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龙台剑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梦如禅

    “我找了一个熟人帮忙,找了一个大夫来,没敢去医馆找。”禅明对张中法说。

    “快快,让他看。”

    那大夫先翻起李虎的眼皮看了看。

    “没死,没死。”张中法有些急。

    “不要打扰,先让他看看。”禅明说。

    大夫看过眼皮,又拿过手腕诊起脉来。

    半天才抬起头来说:

    “没救了,没救了。”

    “你说啥”张中法想去抓拉那大夫,被禅明挡住了。

    “他全身经脉已断,全靠一口气续着命,就是本事太大恐怕也无法回天了。”医生望着禅明说道。

    “就凭我这点医术,是连药也开不出来了。”大夫站起身来准备离去。

    “你是大夫,你再想想办法吧。”禅明也有些着急,伸手拉住了他。

    大夫略一沉思后说:

    “如果还有什么办法的话,就是送到文医馆那里去,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文医馆”禅明问。

    “对,就是你们这个地方龙门镇上的文医馆,那馆主文兆伯也许有办法。”

    “文兆伯”

    “对,你难道没听到过我这外地人都知晓,这人本事大得很,接骨续筋很有一套。凡是四川的医道中人都知道顺庆龙门镇的文医馆呀。”

    大夫说完,留下一些外伤用药后就与梁婆婆一起告辞走了。

    “我在这里是经常听到有人说起文医馆,但就没有往心上去过,谁知还有这等本事”张中法对禅明说。

    “那要送过去才行啊。”禅明焦虑地说。

    “这里离龙门镇三十多里地,走水路需要小半天。”张中法说。

    “路倒不远,但如何出得了城呀”禅明忧心忡忡。

    “看来是只有走水路了,从嘉陵江走上水,这样才有法保证李虎不受颠簸。”张中法说。

    “如果走水路,码头已被封,如何找得到船”禅明担心地说。

    “找船倒不用担心,我认识龙门山庄的少庄主龙良生,他经常来我这买香烛。他在城里开了家奎星阁大酒楼,这酒楼的江团很有名气,他们每天都要用船到龙门镇去运江团过来,可以去找他借船,从他的酒楼后直接走,不用去码头。”张中法说。

    “太好了。”禅明喜出望外。

    “就是出城到江边去这一路如何办,街上查得这样紧,如何才能到得了那酒楼的江边去”张中法提出一个问题。

    “这倒是呀。”禅明说。

    这时,在一边抽着水烟的苟德高搭了腔:

    “这也好办,用白布裹尸的办法送过去就行了。”

    “白布裹尸”禅明和张中法二人有些惊异。

    “对,将李虎用白布全身包裹,连头也包住,扮成一具尸体,抬过去,看那个还敢查。”地耗子常年与尸体打交道,看是深通其中的道道。

    “那还不将人闷死”张中法问。

    “闷不死的,我自有办法。”苟德高说道。

    “那好,事不迟宜,中法你先到奎星阁那边去找龙良生借船,我这边准备着,你有了消息我们就开始包他。”禅明开始安排着。

    “好,我先走了。”张中法就急急忙忙地出去了。

    一众人在香火铺里焦急地等着。

    张中法出门就急急地往江边的奎星阁赶去。

    见到龙良生时,他正坐在账房里与掌柜说事情。这龙良生是龙门山庄的少庄主,年纪不大却已经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除了经营着这一家酒楼外,还有几处渔场和三家渔具店。在嘉陵江沿岸的重镇如上游的阆中、蓬安、仪陇,下游的武胜、合川、渝州等地都有他的生意。他本人也长得相貌堂堂,英俊潇洒。从小跟着父亲龙大潮学武,练得一身好本事。那龙大潮是顺庆府有名的武师,曾在全四川省的擂台比武赛中以自创的一套龙蛇拳拔得过头筹,夺冠后受邀作了省城守备的军中武教头,没几年,看不惯官场作风,受不得军中的管束,便辞职回乡开了一家武馆收徒,乡人多慕其名,纷涌而至,武馆越开越大,多时达有五百余人。后来赚了钱,就在这龙门镇的江边建了龙门山庄。这龙大潮生有一对龙凤双胞胎,儿子就是龙良生,女儿名叫龙良凤。双胞胎出生后,其山庄越来越兴旺,几乎整个龙门镇都是山庄的生意和产业。龙良生长大后,渐渐地显现出做生意的天份,就将生意逐渐地往外拓展,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规模。

    “哟,是张老板,稀客稀客呀,快快请坐。”那龙良生一见进屋来的是张中法,就客气地站了起来。

    “少庄主别客气。”张中法一边回礼一边坐下。

    “掌柜你去斟壶茶来。”龙良生对那站在一边的掌柜说。

    “好,这就去。”掌柜出房去了。

    “我来找你有点要事,还要请你帮帮忙。”张中法见屋内无人,便趁机说道。

    “什么事”少庄主问。

    “借船一用,赶赴龙门去。”

    “什么事,这样急”

    “不瞒你说,是救人,到文医馆那里,只有他才有可能医得好。”张中法急迫地说。

    “是你屋头的人”

    “这个,是一个朋友。”张中法欲言又止。

    龙良生见张中法不好说,也就不再问下去。他晓得如果能说的话,张是不会隐瞒什么的。

    他与张中法相识是生意上除了有些小小的来往外,还有就是他觉得张中法这个人毫爽,做事耿直,给人一种光明磊落感觉,他就是喜欢和这样的打交道。一次张中法路过奎星阁酒楼时,有一伙地痞二流子吃霸王餐不给钱不说,还要将酒楼砸了,当时,龙良生不在,酒楼的伙计扛不住。谁知遇见了张中法,他打抱不平,上去就和这些人打了起来。那些人哪里是他的对手,不几个回合,就将地痞们打跑了。龙良生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就专门到香火铺来道谢,一来二往,两人渐渐地就熟了。

    其实张中法做了香火铺的老板后,知道自己做的事是需要经常与人打交道的,于是就十分注意平时结交一些朋友,所以在顺庆府城里,他左右逢源,人缘关系很好。

    “可以,借船这样的小事,你找个伙计过来说一声行,还好亲自跑一趟。”龙良生爽快地答应了。

    “多谢少庄主!”张中法作揖以谢。

    “别客气,哦,对了,你们会不会划船”龙良生问。

    “我有个伙计是打渔出身,可以划的。”张中法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那好,我叫人船停在酒楼后面的江边,是那种带蓬的,上面有龙门山庄旗帜,一眼就认得到。你们多久用”龙良生问。

    “可能就是今天上午,一会儿就过来。”张中法心中有数。

    “那好,你随时过来拿,我马上叫人准备好。”龙良生说。

    “多谢少庄主!”

    “小事一件,不客气。”

    张中法告辞后,一路小跑着回来。

    “已经搞定,船借到了,可以马上用。”

    于是,禅明他们开始行动起来,找来伙记按当地裹死人的方法,去扯了白布。那苟德高亲自动手将李虎包裹起来,一会功夫就将李虎裹得象个棕子一样。连头都包得严严实实,众人正在惊讶那李虎如何能出气时,只见苟德高从自己带来的背篓中翻出一把锥子,在李虎的嘴鼻处轻轻地凿了几个小孔,作为出气的通道。如不埋头仔细看,似乎是察觉不到有这小孔的。众人一下明白了,不由佩服“地耗子”这些办法来。

    “我和中法与苟兄前去就行了,其余的都留在铺子时里,照常开门做生意,不要引起别人注意。抬人的伙计除了会划船的,另一个也回来。”禅明对众人说道。

    “是!”

    几人将李虎放在门板上,上面再盖上一张白布单,由两名伙计抬着绑了肩带的门板出了门。那李虎本是昏迷不醒,直挺挺的躺在门上就活象死人一样。

    禅明几个人就拿铺里出售的白色孝服来穿上,肥大的孝服穿在身上看上去十分雍肿,活象是几个大胖子一般。

    张中法手中拿着纸钱,要一路走一路撒;禅明举纸幡走在前面,苟德高则在后面放鞭炮。

    一行人刚从小南街转过来,禅明就远远地望见了刘进忠带着一队人在那里检查过往的行人。

    “前面有检查的,大家小心。”禅明提醒地低声说道。

    于是众人放慢了脚步,那张中法开始抽抽啼啼地。

    “站住!”路边突然冒出严升来。

    “做什么的到那里去”他厉声喝道。

    “大人,家里死了人,抬去南门坝那边停丧下葬的。”走在前面的禅明说。

    这时,刘进忠听见这边的声音走了过来,他身后跟着鬼弩手乔二山。

    “是些做啥的”他问。

    “大人,说是家中死了人抬去停丧的。”严升回着。

    “死了人,多久死的”一边走到门板边,一边问。

    禅明见他走过来,心中一紧。

    “回官爷,是昨天死的。”张中法一边撒着钱纸,一边回答。

    刘进忠走到李虎面前,猛地掀开白布单,见下面是一具全身包裹着白布的尸体躺在门板上,忙转过头去,闭住气走到一边。转过身子看到禅明站在前面,就走过去问:

    “死人是你什么人”

    禅明穿着肥大的孝服,又戴着人皮假面,他一边佝偻着腰,一边答道:

    “大人,死的是我的哥哥。”他故意嘶着声音说。

    “你们姓什么”

    “姓张,大人。”

    “张什么”刘进忠盯着禅明追问。

    “张景山,死的是张景水。”禅明早有准备。

    “你呢”刘进忠突然转过头去问张中法。

    “张、张景法,我是死者的堂哥,过来帮忙的。”张中法听了禅明的回答,也就有了答复。

    “矮子是什么人”刘进忠见苟德高在后面放鞭炮,就问张中法。

    “是来帮忙的,叫王矮子,王一明。”张中法灵机一动,编了一个姓名,接着他又向苟德高喊道:

    “王矮子,王一明,你过来,大人问你话。”

    那苟德高一听张中法这样叫他,心里顿时明白。忙走过来:

    “大人,什么事“

    “姓什么”刘进忠问。

    “哦,我叫王一明,都叫我王矮子,大名没人叫。”苟德高眨巴着眼说。

    这时严升走过来看了一眼苟德高说:

    “你这样矮,为何在城里没见过你”

    “哦,我在乡下坐,张大哥请来帮忙的。你当然没见过哟。”苟德高不紧不慢地说道。

    严升不再说话了。

    刘进忠又围着门板看了看,没看出什么来,就手一背,也不说话地走过一边去了,乔二山跟在后面一双阴沉的眼睛四处转看。

    禅明知是过关了,便摇起纸幡一声“走”。

    几人迈开步子就向禹王街走去。

    到了奎星阁大酒楼的江边,张中来一眼就看到了一只小船停在那里,船蓬上一面小旗,上书“龙门山庄”在微微地随风飘着。

    “就是这个。”张中法指着那船说。

    他们一走过去,就从船上钻出一人来问道:

    “你张老板吗”

    “对,是我和少庄主说好了的。”张中法回答。

    “那好,就请上船吧。”那人说。

    “好,多谢,多谢!”

    “不客气。”那人边说边下船来。

    张中法一行将李虎抬上了船安顿好,将一名伙记打发回去后,对那会划船的伙记说:

    “快划走。”

    一会儿,船就离开岸边到了江中,逆水而上,向龙门镇方向划去。

    龙门镇是顺庆府辖的一个大场镇,在嘉陵江上游,离顺庆城三十多里地,自北向南滚滚而来的嘉陵江在这里变得江面宽阔,水流缓慢,江的西边龙门山矗然而立,江水直冲山脚而形成一大回水沱。而在江的东岸则是一大片平缓的坡地,沿江边向里缓缓地斜向而去,呈漫坡之势。龙门镇就在这斜坡地上,依坡而建。龙门镇不大,却山青水秀,风光绮丽,镇里遍栽柳树,绿荫成林。

    镇里的三条街分别呈川字排列,龙门山庄就在靠江边的一条街上。临水傍街,正面在街这边,一处庭院式的建筑,偌大的一座院子,大门修得十分气派,两座高大的石狮分列两边,两根粗大的滚龙抱柱的楠木雕立柱作门楣,上挂一块精致的牌匾,上用金粉隶书“龙门山庄”四个大字。大门两侧一溜排开都是店面,卖的是些水产、山货、农具和日常用品之类的东西,这全部都是山庄的产业,这一条街这边一半实际上都是龙门山庄的,所以街名就叫龙门街。山庄内院分里外五进八落,川北民居式的格局,每进都有一面山墙,每道山墙后必有一座假山;而八座院落即独立又联接,全靠一道隐门相连,如没有人带路,则无法进入下道院内,这也是当时为了防止土匪而设计成这样的,山庄后墙就靠江边,离江只有一箭之地,江边就有山庄的专用码头,常年停有一溜大小船只,时不时地有打渔船来来往往。龙门山庄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渔业,山庄自有船队和打渔队,长年在这一带的嘉陵江上捕鱼。

    在龙门街的北边,顺着街走通,在尽头的一处柳树环绕,修竹茂密之中,一座不大的小院宅赫然在目,这就是文医馆。
1...1314151617...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