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剑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梦如禅
老太太便叫丫头找来凌梅。
凌梅此年已经十五,渐成大姑娘,含苞待绽,水灵动人。
她一进屋,那算命先生竟然一惊,如见仙女下凡一般。站起身来看得眼也不动一下。
“先生,就是此女,请你为她相一面。”老太太连催两次,那先生才醒过神来。
“梅儿,你让先生看一看吧。”老太太对凌梅说。
“看什么,有什么看的。”凌梅有些不情愿。
“你就过去一下吧,看一下奶奶才放心。”
听老太太这样说,凌梅才有些迟疑地走到那先生面前。
算命先生围着她走了一圈后回到了座位上。
“老夫人,恭喜恭喜,小孙女好福气。“
听见此话,老太太露出了笑脸:
“福气何来?”
“小孙女本是富贵之相,体态雍雅,贵气逼人,天庭满全,眼水充盈,一付人中凤凰之样。但鼻下之处略带短印,印堂稍有暗色,也许会影响她的福气。”
老太太见他如此说,正要再问,那先生又接着说:
“也有解法,只要能遇到狗相之人便能幸福一生。”
“狗相之人?就这样简单?“老太太疑惑地问。
“哈哈,找个属狗的人嫁了不就得了。“凌梅嘻嘻地说。
“那也不全是,除非这狗相之人要十分爱她,百依百顺愿为她终身当狗的才行,试问,这样的人能容易找到吗“
“这倒也是。“老太太陷入了沉思。
送走了算命先生,老太太到凌正途的书房中将刚才的事告诉他,凌正途听了哈哈一笑了事,也没多问什么。
他们那知,就是这算命先生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就当在夜里,凌府外面来了一伙蒙面人约有四十多个,全是身着夜行衣,一律手提大刀长剑。除了正门外,其余三面都被围着,先有两人从后院的山坡上借着草丛掩护滑下,悄悄杀掉后院守夜的护院后,潜至那凌保久住的小院内,小院门前有一个护卫在守夜,那潜伏而至的人如鬼影似的飘到那护卫的身后,猛然举起手的大刀迅雷不及掩耳的劈了下去,护卫连叫也没叫一声就身首异处了。尸体倒下之时,下手的黑影子用手扶住,慢慢地放在地上后,又一晃到了一处窗前,将一根细竹管从腰间抽出,戳穿窗纸,用嘴在竹管一头轻轻地吹着,一丝丝烟雾就灌进了屋内,接着那人又潜到另一间房的窗口同样施为。约摸过了片刻,他回手招了招,躲在院门外的那人也进了来。那放迷烟的先进屋内去看了看,指着东边的一间房指了指,自己则进了另一间房内。后面的那人进到房内后,只听到“扑哧”“扑哧”两声,凌保久和他媳妇就被杀害了。而另一个人则从西房内出来,肩上扛着已经昏迷过去的凌梅,对前一个人打了打手势,就快速地向后山跃去。
留下的那人,从怀里掏出火石点燃了窗帘开始烧起来了。火光一起,那伏在外面的蒙面人就全部“扑扑”地跳进了院内,立即分成四拨,分别冲去。
这些人一跳进院内,那些守夜的护院就知晓了,一声锣响,四处便喊了起来:
“土匪来了,土匪来了。”
凌正途刚刚睡下,听见锣响
第 六 章: 云 谷 桃 花 悄 悄 开
桃红李白三月间,天气渐渐地开始热了起来。
在龙台寺的后山沟里,一条长满桃树的山谷纵横延亘十几里,这山谷两边崖壁耸立,中间宽约二三里,沿谷都是各种桃树,偶有李子树杂混其间,树荫浓郁,树间各类花草遍布,树林间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此时,正是桃花李花芽苞初绽时节,一眼望去那欲隐欲现的花红色、纯白色,错落有致,迷迷朦胧,如彩云一般。
这就是顺庆府奇景一绝的云谷霓霞。每年这时,这绮丽的景象就会吸引大批的游人前往观赏。特别是那些去龙台寺的香客们这里是非来不可的地方,一到这个季节,香客们每每烧完香都会沿着龙台寺后山的山路,到那云谷去看桃花,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红男绿女,热闹非常。
可从前三年开始,就算天气睛好,前去赏花的游人渐渐的少了,香客们也不去了。原来那谷中的一座尼姑庵,居然划出了禁区,说那云谷中的一段地方是尼姑庵的产业,不经同意不得擅入。虽然地方上屡次提出异议并诉之衙门,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加之那些尼姑个个凶恶,武艺高强,一般的人都打不过她们。于是,为了避免冲突,去那里的游人就少了,就是有去的,也就在山谷口边望望花海了事。
这尼姑庵名叫云谷庵,那将云谷划出禁地的就是庵主妙如师太。五年前,这妙如师太不知从哪里过来,拿着朝廷理藩院的文书前来接管了云谷庵,她带了二十多个尼姑,将庵里原来的尼姑统统赶走,全部换上了自己带来的人。
这云谷庵在云谷的中间一段,依山而建,背靠山壁,顺势而上,梯次的建筑,分为云堂、经房、殿堂、寝屋,最底的两边则是香堂,厢房,伙房等。自从这妙如主持这里后,香火也不如以前旺,不知她们是靠什么过活,除了在庵的周边有些空地,由尼姑们种了些蔬菜、养些鸡兔外,也未见有其他什么来钱的东西。每年很多的桃子,除了她们自己吃也不见拿去卖,倒是每月定期有马车送来粮食及付食等。好在这云谷庵离城较远,又在山沟里,往来的人很少,基本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里,所以,云谷庵的尼姑们多年来都十分平静地生活中那里。
这天一大早,天刚一放亮,云谷庵象往常一样敲起钟声,随即便有催喊声音响起:【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起床练功了,快起来。“
不一会一队二十名尼姑手执长剑鱼贯而出,到庵前桃林的广场中开始练功。这时,那妙如师太早已等在那里了。
这云谷庵的尼姑们有些奇怪,从来不做早课,不热衷于诵经念佛,反而把练武当作必修课,天天早上练武成了庵规,还要定期进行比试,就如军队一般。
这妙如师太年近四十,身形妙曼,虽然身着尼姑道服,看不出身材,但身高却是女子中难得一见的,站在那里十分惹眼。
“按队形站好,快一点,平时怎么教你们的”她声调高昂地对那些跑过来的尼姑们说。
不一会,尼姑们都站好了队,象是训练有素一样。
“今天的练剑,继续按昨天我教的练,你们看好,我先做一遍。”妙如说。
她过身去,背对着队伍,手执一柄长穗剑,屏气起势,一招平沙落雁开始了示范。
她的剑姿灵动而沉稳,招式起落之间,剑气激荡,一看就是剑中高手。几招过后,她停了下来:
“你们都看清楚了这剑法有几招有几式?”她问。
众尼姑开始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回答。
稍项,站在后排的一位尼姑回道:
“师太,刚才的剑招有三招,每招五式,共十五式。”
妙如脸上稍稍有了些笑意。
她的左边脸上,一道伤痕,从眼角边一直到鼻沟,左眼皮似是被伤所累,住下斜拉使左眼如倒角一般。只看左边脸的话,就觉她丑陋不堪;而她的右半边脸则美艳如花,如站在右侧面看上去,一定会觉她美如天仙。而在她的下巴靠近脖颈的地方,有一小块灰黑的胎记,如铜钱般大小,大概正是因为这些,才使妙如看上去总是有些忧伤和自卑。在众尼姑眼中,她是不苟言笑的,十分严肃,并有几分凶恶。
“兰竹说得对,看来这五招十五式她是领会到了。她能看出这些招式,可以说就基本掌握了这剑法的要点。你们要向兰竹学习。”妙如难得夸人。
“我就示范到这里,你们自己练吧,不懂的问一问兰竹。练完各自回去。”她说完就转身回庵里去了。
妙如今天要见一个重要的人,所以要回去收拾打扮一番。虽然她对自己的脸庞有些自惭形愧,但女人爱美的天性却依然挡不住对自己的装扮。
她今天要与见面的人是按约定,每月两次在庵后的那片桃林深处。一想到约定,她心里都会有些激动,盼着这个时刻早些到来。
她将这云谷的后一段划为禁区,也是因为这个约定,她不想有人打扰她,加之她心中的秘密促使她必然要将这云谷加强戒备,以防不测。为了划这个禁区,她不惜银两多次跑衙门通融才得到准许,她给衙门的理由是尼姑庵是清修的地方,全是心无杂念的女子,如果放开云谷让人来看桃花,必定会涌来很多人,这样就打扰她们的修行,加之尼姑们如被男人们打扰必定会影响其声誉,之前就有这样事件,还闹得沸沸扬扬的,这对官府来说,有伤风化是必须禁止的。由于银两的作用,那杨雅重才开具了公文并告示大众。从此,云谷庵就成了这云谷的主人,妙如还加派了人手在谷口设了暗桩,防止不速之客。
妙如化好妆后,在脖颈上围上一根白色的纱巾,这是她每一次出门都会围的,主要是掩饰那块胎记。同时又会将特别缝制的面纱戴上,这面纱是粉红色,两边做有耳钩,便于挂戴,沿边下缀着一串小金圈,坠着面纱不易被风吹开,行动也方便。戴上后,既遮住了脸上的伤痕,又增添了粉色,隐约蒙胧,又显神秘。
她向窗外看了看,返身将门关好,她不想让尼姑们知道她的行踪,所以到现在都还没人知道她到底做的什么。
她从窗口跃了出去,窗外就是桃林,她在林中隐伏了一会,见无动静便施展轻功,向庵后而去。
与此同时,谷口的路上,稀稀拉拉的数名游客也纷至沓来,其中一名中年模样,身形瘦高男子头扎纶巾,手执折扇,大摇大摆地走着,身上的丝绸长衫随着微风轻轻地飘摇,显得几分潇洒,一付风流倜傥的样子。
入谷约一里多路的地方,路边耸立着一块木牌,上书游客止步几个大字,旁边贴着官府关于此事的告示。
游人见了纷纷停止了脚步,选了地势高一点的地方站定,欣赏着沟谷里一望无边的灼灼桃红。
那瘦高个男人,则旁若无人地继续往前行,也不管其他人的诧异目光。他往前走进桃林后便借着浓荫施展开身法,如风一般地飞驰而去。掩在隐蔽之处的云谷庵暗桩,只见一道青影一晃而过,还没看清楚是什么就不见踪影。
这人就是那天在奎阁大酒楼,点了菜后又没吃就匆匆忙忙离去,并在桑园坝将那跟踪而去的女子擒获了的男人。
他就是艾天明,张献忠的爱将。
这艾天明,是张献忠的贴身侍卫,武功高强,在张献忠众多的护卫中,他属顶尖高手,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外围侍卫,在一次随张出行时,他担任前哨,在行进途中,他发觉几名担着挑子做买卖的行人有些可疑,便上了心,就跟后卫们做了些防范的安排,果不其然,那几名都是刺客,在一处辟静处下手了。
当杀手们冲向队伍中骑在马上的张献忠时,贴身的侍卫还没反应过来,艾天明就已经到了张的身旁,一柄短剑一把折扇,双手齐挥,同时,那些后卫由于先得到了他的暗示,齐齐围了过来将那些杀手团团圈住。圈中只有艾天明一人力战四个杀手,那些杀手个个凶狠异常,上来就抱着必死之心,恨不得将张献忠生吞活剥。
四人事先将武器藏在扁担中,见机便取出合围过来。他们武艺高强,行动迅捷,那些贴身侍卫还未反应过来,四人就已近张献忠的马边,举剑直刺。艾天明那里能让他们得手,挡在张的马前,只见他左扇打穴,右剑刺身,身法轻奥,一招拨云见日,左扇将当头一名杀手跃身刺来的剑锋荡开,右手短剑斜送向上一划,一道血水喷射而出,那杀手脚还没有落地就全身仆伏在地。
些时其他侍卫已经将张献忠团团围住,杀手近不到身,三人只得将剑向着骑在马上的张献忠飞掷而刺,就在这瞬间,那艾天明也将手中的扇和短剑同时飞抛而出,击向其中的两支剑,与此同时,他飞身纵起,一手拍向另一柄剑,几个动作一气呵成,瞬间那掷向张献忠的飞剑全都被撞落在地。但他拍向飞剑之时,被那剑锋划伤了手,鲜血直流。同时,那些杀手也被侍卫们制服。
不到片刻工夫那些杀手们还没近到张的身边,就全部了账。当时,看得张献忠是称赞连连,还拍手鼓掌。见艾天明伤了手,还下马亲自为他包扎。
“你们都看见了吧,一个外围侍卫能这样舍身为我,你们还有什么话说”他对那些侍卫们说到。同时,他叫过侍卫统领王奇虎:
“今后,就将他留在我身边。”他指着艾天明说。
那王奇虎看了他两眼,点了点头。于是,艾天明当场就升为了贴身侍卫。
后来,当张献忠问他:
“你为何知道那天有人要杀我”
艾天明当时一愣,随即答道:
“全靠经验和感觉,那天我见那几人的挑子很轻,里面没装多少东西,我想,既然做买卖,为何不多带一点货呢。加上当我从他们身边过时,其中一个侧头瞟了我一眼,我就感觉这几人有问题,所以就多了心眼,往你的马这边靠了过来。”
“哦,有办法,有办法。”张献忠点着头说。接着他又问:
“你的武功在那里学的”
“回大王,佛灯大师是我的师傅,五岁时跟着母亲在遂宁府的灵泉寺门前乞讨,妈妈被饿死,我就被佛灯大师收留,从此就一直跟着他。”
“佛灯大师!难怪有这等身手,名师出高徒啊。”
当时在四川,佛灯大师的名头是响当当的。只要是武林中人,没有人不知道佛灯的。他是蜀中第一高手,在整个中国也是排得上名号的,是位德道高僧。他一身武学已臻化境,能成为他的徒弟实属不易。
张献忠每年都要选拔和淘汰一批贴身侍卫,也要选换侍卫头领。就在当年,他让艾天明去参选侍卫统领,但只告诉了他一个人,其他人都不知道,怕的是众人晓得是他张献忠所推荐后,在比武时让着他,这样反倒显不出艾天明的水平,同时也不公平。
当时,作侍卫统领的是出身少林的王奇虎,此人一身武功深不可测,很少有对手,他从来都不用器械,全凭一双手打天下。他是张献忠花重金从河南少林聘过来的,是少林主持亲自推荐。
选拔比武那天,艾天明本来心中有些虚的,因他知王奇虎是少林高手,一是名气比他大,二是他平时对他很不错。和他比武,他有些不安。
那王奇虎见艾天明想和他争统领的位置,气不打一处来,他从来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过。平时虽然对艾不错,但那是他的德性,他对谁都不错,那是他自认为有大家的风范才做成那样的。
艾天明上场前见王奇虎气冲冲的,并一脸不屑的样子,猛然明白他根本就瞧不起自己,也是火从心起,把先前有些内疚的心情放在了一边,想要力争夺得这位置,好让他看看自己的本事。又加上张献忠对他寄予厚望,也不想辜负他。于是雄心顿起,燃起争霸的决心来。
在场上,那王奇虎先前并未使全力,一双肉掌迎敌,挥拳生风,脚踢长气,与艾天明缠斗。起初艾天明也没用器械,用他擅长的游斗方式想在拳脚上与争高下。
王奇虎擅长少林金刚拳和罗汉拳,一上来就将金刚拳的起势摆起,这是武林人士瞧不起对方的一招,意思是我用最基本的初招就可以打败你。艾天明也不计较,以一式白鹤亮翅迎招,意思也十分明白,我不怕你,敞开胸堂让你攻。王奇虎一见,气一下就上来了,你娃居然在我面前摆谱。二话不说双拳斜冲,力猛劲大,想一下就将艾天明打趴下。
艾天明等对方双拳冲到胸前不到分寸时,才将白鹤亮翅收拢,右手啄起,左手握拳,一边快速地啄那冲过来的手肘弯上曲池穴,一边出拳击向另外那只手臂上的下廉穴,只要能击上,对手不但手软发麻,而且会短暂气喘,力道泄减,就有乘机取胜的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