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龙台剑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梦如禅

    “公子不必抱憾,明儿晚上起,戏班将在省城重开戏台,三场戏目将演半月,完后才去各地。明日我就叫佩儿给你送票过来。”金玉凤说。

    “那不胜感谢,许久的期盼终能如愿,明晚一定早早就去,一睹姑娘芳华。”李庆明起身作谢。

    接着,李庆明又问了六绝师太的情况。并对师太的武功人口大加赞赏。

    “姑娘能跟六绝这样的师父学艺,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师父对我视如已出,待我恩重如山,小女子三生三世都报答不完。”玉凤深情地说道。

    “看姑娘文雅贤淑,定是出自大家”李庆明突转话题。

    玉凤略一停顿,似乎有些不愿说起家世,加之六绝从小就告诫过她,不能对任何人说起她与孙可望的关系。

    “回公子,小女子出身低微,自小父母双亡,是师父收留才有今日。”说到伤心处,玉凤眼泪汪汪。

    李庆明见了金玉凤那泪水盈盈的样了,更觉得楚楚动人。特别是玉凤那绝代芳容的脸上微微的一丝忧郁的神情,更是让他心中怜惜之情陡然而生,连忙站起身来掏出自己的金丝手巾递了过去。

    “姑娘不要伤心,以免伤了身子。来,擦擦泪水吧,不要乱了妆,就不好看了。”他十分关切地说。

    玉凤接过手巾时,见他看着自己的眼里面充满了怜爱之意,心中不由动了一下,慌忙拿起手巾擦着泪珠。

    “姑娘可知,在下曾经也跟六绝师太学过几招。”李庆明变了话题。

    “是吗”

    “你不信”

    “嗯,不信,师父她老人家从来没有提起过呀。”玉凤微微笑。

    见金玉凤露出笑容,李庆明也是喜心开怀。他说起武功就是想引开玉凤的思绪。

    “你不信,我就施展一套剑法给你看看,你敢说不是六绝师太的”李庆明笑着说道。

    “你舞来看看,不要让你乱打师父的名号。”玉凤也有些调皮地说。

    李庆明知是金玉凤和他开玩笑。

    “好,我施展给你看了就晓得是不是,拿剑来!”他叫道。

    分列在两边的家丁中的一人拿过一柄剑递了上来。

    众人起身一起来到厅堂外的场院上。

    只见李庆明将长衫一撩,下摆扎在腰带上,脚一开,马步扎,一招玉树临风,人俊势帅,看得场外佩儿连声叫道:

    “好俊,好俊啊!”掌声啪啪响起。

    李庆明转身一摆,仙人指路先招而出,他旋身转体,抬腿飞腾,连着七步托云、倒提金钟两招八式,将剑“嗖嗖”地挥起啸声一片。接着,仙人画图、力劈华山、一枝独秀连连使出,只见他周身一派银光,如水银一般;突见他锉身一低,一式飞鹰展羽,以矮桩之势施出,令人无防,刚一气衰,那剑尖一点地面,借力提气,再腾空而上,一招黄龙入云,剑露神芒。

    “好!”声外响起喝彩声。那梁紫玉也是行内大家,见了也不禁叫好。

    玉凤也点了点头。

    “这一招还有些象师父的。”她心中想。

    李庆明使得兴起,踏雪寻梅、织女穿梭、指点江山、俯看人间连续几招如暴风骤雨般袭来,那团银光越来越亮,在光中的身影只见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突听一声暴喝,李庆明从光团中直冲而上,剑指天空,单腿直伸,腾身悬空,离地三尺,如观音踏浪,冉冉而起。势尽之时,他一个空中翻身,稳稳落在地上,一式香飘万里将剑横刺,手腕发力,绽出数朵剑花,那剑光刚一隐没,他已收招而立,气舒身松,面容沉静。

    “啪啪!”掌声雷动,那些家丁竟然欢呼起来。

    “太棒了,太棒了!”那佩儿也在一边高声叫呼。

    “不错,精彩!”玉凤和婆婆也鼓掌称赞。

    “献丑!献丑!”李庆明握剑行礼。

    金玉凤一边称赞一边上前将先前李庆明给她的那张金边丝巾递上。

    “快擦擦汗吧。”

    李庆明接过汗巾时,紧紧地盯着玉凤的眼睛,许久不愿离开,眼神中充满热爱、怜惜,看得玉凤不好意思起来,连忙移开眼神。

    “你说这是不是六绝的剑法”他问。

    “看这些招式,有些确实是六绝的神髓,但整体来讲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师父她老人家的剑法。因为她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你是他的徒弟,教过你的剑法。”玉凤说道。

    “这也难怪,六绝从来也没有收我当徒弟,只有那么两次在这里指导了我几下,莫小看了这几下,却让我受益匪浅,不愧是高人呀。”李庆明感概地说。

    “那你的武功是谁教的”玉凤问。

    “小时候,是我爸他在宫中找的一个大内高手教的。跟着他学到十几岁,我出来游学后就没学了,自己有空琢磨着练,后来做生意更没时间,只有吃些老本了。”李庆明说道。

    “不简单呀,看你的武功,不比江湖高手差,就凭你这一套剑法也能排在一流之列了。”玉凤夸道。

    “姑娘过奖,比起你来我是班门弄斧了,还得请多多指教指教呀。你也给大家示范示范,如何”李庆明也想看看玉凤的武功。

    “好吧,既然都是武林中人,我也不推辞了,只好献丑。”玉凤边说边脱掉披风递给佩儿。

    “你去给我拿把刀过来。”她对佩儿说。

    佩儿走到场边,见兵器架上只有一把宽刃刀,便取来给她。

    这种宽刃刀一般都是男子所用,厚重力沉,是走刚猛路子之人的拿手之器,李庆明宅子无女子练功,所以没备有轻巧之类的利器。

    “姑娘这刀是男子兵器,是否换过”李庆明关切地说。

    “不用,就是它。”玉凤说。

    她话音刚落,就一个跨步跳出,一招盖步缠头劈空而去,刀势如劈波斩浪,接着后腿一蹬,身子直冲,刀尖向前,手腕转动,如剑刺一般,刀尖如花绽朵,圆圈前行。让人眼花缭乱,如不知刀尖在何方,将心乱手慌,必会一击而中。玉凤起手就将剑法用于刀上,起招就用杀着,确实有独到之处。

    “太好了,精彩精彩。”李庆明在一边使劲地鼓掌。

    玉凤一招使毕,便一个下弓,背花撩刀,将弓背之力传于刀上,一抬背便将那刀弹起,握刀之手再度发力,力重千钧,如雷霆直劈而去。此招就是再凶猛的敌人也会被一劈为二。

    全场呼声雷动,那些家丁更是举臂呼叫。

    金玉凤再一招弓步藏刀,将左腿前跨,后腿蹬直,刀于两腿之间,蓄势待发,身子往下一沉,腰力如弓,一弹而起,那刀便从腿间从下往上如电闪而至,令人无从防守。

    接着她连续使出跳步扎刀、仆步按刀、转身绞刀几招,这是被围攻之时所用刀法,能让围攻者不得近前,并能侍机伤敌。只见刀影纵横、闪光乱迸、刀风呼啸,那场中的尘土也被激起而飞。

    这时,场外反而没有了声音,全被玉凤这刀法的威势给镇住了。

    直到玉凤一个抱刀入怀,并脚而收时,大家才有了反响。

    “好刀法,好刀法,真开了眼界呀!”众人赞口不绝。

    “没想到一个女儿家居然将这重器使得如此淋漓尽致,不愧为六绝的高徒呀,佩服!佩服!”李庆明竖起大拇指。

    “不好意思,技止如此,让大家见笑了。”金玉凤抱刀行礼。

    演武完毕,再次入座。

    “姑娘的武功超群、卓而不凡,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呀!”李庆明说道。

    “公子太过抬爱,小女子惭愧得很。”玉凤客气回道。

    “没想到姑娘如此年纪,竟能达到入此功力,如不亲眼所见,莫人敢信。”李庆明确实从内心佩服玉凤,也对自己的武功差距感到有些遗憾。

    “公子如能多花时间,其成就定与师父并出左右,只是你这个大忙人,那里来这么多的时间呀。”玉凤看出李庆明的遗憾就打着圆场说道。

    “就是,就是,时间不够啊。”李庆明哈哈地说道。

    接着,玉凤就要告辞。

    “刚坐一会就要走,这不成,我早就叫人准备好了饭,吃饭再走吧。“李庆明执意要留她们吃饭。

    “初次拜见,已经叨扰,就不必再添麻烦了。“玉凤说。

    “添什么麻烦,你们能来已是求之得,不吃了饭走,我心何安,不必再说,客随主便,现离午时稍早,我们再聊会,就开饭。“李庆明不容置疑地说。

    玉凤回头望了望梁婆婆,梁紫玉向她点了点头。

    “那好吧,公子盛意难却,就恭敬不如从命。”玉凤说。

    “哈哈,这就对了。”李庆明开心地笑了,其实他就想多看一会金玉凤。

    自从玉凤进门那一刻起,他就被一股激情所包围。他见过的女子无数,能令他心动的却寥寥无几。他眼光颇高,加上出自豪门,自小就对事物十分挑剔,所以年过三十仍未成家,早些时候,家中已为他选中朝中大官女儿相亲,门当户对,那女子也是大家闰秀,贤德淑良。见过面后,他却不中意,也就不了了之。家中对此事万分着急,每每催他早些成亲,但他却意不在此。催急了,他便出京,回到老家做起生意来了,有了父亲的路子,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渐渐地成了一方霸主。早在京城时,他就加入了当时有些前朝旧官的子弟所建立的“复明会”,他思想激进,向往自由,跟“复明会”的一些思想十分相近。那“复明会”名义上是反清复明,推翻新制,但实际上却是不想管制过多,想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明知复辟的可能性不大,却要想到处煽风点火,惹事生非,这相当符合当时青年的那种无政府主义思潮。所以李庆明与之一拍即合。

    参加复明会以后,由于他爸是当朝通政使,又兼作盐商,十分富足,于是京城复明会就推举他作了主事人。不到三年,京城复明会被当朝封杀,会众四方散去。李庆明也就趁此机会回到老家,以借做生意为名,笼络四处复明会众,渐渐地壮大了起来。

    所以,李庆明对娶妻成家之事并不是那么急切期盼,加之一直未遇见可心之人,这婚事就一拖再拖。今天见着了金玉凤,眼前一亮,那压在心底的**象突然点着了一样,油燃而生。

    此女子不但容貌美丽,符合他的选择标准,而且武功又是一流,加之多才多艺,这样的人只能可遇而不可求。

    “莫非她是我命中注定之人”他也在心中默默地问道。

    “如她能助我一臂之力,何愁大事不成”他更进一步地想到。

    午时,酒席就摆在李宅大堂里。

    金玉凤和梁紫玉、佩儿三人围坐一起,李庆明上坐,李宅管家俞茂林和两名管事及家将何先虎、林中天挨次就坐。

    “各位,在下略备薄酒,感谢诸位光临寒舍,我敬大家一杯。”李庆明首先端杯敬酒。

    “我不喝酒,就以茶代酒回敬公子的美意。”玉凤端茶回应。

    众人一一干了。

    席间,李庆明多次关切地问金玉凤此次出门还有不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玉凤应道,一切准备万全,没有什么难处。如需要,再相请公子帮助。

    李庆明见此也无多话,只是一个劲地劝酒,那梁紫玉酒量极好,每逢众人劝玉凤酒时,她都代喝,几巡下来,那些管家家将见状都不敢再来劝酒了。

    饭后,金玉凤就言谢告辞。李庆明叫管家拿过几封信来,他递给玉凤,让她带着,到了地头交给相关人等。

    玉凤接过信来,交与梁婆婆收着。

    “今日多谢公子盛情,小女子这就告辞,明日我叫佩儿送票过来,还得请公子赏光。”金玉凤万福作谢。

    “姑娘不必多礼,招待不周深感惭愧,请多多包涵才是。明儿我一定到场,请姑娘放心。”李庆明深深地望着玉风,有些惜惜不舍之意。

    金玉凤离开后,李庆明站在门口好久都没有离开。

    第二天晚上,省城的西御街戏院门口,人山人海。金玉班重新开台首场演出开锣。那金玉班的名声早就在外,几年未见到的戏迷,听说今晚开演,那有不来的。特别是听说又有新人主台,更想来一赌芳彩。今晚上演《金山寺》的门票,早已抢售一空,一票难求。门口堆着那些想买退票的人,水泄不通。

    李庆明带着管家和两家将,早早就来到戏院,找定座位坐下,等待开锣声响。身旁不时有认识的前来,打招呼,笼熟络,可李庆明那有心思理会这些人,“哈哈”应付了事。

    开演后,李庆明全心放在金玉凤身上,眼睛一刻也不离开她,沉醉在她那声音和身段上。管家俞茂林坐在旁边,两名家将分坐两边,不时地望向四周。官府到处侦查复明会的动静,他这个总舵主出现这里,是十分危险的。当时,俞茂林苦苦劝他不要出来以免发生意外,但他那里会听劝阻,执意前来。好在当时还很少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份,官府只知他是李合清的公子。但他却不知,京城“粘杆处”已经开始在秘查复明会总舵主的身份了。

    “茂林,你去买一些上好的点心,另买一个大花篮,写上我的名字,一会中场休息时给后台的玉凤送去。”李庆明给身旁的俞茂林交代。

    “是,公子,我晓得。”俞茂林弯着身子退了出去。

    到了中场休息时,李庆明几次走到门边,想到后台去看金玉凤,犹豫再三还是没去,一来是那里人太多,送花的,送彩头的,想看玉凤的堵满了后台,其中不乏省城大官,富商等人。二来他觉得就这样去反而会让玉凤觉得他是不是有些轻浮和草率。

    他刚回到坐位上,俞茂林就回来了。

    “公子,已送去,是佩儿接的,我让她给小姐说是李公子一点小意思,托我送来,因人多拥挤,李公子就不前来问候了。”管家对他说道。

    “好,说得好。”李庆明夸道。

    两人正说话时,佩儿过来了。她走到李庆明坐位前:

    “李公子,你相送的点心和花篮小姐收到了,此时正吃着呢。小姐说,李公子你费心,让我前来相谢。”佩儿边说边下万福。

    “姑娘快快请起,使不得,小姐能赏光,让庆明受庞若惊。”李庆明客气地说。

    “李公子客气了,小姐还说,你见广识多,能看出戏中的毛病,如能给一点见解那是最好不过了。”佩儿快嘴地说道。

    “小姐如此谦虚,让庆明无地自容,我不过是多看了几场戏罢了,那来什么见解。你就回小姐,说我认为她的演技如炉火纯青就得了。”李庆明给佩儿说。
1...1718192021...83
猜你喜欢