼在口中的火棍将捻线点燃,一手持铳一手挺刀向汉军阵地做最后的冲刺。他看到一名汉军兵士探出头来向他举枪瞄准,就将铳口对准了那兵士。对方反应也奇快,见到此般状况,也没在仔细瞄准,立刻射出一枪就将头缩回战壕。一颗铅弹穿过耿再成大臂外的皮肉而过,他痛的身体晃了一晃。此时他手里的火铳也响了,在汉军战壕的沟沿上激起一股尘土。

    而后耿再成听到一声巨响,这是他在这个世界听到的最后声响。一发鹰炮的霰弹正打在他身上,将他的上半身射的稀碎。

    负责督战的鹰扬卫的将官并没有下令斩杀从龟山上跑下的数百名明军兵士,这是耿再成万余部属仅存的全部。这些人都已失魂落魄,处于精神失常状态。督战队斩杀了他们也毫无意义。

    ……

    &




第二十六章 胜券在握的朱元璋
    陈理扫了一眼身边的几个文臣武将,他们和幸文才一样,同样也是一脸疑惑。便解释道:

    “不错。现在汉帝国虽然兵力上与朱元璋还相差很远。但兵员素质和武器装备与朱元璋的部队相比,超出他一到两个世代。即使朕不调动二十万内务军一兵一卒,仅仅依靠两万近卫军和三万国防新军也能将他来袭的三十万大军一举击溃在这武昌城和却月城下,让他的千艘战船全部覆没江底。但是…”

    陈理话语停顿了片刻,指着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明军战船说:“但是天下与我汉帝国做战的并不是他一人,这些战船上的兵士亦都是我汉家子弟。前几年,先帝父皇与朱元璋大战于江西,双方就已损耗大量人力人口。若今日,朕以倾国之力与之决一死战。结果肯定是会将其击灭此处,但己方也会损失不小。这倒是小事,关键是我们剿灭了朱元璋这数十万大军以后这天下形势会如何变化”

    张必先拱了拱手说道:“陛下的意思我懂了。陛下担心若是我们若与朱元璋恶战,剿灭他这几十万大军。整个长江流域就会人口凋零,兵源枯竭。我们战力虽高,但兵力稀少。朱元璋就此败亡后,我们一时半会也无法靠几万兵力去占领从九江到洪都到应天到平江到嘉定,如此广域的领土。最后肯定是让蒙元渔翁得利。”

    幸文才脸上困惑的表情更重了,说道:“陛下担心朱元璋败亡之后天下局势失去平衡,让蒙元得利,所以不愿意让朱元璋现在败亡”

    陈理一笑说:“你一半说对了,一半说的不对。我是不想让这数十万大军都葬身此处,而不是不愿意朱元璋败亡。我和朱元璋之间只能有一个当为中国之君。所以,朕既要将朱元璋败亡于此,又要将他的大军收为己用。这样才能在明亡以后,我汉帝国有足够的兵力去接收他的疆土。而不是让蒙元乘虚而入,捡了便宜。否则我汉统光复神州之日又要向后推迟数年时间。”

    幸文才忙叩首道:“陛下圣明,臣愚钝了。”

    ……

    朱元璋站在战船的船头一言不发,足足站立了两个时辰。直到他得到令兵禀报,知道明军已将武昌城的所有城门堵的严严实实并开始构筑工事后,脸上才露出愉悦的表情。

    他又亲自用千里镜将这些情况核实一遍,确确实实看到武昌城各个城门前都扎了明军营寨,并且还在构筑工事。

    当他把千里镜镜头瞄向城头之时,赫然发现了一名身着甲胄披红袍的少年,旁边簇拥着一堆文臣武将。朱元璋心里顿时激动起来,心想【这定是陈理无疑了。】他刚转过这念头,陈理也用千里镜指向了他,两人竟然对望了起来。

    朱元璋立刻将手中千里镜给了身旁一名当年从陈友谅那投奔过来的降将,急促的说道:“你快给朕看看,那个少年是不是就是陈理!”

    那名将领观察了一会,将千里镜还给朱元璋,毕恭毕敬的说道:“回禀陛下,此人正是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臣在其少时见过他。虽然年龄增长,模样有些许改变,但臣还是认得出来。”

    朱元璋欣喜若狂的哈哈大笑起来,得意的高声



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
    常遇春眼见沿途汉军都是坚壁清野,恐怕自己还没到沔阳,就断绝了粮草,被迫撤军。索性断了沿途劫掠补充补给的念头,抓紧时间埋头赶路,向沔阳城疾行而去。

    到了第四日,一万明军终于兵临沔阳城城下。常遇春远远的看见沔阳城的城墙,心中暗叫一声【苦也,这等坚城凭自己万余人兵力如何拿下】

    那沔阳城城墙高大,与武昌城不相上下。城外有宽大的护城河。远远可以望见,城墙上布满了碗口青铜大铳。城头巡逻,背负火绳枪的汉军内务军兵士络绎不绝。

    常遇春的任务本就是挠掠,所以也不可能随军带着重型攻城器械。这种有重兵布防的坚城要靠自己这万余步骑强攻下来,想也不用想。

    旁边的副将看出他的焦虑之情,双手抱拳说道:“大人不必忧虑。圣上命我们挠掠沔阳,并没有说一定要攻破沔阳城。此处已是沔阳境内,我们只需抄掠其四境乡野既算完成圣上交待任务。听说陈友谅的祖坟也在此间,若我军能找到,以刨坟相威胁,还能迫使龟缩坚城中的汉军出战。”

    常遇春听了前半句话还频频点头,听完后半句话。他将眼睛一瞪吼道:“胡说八道,这种掘人祖坟的事,岂是本将能做的。圣上也断不会有此想法。”那副将听常遇春发火了,连忙止住话语,不再言语。

    “传本将军令,大军抄袭沔阳四野。碰到坞堡小城据点,皆不破不归。破城之后,抢光所有能带走的粮食,男女老少全部杀光,房屋庄稼全部烧光。”

    一名亲卫提醒说:“将军,这是梅雨季,庄稼青苗还烧不着。”常遇春鼻子哼了一声说:“总之,就是尽力破坏汉军的人口,财产,粮食。”

    “那我们是不是要分兵行动”副将问道。

    一般而言,这种劫掠为提高效率当然应该是分兵而为。但常遇春思索片刻后说:“不分兵,全军整体行动。我们深入汉军腹地,也不知道那些城池中,汉军的实际布防。若我们分兵了,很可能会被他们倾城而出的汉军各个击破。另外我军是运动做战,随时都要转移。一分兵就难以重新集结调度。”

    城头的沔阳府执政官看着万余明军离去,并没有欣喜之情。他向一兵司都尉问道:“这明军去的方向有哪些我府乡镇县城”

    “启禀大人,这明军是往东南方向而去,沿途乡镇有龙王沟,小黄湾,青鱼嘴,陈家垴…”

    “停,这陈家垴可是圣上老家和祖坟所在”

    “正是。”

    那执政官一拍大腿叫声:“不好。他们若是去毁圣上祖坟该当如何是好!”

    都尉眼中也流露出惊惧之情,急忙说道:“不如我们调集城中兵力去拦截他们吧。”

    执政官连连摇头说:“因为此前抽调大量兵力去协防各乡镇坞堡,这城中现在只有三千不到的内务兵,以火枪之威守城有余。但在野外去拦截万余精锐明军步骑,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都尉也急了,说:“若真被明军将圣上祖坟刨了,我等可就是难辞其咎!”

    正在二人左右为难,焦急万分时。一名令兵跑上城头禀报说:“报…启禀大人,有支朝廷的援兵抵达城下,他们说是专门为围堵入寇我江汉腹地明军而来。”

    “可否验明印信,别是明军来诈城的。”

    &n



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
    夏燕是近卫军中统帅一个军团的指挥使。在汉军得知常遇春入寇江汉腹地劫掠后,他的军团被夏越派出,对常遇春进行拦截。

    为了快速将对付截住,他将自己的军团一分为三,在常遇春最可能进军的三个方向上进行追踪。最后自己亲率的这一部终于在沔阳境内找到了常遇春的踪迹。

    铆着铜钉铁皮的铁甲战车被四匹挽马牵引着在泥泞的江汉大地上飞驰。战车上有的搭载着士兵,有的搭载着火炮。装在车毂上的减振弹簧让战车车轮碾过坑洼之地时不至于那么颠簸。

    他们从沔阳城中得知明军去向,一路追来,半天后就发现了明军常遇春部的踪迹。跑在最前面的斥候已经和明军侦骑交过手。

    前方斥候满头大汗的向行进中的车队策马跑来,对夏燕报告说---常遇春已带领兵马向己方径直杀来。

    夏燕嘴角勾勒出一丝笑意,他立刻用千里镜将周边环绕观察了一圈,找到一个适合防御的地形。

    这是一块方圆约五六十步的地势较高的空地。空地四周大部分地形都是沟塘稻田。四条宽约两到四仗的碎石铺成的道路汇入这块空地,让这块空地形成一个众多道路汇集的广场。

    夏燕简单的说了一句话:“我们就在这等明军。”不仅是他,所有近卫军系统军官的言语均是这么简练。

    半时辰后,明军从四面八方向此汇集而来。一柱香前,常遇春就得到禀报,知道汉军已在此摆下阵形恭候自己。他不敢怠慢,将兵将撒开,兵分数路从稻田原野上迂回到汉军四周,从四个方向上将汉军围住。

    此时,通往这块空地的四条道路上满是排列整齐的黑压压一片的明军。最前方的是挺着橹盾的壮汉,这些壮汉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人人都有一双麒麟臂,无比的臂力让他们能举起这种加厚型的铳盾。大盾表面附挂着片片沙袋。

    这些大盾果然起了一定作用。一百五十多步远时,汉军就开始齐放排枪,在砰砰的枪声中,这些壮汉不断有人被铅弹的冲击力推倒在地,但这个距离,燧发枪的弹丸还射不穿这样的沙盾。他们爬起来,挺着大盾继续前行。本来提心吊胆的明军因此士气振作不少。

    明军后方密密麻麻的弓弩手也不间歇的向汉军抛射箭矢。但是因为阴雨气候,弓弩的弓具和弓弦都受影响,射程大大降低,再加上这些弓弩手刚参加过攻击龙王沟坞堡的战斗,体力消耗不少。所以尽管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但真正落到汉军阵地上的少之又少。

    等明军再靠近些时,良久默然不语的夏燕又下了一条简短军令:“鹰炮射击。”

    汉军的空心方阵边缘排列着充当活动寨墙的战车,此时它们中部分车厢板内齐刷刷探出黑洞洞炮口。

    常遇春看到这,心不禁提到嗓子眼上。经历过广济攻城战和龟山之战的他当然知道这种炮的厉害。他万万没想到一支千人左右的汉军小部队还带着这样的重型火器。常遇春急忙下令要明军散开,但已经来不及了。

    二十门子母鹰炮向明军持续轰击,每炮都连续用了五发子炮。距离较远时用实心跳弹射击,近时则用霰弹射击。除此等明军进入百步范围时,汉军还用轻型弩炮抛投手榴弹。明军的沙盾此时亦能被燧发枪射穿。

    一片硝烟轰鸣中,人员密集的明军损失有多惨重可想而知。那些举着大盾的壮汉如同狂风中的片片枯叶向后飘去,落地时,身体连同他们的大盾已被撕裂。阵中爆炸的



第二十九章 进退失据的朱元璋
    火绳机铳每分钟能射6080铳,一链有180支铳管。一时之间,汉军阵地上枪声大做,如同数挂超大号爆竹齐声爆鸣。

    在兵士的奋力转动下,火绳钩的火绳头如同鸡啄米一样不停的啄击着铳管的药室,巨大的链条拖动着铳管叮当作响。机铳不停的吐着火舌,升腾着白烟。那正面的两百四十名燧发枪手依旧面不改色的三段轮射。每两三秒就放出一排枪弹,只不过此时他们改为霰弹射击。

    噗擦一声,一名明军铁骑的马腿被粗如核桃的机铳铅弹硬生生打断。整个马身一歪,将马上的兵将摔落马下。后面一骑冲来,马蹄正踢在他的脑袋上,将其头骨踢的粉碎。这一骑的兵士也被一发机铳铅弹穿胸而过,那铅弹继续射穿入另一人脸面,方才静止下来。

    更后面的骑兵被如同骤雨般的机铳霰弹扫落在地。原来这铳链前面铳管里装的是如核桃大小的实心铅弹,后面的铳管装的却是状如豌豆大小的散弹,每一铳有近百颗这样的弹丸。

    四路冲锋的骑兵如同碰到四堵透明的刀墙,瞬间被粉碎。他们甚至都来不及反应恐惧,就一个个被枪弹射落马下。等常遇春反应过来,叫嚷着后撤时,这些刚才还在奋勇前冲的骑兵已经所剩无几。队伍最后的百余骑算是反应过来,调转马头就向后跑,但前面的人都死光了,再没人为他们挡住弹丸。大小铅弹一股脑的追了上来,将他们杀伤在地。两千骑兵仅仅两三分钟时间,几乎全部阵亡。

    此时,别说普通明军兵士,就是常遇春也惊呆了。这种如同神般存在的连发铳,他们是听都未曾听说过。

    汉军的射击却未因为他们被吓的呆住而停止。四面汉军继续射杀着田野中的明军兵士。突然,这些明军兵士都开始疯狂跑动起来,并不是向前冲,而是向四面逃奔。

    常遇春看着满路满野的尸体,突然狂叫起来:“不许跑,都不许跑。”他的两名亲卫二话不说,将他架起来,往马上一放,打马就跑。

    “上刺刀,弹药上膛,追击。斥候追击对方将官。”夏燕又发出一道简短的指令。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号角之声,沔阳城中的千余内务军也前来支援,从北面向此处杀来。

    斜阳下,端着上了刺刀滑膛枪的近卫军和手持火绳铳,大刀长矛的内务军兵士们漫山遍野的追击溃逃的五千多残存明军兵士。

    这些明军兵士大多数不可能逃脱,周边各个城寨坞堡陆续收到沔阳传来的消息,本地兵司纷纷出动,在自己地界上进行搜捕。更多的明军兵士是因为挨不住饿冻,见汉军不杀俘后,主动向汉军投降。

    常遇春和几名副将,参将也未能成功逃出。他们被汉军的斥候所俘,其中常遇春的腿还被斥候用燧发手枪击伤,所辛没有伤到骨头,铅弹也穿肉而过。

    ……

    若不是有令兵前来禀报常遇春的战况,朱元璋差点将常遇春和他那一万明军兵将都忘掉了。因为朱元璋遇到了比常遇春兵败被俘要糟糕一百倍的事情---李善长一语成缪,广济被汉军死死的封锁住了。

    朱元璋当初只道广济城中并无多少兵力,通共也就万人上下。但他不知道这一万五千汉军主要是由于三个国防军军团和一个近卫军军团组成。也就是小小的广济就屯了整个汉国四分之一的主力部队。



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
    无论这支汉军小部队前来攻打应天府的可能性有多么小。刘伯温还是不敢怠慢,将应天城附近的明军驻军又抽调来了一万五千人,和城中原有的兵力合起来有近四万兵力。应天府周边还有大约五万驻军,他们可以一天之内赶至应天府。

    刘伯温当然知道汉军有过数次依仗犀利火器,击败兵力是自己数倍之敌的战例。但那些都是在汉军为守,己方为攻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攻守异形,做为攻方,犀利火器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况且,现在应天的兵力可不是汉军几倍,而是几十倍。

    刘伯温考虑再三,认为应天府已是万无一失,这才去考虑如何歼灭这股深入自己腹地的“不速之客。”

    想到这,他立刻回想起多年前,朱元璋试图利用陈友谅的朋友康茂才诈降,将陈友谅诱入秦淮河江东桥附近河面后,伏击陈友谅的事。

    当年,陈友谅率舰队进入秦淮河道后就发现有诈,迅速退出秦淮河河面,沿江继续向北行驶。在北部石灰山与卢龙山(狮子山)之间的龙湾(江)登陆。但在此,朱元璋还留有后手,石灰山伏有常遇春的三万大军,狮子山朱元璋亲自带兵设伏,终将陈友谅一战而败。

    主流史料却记载,康茂才将陈友谅诱入江东桥,而后一夜之间将江东桥从木桥改为铁石桥,以防陈友谅用巨舰撞断。陈友谅上当,到达江东桥后发现是铁石桥,不得已退兵时,于龙湾石灰山遭遇明军伏兵大败。

    陈理知道这样流传于后世的史料是胡编乱造出来的。不仅因为他有此世前半生的记忆,仅打开当下的应天城(明南京城)地图就可以判断出来。
1...9091929394...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